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检测卷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检测卷12

ID:643888

大小:531.5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 / 24 第 10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9a b  B. 1xy y  C.5 1x y > D. 1 2 6 m n   2.已知 1 2 x y     是方程 4ax y  的一个解,则 a 的值为( ) A. 2 B.2 C. 6 D.6 3.下列六个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 ① 1 1 16 6 9 y x x y         ② 9 2 16 xy x y     ③ 2 3 4 x y z y      ④ 12 4 7 9 5 x y x y      ⑤ 2 3 x y    ⑥ 3 1 4 x y x   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方程组 4 2 x y x y m      中 x, y 的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2 B. 2 C.0 D.4 5.二元一次方程组 2 5 3 4 2 x y x y      的解是( ) A. 1 2 x y     B. 1 2 x y    C. 2 1 x y    D. 2 1 x y     6.已知:关于 x, y 的方程组 2 4 2 3 x y a x y a         ,则 x y 的值为( ) A. 1 B. 1a  C.0 D.1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2 / 24 7.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11 3 9 3 2 8 2 6 4 5 x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较方便的是( ) A.先消去 x,再解 22 2 61 66 38 33 y z y z       B.先消去 y ,再解 11 7 29 11 3 9 x z x z      C.先消去 z ,再解 11 3 9 11 14 27 x z x y      D.先消去 z ,再解 2 6 15 19 9 8 x y x y       8.有一个养殖专业户,所养鸡的只数和猪的头数之和是 70,而腿数之和是 196,则鸡比猪多( ) A.14只 B.16只 C.22只 D.42只 9.一张试卷有 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 4 分,做错一题扣一分,小明做了全部试题,得 70分,则他做对 了( ) A.17题 B.18题 C.19题 D.20题 10.当 x y x z z y k z y x       (且 0x y z   ),则 k 为( ) A.1或 1 B.2 C.1 D.0 11.已知方程组 2 6 2 5 m n m n      ,则m n 的值是( ) A. 1 B.0 C.1 D.2 12.已知 1 3 x y   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2 8 ax by ax by      的解,则 a b 的值为( ) A. 6 B. 4 C.4 D.6 13.下列是方程3 2 0x y  的解的是( ) A. 2x  B. 3y  C. 2 3 x y    D. 3 2 x y    14.下列方程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3 / 24 A.3 4 7x x   B. 2 5 10x y  C. 1 0xy   D.3 1x  15.下列各式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 0x y  B. 2 1x y   C. 2 1 3 x y y   D. 1 2 y x 二、填空题 16.在方程 7 2 8x y  中,用含 x的代数式表示 y 为: y  ________. 17.二元一次方程组 3 1 5 7 5 x y m x y m        中的 0x y < ,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8.若 5k≥- ,则方程组 4 1 x y k x y       的解中,正整数 x的解为________. 19.方程组   4 3 1 1 3 x y k x ky       解中的 x与 y 的值相等,则 k  ________. 20.某公园“6·1”期间举行特优读书游园活动,成人票和儿童票均有较大折扣.张凯、李利都随他们的家人 参加了本次活动.王斌也想去,就去打听张凯、李利买门票花了多少钱.张凯说他家去了 3个大人和 4个小孩, 共花了 38元钱;李利说他家去了 4个大人和 2个小孩,共花了 44元钱,王斌家计划去 3 个大人和 2个小 孩,请你帮他计算一下,需准备________元钱买门票. 三、解答题 2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3 2 4x y  的解 (1) 6 1 x y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4 / 24 (2) 1 2 1 x y       (3) 2 5 x y      . 22.已知:关于 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3 5 1 ax by x cy      .小丽正确的解得 2 3 x y    .而小军粗心,把 c 看错了,解 得 3 6 x y    请确定 a 、b、 c的值. 23.解方程组: (1)  2 1 6 1 x y x y    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5 / 24 (2) 4 3 11 2 13 x y x y      . 24.解方程(组) (1)    2 4 2 3 6 2 1x x x     (2) 1 5 2 6 4 3 2 5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 (3)  2 3 1 3 3 3 1 2 x y x y     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6 / 24 25.解下列方程: (1) 2 11 3 2 x x    (2) 2 5 4 7 x y x y      (3) 2 2 3 0.2 0.3 2.8 x y x y        (4) 6 3 2 1 2 3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7 / 24 26.某大型企业为了保护环境,准备购买 A、B两种型号的污水处理设备共 10台,用于同时治理不同成分的 污水,若购买 A型 6台,B型 4台需 112万,购买 A型 4台,B型 6台需 108万元. (1)求出 A型、B型污水处理设备的单价; (2)经核实,一台 A型设备一个月可处理污水 220吨,一台 B型设备一个月可处理污水 190吨,如果该企 业每月的污水处理量不低于 2 005吨,该企业投入 106万购买这两种设备是否能行?请通过计算说明. 27.某山区有若干名中,小学生因贫困失学需要捐助,资助一名中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 a 元,资助一名小学 生的学习费用需要b元.某校学生积极捐款,初中各年级学生捐款数额与其捐助贫困中学生和小学生人数的 部分情况如下表: 捐款数额/元 资助贫困中学生人数/名 资助贫困小学生人数/名 七年级 4 000 2 4 年级 4 200 3 3 九年级 5 000 (1)求 a ,b的值; (2)九年级学生的捐款________解决了剩余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习费用,请计算九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小 学生人数.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8 / 24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9 / 24 第 10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A 【解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含有 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 1的整式方程. A. 9a b  是二元一次方程,故 A正确; B. 1xy y  是二元二次方程,故 B错误; C.5 1x y > 是二元一次不等式,故 C错误; D. 1 2 6 m n   是分式方程,故 D错误. 故选:A. 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要求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及其特点:含有 2 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 次数是 1的整式方程.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答案】D 【解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将方程的解代入,然后解关于 a 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1 2 x y     ∵ 是方程 4ax y  的一个解, 2 4a  ∴ , 6a ∴ . 故选 D.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答案】C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0 / 24 【解析】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 1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一个: 1 x 是分式方程; 第二个: 9xy  二次方程; 第三个: x, y , z 是三元方程.所以这三个不是二无一次方程,那么方程组就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其它的三个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要做好此类题学生必须真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4.【答案】A 【解析】根据 x与 y 互为相反数得到 0x y  ,即 y x  ,代入方程组即可求出m 的值. 由题意得: 0x y  ,即 y x  , 代入方程组得: 2 4x x m    , 解得: 2m x  , 故选 A.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答案】D 【解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 5 3 4 2 x y x y      ① ② , 4 ① ②得:11 22x  ,即 2x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1 / 24 把 2x  代入①得: 1y   , 则方程组的解为 2 1 x y     , 故选 D.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答案】D 【解析】由 x、 y 系数的特点和所求式子的关系,可确定让 ① ②即可求解. 方程组 2 4 2 3 x y a x y a         , ① ②,得 4 3 1x y a a       . 故选 D. 一般解法是用含有 a 的代数式表示 x、 y ,再计算,但也要注意能简便的则简便.此题中注意整体思想的渗 透.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7.【答案】B 【解析】观察方程组,发现第一个方程不含有未知数 y ,因此,可将第二、第三个方程联立,首先消去 y . 11 3 9 3 2 8 2 6 4 5 x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① ② ③ , 3 ② ③,得11 7 29x z  ④, ④与①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11 7 29 11 3 9 x z x z   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2 / 24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基本思路和方法:消元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8.【答案】A 【解析】设鸡有 x只,猪有 y 头,根据所养鸡的只数和猪的头数之和是 70,而腿数之和是 196,列方程组求 出鸡和猪的数量,然后即可求出鸡比猪多的数量. 设鸡有 x只,猪有 y 头, 由题意得, 70 2 4 196 x y x y      , 解得: 42 28 x y    , 则鸡比猪多: 42 28 14  (只). 故选 A.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 方程组求解.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9.【答案】C 【解析】首先假设做对 x道题,做错 y 道题.等量关系:①共 25道选择题;②一共得 70分. 设做对了 x道,做错了 y 道, 则 25 4 70 x y x y      , 解得 19 6 x y    . 即答对了 19道. 故选:C.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3 / 24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难点是设出相应的未 知数.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0.【答案】B 【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得出  2x y z k z x y      ,求出即可. x y x z z y k z y x      ∵ , 2x y x z z yk z x y          ∴ , 故选 B.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性质进行计算,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11.【答案】C 【解析】直接用 ① ②即可得出结论. 2 6 2 5 m n m n      ① ② ,解 ① ②得, 1m n  . 故选 C. 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2.【答案】D 【解析】将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组得到关于 a 、b的方程组. 将 1 3 x y    代入得: 3 2 3 8 a b a b   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4 / 24 解得: 5a  , 1b   . 所以  5 1 5 1 6a b       .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求得 a 、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13.【答案】C 【解析】把 x与 y 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即可得到结果. 当 2x  , 3y  时,方程 6 6 0  左边 , 0右边 , ∴左边 右边, 则 2 3 x y    是方程3 2 0x y  的解. 故选 C.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14.【答案】B 【解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从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方面辨别. A.含有一个未知数,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B.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定义,是二元一次方程; C.不是二元一次方程,因为最高项的次数为 2; D. x含有一个未知数,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故选 B. 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关键是根据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方程中只含有 2个未知数;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5 / 24 (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3)方程是整式方程.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5.【答案】C 【解析】二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含有 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 1的整式方程. A. 2 0x y  是一元二次方程; B.不是整式方程,错误; C. 2 1 3 x y y   是二元一次方程; D. 1 2 y x 是代数式,不是方程. 故选 C. 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要求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及其特点:含有 2 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 次数是 1的整式方程.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二、 16.【答案】 7 8 2 x  【分析】把 x看做已知数求出 y 即可. 【解答】解:方程 7 2 8x y  , 解得: 7 8 2 xy   , 故答案为: 7 8 2 x  .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 x看做已知数求出 y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 17.【答案】 2m>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6 / 24 【解析】由方程组 ① ②得  4 8 4x y m  - ,再由 0x y < ,得出不等式 2 0m < ,求解即可得出m 的取 值范围. 由方程组 ① ②得  4 8 4x y m  - , 0x y∵ < , 2 0m∴ < , 解得 2m> , 故答案为: 2m> .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关于 x y 的关系式.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8.【答案】1 【解析】直接利用 ① ②可消掉字母 y ,再用含 x的式子表示 k ,根据 k 的取值范围可得 x 的取值范围, 进而可确定 x的值. 4 1 x y k x y       ① ② , ① ②得: 3 1x k   , 3 1k x   , 5k∵ ≥- , 3 1 5x  ∴ ≥ , 3 4x ≥ , 4 3 x≤ , x∵ 为正整数, 1x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7 / 24 故答案为:1.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不等式,关键是掌握消元法,利用含 x的式子表示 k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9.【答案】11 【解析】先根据题意解出 x和 y 的值,再将 x和 y 的值代入第三个方程便可求得 k 的值. 由题意可知 x y , 联立方程组可得 1 7 x y  ,   12 1 3 7 k    , 解得 11k  . 故答案为:11. 本题考查的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将两方程联立分别解得 x与 y 值,便可求出 k 的值,比较简单,同学 们加强练习即可掌握. 【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20.【答案】34 【解析】设大人门票为 x,小孩门票为 y ,根据题目给出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然后解出 x、 y 的值,再 代入计算即可. 设大人门票为 x,小孩门票为 y , 由题意,得: 3 4 38 4 2 44 x y x y      , 解得: 10 2 x y    , 则3 2 34x y  . 即王斌家计划去 3个大人和 2个小孩,需要 34元的门票. 故答案为:34.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8 / 24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思想求解.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三、 21.【答案】(1)把 6 1 x y    代入方程3 2 4x y  , 18 2 16  左边 , 4右边 , 左边 右边,所以不是方 程3 2 4x y  的解; (2)把 1 2 1 x y       代入方程3 2 4x y  , 3 2 5  左边 , 4右边 , 左边 右边,所以不是方程3 2 4x y  的解; (3)把 2 5 x y      代入方程3 2 4x y  , 6 10 4   左边 , 4右边 , 左边 右边,所以是方程3 2 4x y  的解. 【解析】利用代入法进行检验,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代入法检 验.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22.【答案】把 2 3 x y    代入5 1x cy  , 得10 3 1c  , 解得 3c  , 把 2 3 x y    和 3 6 x y    都代入 3ax by  组成方程组 2 3 3 3 6 3 a b a b      . 解得 3 1 a b      所以 3a  , 1b   , 3c  . 【解析】把正确的解代入第二个方程可求得 c c的值,把小丽所得的解和正确解分别代入第一个方程可得到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19 / 24 关于 a 、b的方程组,可求得 a 、b的值,即可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掌握方程组的解满足 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3.【答案】(1) 2 8 1 x y x y      ① ② , 把②代入①得: 2 2 8y y   , 解得: 10y  , 把 10y  代入②得: 9x  , 则方程组的解为 9 10 x y    ; (2) 4 3 11 2 13 x y x y      ① ② , 3 ① ② 得:10 50x  , 解得: 5x  , 把 5x  代入②得: 3y  , 则方程组的解为 5 3 x y    . 【解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4.【答案】(1)    2 4 2 3 6 2 1x x x     2 8 12 6 2 2x x x  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20 / 24 10 2 4 12x x   12 16x  , 4 3 x  ; (2) 1 5 2 6 4 3 2 5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  ① ② ③ , ① ②得: 6 5x y  ,④ 2 ② ③得: 14 7x y  ⑤, ⑤ ④得:8 2x  , 1 4 x  , 把 1 4 x  代入④得: 7 2 y  , 把 1 4 x  , 7 2 y  代入①得: 9 4 z  , 则原方程的解是: 1 4 7 2 9 4 x y z         ; (3)  2 3 1 3 3 3 1 2 x y x y       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21 / 24 原方程变形为: 6 3 5 3 2 1 x y x y      ① ② , 2 3  ① ② 得: 3 7x  , 7 3 x  , 把 7 3 x  代入①得: 3y  , 则原方程的解是; 7 3 3 x y      . 【解析】(1)先去掉括号,再进行移项,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求出 x的值; (2)先把①与②相加,消去 z ,再用 2② 与③相加也消去 z ,从而把三元方程组转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求出 x, y 的值,再把 x,的值代入①,求出 z 的值即可; (3)先把原方程进行变形,再用 2① 与 3② 相减,求出 x的值,再把 x的值代入①,即可求出答案.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通过解方程组,把“三元”转化 为“二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的思想方法,从而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 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5.【答案】(1) 2 11 3 2 x x    ,    6 2 2 3 1x x    , 6 2 4 3 3x x    1x  ; (2) 2 5 4 7 x y x y      ① ②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22 / 24 ① ②得: 6 12x  , 2x  , 把 2x  代入①得: 1y   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2 1 x y     . (3) 2 2 3 0.2 0.3 2.8 x y x y        , 方程组可化为: 3 2 12 2 3 28 x y x y      ① ② , ① ②得;5 5 40x y  , 8x y  ③, ① ②得: 16x y   ④, ③ ④得: 4x   , ③ ④得: 12y  , 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4 12 x y     ; (4) 6 3 2 1 2 3 x y z x y z x y z            ① ② ③ , ① ③得: 3y   , ① ②得; 4 3 5y z  ④,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23 / 24 把 3y   代入④得: 17 3 z   , 把 3y   , 17 3 z   代入①得, 10 3 x  , 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10 3 3 17 3 x y x             . 【解析】(1)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 1即可; (2)先用①+②,消去 y ,求出 x的值,再把 x的值代入①,即可求出 y 的值; (3)先把原方程进行变形,再根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进行解答即可; (4)先把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二元一次一次方程组,然后把二元一次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 最后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关键是把“三元”转化为“二 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再进行解答即可. 【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6.【答案】(1)设 A型、B型污水处理设备的单价分别为 x万元、 y 万元, 6 4 112 4 6 108 x y x y      , 解得, 12 10 x y    , 答:A型、B型污水处理设备的单价分别为 12万元、10万元; (2)该企业投入 106万购买这两种设备不可行, 理由:设购买 A型污水处理设备 x台,  12 10 10 106a a  ≤ ,得 3a≤ ,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下册 24 / 24 又  220 190 10 2005a a ∵ ≥ ,得 3.5a≥ , ∴该企业投入 106万购买这两种设备不可行. 【解析】(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不等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45列出相应的方 程组,运用方程的思想和不等式的性质解答.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27.【答案】(1)由题意得: 2 4 4000 3 3 4200 a b a b      解得: 800 600 a b    (2)设初三年级学生捐助 x名贫困中学生,捐助 y 名贫困小学生. 由题意得:800 600 5000x y  得: 4 3 25x y  x∵ 、 y 均为非负整数 1x ∴ , 7y  或 4x  , 3y  答:初三年级学生可捐助 1 名贫困中学生,捐助 7名贫困小学生;或捐助 4名贫困中学生,捐助 3名贫困 小学生.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捐款额,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2)利用九年级的捐款额 5 000列方程求人数. 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利用二 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一般情况下题中要给出 2个等量关系,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组表示出 来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资料: 48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