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语文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狗不理”关闭在京最后一店,“老字号”真的太“老”了?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狗不理”关闭在京最后一店,“老字 号”真的太“老”了? 目录: 1.老字号风光不再,带来什么启示? 2.传统“老字号”切忌倚老卖老 3.狗不理关闭在京最后一店 老字号转 型呼唤更“接地气” 4.“狗不理”关闭北京最后一家门店 老 字号该如何翻身? 5.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关门停业, “断臂”能否换来新生? 6.把握好老字号的“老” 主动接受现代 市场挑战 正文: 老字号风光不再,带来什么启示? 齐鲁壹点 发布时间: 04-0114:3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官方帐号 据中新社报道,近日,狗不理北京总店(前门店)疑似关店,而前门店是狗不理 官方承认的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3 月 29 日上午,记者查询狗不理官网发现, 北京已经没有狗不理门店。当日下午,记者来到狗不理前门店,发现该店大门紧 锁且招牌已摘。 公开资料显示,狗不理创始于 1858 年,距今已有 163 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 “百年老店”,是“天津三绝”之首,也是中华老字号之一。传言称,慈禧太后就很 喜欢吃狗不理包子,堪称为该店带货的“网红鼻祖”。真假不得而知,但关于这一 百年老店的各种谈资,不胜枚举。 时光的车轮一路向前,狗不理从曾经红极一时到如今逐渐平庸,令人唏嘘。曾经 的狗不理,因味道鲜美而名扬中外,但如今与之相关的信息,基本上都不是什么 好消息,有些甚至是负面的。数据统计显示,“狗不理集团成立以来共注销过 15 家子公司,其中有 11 家是在 2019~2021 年期间被注销的。”不难看出,狗不理 的“大本营”在不断收缩。如此现实,对百年老店来说,无疑是极大冲击。 狗不理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坊间一些分析和说法,基本都聚焦于一些现实细 节,如价高、难吃、服务差,更有人直言狗不理包子为“天价包子”。这些抱怨和 吐槽的声音,狗不理应当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重视。对任何企业、集团来说,即 使是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一旦其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消费者必然会用脚投票。 如今,狗不理几乎变成“人不理”,便是一种写照。 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兴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都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和规则。 老字号品牌若不接地气,只有傲慢,不愿与时俱进,思路僵化,那么百年老店的 大楼顷刻间坍塌,也未必没有可能。真正生命力旺盛且持久的老字号品牌,基本 上都有一些共性,比如,坚持将主业做精、做细、做深,尊重传统而不僵化,敢 于创新却有尺度。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价、优质服务、拓宽新兴销售渠道也是“标 配”。这些经验和理念,狗不理有必要好好对照、反思。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老字号要想保持“常青”,还 是需要坚守匠心。某种角度上说,狗不理近年来的境遇,对所有老字号品牌来说, 都是一种提醒和警示。 (工人日报) 传统“老字号”切忌倚老卖老 作者:赵宇辉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20-10-29 近些年,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以及移动互联网 技术逐步成熟,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意愿变得愈发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各类 符合时尚潮流的新商业品牌相继应运而生,并且快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相 比之下,全聚德、狗不理等传统“老字号”则是风光不再。这也引来不少人的关注 与热议。 据悉,今年国庆节假期过后,全聚德官方宣布,将旗下所有门店的菜品价格 统一下调 10%—15%,烤鸭的会员价也由 258 元/只调整为 238 元/只,并且取 消服务费。之所以接连降价,主要是因为全聚德的业绩呈现出明显下滑的势头。 相关数据显示,2020 上半年,全聚德共计实现营业收入约 3.13 亿元,同比减少 约 58.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48 亿元,同比下降约 560%。另据全聚德预计,公司在 2020 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或将同比下滑 499.21%—442.18%,而亏损金额也将扩大至 1.8—2.1 亿元。 无独有偶,此前狗不理也发布官方声明称,由于狗不理王府井店无视消费者 差评,且态度蛮横无理,狗不理集团决定,将解除与该门店的加盟合作。这也意 味着,狗不理王府井店将正式退出北京王府井商业街。那么,这些传统“老字号” 又是因何陷入这般窘境呢?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原因除了新冠肺炎疫情,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 品价格昂贵。据不少消费者反映,全聚德、狗不理的菜品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同类 餐厅。例如,当前市面上的烤鸭通常为几十元/只,贵一点的大概 100 余元/只, 而全聚德的烤鸭需要 200 多元/只。又比如,市面上的包子售价通常为 2—3 元/ 个,贵一点的约 5 元/个,而狗不理的包子均价高达约 15 元/个。二是菜品的品 质严重下滑。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全聚德的烤鸭和狗不理的包子确实有其过人之 处,令人回味无穷。但如今,这些“老字号”的菜品越做越难吃,不仅特色全无, 甚至远不如其他同类餐厅的菜品质量。三是商家缺乏服务意识。不少消费者指出, 全聚德、狗不理的服务人员态度十分傲慢,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实在令人难以接 受。 菜品昂贵且难吃,又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的店铺无论宣传做得如何亮 眼,消费者也都不会买账。正因如此,全聚德、狗不理必须从自身做起,积极寻 求改变。具体来说,应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应该重新进行市场调研与成本 评估,重新制定菜品价格,使之能够像其他同类餐厅的菜品价格一样,为大众消 费者所接受。其次,企业应该强化内部培训与审核体系,确保旗下的门店厨师都 能够熟练制作保持传统工艺、品质上佳的地道美食,维护其品牌信誉。最后,企 业应该强化内部管理,敦促服务人员端正态度,改善服务质量,重塑其品牌形象。 凡此种种,或能使这些传统“老字号”放下身段,重焕生机。 狗不理关闭在京最后一店 老字号转型 呼唤更“接地气”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近日,有消息称,狗不理位于北京前门的直营门店已经停业,据悉,这是 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而就在一周前,其位于天津武清的门店也因经营 不善关闭。 “我们只是结构调整一下,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子。”谈及关店事宜,狗 不理方面表示。对于未来注重线上还是线下,是否会重新营业等问题,狗不理方 面并未做出确切回应。 百年老店不断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狗不理”始创于 1858 年,是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 字号”,被批准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狗不理一直在谋求转型,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狗不理集团 2014 年 7 月份冲刺 A 股失败。2015 年 11 月份,狗不理食品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但 公司股票自 2020 年 5 月 11 日起已经终止挂牌。 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曾对外明确表示,会将发展重心放在食品工业及电 商业务方面,同时在减少店面数量的基础上,做好留下的门店。 记者从狗不理天猫旗舰店看到,目前店内售卖的产品主要包括包子、汤圆、 面食等,其销量最高的是速冻包子,月销量为 200 件以上,黑芝麻元宵月销量 为 45 件,佛跳墙月销量为 7 件。 逐渐收缩门店范围,加紧布局速冻食品和线上销售渠道的狗不理,成为了当 下“中华老字号”们的普遍写照。 对此,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分析称,发力电商是一个趋势,但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或者效益,狗不理包子向电商转型,更多 是速冻产品,整个品质、品牌、服务体系、客户黏性都不足,而且性价比也偏低,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渠道转型就非常牵强,这对于狗不理未来也是很大的挑战。 突围转型待破局 事实上,狗不理也是“老字号”餐饮品牌发展的一个缩影。 与狗不理类似,全聚德作为百年老字号的“烤鸭之王”,曾有“中华第一吃”, 以及“烤鸭第一股”的盛誉,2007 年挂牌上市,2012 年业绩达市值高点。但从 2013 年开始,全聚德业绩便开始持续下滑,据其公布的 2020 三季度财报数据 显示,其公司净亏损值为 2.02 亿元,市值也直线下降。 手握清朝的配方传承和消费者对老字号的情怀,全聚德却一直走下坡路。“全 聚德跌落神坛绝非偶然。”从事餐饮业多年的王利民认为,在大规模扩张门店的 同时,全聚德没有提升对烤鸭的品质、价格以及门店的相应把控。如今的全聚德 已经没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真遗憾”的风光,逐渐失去了消费者对 “全聚德”这块金字招牌的信任。 在王利民看来,当下,“老字号”面临两大困境:首先是商业成本高企,“老 字号”门店一般营业面积较大,房租、人力等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被压缩。 为了赚钱,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高菜品价格,很容易变成“价高难吃” “一锤子买卖”的局面。 其次,部分“老字号”开始采用资本化经营模式,资本本性逐利,必然压缩 人工成本,很难调动员工制作美味的积极性。传统美味是靠人工耗神费力烹煮煎 熬出来的,一般采取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以家族成员为主力人工,他们往往早 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打理各种食料,市场也以利润回报他们。现在资本拿走大部 分利润,人工所得劳动报酬很少,自然不会起早摸黑制作美味。比如武汉有名的 瓦罐鸡汤,现在“老字号”通常是瓦罐里放鸡一只、用保温瓶冲入热水,再置于 煤气灶上加热至水沸。 多在品质服务下功夫 实际上,纵观近几年的餐饮界,一碗米粉能做成网红,一个煎饼也曾引得很 多人排队,如果狗不理及时调整策略并不是没有机会,转型确实迫在眉睫。 朱丹蓬表示,狗不理的衰落是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的结果,很多传统企业 以及“中华老字号”在新生代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之后,基本上都不能匹配和满足 新生代的核心诉求,这也是它们远离主流消费群体,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的很重 要原因。 他认为,餐饮业老字号在最近 5 年并没有搭上消费升级的红利,也没有享受 到中国餐饮行业高速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红利。原因是餐饮业老字号的整 体机制不能匹配当下高强度的市场竞争态势,团队、产品、菜色、场景都比较老 化,整体性价比不高,产品创新升级迭代速度比较慢,服务体系不完善,多重因 素叠加,对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未来,整个传统企业还是要加速创新升级,并 加快迭代的速度和质量。 此外,近年间,不少老字号都遭遇了外地开店水土不服、加盟门店管理困难 等问题。对于餐饮老字号采取的加盟发展模式,朱丹蓬表示,“长远来看,企业 的自身管理体系仍需完善。品质、品牌服务体系、客户黏性,这些都是餐饮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老字号餐饮企业也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在消费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餐饮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对此, 业内人士建议,“老字号”还需更“接地气”,即以消费者需求为根本点,加快 创新,提高品质服务,把握市场动向,否则终将被市场淘汰。 “狗不理”关闭北京最后一家门店 老字 号该如何翻身? 发布时间: 03-3017:38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优质创作者 来源:市场报网络版 3 月 29 日上午,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榜。据微博 热搜消息,近期有人探访狗不理北京总店发现,该门店大门紧闭,招牌已摘。而 另一家于去年曾被取消加盟资格的王府井店已换了新的招牌继续开店卖包子。 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狗不理集团”)官网信息显示,狗不理北京 总店是其官方承认的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该信息意味着,目前狗不理在北京已 经没有在营门店。 3 月 29 日下午,当相关人士致电狗不理集团时,其回应称,闭店只是结构调整, 对于未来该门店是否会重新开业仍正在考虑中。 早在 3 月 18 日,有关“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解散注销”的消息曾引发热 议,狗不理是否真要解散注销了?事后狗不理集团回应称,集团旗下狗不理餐饮 连锁武清店,工商注册名称为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经营未达预期, 集团决定关闭并注销该店,并非网传的“天津狗不理注销”“狗不理决议解散”。 企查查数据显示,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状态已变更为注销,注销日 期为 3 月 17 日,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该公司为狗不理集团全资子公司。市场 报网络版注意到,截至 3 月 29 日,狗不理集团参控股的 32 家企业中,已注销 14 家。 近年来,狗不理的评价分数不断下降,负面评价颇多。“贵且难吃”仿佛成了这家 老字号的代名词。去年,有网友到狗不理北京王府井门店实地探访,如实反应其 要价高、服务质量差的视频发出后,引起全网讨论。事后,狗不理集团取消了该 门店的加盟资格。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称,狗不理包子作为老字号企业因品牌历史底蕴 深厚且具有一定的供应链基础,在餐饮业具有竞争优势。但与此同时,劣势也较 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价格高、加盟店参差不齐、销售地域有限等。比如,其主要 面对旅游群体,因“高价”备受诟病,不少人认为狗不理是“天价包子”“倚老卖老”。 总而言之,近年来,狗不理集团餐饮业务快速收缩,跨界频频失利,已走上下坡 路。 今年初,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会将发展重心放 在食品工业及电商业务方面,同时在减少店面数量的基础上,做好留下的门店。 老字号餐饮品牌要衔接多元业务?宋清辉坦言,其对这一战略路线持怀疑态度, “作为全国知名的老字号品牌,狗不理集团应做好主营业务,再谈多元化转型, 否则再好的招牌也会垮掉。” 值得注意的是,狗不理集团全资子公司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狗不理股份”)曾于 2015 年 10 月挂牌新三板,后于 2020 年 5 月摘牌。2019 年报显示,狗不理股份当年营收 1.55 亿元,同比增长 20.10%;净利润 2425 万 元,同比增长 17.22%。 数据显示,狗不理股份登陆新三板期间,营收由 2015 年的 8948 万元增至 2019 年的 1.55 亿元,净利润则由 601 万元增至 2424 万元;不过其毛利率却自 2017 年起持续下滑:2017 年至 2019 年,狗不理股份毛利率为 39.80%、39.26%和 37.99%。 “狗不理集团如果以后想要继续依靠餐饮并翻身,‘坚守’和‘创新’或是其必由之路。” 在宋清辉看来,老字号品牌要想基业长青并非易事,首先要与时俱进,积极拥抱 时代变革、造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守正创新,即坚定发展好主业,坚守品牌初心,并努力适应新的消费潮流,谋 求进一步发展。即使跨界,也一定要科学论证、比较选优,否则老字号跨界后往 往会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随之而来的品牌漂移或品牌贬值的风险亦不可小觑。 毕竟相较于制造一时的话题,想办法留住喜爱老品牌的消费者要难很多。”宋清 辉补充说,虽有其他老字号品牌跨界发展的可借鉴之处,但建议狗不理继续将主 营产品做好,对于跨界应慎重行事。 作者:杨晓冉 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关门停业,“断 臂”能否换来新生? 发布时间: 03-2909:42 九派新闻旗下城市资讯类新闻账号 曾经包子界的领军品牌狗不理在经历了去年王府井店的“差评”风波后开始线下 门店的收缩。近期,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了去年被取消加盟资格的原狗不理王府井 店以及狗不理北京总店(前门店)发现,被取消了加盟资格的王府井店换了新的 招牌继续开店卖包子,而前门店则大门紧闭,这也是狗不理官方承认的北京的最 后一家门店。除了北京市场外,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狗不理在其“大 本营”天津也开始同步进行餐饮门店的收缩。与此同时,狗不理将更多精力放在 了线上,预包装包子和各类预包装食品已然成为狗不理眼下的发展重点,但对于 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餐饮品牌,此番“断臂”之举,能否为其换来新生? 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 近年来负面消息不断的狗不理似乎已开始新一轮“调整”。近期,北京商报记者走 访发现,位于前门的狗不理直营门店已经停业。根据狗不理官方微信显示,目前 狗不理前门店是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餐饮门店,但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在狗 不理集团官网上却已经看不到这家门店的身影。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门店大门紧锁,店内无人,其门店“狗不理”招牌的位置已空 空如也,门口贴着“店内装修”的字样。根据周边其他门店工作人员介绍,狗不理 前门店已关闭近半个月,门店内也没有太多装修动静,但门口的招牌已经摘了。 北京商报记者亦走访了去年因闹出“差评”风波而被狗不理集团收回加盟权的狗 不理王府井店,发现这家门店目前已经更名为“京门马记包子铺”,记者发现这家 门店除了门头以及门口的品牌故事发生了变化,店内装修、桌椅、产品、服务模 式等和此前为狗不理加盟店时如出一辙。 按照狗不理集团官网信息显示,目前狗不理在北京已经没有门店。北京商报记者 随后就狗不理前门店未来是否还会重装开业以及狗不理集团在北京餐饮业务的 发展计划联系狗不理集团,对方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但 当记者按照联系方式拨打该负责人电话时,对方却称“打错了”。随后,北京商报 记者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向狗不理集团发出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 复。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天津市场。就在一周前,一则“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 司解散注销”的消息,让狗不理又引发热议。事后狗不理集团回应称,集团旗下 狗不理餐饮连锁武清店,工商注册名称为天津狗不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经营 未达预期,集团决定关闭并注销该店,并非网传“天津狗不理注销”“狗不理决议解 散”。不过,根据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天津的多家狗不理门店和如今的狗不理前 门店一样已经显示“暂停营业”。 公开信息显示,“狗不理”始创于 1858 年,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 2005 年“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经历了一次资本“改制”。2005 年 4 月, 天津同仁堂入主,以 1.06 亿元人民币得标并购狗不理,被收购后的“狗不理包子 饮食(集团)公司”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正式变更为“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 2015 年 10 月狗不理集团旗下的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新三板。2020 年 5 月,上市不到五年的狗不理食品公司从新三板正式申请终止挂牌。 押宝食品工业 实际上,狗不理餐饮连锁业务近几年在市场上的反馈并不理想,“价格贵”等一些 负面评价一直存在。另外,部分加盟店频出问题,此前位于王府井的门店因博主 探店的视频引发舆论风波,最终狗不理集团也解除了与该店加盟方的合作。当时, 狗不理集团表示,狗不理集团在改制后,坚持以直营为主,截至 2020 年 9 月已 经陆续收回各地加盟期满的 80 多家加盟店。不过,从目前门店数量看来,狗不 理在收回加盟门店后并没有加速布局实体餐饮市场,而是一直在收缩餐饮业务。 相比实体餐饮频频关店,狗不理似乎将自己的定位逐渐放在速冻食品生产和销售 的角色,或许希望食品业务成为其重头戏。北京商报记者从官网了解到,目前狗 不理的速冻食品业务包含线上线下多渠道、线下与商超等渠道合作,而线上设立 了天猫、京东旗舰店。根据狗不理天猫旗舰店显示,目前店内售卖的产品大致包 括包子、汤圆、半成品等,其销量最高的仍是速冻包子。 另外,狗不理也开始进行新的“曲线”布局。3 月 24 日,狗不理集团与厦门航空天 津分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此次合作中,双方将进行机上定制餐 食研发、拓展延伸航旅产业链条等,厦门航空将把狗不理纳入配餐原材料定点供 应基地。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表示,近几年狗不理在餐饮业务上不断 收缩,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狗不理对于餐饮的连锁经营管理能力上比较薄弱,包括 直营和加盟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和管控能力都不太强。 “相对来讲,狗不理在食品工业化方面发展得相对较好,通过其食品工业化来布 局冷冻食品,在线上或者线下商超的渠道来进行售卖,以及与航空公司合作进入 航空食品的领域。”在文志宏看来,食品工业化相对来讲比较稳定,食品品质也 比较好控制,而且通过狗不理作为国企和老字号这个背书,其这方面业务发展会 相对稳健。 如此“断臂”值不值 北京商报记者在狗不理集团官网看到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在今年初接受媒 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会将发展重心放在食品工业及电商业务方面,同时在减少店 面数量的基础上,做好留下的门店。这也意味着,餐饮业务将不再是狗不理未来 发展的核心,作为一个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并且以餐饮业务起家的老字号品牌而 言,如此转型是否值得? 在一位餐饮业内人士看来,狗不理的转型实际上是“被迫”的。近几年狗不理餐饮 业务负面消息不断,“不好吃还贵”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对这个老字号品牌的印 象,损害了这个老字号餐饮品牌的形象。此外,无论是狗不理王府井店还是前门 店,这两家店都占据着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但从消费者口碑来看,这两家门店 差评不断。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餐饮市场,狗不理如果想要继续依靠餐饮业务 翻身,难度着实不小。 文志宏则表示,狗不理收缩自身的餐饮服务业务,尽管在食品的工业化上略有成 绩,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把自己的价值放大,而且食品工业化目前规模也并不是 特别大。“狗不理作为一个金字招牌,但是这些年发展的不是太理想,未来的发 展必须在理念和战略层面进行深刻的变革,重新来思考发展布局。比如,从食品 工业和餐饮服务两条线来发展。另外,在业务布局上,线上和线下双渠道发展, 线下市场布局可以加大除了天津以外的市场。当前,其前提是需要从理念到战略、 模式以及管理上完成系统性的变革和再造,那么狗不理品牌的价值可以重新幻化 出来。”文志宏说道。 餐饮连锁顾问王冬明表示,狗不理餐饮业务的萎缩主要源于与市场的脱节,其产 品和门店已经偏离了现有核心消费年轻人的口感、装修及价格区间。对于老字号 而言,要不断与时俱进,不能一味死守,作为品牌来说,死守只能被淘汰。 把握好老字号的“老” 主动接受现代市 场挑战 2021 年 04 月 02 日 07:34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前门大栅栏的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有关“狗不理将全面退出北京” 的说法也因此上了热搜。3 月 29 日,针对上述说法,媒体向狗不理集团求证, 集团相关人士解释称北京狗不理前门店此前确实是北京唯一门店,因租约到期关 店,“我们现在还在积极争取续约,或者在北京另外找合适的门店”。狗不理方 面同时确认,目前狗不理在天津以外已无门店,至于未来是否继续缩减线下门店, 暂无法透露。 虽然在回应中,狗不理仍强调还在“争取续约,或在北京另外找合适的门店”, 但这几年狗不理线下门店的关门潮已是不争的事实。仅在北京,狗不理此前就已 陆续关闭了 11 家门店,其“大本营”天津的餐饮门店也在明显收缩。就在去年, 狗不理从新三板退市,又发生线下门店“被差评就报警”事件。而早在数年前, 狗不理营收中的大头就已经来自线上速冻食品销售。种种迹象表明,北京硕果仅 存的一家狗不理门店关闭,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更加尴尬的是,作为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老字号,其在北京的最后一家店关 闭,似乎并没有收获消费者的多少惋惜。甚至不少网友调侃“又贵又难吃”“难 吃到报警”……这或为狗不理的关门提供了一个最真实的注脚。 有过一百多年历史的狗不理包子,不仅曾经声名远扬,而且还是商务部认定 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从昔日的光环加身走向今天的节节败退,个中命运确实让人 唏嘘。不过,老字号大败退的路上,狗不理只是代表性案例之一。 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中国的老字号企业从最初的 16000 余家到 现在只剩 1600 余家,存活的不足 10%。而即使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老字号幸存 企业中,仅 20%能维持生计,70%举步维艰,能够盈利的只有 10%左右。 大批老字号陷入窘境,原因当然很多。一些老字号无论从管理还是从企业文 化上,远未跟上现代化的节奏。此外,一些老字号的技术面临传承问题,产品也 未能与时俱进。当然,也有一些老字号企业是后知后觉,陷入昔日的辉煌而难以 自拔,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有效应对,最终彻底错过升级的机会和窗口,与消费者 渐行渐远。 不管具体是哪种原因,都说明一个道理,老字号的招牌再响,一旦跟不上市 场的需求变化,都难躲被淘汰的命运,在这一点上,市场不相信侥幸。而敢于走 出历史光环,主动接受现代市场的挑战,是谋求新生的老字号必须迈开的第一步。 事实上,近年来也确有一批老字号重焕生机,其重生也不无启发意义。比如, 大白兔奶糖、回力鞋、冷酸灵牙膏等,都通过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网红爆款,让老 字号的 IP 重新被激活。老字号的重新“翻红”到底能够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 但至少道出了一个常识——只要敢于创新,老字号企业依然可以被市场重新接 受。 其实,对狗不理来说,线下门店的收缩也并非故事的全部。其创始人就曾公 开说过,老字号最怕的就是与现代人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脱节,尤其现在各类 “网红”爆款当道,只讲究产品工艺,不考虑与时俱进是不行的。而狗不理所谓 的“与时俱进”,就是发力线上速冻食品销售。尽管此一转型方向也被吐槽为“丢 掉传统”,但对眼下的狗不理来说,“活下去”可能才是当务之急。有变化,终 究还有可能。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过老科学家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老的科学家”,一 种是“老科学的家”。很显然,如果曾经意气风发的老字号变成后者,注定将被 淘汰。线下门店加速收缩的狗不理到底还能走多远仍需时间来证明,但可以肯定 的是,对大多数老字号来说,转型没有侥幸。放下对过往的沉湎,把目光从过去 的历史辉煌中转向消费者市场,是每一家老字号最需要做的事。 (作者: 朱昌俊,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朱延静】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