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石潭记PPT课件

ID:644646

大小:5.05 MB

页数:66页

时间:2021-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0. 小石潭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的写 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复杂感情。 情景导入 中国有句古话:“一山一水真朋友,一花一鸟好兄 弟。”历史上的文人们在失意郁闷时往往喜欢寄情 山水。在唐代,有这样一位文学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 的永州做司马,到达永州后,他到处寻访山水美景,写下 了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个人就是柳宗元。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 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 (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 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 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 (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 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 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 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 作者简介 v 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 写下了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v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 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 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 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 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 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 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写作背景 huán g liè chí 字 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佁然( ) 俶尔( ) 翕忽( ) 差互( ) 寂寥( ) 幽邃( ) 悄怆( ) yǔ kān yǐ ch ù xī cī liáo suì qiǎo chuàng 知识梳理 (1)一词多义 ①乐: 心乐之( ) 似与游者相乐( ) ②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久居( ) ③清: 水尤清冽( ) 以其境过清( ) 以……为乐 逗乐 大约 能 清澈 凄清 ④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隶而从者( ) ⑤以: 以其境过清( ) 全石以为底( ) 卷石底以出( ) ⑥而: 乃记之而去( ) 隶而从者( ) 潭西南而望( ) 自 跟从 因为 用来 而,连接两个动词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⑦见: 下见小潭( ) 明灭可见( ) ⑧环: 如鸣珮环( ) 四面竹树环合( ) ⑨为: 全石以为底( ) 为岩( ) 发现 看见 玉环 环绕 作为 成为 (2)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②日光下澈( )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俶尔远逝( ) ⑤潭西南而望( ) ⑥近岸( ) ⑦斗折蛇行( )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 ⑨凄神寒骨( ) ⑩心乐之( ) 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向下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 到寒冷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从 小 丘 西 行 百 二 十 步 , 隔 篁 竹 , 小 石 潭 记 闻 水 声 , 如 鸣 珮 环 , 心 乐 之 。 柳 宗 元 伐 竹 取 道 , 下 见 小 潭 , 水 尤 清 冽 。 全 石 以 为 底 , 近 岸 , 卷 石 底 以 出 , 为 坻 , 为 屿 , 为 嵁 , 为 岩 。 青 树 翠 蔓 , 蒙 络 摇 缀 , 参 差 披 拂 。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 日 光 下 澈 , 影 布 石 上 , 佁 然 不 动 ; 俶 尔 远 逝 往 来 翕 忽 , 似 与 游 者 相 乐 。 潭 西 南 而 望 , 斗 折 蛇 行 , 明 灭 可 见 。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 不 可 知 其 源 。 坐 潭 上 , 四 面 竹 树 环 合 , 寂 寥 无 人 凄 神 寒 骨 , 悄 怆 幽 邃 。 以 其 境 过 清 不 可 久 居 , 乃 记 之 而 去 。 同 游 者 : 吴 武 陵 , 龚 古 , 余 弟 宗 玄 。 隶 而 从 者 , 崔 氏 二 小 生 : 曰 恕 己 , 曰 奉 壹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 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向西 竹林 语气助词,不译 特别 作为 翻卷 而 形成 水中的高地 小岛 不平的岩石 随风飘拂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 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 (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 (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 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 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 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 齐,随风飘动。 疏通文意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下彻,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 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 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 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 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 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 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左右 好象 向下照射 映在、落在 呆呆地样子 忽然 向远处游走 轻快敏捷的样子 大约 翻译: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 看去,小溪曲曲折折, 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 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 源泉在哪里。 潭西南而望,斗折 蛇行,明灭可见。其岸 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源。 像狗 交错 向西南方向 像北斗星 一样 像蛇一样 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 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 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 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 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 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就题字离去。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 合,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以 其境过清, 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环绕 心情 幽深极了 由于 离开 同游的人有吴武 陵、龚古、我的弟弟 宗玄。跟着来的有姓 崔的两个少年,一个 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同游者:吴武 陵,龚古,余弟宗 玄。隶而从者,崔 氏二小生:曰恕 己, 曰奉壹。 年青人 跟随的人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 易错、难读的字。 2.学生试着读课文,注意断句,小组推荐代表诵读。要 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3.在朗读中思考:文章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 物? 【交流点拨】水、石、树、蔓、鱼、岸等。 4.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回答) 【交流点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整体感知 6.找出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 屿,为堪,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 布石上,诒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 5.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7.作者是怎样写潭水的?水中的鱼又怎样呢?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8.小石潭上的景物是怎样的?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 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合作探究 1.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 竹、水、潭、石、树等。第二部分(2~3):以特写镜 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第三部分 (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第四 部分(5):补充交代同行的人。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交流点拨】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溪 流——潭上气氛。 3.第2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 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清澈。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 过对游鱼、阳光、鱼影的描写,侧面衬托出潭水的清 澈见底。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第2段中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先写鱼儿呆 呆地一动不动,潭底石头上映着清晰的鱼影,这是静止 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 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 些鱼儿,又好像在跟游人互相逗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 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 快乐似的。 5.作者写小溪的源流时,依次抓住了溪身、岸势的什 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抓住了溪身曲折、蜿蜒和岸势参差不齐 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溪身,形容它像 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写岸势,形容 它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形象生动。 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 乐一忧该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 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 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 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 又会流露出来。 把握写法 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交流点拨】①先声夺人。如第1段写小石潭的出现, 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隔篁竹,闻水声”,用 “如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 主观感受调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 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②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 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指出“全石以为底”, 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 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③正面、侧 面相呼应。第2段写潭里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 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 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④对比描写,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 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 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⑤拟人。“似与游者相乐”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⑥ 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了各种不 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 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 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 一幅美妙的图画。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 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上与柳宗元邂逅,面对如此优美的 景色,他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结合写作背景你想对他说些 什么?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这一形式与作者展开对话。 与柳宗元对话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 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 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 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 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优美幽静,令人向往。如果要把 小石潭开发为旅游景点,聘你为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 介绍小石潭?请结合课文写一篇导游词。要求:既 要保持小石潭原有的特点,又要融进现代化的风格; 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明快。(只介绍一个景点) 【交流点拨】各位游客,刚才介绍了小石潭名称的由 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观赏潭中的鱼儿,这是小石潭最具 特色的一景:阳光下潭水清澈见底,活泼可爱的鱼像 在空中游动一样,无拘无束,它们有的抬头似乎要与我 们交谈,有的摇头摆尾,令人忍俊不禁。相信大家看了 这潭中鱼,会有好运气,会年年有“余”的! 板书设计 小 石 潭 记 发现小潭: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潭水:清澈透明 游鱼:动静结合 特写镜头 小潭源流: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抒 发 在 寂 寞 处 境 中 的 悲 凉 凄 苦 的 情 感 隔、闻、伐、 取、见 气氛:幽深冷寂 水——清 石——怪 树——青 感受:凄苦孤寂 侧面描写 根据图片提示背诵课文 柳宗元诵读指导 课文一、二段写 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 石潭,有全石带来的 好奇,有清澈的水流 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 带来的快乐,应读得 欢快些。三、四、五 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 冷寂的氛围,应读得 伤感些,低沉些。 课后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选准突破口,带领学生进 入小石潭的景,体会作者的感情。以“画”为突破口,带领学生领略 小石潭的美景。每一首好诗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柳宗元 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同样是一幅极美的画。因此在教学中,我 有意识地设计了“画小石潭”这个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画出自己 心中的小石潭。学生为了要画好小石潭,就必须深入阅读课文,以自 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构思画面。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主动品味课 文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真正地走进小石潭的情境中。而在“评画” 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一定要引用课文的原句来评析每一幅画的优点 与不足。这样,在评画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一个 幽静清秀的小石潭的形象也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展现在学 生的心中,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模糊的影像了。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