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决胜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ID:647140

大小:225.5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决胜 2021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现代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 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 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 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 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 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 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 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 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 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 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 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 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 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 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 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 12 个字以内)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 行作证明。 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 简要说明理由。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 参考答案 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读书应当循序渐进。(限 12 个字以内) 本文第①段提出论点: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第②段指出循序渐进是一 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第③段阐述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打好基础, 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第④段指出循序渐进的阅读是读书者进步的阶梯。第 ⑤段总结: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由此提炼概括中心论 点。注意字数限制。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乙)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 行作证明。 第③段首先从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谈起,引出读书要从基础知 识开始的观点;然后论征了“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的观点。 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 简要说明理由。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示例 1)我选择①。这则语录说的是“温故而知新”的读书方法能使人进步,而 文中说的“循序渐进”也是一种能使人进步的读书方法。所以,这则语录有助于我理解 掌握正确读书方法的重要性。 (示例 2)我选择②。这则语录说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与思相结合,才能有所收获, 而文中说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能产生深入的思考,从而使人进步。所以,这则语录有 助于我理解阅读中思考的重要性。 “温故而知新”是一种温习旧知识能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人进步的读书方法,文 中“循序渐进”也是一种能使人进步的读书方法,故这则语录有助于理解文章。“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学与思结合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读书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 一步步加深思考的过程,故这则语录有助于理解文章。 ▲ 传说,月亮上最有名的动植物是玉兔和桂树,有诗歌这样形容:“仙人垂两足,桂 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今天,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已跃跃欲试,这次的目 标是月亮那不为人知的背面,而此次,我们带上月亮的将是一份大礼——土豆。由教育部 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 的“乘客”之一,于 2018 年底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奶粉罐”里乾坤大 “月面微型生态圈”高 18 厘米,直径 16 厘米,净容积约 0.8 升,总重量 3 千克, 从表面看就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罐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家里的奶粉罐。在罐子里,土豆和 拟南芥这两种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虫卵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生 活垃圾提供给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循环往复,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直接利用太阳光,那么月球表面自然光线是 如何引入“生态圈”的呢?原来,它是通过光导管引入的。这就实现了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让 动植物完全接受月球的光照环境。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之前也考虑过用人工光 线模拟地球上的光照环境,但利用月面自身光照对实验的意义更大。如果动植物能够适应 月球光照生长,那么以后人类就可以在月球建设基地,开展长时间的科研工作,这对人类 未来在外星球生存非常重要。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真实的生态圈,假设这个生态圈运转正常,罐子里的动植物将 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动物虫卵从虫卵孵化到幼虫生长发育,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从 发芽、幼苗生长到开花,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就诞生了。 登月生物有讲究 由于“罐子”容积有限,就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那些能登上月球的 动植物就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 量,昼夜温差大,在太空舱内温度控制在 30—60℃,“罐子”内温度控制为最低-10℃,因此 要求动植物能够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抗干扰。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这次选择的土豆是特别培育的 “小个子”品种。拟南芥开花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只需 1 个月,是很好的实验用模式植物, 因此把在月球开出第一朵花的任务交给了它。 美国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独自在火星将居住舱变成火星土豆农场,靠种 土豆、吃土豆生存了 500 天。美国大片里出现的场景,中国科学家正将它一步步变为现实。 如果嫦娥四号科普载荷成功,将意味着“月面微型生态圈”适合于所有地外星球并成为人类生 存的基础。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8 年第 4 期,雍黎撰文,略有删改) 1.根据文本对“月面微型生态圈”的介绍,在下图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 (2) (3) 2.小敏一听将在月亮上种土豆,马上就说:“夏天到了,我最喜欢吃西瓜,到月亮上种 西瓜多好!”请你根据文本内容,向小敏解释本次月面生物实验不种西瓜的原因。 3.这篇文章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文 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A.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将首次登月 B.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C.月亮上能种土豆 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报刊 参考答案 1.根据文本对“月面微型生态圈”的介绍,在下图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月球表面自然光线(或“月球表面自然光照”“月面自身光照”) (2)氧气 (3)发芽、生长、开花 2.小敏一听将在月亮上种土豆,马上就说:“夏天到了,我最喜欢吃西瓜,到月亮 上种西瓜多好!”请你根据文本内容,向小敏解释本次月面生物实验不种西瓜的原因。 登月植物“个子”要小,“月面微型生态圈”容不下西瓜;罐内温度最低可达—10℃,登 月植物要耐寒,而西瓜不行;如果士豆在月球种植成功,有可能成为未来太空的主食, 而西瓜不能成为主食。 3.这篇文章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 篇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A.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将首次登月 B.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C.月亮上能种 土豆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报刊 示例一:我选 B,这个标题将重大的科学实验说得通俗有趣,“走”生动地表现了 即将成行的意思,“到月亮上种土豆去”有科幻色彩,同时这是一本面向全国少年儿童 推荐的优秀期刊,这个标题更能激发少年儿童阅读与探究的兴趣。 示例二:我选 A.这个标题平实、准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 现了科技文的特征,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上,符合刊物的旨趣。 示例三:我选 C,这个标题是一个疑问句,设置了一个悬念,能激发读着的阅读 兴趣。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 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 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 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 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 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 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 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 3D 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 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 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 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 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 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 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 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 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 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 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万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 “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 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 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 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 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3.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 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 他消除顾虑。 4.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 究。 参考答案 1.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此题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掌握。在文章开头段用汤姆克鲁斯采用人皮面具这招, 已无法躲避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这个具体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刷脸认证准确度之高, 已超过人眼。 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 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 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 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 出主题。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 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 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此题考查了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回答此题时要注意,应联系前后的文意来具体回答。 一般词语的意思发生了改变,不要回答原意。“围猎”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 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脸”指上文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 号……”。 3.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 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 虑。 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 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此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这个题目需要联系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老大爷有两个 担心,第一是担心别人拿着他的照片去取钱。第二皱纹增多难以识别。针对这两个问题, 从 文中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4.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 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 私的意识。 此题考查题目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这就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去分析,刷脸技术既有好 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因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答题。好的方面是,刷脸技术准确、 便 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不好一方面是,刷脸的 同 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1 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 因 kù sì( )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下图)。 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 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 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 年 10 月 31 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 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 ——《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 年, 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 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 3 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 1 米为一级予以 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 40~45 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 60~80 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 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 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 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 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 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 1.4 万起, 致死人数高达 3898 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 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 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 立体斑马线等。随 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 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 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 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 kù sì( ) 2.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 4 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3.依据文本内容,摘录相关信息并作概括,完成下表。 4. 第 ⑥ 段 画 线 句 运 用 了 列 数 字 的 说 明 方 法 , 作 用 是 。 5.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 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根据拼音写汉字。 kù sì(酷似) 2.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 4 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3.依据文本内容,摘录相关信息并作概括,完成下表。 (1)古罗马时期的“跳石” (2)最有名的斑马线是(英国伦敦)艾比路斑马线 (3) 保护行人安全 (4)斑马线的作用 4.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 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 5.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 内容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 1】认同。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 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 马线的作用。 【答案示例 2】不认同。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 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 挥斑马线的作用。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