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ID:655074

大小: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 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命题人:毕赟芳 审核人:许丽萍、张超 一、积累应用(18 分) 1. 按要求填空。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意诚而后心正。 (3)________,_________,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孔子指出了“质”与“文”偏废的后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6)《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道理,功亏一篑是因 为“________”,能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 物格而后知至 (3). 知至而后意诚 (4). 物有本末 (5). 事有终始 (6). 质胜文则野 (7). 文胜质则史 (8). 在明明德 (9). 在亲民 (10). 在止于至善 (11). 吾止也 (12). 吾往也 2. 小明同学在高考的复习阶段,一直希望能够找到复习的捷径,他的班主任老师劝解他,下列句子中最适 合的是( ) A.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答案】A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_______了汹涌的金沙江,翻过了______积雪的大雪山,一路上______了敌人 的一次次攻势,最终取得胜利。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宣传队,长征精神在 红军的万里长征中得以________。 A. 渡过 常年 遏制 涣然 B. 度过 长年 遏止 焕然 C. 渡过 长年 遏止 焕然 D. 度过 常年 遏制 涣然 【答案】C 二、阅读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导读:1949 年 10 月 1 日,随着天安门城楼上的呐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占世界四分 之一人口的大国昂首站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终于摆脱了被压迫、任人奴役的命运,走上了独立自主 的发展道路。让我们走近开国大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开国大典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 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右桥;再北面 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不给予中华门。三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 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盘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 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 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 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 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 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 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 54 门大炮齐发,一共 28 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 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 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 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 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 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 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 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 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 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 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 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 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流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一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 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 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一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 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 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 个北京城。 4. 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叙事的?这样写有何好处? 5. 报道为什么要详细介绍阅兵式? 6. 本文的体裁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一体裁的特点。 【答案】4. 以时间为序,顺叙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5. (1)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对于扬我国威军威、振奋民 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另外阅兵 式也是开国大典的最大亮点,吸引眼球的地方自然要详细、着重些。 6. 属于新闻报道性质。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及时、重要,时效性极强。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真 实、及时地报道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比如:下午三点下午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接 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 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主席宣 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均 可见作为新闻报道的真实、及时、新鲜等特点。 (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1)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 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 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 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 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 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 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的哲人身上啊! (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3)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行 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 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 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 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 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 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 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 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 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 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 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团结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及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 “重”。 (4)庄子持竿不顾。 (5)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 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 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 他只问子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 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 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 泥水中活着。” (6)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7)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渐愧汗颜。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 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 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 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味味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 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8)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9)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10)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 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的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 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 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 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 言,无端建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 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 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 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7. 第 1 段加点词语“手足无措”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 8. 分析第 4 段在文中的作用 9. 赏析第 8 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10. 第 10 段划线句意蕴丰厚,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形式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7. 因感动而手舞足蹈,对庄子的崇拜无以言说。 8.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楚王派使者请庄子做官的故事,引起下文对庄子态度的评价。 9. 运用比喻手法,月亮指庄周们内心追求的生活的真乐趣,大树指以庄子为代表的不屈从权势的古代文人, 写出庄子的坚贞独立的人格和不为权势所屈服的精神。 10. 内容:荒唐与罪恶,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世界黑暗到了极致,天下污浊,无赖,无理,无情,无 聊,无所顾忌,无所关爱,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 形式: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增强了气势,通过庄子和当时的诸侯们进行对比,突出了庄子对当时社会的 冷峻而清醒的认识。 (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 本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 12. 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B. 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五岭”、“乌蒙”作为代表来写,形象地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无数的 崇山峻岭。 C. 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的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 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 尾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主旨。“更喜”承上文而 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13. 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11. 七律 12. C 13. (1)巧用夸张,“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 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 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2)变静为动,诗人不写红军之动,而写五岭、乌蒙山之动,这种变静为动的艺 术表现手法,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增强了表达能力,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的眼里, 弯曲绵延的五岭像小河里的鳞波细浪,在他们的脚下,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像滚动的泥丸。 (四)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 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 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 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 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4. 解释加点字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皆有怵惕..侧隐之心 (3)仁之端.也 (4)足以保.四海 (5)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6)苟.不充之 (7)自贼.者也 (8)无辞让..之心 15. 翻译句子 (1)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16.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B. 仁以为己任 C.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D. 沛公安在 【答案】14. (1)怜悯、同情;(2)惊惧;(3)开端,起源,源头;(4)定,安定;(5)运转;(6)如果; (7)暴弃;(8)谦让。 15. (1)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2)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 16. C (五)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 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 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 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 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7. 解释加点字。 (1)河内凶. (2)不可胜.食 18. 以下句子有三处断句,请用“/”隔开。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或.百步而后止 或.异二者之为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0. 孟子善于比喻说理,结合文本赏析孟子这一说理的技巧。 【答案】17. (1)谷物收成不好,饥荒(2)尽 18.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 D 20. 孟子巧设譬喻,针对梁惠王因施小恩小惠与百姓而矜功自得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使梁惠王认 识到自己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否定其盲目自大心理。本体和喻体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 逻辑的力量。 三、作文(70 分) 21. 关于“誉”,古人留有很多名句,比如“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可誉而不誉,非仁也。” 这启发大家思考如何看待名誉,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答案】例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 常有人言,红尘滚滚,喧嚣不止。那些生于斯长于斯,在浊世中沉浮着的人,惟有不被名誉所累,秉 持一颗平常心,一如蓑衣老翁,独钓江畔,任他潮涨潮落,固守那灵台三寸清净地,淡泊如故,清白如故。 莫言的前半生正如其名,在悄无声息的寂静中度过,在这数十载春秋岁月中,他读书,也写书。在这 厚积薄发的过程中,他从未因自己文章的不为人知而懊恼过。正是这般十年如一日的苦修,才为他带来因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蜚声海内的辉煌。莫言的后半生在获奖后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尘世的喧嚣似乎藉此涌 入了他的世界,面对各种溢美之词的环绕,他淡然处之,仅仅一句“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 该干嘛干嘛去”,映射出这位诺奖得主的内心依旧是向往宁静和淡泊。 在历届诺奖得主中,大多人获奖后忙于出席各种会议,游走于酒店与宾馆之间。而对于他们的本业, 他们的研究与课题却不在费心,以致终生难有建树。为什么会这样?无非是这些诺奖得主们被世间的繁华 所俘获,再也回不到那冷清枯燥的学术生活了。 孔明在诫子书中道:“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反观时下众人,或是流连于灯红酒绿, 或是陶醉在功名利禄之中而不自知。殊不知放下身旁种种,为心灵腾出一片净土,去安放人生最美好的一 段时光。 平常心对人,平常心处事。一如范希文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够不被功利蒙住双眼,才能够 真正地去寻觅并触及到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濮水之畔,庄子的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嗔目与叹息。“吾宁曳尾于涂中”,这不是庄子自甘下贱, 而是他看透了朝堂的尔虞我诈,厌倦了凡间的喧嚣吵闹,只愿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独自在月下寻找他生命中 的归宿。 活在当下,总要承受这各种各样的诱惑,有人心智不坚,穷其一生不过庸庸碌碌之流,有人坚守本心 的清明,无论眼前何物,都以平常心处之,终究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为人生的赢家。 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如梦,烟雨如斯。何妨披蓑戴笠,独立江头,漫看陌上春秋,风雨斜阳。胸怀 一颗平常心,立足人间,便是快意人生,怡然自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