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月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总分:150 分)
命题:王蓁蓁 审稿:马建英
一、课内积累与运用(39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 平明,汉军乃.觉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盛以.锦囊
【答案】D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视为止,行为..迟 B. 奈何取之尽锱铢..
C. 齐楚之精英.. D.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答案】B
3. 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具告以事”相同的一项是( )
A.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C.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 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C
4.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看,加点的词与“项王军壁垓下”的“壁”同类的一项是( )
A.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 函.梁君臣之首
C.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 李牧连却.之
【答案】B
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洎.牧以谗诛:____________。
(2)族.庖月更刀:____________。
(3)田父绐.曰:____________。
(4)函谷举.:____________。
(5)抑.本其成败之绩:____________。
(6)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
(7)为秦人积威之所劫.:____________。
(8)与.尔三矢:____________。
(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____________。
(10)不爱.珍宝重器肥饶之地:____________。
【答案】 (1). 等到 (2). 普通的,一般的 (3). 欺骗 (4). 攻占 (5). 或者 (6). 满足
(7). 胁迫,扶持 (8). 给 (9). 推究、推其根本 (10). 吝惜
6. 课内默写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身处屋破漏雨的困苦环境,
推及天下寒士,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
(2)《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燕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小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1). 安得广厦千万间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
人而复哀后人也 (5). 至丹以荆卿为计 (6). 始速祸焉 (7). 乡书何处达 (8). 归雁洛阳边
(9). 沉舟侧畔千帆过 (10). 病树前头万木春
7. 课内句子翻译。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答案】(1)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丢得到处都是。
(2)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3)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羽之死(节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
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
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
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
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我,必三胜之,为
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国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今四面骑驰下,期
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速遂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候人
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困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
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
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
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
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
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B.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C.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
惊/辟易数里
D. 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9.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歌,楚地汉族民歌,楚地文化色彩鲜明,文中的《垓下歌》为楚歌代表作。
B. 亭长,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C. 江东,秦汉以后,习惯称安徽芜湖到江苏南京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D. 籍,文中项羽的自称,古人自我介绍或向别人提及自己时习惯以字以示自谦。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被围垓下,慷慨悲歌。垓下之围,面对“四面楚歌”,项羽叹时运不济,诀别乌雅、虞姬,悲凉之
情溢于言表。
B. 项羽被困东城,并说愿为诸君与敌快战,斩将、刈旗不在话下。感慨天意,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也”。可见,项羽也是悲剧英雄,生不逢时,天意弄人。
C. 项羽东城溃围,勇猛无敌。项羽在突围时轻而易举斩杀汉将,凭一己之力杀敌数十百人,有人见了他,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的勇猛善战可见一斑。
D. 项羽乌江自刎,视死如归。乌江畔,项羽本可乘船东渡,他日卷土重来。但他却没有如此选择,拒渡,
赠马、赐头,知耻重义、宁死不辱令人倾佩。
11. 翻译。
(1)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徳。
【答案】8. C 9. D 10. B
11. (1)光是项籍(也就是项羽的本名)所杀的汉军官兵就有几百人,项籍身上也受了十几处伤。
(2)项羽说:“我听说汉王(刘邦)出千金买我的头,封万户侯,我把这点好处留给你吧。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2 分)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的作文
做得还要好:“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
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地
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被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
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找来稀奇古怪的药,
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
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
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
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
“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④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
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⑤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
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
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⑥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⑦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
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有一年,院儿里的老太太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
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却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
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
树影儿。
⑧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
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
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
把合欢树移出盆,我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
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⑨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
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
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
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⑩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
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节选自《史铁生作品集》,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孩子
气,这与后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构成对比。
B. 作者选取了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
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C. 文章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前部分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
情。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D. 文章的语言平淡。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真情蕴涵于平淡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13.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14. 《合欢树》是史铁生谱写的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文章为什么不以“母爱”为题,而用“合
欢树”为题呢?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2. D 13. 。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
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②展现了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
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③这
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14. ①合欢树是作者情感寄托的对象。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象,是作者缅怀母亲表达深挚情感的
寄托物。②合欢树具有丰富的内涵。合欢树象征着母亲,它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合欢树象征了母爱,它
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合欢树象征了作者自己,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类似。③合欢树揭
示了文章主旨。合欢树是作者和母亲之间的情感的凝聚和象征,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美好期待和儿子对母
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所有的母子都能合家欢乐的心感。④合欢树有更强的艺术效果。
“合欢树”为题含蓄隽永,而“母爱”直白单一。
四、课外文育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
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
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
召为国子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
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粵,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
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
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
“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
左司郎中..。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
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韩侂胄用事,欲
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卧家十五年,皆
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快怏成疾。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
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
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
先生,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
始见之/
B.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
始见之/
C.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
始见之/
D.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
始见之/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授,古代学官名称,宋代在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
B. 郎中,官名,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C. 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进行祭祀,后借指国家。
D. 丁父忧,是指遭逢父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万里治理有道。他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时,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在集市张贴逃避赋税者
的名字,就交清了赋税,县里因而大治。
B. 杨万里带兵有方。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修筑寨堡在潮州震慑盗贼,在惠州用来扼
住盗贼的道路,因而被征召为尚左郎官。
C. 杨万里勇于举贤。当杨万里和王淮谈及人才问题时,他写了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进献了上去,而这些人
也因此得到了王淮依次的任用和提拔。
D. 杨万里为人正直。他不惧强权势力,在韩侂胄掌权的时候,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又曾因反对韩侂
胄专权僭越而忧愤不已,郁郁成疾。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
(2)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答案】15. C 16. C 17. B
18. (1)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
(2)韩侂胄当政,想多方搜求四方知名的人士做辅佐他的人。
五、语言文字运用(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几千年来,汉字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变体和进化,从简单的象形字发展为今
天的为天下华人共同使用的通用文字。纵观大千世界,各类文字 ,但没有哪一种文字像汉字一
样,( ),既书写严谨又 。21 世纪的今天,电子工具日益取代纸质文字,以打字取代手
书的倾向是世界性的,这对汉字文化的伤害十分严重。近年来,包括大学生在内,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
多见,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汉字危机的提法也不断在媒体的报道中出现,对此,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
汉字的呐喊。拯救汉字, 从书法普及教育入手。但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效果目前仍然不尽如
人意,有的甚至流于形式。21 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信息是他们的先辈无法比
拟的,而他们的时间并不比他们的先辈 ,要求他们像先辈那样去学习书写是有困难的。因此,
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培养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率。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林林总总 美轮美奂 必须 富裕 B.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必需 富余
C. 林林总总 美不胜收 必须 富余 D. 琳琅满目 美轮美奂 必需 富裕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既古远又细微,既博大又现代,既精深又不失显易
B. 既古远又现代,既细微又博大,既精深又不失显易
C. 既古远又现代,既博大又精深,既细微又不失显易
D. 既古远又现代,既博大又细微,既精深又不失显易
21.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的特点,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培养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率。
B. 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提高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率。
C. 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培养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率。
D. 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的特点,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提高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率。
【答案】19. C 20. D 21. D
六、作文(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②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 170 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
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③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
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面向本校(统称“光华中学”)同学,以学
生会主席欧阳春秋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引导同学们“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
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用心专一铸就成功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学生会主席欧阳春秋,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用心专一铸就成功”。
荀子说:“好一则博,用心一也”。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用心专一。
成功需要执着专一的心态。苏武置身荒蛮之地十九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与朔风冷月为伍,与
寒霜飞雪作伴,多少个与寒星相拥的夜晚,他点燃专一信念的火焰;十九个孤独的春秋,他执着地履行使
命。是他坚定专一的信念让他经受绝望的煎熬,让他完成使命回到久别的家乡。
执着专一的心态是明亮的,它可以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保安哥”訾立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农村,今年 27 岁的他是家里的独子。在高二那年辍学回
家种田,后来到处打工,学过厨师,做过建筑工人。2011 年 8 月东风中学招聘了一批保安,訾立成为其中
的一员。因为一直怀揣着一个大学梦,訾立开始了白天在学校里读书,晚上在学校当保安的半工半读的生
活。他专心地做好这两件事,心无杂念。2012 年,勤奋的他终于以 620 分的高分考取了天津大学。“苦心
人,天不负”,他就以这种勤奋专注的心来助他圆大学梦。
回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隐形翅膀”刘伟,他 10 岁时因一场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又臂。22 岁挑战
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 233 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 岁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
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说:“我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什么特殊群体,是你们用手做的东西,我用
脚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没有什么不一样。”可见,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
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只要用心,就可以。”那
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没错,只要用以东,就可无悔,成功会在你前面向你招手。
在许多方面,用心专一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伽利略在偶然间注意到比萨大教堂上方挂着的一只钟不
停地来回摆动,由此得出了著名的钟摆定律。
“朱颜辞镜花辞树”,人生的岁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有限时间里,我们需用心专一地去做任何
一件事,使自己的人生繁华净水,流香溢梦。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