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 1 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1)
教学目标
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难点
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了平均数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担当
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
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
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
(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师:同学们知道如何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吗?
生:根据加权平均数,可以求出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
45000+18000+10000+5500×3+5000×6+3400+3000×11+1000
1+1+1+3+6+1+11+1
=
6276.
师:很好!那么用第(1)问中算得的平均数来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
水平,你认为合理吗?
生:不合理.因为在这 25 名员工中,仅有 3 名员工的收入在 6276 元以上,
而另外 22 名员工的收入都在 6276 元以下.因此,用月收入的平均数反映所有员
工的月收入水平不合理.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数据来反映该公司员工月收入
的水平呢?这就要用到本节课要学习的中位数,利用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这组
数据的集中趋势.
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则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中间
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例如,上述问题中将公司 25 名员
工月收入数据由小到大排列,得到的中位数为 3400,这说明除去月收入为 3400
元的员工,一半员工收入高于 3400 元,另一半员工收入低于 3400 元.
【例 1】教材第 117 页例 4
师:刚才我们学习中位数,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另一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当一组数据有较多
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能更好地反映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例 2】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 30 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
量如表所示.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尺码/cm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
双 1 2 5 11 7 3 1
分析:一般来讲,鞋店比较关心哪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最大,也就是关心卖
出的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众数.一段时间内卖出的 300 双女鞋的尺码组成
一个样本数据,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可以找出样本数据的众数,进而估计这家鞋店
销售哪种尺码的鞋最多.
解:由表可以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23.5 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即 23.5 cm 的鞋销售量最大,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 23.5 cm 的鞋.
三、巩固练习
1.数据 8,9,9,8,10,8,9,9,8,10,7,9,9,8 的中位数是________,
众数是________.
【答案】9 9
2.一组各不相同的数据 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 21,则 x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22
3.数据 92,96,98,100,x 的众数是 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答案】B
4.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 出现的次数依次为 3,5,3,1,并
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答案】C
四、课堂小结
1.认识了中位数和众数.
2.理解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利用它们分析数据信息,做出
决策.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在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利用中位
数和众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沟通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中
位数与众数知识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