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市2021年春季川绵外国语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阆中市2021年春季川绵外国语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ID:654402

大小:8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4-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 2021 年春第一学月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先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非选择题答案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晰。修改答案时禁止使用涂改液和修改胶带。 3.请在答题卡题号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题号指定区域以外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成为推动社 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筑 梦圆梦”伟大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公共性是知识分子的职业特征,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必须要关心公共社会生活,必须对社会 生活产生正能量影响。在构成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国情怀是维系知识分子职业标识和 价值实现的重要内容。为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必须要形成以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担负起职业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在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练地概 括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在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素来强调“内 圣外王”的治世理念和“以身许国”的救世情怀,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铁肩担道义,妙手 著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精彩语句向我们传递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的高贵人格和优秀品质。 家国情怀是滋养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必然素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 人的最高需求。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就在于通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回应所处时代最宏大最重要的问题,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就需要深厚的家国情 怀为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人类历史的实践也证明,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 留下璀璨印记和光辉形象的知识分子,无不胸怀国家、兼济天下、心系苍生,甚至是为了家国 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我们矗立起了一道道广为传颂的精神丰碑。因此,知识分子社会 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深邃渊博的学识素养、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更加需要将远大理想与个人 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 家国情怀是现代知识分子职业精神的内在要求。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具有新 的内涵。毋庸置疑,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精神追求的差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 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世界。与其他职业群体一样,知识分子是现代职 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逐渐内化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职 业精神,时代课题的转换也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注入了新的价值元素。毫无疑问,保持一颗 爱国、报国、强国之心,仍是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最宝贵的精神品质。知识分子所从事职业的特 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知识分子不应单纯追求个人利益,不应置社会影响于不顾,而应该将社 会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结合。 家国情怀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丰厚精神养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任何社会的发 展进步都离不开知识分子发挥建设性作用。钱学森、邓稼先、方永刚、黄大年这些优秀知识分 子的先进事迹已经表明,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知识分子发扬甘于奉献、敢于担当、 善于作为的时代精神。支撑起这种精神气质的强大动力在于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它使得知识 分子始终与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相向而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 者,知识分子有责任拒绝精致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浮夸现象,有义务为科技创新、理论创造、 学术繁荣贡献力量,不辜负伟大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光荣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追 求,自觉地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B.中国知识分子强调儒家文化的“内圣外王”的治世理念和“以身许国”的救世情怀。 C.深厚的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实现社会价值的精神动力。知识分子将家国情怀与人生追 求熔融合一,便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D.知识分子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知识分子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 位,而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其中第 4 段主要论述了家国情怀与知识分子实现社会价值 的密切关系。 B.文章主体部分分五层,论述了拥有家国情怀对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每层的第一句话就 是全段的中心句。 C.文章最后一段用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例证明了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 知识分子发扬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时代精神。 D.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印记和光辉形象的知识分子,都是胸怀国家、兼济天下、心 系苍生、拥有深厚家国情怀的人。 B.现代知识分子应认识家国情怀的新内涵,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不辜负伟大时代赋 予他们的光荣使命。 C.社会的发展赋予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以新的内涵,现代知识分子的职业精神将逐渐 取代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D.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治理十分重要,具备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更是知识分子始终与国家 需要和人民利益相向而行的保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东坡居士 林语堂 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 能算是半个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 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 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 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 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 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 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 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 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 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猪一般啼叫。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 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字正卿),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 可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 上采毛织毯子。 但是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慥。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痛”一个典故,季常是陈慥的号。陈 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说:“龙 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 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 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 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 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 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在雪堆的墙上门上,他写了三十二个字给自己 昼夜观看,也向人提出四种警告:出舆入辇,厥痉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 性之斧。甘脆肥酸,腐肠之药。 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 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 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 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 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请富人捐钱。每年捐助十缗,多 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这 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 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 佛教教义。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 了。 (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有删节)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并且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的农人是中国人由 心里就赞美的形象。 B.被迫成为农夫的苏东坡,深深地体验到了田间劳作的艰辛。这对一个毫无经验又要以 此为生的士大夫来讲,应是一种压力和折磨,但苏东坡却从中感到得意和满足。 C.苏东坡用三十二个字警醒自己,不要贪图享乐。我们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他之所以 能够到处快乐满足,是因为他拥有豁达的心胸和正确的得失观。 D.苏东坡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表明他对庸 医误人的深切痛恨。 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后的生活状态,突出了他直面生死后随遇而安的性格, 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B.苏东坡不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他被贬黄州后,常常 寄情山水,以此来逃避现实。 C.苏东坡常怀仁爱之心,济世之志,以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最上乘的佛教教义,他阻止杀 婴恶俗,成立救儿会。 D.蛰居在黄州的诗人亲自参加劳动,衣食自给,怡然自得,他在《东坡八首》的小序中 表示,他深切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6.身处逆境的苏东坡有充分的理由不快乐,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 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他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很亮的秋天 王清铭 ①南方的季节分野不是很明显,还穿短袖的时候,秋季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子还是 那么绿,偶尔飘落几片黄叶,但这还不是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南方往往也要等到 冬天。郁达夫曾感慨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如果不是肌肤偶尔感觉有点凉意,看到那 轮月比夜色还早升上有些黯淡的天空,我还真的感觉不到秋季的足迹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②我很少仰望天空,也极少出门。刚读过两句古诗:“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我只 是用肌肤感觉一点很淡的秋意,而大雁好像有很多年不见了,这些旧时相识大概也忘了混迹于 普通市民的我了吧。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很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站在楼的最 高层,我在高处,但天空在更高的地方,秋高气爽,秋天的高度不是任何人可以触摸得到的。 ③但秋天毕竟到来了,尽管不像故都的秋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前天中午出门, 天气还很热,抬头,天似乎显得高了,应该是逐渐枯落的河水给天空腾出一些位置了吧。立秋 以来,有几个阴天,太阳似乎在夏天把自己的能量挥洒殆尽,显得有点有气无力。不过这一天 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 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 ④夏天是在炎热的极致中自己化掉的,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在心上,就是 愁。年轻的时候,我面对悄然侵袭而来的秋天总有一种诗人般的感伤,现在没有了,或许是心 灵钝化了吧。但有一点,我是明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我所要做的就是, 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⑤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我很自然 地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句。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空中有没 有鹤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让自己的思绪翱翔起来了;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鱼在清浅的水底也能够飞翔,真的有点佩服诗人的想象了。鱼没有天空, 没有翅膀,但照样可以飞翔。环境只能限制身体,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昂扬向上的人,在秋 天,或无暇感伤,或超越了悲伤。 ⑥人生也有四季,秋季是人的壮年时期。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一词,词人感慨壮年 的羁旅漂泊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其实在秋雨中听雨滴落在心 上,偶尔感伤一下,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零。晴朗的时候,也不妨让 这只断雁引诗情到碧霄。壮年漂泊的生活足够让自己的人生也波澜壮阔。换一个角度看秋天, 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说过“人生即痛苦”的叔本华也说过这么一 句话:“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到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秋在心上,可以是愁,也可 以是无边的诗意。 ⑦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 们也为自己的秋天灌浆,着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想我的秋天应该会 有自己的收获的,最少,秋天来过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内停留了一段,我的秋天就在心境中铺 展开去。 ⑧或许秋意渐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感伤的。我不喜欢张爱玲,但喜欢她写的一段话:“有 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 我应当是快乐的。” ⑨我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应当也是快乐的。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第 1 段中引用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感慨,表达了对南国的秋天与之类似 的感受,作者在本文中对秋的体验和郁达夫在文中对故都之秋的体验不完全相同。 B.作者说“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是对中国传统文人常有 的“伤春悲秋”意识的一种新的突破,这种意识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 C.本文多处引用古典诗词,既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使之呈现 出浓厚的文学味,也呈现出作者对“秋天”思考的更深层内蕴。 D.第 7 段“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一句强调了人自身对于环境 的体验的重要性:不同的季节和境遇尽管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但人生的心态最终要靠自己去调 适。 8.请简要赏析第 ⑦ 段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9. 本文的题目是“很亮的秋天”,其中“很亮”有哪几个层面的意义?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 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 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 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 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 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 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 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 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 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前 278 年,秦大将白起破郢,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 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 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 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从,古同“纵”。此处指合纵,它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为了防止强秦的兼并,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因秦在西方,东方 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B.“绌”通“黜”常用来表示罢免官职。古汉语中表示免职或降职的还有“罢”“废” “擢”等。 C.“左徒”“令尹”都是官职名。其中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 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D.《离骚》《天问》《招魂》《哀郢》都是屈原的作品,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 长的抒情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见闻广博,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为人刚正不阿,却因此招来小人的 嫉恨,并最终被国君疏远流放。 B.秦昭王派张仪前往楚国,利用楚怀王的贪婪个性,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作为诱饵,破 坏齐楚的联盟,目的是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 C.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 军恐惧,从秦国撤退。而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D.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反对成行。结果一 过武关,就被秦人扣留,最后客死他乡。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② 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即将逝去,暮春气息很浓。从“小径”“芳 郊”“高台”的顺序看,有移步换景之感。 B.“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着“藏” “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嘉树繁阴之景与日长闲静之状。 C.“炉香静逐游丝转”中的“逐”“转”字写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 缭绕,逐渐融合在一起,体现景物的动态美,反衬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D.结尾两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 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传递出一种衰颓的情绪。 15.本词是如何表现景物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卫风•氓》中借新鲜的桑叶来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的诗句是“ , ”。 (2)《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没有看到男子到来伤心不已的诗句是“ , ”。 (3)《诗经•卫风•氓》中劝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连续种植,可以将盐碱地改造成为可供普通作物耕种的土地。 2017 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中华拓荒人计划”, 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或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在稻作改 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试验,并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示范。 海水稻研究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最初_____,但在科研工作者 _____的努力下,技术逐步 走向成热。特别是袁隆平院士年逾八旬,仍_____,工作在田间地头。通过探索,研究人员建 立了海水的区试测试和配套盐地作改良示范技术体系,同时,应用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实现了土地利用效能的提升。 中国 15 亿亩盐碱地中,其中约 2 至 3 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推广种植“海水稻”, ( ),在荒废的盐碱地上实现“中国技、中国粮、中国梦”,将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 献。同时,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令世界______,2018 年 1 月,阿联酋与中国海水稻队在迪 拜开展了项目建设,海水稻种植在国外取得了初步成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A.步履维艰 艰苦卓绝 身体力行 刮目相看 B.进退维谷 殚精竭虑 以身作则 侧目而视 C.寸步难行 艰苦卓绝 身先士卒 侧目而视 D.寸步难行 坚苦卓绝 身先士卒 刮目相看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或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开 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试验,并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示范。 B.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或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在 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示范,并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试验。 C.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开 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试验,并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示范。 D.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在 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试验,并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示范。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亿亩荒滩变粮仓,国内外万亿级产业受到带动 B.让亿亩荒滩变粮仓,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 C.亿亩荒滩变粮仓,国内外万亿级产业受到带动 D.亿亩荒滩变粮仓,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植物的传粉方式主要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① ,一棵植物就能产生种于;异 花传粉则需要传神媒介的帮助。通常的观点可能认为,在恶劣的环境中多数植物应该通过不依 赖媒介传粉的自花传粉的方式产生种子,② ,高海拔地区采用异花传粉产生种子的植 物比例要高于低海拔地区。在高海拔地区,传粉媒介通常是昆虫。③ ,其中最主要的 种方式就是增强花的展示度以增加对昆虫的吸引能力。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字。(5 分) 自 2020 年 1 月验收以来,“中国天眼”(FAST)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 学成果。近 1 年来,“中国天眼”已观测服务超过 5200 个机时,超过预期设计目标近 2 倍。 2020 年 2 月,“中国天眼”团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式启动科学委员会遴选出的 5 个 优先和重大项目,近百名科学家开始使用并处理“中国天眼”的科学数据。借助“中国天眼”, 我国科研团队迅速成为国际快速射电暴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 1 例全世界仅 有 21 例的快速射电暴重复爆,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该重复爆的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偏振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林琳博士、北京大学张春风博士、国家天文台王培博士等联合研究团队利用“中 国天眼”对银河系磁星软伽马重复暴源进行多波段联合观测。上述成果论文分别于北京时间 2020 年 10 月 29 日、11 月 5 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正式发表。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枝间的新绿汇成一汪溪流偃卧在心谷深处,掌灯的橘红铺展成一朵苞蕾绽放在心田土壤。 无论时光多么潦草,总有一抹色彩牵动我们的心灵;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这世间还是令人如此 期待。 朱自清先生心中有宁静雅致的荷塘美景,郁达夫笔下有韵味悠长的北平秋景。我们每个人 都曾走进过领略过无数的风景,在这片风景中都曾产生过拥有过有不同的情怀。 请根据材料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字数不少 于 800 字。 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 2021 年春第一学月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1.B.偷换概念,“儒家文化的‘内圣外王’的治世理念”错误,原文第 3 段说的是“以儒家文化为主 体的知识分子素来强调‘内圣外王’的治世理念”,并未说“内圣外王”是儒家文化。C.“将家国情怀与 人生追求熔融合一,便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说法过于绝对,第 4 段为:知识分子社会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 深邃渊博的学识素养、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更加需要将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 合一。D.曲解文意,“不应追求个人利益”错误,原文第 5 段说的是“知识分子不应单纯追求个人利益”。 2.B.“每层的第一句话就是全段的中心句”错误,原文第 2 段的论点不是全段的第一句话。 3.C.“现代知识分子的职业精神将逐渐取代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错误,原文第 5 段说的是“传 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逐渐内化为现代知识分子的职业精神”,此处是“内化”而不是“取代”。 答案: 1.A 2.B 3.C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D.曲解原意。“表明他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错误,通过原文可知,苏轼说这句话是有前提的, 前提是“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 海岛,当地无医无药”,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苏东坡的达观幽默。 5.B.“常常寄情山水,以此来逃避现实”错误,通过整体把握文章可知,苏东坡并未逃避现实,相反 他是积极应世的。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他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上。 6.通读文章,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文章三至十一段,仔细阅读这几个自然段,可以从中筛选出本题答 案。通过文章三四自然段内容“……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 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 的香味”可以概括出:苏东坡从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务农之乐。通过文章五六自然段内容可知,苏东坡的 邻人和朋友有很多,如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等,还有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黄州太守徐大受、武 昌太守朱寿昌,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可靠的马梦得,还有他最好的朋友陈季常,与这些人在一 起苏轼感受到了快乐,所以可概括为:苏轼在与友人的交往中体会到快乐。通过文章第七自然段内容可知,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可概括为:苏轼从平常的家居 生活中也能体验快乐,在做菜中苏轼体验创造的快乐。通过文章第八自然段内容可知,“在这种农村气氛 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可以很清楚的得出:他拥有着像陶潜一样隐 居之乐。通过文章九、十自然段内容可知,“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可以总结出: 他豁达乐观,快乐满足,拥有达观之乐。通过十一自然段内容,“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 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可以总结出:他亦有仁爱之乐。根据这些信息, 从务农、交友、做菜、隐居、无医、救人几个方面具体概括说明苏东坡的快乐。 答案:4.D。 5.B。 6.①务农之乐。务农是艰辛的,尤其对一个毫无经验又要以此为生的士大夫来讲,这还是一种压力和 折磨。但苏东坡却从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务农之乐。②交友之乐。被贬至穷乡僻壤,苏轼可交往的朋友甚 少,但他照样可以从中体会快乐。他与老百姓交朋友,能感受淳朴的友情。与不离不弃的朋友交往,感受 忠贞的友情。还有与奇人异友交往的乐趣,更有与好友交往的无拘无束的乐趣。③做菜之乐。苏轼从平常 的家居生活中也能体验快乐,在做菜中苏轼体验创造的快乐。④隐居之乐。苏轼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十 分满足,觉得一偿心愿,觉得自己天生适合隐居,因此,他以陶潜为榜样,甚至认为自己是陶潜转世,以 自己像陶潜那样农耕与写作为快乐。⑤达观之乐。苏东坡在雪堆的墙上门上写字警醒自己,被贬谪到琼崖 海岛时也豁达幽默。⑥仁爱之乐。苏轼不以自己的苦为苦,在救婴的过程中,苏轼为能解民困导民风而感 到快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7.B.“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不正确,古诗词中的秋也不全是“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秋天在古 典诗词中,也会作为一种“豪放、旷达”的意象而存在。如本文提到的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 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解答此题,按照这三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们也为自 己的秋天灌浆,着色。”首先点明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再具体列举本体和喻体,本体是“人的壮年 时期”,喻体是自然意义上的秋天的“灌浆,着色”“酝酿果实”,然后寻找本体喻体的相似性,分析表 达效果。运用此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在人的壮年时期,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生,笑对苦难,从而收 获成熟的感悟。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引用宋代苏轼《赠刘景文》中的诗句,引用诗句的效果是为 文章增添诗情画意,诗句译为“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是表达苏轼对秋末景色的赞美喜爱之情,所以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同样是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流露出作 者乐观的心境。 9.本题是考查标题的多重含义,题目中“很亮”可谓本文的核心内涵。要理解“很亮”,须从文中去 寻找能表现“亮”的文字,再结合“亮”这个字本身的多重内涵,对文章信息进行概括。文本第三自然段 中“不过这一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 落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此处的第一个“亮”指它的表层含义:南方因为季节分野不明显,秋天天气 还很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第二个“亮”是与“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的情景 相反的,应从意境特点和情绪感受上作答,所以含义是指秋天没有萧瑟的感受,没有伤感的情绪。第三层 含义则应结合文章的主旨来探究,这篇文章主要在表达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境面对人生的秋季,即中年 时期,不同的季节和境遇尽管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但人生的心态最终要靠自己去调适。所以“很亮”的深 层含义,结合“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等句子,可以解释 为:以高远、壮阔的视角看待人生,笑对苦难,从而收获一种成熟的感悟。 答案:7.B。 8.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自然意义上的秋天的“灌浆,着色”“酝酿果实”为喻体,生动形象地 说明在人的壮年时期,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生,笑对苦难,从而收获成熟的感悟。②引用诗词,增 添了诗意,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流露出作者乐观的心境。 9.“很亮”有三个层面的意义:①指南方因为季节分野不明显,秋天天气还很热,太阳依旧炽热,阳 光很亮。②指在秋天没有萧瑟的感受,没有感伤的情绪。③指在人的壮年时期(人生的秋季),以高远、 壮阔的视角看待人生,笑对苦难,从而收获一种成熟的感悟。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D.句意: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 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臣靳尚”就是指前面的“用事者”,不可断,排除 AC.“郑袖”是“听”的宾语,不可断,故选 D。 11.B.“擢”,选拔,提升。在表示与官职有关的意思时指升官。 12.B.①目的错误,秦国是为了攻打齐国,才派张仪去楚国。原文“其后秦欲伐齐”。②对象错误, 派张仪前往楚国的是秦惠王。原文“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13.①“使”,派;“使”,使者;“如”,到。译为:楚怀王起了贪心,而信任张仪,就和齐国绝 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 ②“亡”,逃亡;“内”,接纳;“之”,到。译为: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 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答案: 10.D 11.B 12.B 13.①楚怀王起了贪心,而信任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 ②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 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 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夺走它,屈原不肯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 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 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 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 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 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 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 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 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 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 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 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 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 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 当时秦昭王与楚国结为姻亲,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 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 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 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 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 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反覆考虑这一问题,在 他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 有觉悟啊。 公元前 278 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军南下,攻破郢都,屈原写了《怀沙》赋,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 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 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 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 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没有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 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 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4—15 题。 14.D.“传递出一种衰颓的情绪”说法错误。前面的描写中有春暮夏初的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的欣赏, 而此时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又隐含有对已逝春光的惋惜。由于这种春愁 只是一种时序流逝的惆怅,所以这种情绪体现的也不那么强烈,它归根到底不过是淡淡的轻愁,而非衰 颓的情绪。 故选 D。 15.本诗中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这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 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 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此为远景图;再写“珠帘”“炉香”“游丝”, 此为庭院、居室之近景,远景与近景交错,层次分明。 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诗中既有“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描绘了花儿稀疏,几 瓣残红,绿色漫山遍野,树木繁茂成荫的静景,又有“蒙蒙乱扑行人面”的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的 杨花,是动景的描写,动静结合,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中,“藏莺”“隔 燕”似静实动,“炉香逐游丝”的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是动态描写,又 显现出室内的闲静,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写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 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 舞的情景。 “高台树色阴阴见”中的“阴阴”,“蒙蒙乱扑行人面”中的“蒙蒙”,“斜阳却照深深院”中的 “深深”,多处运用了叠词,写出暮春的特点,并且具有音韵美。 答案: 14.D 15. ① 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 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② 动静结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 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③ 以动衬静的写法.“藏莺”“隔 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种幽幽的惆怅 之情。 ④ 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 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⑤ 叠词,“阴阴”“蒙蒙” “深深”写出暮春的特点,并且具有音韵美。 译文: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 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醉酒后一场愁 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3)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17.步履维艰:形容行走艰难,强调前进艰难。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形容处境困难,强调无论进退都 艰难。 寸步难行:形容走路、行动困难,也比喻开展某项工作困难重重,强调开始的时候很艰难。 此处是“最初”的语境,故选“寸步难行”,排除 AB。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了寻常,强调环境。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强调 精神。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此处并没有提到环境的困难,而是强调努力的精神,应该选“坚苦卓绝”,排除 ABC。 身先士卒: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作出榜样。身体力行:亲身体验、 努力实行。 此处形容袁隆平院士作为领导仍旧走在群众面前,应该是“身先士卒”。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此处形容的是中国获得了世界的认同,是新眼光看待,故选:刮目相看。 故选:D。 18.原句有三处语病:①不合逻辑,“或”改为“和”,排除 AB;②搭配不当,“开展”应与“试验” 搭配,“作出”应与“示范”搭配;,排除 D;③语序不当,应先进行试验,进而作出示范,排除 BD.故 选:C。 19.前句的主语是“推广种植‘海水稻’”,后句要与前句保持一致不能换主语,要在“亿亩荒滩变粮 仓”加“让”,“让亿亩荒滩变粮仓”,排除 CD;与后面句式“在荒废的盐碱地上实现‘中国技、中国粮、 中国梦’”保持一致,只能是“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排除 AC.故选:B。 答案: 17.D。 18.C。 19.B。 20.(6 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 语段介绍了“植物的传粉的两种方式”。据下文“异花传粉则需要传粉媒介的帮助”可知,第一空应 填“自花传粉不依赖传粉媒介”;据上文“通常的观点可能认为”和下文“高海拔地区采用异花传粉产生 种子的植物比例要高于低海拔地区”可知,第二空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应填“但实际调查的结果恰好相 反”;据下文“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增强花的展示度以增加对昆虫的吸引能力”可知,第三空应填 “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昆虫”。表述不求统一符合语境即可。 答案:①自花传粉不依赖传粉媒介②但实际调查的结果恰好相反③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昆虫 21. (5 分)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80 字。 新闻共有两段,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进一步阐释,所以压缩时应对第一段进行概括。 第一段共有三句 话,其中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阐释,所以考生只需将第一句和第三句加以合并概括即可。压缩语段时,注 意保留关键信息,例如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同时注意字数要求及语言表达的简洁流畅。这两句中 的关键信息是“自 2020 年 1 月验收以来”“中国天眼”“我国科研团队”“国际快速射电暴领域”“核心 研究力量”。据此整合概括即可. 答案: 自 2020 年 1 月验收以来,“中国天眼”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借助“中国天 眼”,我国科研团队迅速成为国际快速射电暴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枝间的新绿汇成一汪溪流偃卧在心谷深处,掌灯的橘红铺展成一朵苞蕾绽放在心田土壤。无论时光多 么潦草,总有一抹色彩牵动我们的心灵;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这世间还是令人如此期待。 朱自清先生心中有宁静雅致的荷塘美景,郁达夫笔下有韵味悠长的北平秋景。我们每个人都曾走进过 领略过无数的风景,在这片风景中都曾产生过拥有过有不同的情怀。 请根据材料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字数不少于 800 字。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材料,先认 真分析,再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 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审题:该作文题总共有两个段落组成,第一段的重点应放在“无论时光多么潦草,总有一抹色彩牵动 我们的心灵;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这世间还是令人如此期待”。第二段关键句是“我们每个人都曾走进过 领略过无数的风景,在这片风景中都曾产生过拥有过有不同的情怀”。结合以上两个句子可知,该作文的 准确立意为,风景给我们带来的心灵触动。而这种触动应该是积极阳光的、温暖而又有益的。写作中应抓 住两个关键词,即“风景”和“感悟”,风景,应该是看得到的自然景色,“感悟”为内心的感受和感慨, 从而提炼出对成长有益的价值。动笔前一定要先构思一下要写的景和情,需要从哪点展开叙述?重点安排 什么材料?在何处、做怎样的议论和抒情?怎么收尾?本文在文体上要求写散文,而散文的重点在于抒发 真情实感,所以在选材上要着眼于“小”,着眼于“真”,这样才能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 参考立意: (1)触动心灵的风景; (2)打动人心的色彩; (3)北方的雪。 清明的春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时节正应了这诗句。疫情弥漫,如这阴翳的天空。 窗外,细雨濛濛,像秋雨,有了几分惆怅,几分无奈。 清明,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怀念的味道来。这个节日最 深的定义就是扫墓。我想,疫情严重的区域,有多少新坟前伫立着无以言表的悲哀!我不忍去想象,我想 把自己的情感拉入春天应有的氛围,应该细品那已经酝酿了很久的春的气息。于是,我便读着清明的雨, 踏上了寻春的路。 天气虽然阴沉,但透过蒙蒙的细雨,远处的春的景色映入了眼帘。 柳,当然是春天有代表性的。仿佛是被翡翠所渲染,嫩得叫人不忍心去摘。近看,一片片叶子打着细 卷儿,在绵绵细雨中微微晃动。微风吹来,飘在了水里,连湖水似乎都被她弄痒了,笑出了浅浅的酒窝。 小草像孩子似的,一棵棵争先恐后地钻出土地。它们碧绿碧绿的,鲜嫩鲜嫩的,大片大片的夺人眼球, 好像很欢迎人们在它身上嬉戏。它们随着风向舞动着娇小的,坚韧的腰肢,那景观煞是好看。 遍地的花朵一簇簇,一层层,漫天铺去。白的,粉的,黄的,都是淡淡的一团,像是饱蘸了颜料的笔 在宣纸上一点,那颜色便晕开去,晕开去。迎春花先是染绿了方形带节的枝儿,再就给自己装点上满身金 色的花朵。它像一道道抛物线,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抛去,而绝无横枝斜出。花朵又像用金色锡纸做成的精 巧的喇叭,一朵朵开着,直到枝的尽头。梨花在雨中如雪如玉,洁白万顷,流光溢彩,璀璨晶莹。有些还 没完全绽开的花瓣,胀开了缝着的花蕾,点上几点凉凉的雨,好像珍珠一般璀璨夺目。 最有韵味的非樱花莫属了。远看樱花,仿佛是一个身穿婚纱的新娘,那蝉翼似的白纱裙与淡粉色的脸 颊简直无可挑剔,把春天的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犹如九天仙女把撕碎的锦缎洒向人间,瑰丽万状,灿烂 无比,给人一种明快开阔的感觉。那被微风拂下的樱花瓣像一层粉色的地毯,更增添了一抹梦幻感。 武汉的樱花也是这样了吧!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已经亮开,没有了雨,只有润湿的空气带着浓郁的青草及花的香味。毕竟春天已来, 阴翳和悲伤没有了立足之地。脚下,一抔黄土早已青翠,祭祀的花朵随风舞动,生机勃勃。我的心早已清 亮,相信,疫情的阴雨会随风而逝。 一汪湖水,一棵垂柳,一株嫩草,一片樱花,注定构成我们最美的春天。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