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共29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4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共29张PPT)

ID:649525

大小:624.88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 0 2 1 高 考 二 轮 复 习“ ” 专题14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把 握 高 考 命 题 走 向 , 练 习 和 测 试 中 夯 实 基 础 、 提 升 能 力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________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由____________(约占2/3)和__________构成,后者主要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水 2.内环境: (1)概念: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2)作用:是_____ ___的直接环境,其中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 生活的环境;___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细胞生活 血浆 组织液 (3)组成成分间的关系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变小,组织液中的水回渗的速率降低, 组织液的量会相对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思考: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相对含量会发生 什么变化?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知识拓展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1.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全身性水肿); 2.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3. 淋巴回流受阻; 4. 过敏性物质引起——过敏性水肿; 5. 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浆渗 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考点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相同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都相近,都有_____(约为 90%)、________和________等;从本质上讲,细胞外液就是一种 ________,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 2.不同点:三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较多,而组织液和淋 巴中________含量较少。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红蛋白、有氧呼吸 酶等细胞的各种成分存在于细胞内液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盐溶液 海洋 蛋白质 蛋白质 思考: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等细胞内的各种成分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考点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_,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 ________和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思考:正常人体内细胞酶的活性基本与外界无关的原因是? 变温动物和离体细胞酶的活性,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而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 37℃左右,因此正常人体内细胞酶的活性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溶质微粒 溶质微粒的数目 7.35~7.45 无机盐 蛋白质 37℃ 1.细胞可以直接与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物 质,同时又不断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 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如图: 考点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代谢产生的废物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变化规律:健康人的内环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 中。如人的体温,会因_____、______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但始终接近 37℃。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 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五、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每一种成分 理化性质 年龄 性别 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思考:稳态就是稳定不变的状态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 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_______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 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 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________, 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考点六、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 过于剧烈 出现障碍 思考:直接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哪些?为什 么说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还有免疫系统。因为免疫系 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源微生物等,否则会引起内环境 波动。 要点探究 1. 体液各成分的相互转化 (1)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 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 (2)少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3)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 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稳态内涵 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 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 态 调 节 基础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其中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依赖于 神经和体液调节,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必须依赖免疫系统发 现并清除 能力大小 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 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 遭到破坏 3、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 采用对比实验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 液引起的pH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 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材料、步骤、结论。 特别提醒 1.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以及植物没有 所谓的内环境。 2. 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3.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也有可能导致代 谢速率上升。 4. 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 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不称为体液,而称 为外界溶液。 5. 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血浆 易 错 警 示 1、几组易混淆的概念 (1)血液和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2)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 “固体”成分。 (3)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①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大液泡中存在的物质。 ②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 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 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之为内环境。 2.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 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 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 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 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技法提炼 内环境与外界物质交换图解 物质出入人体细胞的具体途径分析 (1)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 (2)O2进入细胞内被利用: 技法提炼 人体pH稳态的维持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②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缓冲对,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等。 ③血浆pH调节的过程 知识拓展 1. 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 分,可分为三类: ①营养成分: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 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②调节成分: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 质、激素等; ③代谢废物: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分、尿素等。 内环境的成分和发生的生理过程 2. 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 分泌到肠液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 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 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3. 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随堂练习 1. 人摄取的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吸收后再经循环系统转运 给组织细胞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有(  )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A.②①③   B.①② C.②③①② D.③①② 解析:脂肪在消化道内彻底消化后,进入小肠肠壁细胞所在的组织液,再通过 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中,再注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各组织 细胞,再一次进入组织液供组织细胞利用。 C 使血浆内进入组织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 2.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 中错误的是 (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 人体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 C 3、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 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 步骤 A组 B组 ①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1号 试管 2号 试管 3号 试管 ? 等量缓 冲溶液 等量 血浆 ? 等量缓 冲溶液 等量 血浆 二、实验流程 ② 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 ? ③ 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 预测 结果 ? ? 结论 ? ? (1)步骤①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 Na2CO3溶液、乳酸 等量蒸馏水 等量的乳酸 (3)预测结果: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 化不明显 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 化不明显 蒸馏水不具有 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 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 物质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