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检测6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检测6

ID:643996

大小:290.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章节复习检测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3a﹣5,a+1).若点 A 到 x 轴的距离与 到 y 轴的距离相等,且点 A 在 y 轴的右侧,则 a 的值为( ) A.1 B.2 C.3 D.1 或 3 2.已知点 P(3a,a+2)在 x 轴上,则 P 点的坐标是( ) A.(3,2) B.(6,0) C.(﹣6,0) D.(6,2) 3.如果 a﹣b<0,且 ab<0,那么点(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已知 m 为任意实数,则点 A(m,m2+1)不在(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5.点 M 在第二象限,距离 x 轴 5 个单位长度,距离 y 轴 3 个单位长度,则 M 点的 坐标为( ) A.(5,﹣3) B.(﹣5,3) C.(3,﹣5) D.(﹣3,5)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 CF 是由线段 AB 平移得到的;点 A(-1,4)的对应 点为 C(4,1);则点 B(a,b)的对应点 F 的坐标为( ) A.(a+3,b+5) B.(a+5,b+3) C.(a-5,b+3) D.(a+5,b-3) 7.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 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 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的点的坐标为( ) A.(﹣3,3) B.(3,2) C.(1,3) D.(0,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 A(-1,-1),B(1, 2),平移线段 AB 得到线段 A’B’(点 A 与 A’对应),已知 A’的坐标为(3,-1), 则点 B’的坐标为( ) A.(4,2) B.(5,2) C.(6,2) D.(5,3) 9.将点 A(-2,-3)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B,则点 B 的坐标是( ) A.(1,-3) B.(-2,0) C.(-5,-3) D.(-2,-6) 10.点  ' 2, 1A  可以由点  2,1A  通过两次平移得到,正确的移法是( ) A.先向左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B.先向右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C.先向左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D.先向右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1.已知点 M(a+3,4-a)在 y 轴上,则点 M 的坐标为 . 12.如图 3,观察中国象棋的棋盘,其中红方“马”的位置可以用一个数对(3,5)来表 示,红方“马”走完“马 3 进 4”后到达点 B,则表示点 B 位置的数对是 . 图 3 13.如图 4,把笑脸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眼睛 A 的坐标是(-2,3),嘴唇 C 的坐 标是(-1,1),则将此笑脸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眼睛 B 的坐标是 . 图 4 14.若点B 的坐标为(2,1),AB∥y轴,且 AB=4,则点 A 的坐标为 .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B,C 的坐标分别为(-1,1), (-1,-1),(1,-1),则顶点 D 的坐标为________.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1,2a+3)在第一象限,且到 x 轴的距离与到 y 轴 的距离相等,则 a=________. 17.已知点 A(a,0)和点 B(0,5)两点,且直线 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等于 10,则 a 的值是________.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1(1,2),A2(2,0),A3(3,-2),A4(4,0)…… 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点 A2017 的坐标是________. 第 14 题图 第 18 题图 三、解答题(共 66 分) 19.(7 分)如图,已知单位长度为 1 的方格中有三角形 ABC. (1)请画出三角形 ABC 向上平移 3 格再向右平移 2 格所得的三角形 A′B′C′; (2)请以点A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图中画出),然后写出点B,B′ 的坐标. 20.(7 分)如图,长方形 ABCD 在坐标平面内,点 A 的坐标是 A( 2,1),且边 AB, CD 与 x 轴平行,边 AD,BC 与 y 轴平行,AB=4,AD=2. (1)求 B,C,D 三点的坐标; (2)怎样平移,才能使 A 点与原点 O 重合? 21.(8 分)若点 P(1-a,2a+7)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 6-5a 的平方根. 22.(10 分)如图,有一块不规则的四边形地皮 ABCO,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6),B(-5,4),C(-7,0),O(0,0)(图上一个单位长度表示 10 米),现在想 对这块地皮进行规划,需要确定它的面积. (1)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2)如果把四边形 ABCD 的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加 2,所得到的 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23.(10 分)如图,三角形 DEF 是三角形 ABC 经过某种变换得到的图形,点 A 与点 D、点 B 与点 E、点 C 与点 F 分别是对应点.观察点与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解答 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点 A 与点 D、点 B 与点 E、点 C 与点 F 的坐标,并说出三角形 DEF 是由三角形 ABC 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的; (2)若点 Q(a+3,4-b)是点 P(2a,2b-3)通过上述变换得到的,求 a-b 的 值. 24.(12 分)已知 A(0,1),B(2,0),C(4,3). (1)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三角形 ABC; (2)求三角形 ABC 的面积; (3)设点 P 在坐标轴上,且三角形 ABP 与三角形 ABC 的面积相等,求点 P 的坐 标. 25.(12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x 轴,BC∥DE∥y 轴,且 AB= CD=4cm,OA=5cm,DE=2cm,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B→C 路线运动到点 C 停 止;动点 Q 从点 O 出发,沿 O→E→D 路线运动到点 D 停止.若 P,Q 两点同时出发, 且点 P 的运动速度为 1cm/s,点 Q 的运动速度为 2cm/s. (1)直接写出 B,C,D 三个点的坐标; (2)当 P,Q 两点出发 11 2 s 时,试求三角形 PQC 的面积; (3)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 ts,用含 t 的式子表示运动过程中三角形 OPQ 的面积 S(单位:cm2).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C 3.B 4.D 5.D 6.D 7.C 8.B 9.C 10.D 11. (0,7) 12. (4,7) 13. (3,3) 14. (2,-3)或(2,5) 15.(1,1) 16.-1 17.±4 18.(2017,2) 19.解:(1)三角形 A′B′C′如图所示.(3 分) (2)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5 分)点 B 的坐标为(1,2),点 B′的 坐标为(3,5).(7 分) 20.解:(1)∵A( 2,1),AB=4,AD=2,∴BC 到 y 轴的距离为 4+ 2,(1 分)CD 到 x 轴的距离 2+1=3,(2 分)∴点 B 的坐标为(4+ 2,1),点 C 的坐标为 (4+ 2,3),点 D 的坐标为( 2,3).(5 分) (2)由图可知,先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 2个单位长度(或先向 左平移 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7 分) 21.解:由题意,得 1-a=2a+7 或 1-a+2a+7=0,解得 a=-2 或-8, (4 分)故 6-5a=16 或 46,(6 分)∴6-5a 的平方根为±4 或± 46.(8 分) 22.解:(1)过 B 作 BF⊥x 轴于 F,过 A 作 AG⊥x 轴于 G,如图所示.(2 分)∴S 四边形 ABCO=S 三角形 BCF+S 梯形 ABFG+S 三角形 AGO= 1 2 ×2×4+1 2 ×(4+6)×3+1 2 ×2×6 ×102 =2500(平方米).(6 分) (2)把四边形 ABCO 的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加 2,即将这个四边 形向右平移2 个单位长度,(8分)故所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与原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为 2500 平方米.(10 分) 23.解:(1)A(2,4),D(-1,1),B(1,2),E(-2,-1),C(4,1),F(1, -2).(3 分)三角形 DEF 是由三角形 ABC 先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3 个单 位得到的(或先向下平移 3 个单位,再向左平移 3 个单位得到的).(5 分) (2)由题意得 2a-3=a+3,2b-3-3=4-b,(7 分)解得 a=6,b=10 3 ,(9 分)∴a-b=8 3 .(10 分) 24.解:(1)三角形 ABC 如图所示.(3 分) (2)如图,过点 C 向 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为 D,E.(4 分)∴S 长方形 DOEC=3×4 =12,S 三角形 BCD=1 2 ×2×3=3,S 三角形 ACE=1 2 ×2×4=4,S 三角形 AOB=1 2 ×2×1=1.(6 分)∴S 三角形 ABC=S 长方形 DOEC-S 三角形 ACE-S 三角形 BCD-S 三角形 AOB=12-4-3-1=4.(7 分) (3)当点 P 在 x 轴上时,S 三角形 ABP=1 2 AO·BP=4,即1 2 ×1×BP=4,解得 BP=8.∵ 点 B 的坐标为(2,0).∴点 P 的坐标为(10,0)或(-6,0);(9 分)当点 P 在 y 轴 上时,S 三角形 ABP=1 2 BO·AP=4,即1 2 ×2·AP=4,解得 AP=4.∵点 A 的坐标为(0,1), ∴点 P 的坐标为(0,5)或(0,-3).(11 分)综上所述,点 P 的坐标为(10,0)或(- 6,0)或(0,5)或(0,-3).(12 分) 25.解:(1)B(4,5),C(4,2),D(8,2).(3 分) (2)当 t=11 2 s 时,点 P 运动的路程为 11 2 cm,点 Q 运动到点 D 处停止,由已知 条件可得 BC=OA-DE=5-2=3(cm).∵AB+BC=7cm>11 2 cm,AB=4cm<11 2 cm,∴ 当 t=11 2 s 时,点 P 运动到 BC 上,且 CP=AB+BC-11 2 =4+3-11 2 =3 2 cm.∴S 三角形 CPQ =1 2 CP·CD=1 2 ×3 2 ×4=3(cm2).(6 分) (3)①当 0≤t<4 时,点 P 在 AB 上,点 Q 在 OE 上,如图①所示,OA=5cm, OQ=2tcm,∴S 三角形 OPQ=1 2 OQ·OA=1 2 ·2t·5=5t(cm2);(8 分)②当 4≤t≤5 时,点 P 在 BC 上,点 Q 在 ED 上,如图②所示,过 P 作 PM∥x 轴交 ED 延长线于 M,则 OE =8cm,EM=(9-t)cm,PM=4cm,EQ=(2t-8)cm,MQ=(17-3t)cm,∴S 三角形 OPQ =S 梯形 OPME-S 三角形 PMQ-S 三角形 OEQ=1 2 ×(4+8)·(9-t)-1 2 ×4·(17-3t)-1 2 ×8·(2t -8)=(52-8t)(cm2);(10 分)③当 5<t≤7 时,点 P 在 BC 上,点 Q 停在 D 点, 如图③所示,过 P 作 PM∥x 轴交 ED 的延长线于 M,则 MD=CP=(7-t)cm,ME=(9 -t)cm,∴S 三角形 OPQ=S 梯形 OPME-S 三角形 PDM-S 三角形 DOE=1 2 ×(4+8)·(9-t)-1 2 ×4·(7 -t)-1 2 ×8×2=(32-4t)(cm2). 综上所述,S= 5t (0≤t

资料: 48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