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讲
不等式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够:
了解不等式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概述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人教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意义;
2.不等式在数轴上的表示;
3.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目标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它们与等式基本性质的异同;
2.能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习重点 不等式的性质以及应用.
学习难点 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知识导图】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
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1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
±c>b±c.
不等式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
变.即如果a>b,c>0,那么ac>bc 或ac>bc .
不等式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c<0,那么ac<bc
或ac<bc .
(1)注意在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式子,却不能在不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式子.
(2)注意对不等号的方向变与不变的理解.
(3)一定要注意不等式的性质3的警惕,即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这条性质
对初学者来说最容易忽视,导致不等式变形错误,应加以重视.
知识点 2 解不等式的步骤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考点 3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对不等式进行适当的变形;解不等式就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把一个不等式变形
为x>a 或x<a 的形式.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变形的步骤:
(1) 观察不等式变化前后的规律;
(2) 适当选择不等式的性质1、2、3;
(3) 根据选择的性质变形.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时,要特别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
知识点 3 等式和不等式的区别
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联系及区别.
联系: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而等式两边加
(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结果仍相等.
区别:对于等式来说,在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结果仍相等;而对于不等式来说,在用负数乘以(或除
以)不等式的两边时,不等号的方向却要改变.正是因为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这种联系及区别,导致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及区别.
例题1
若a>b,用“>”或“<”填空:
(1)a-2 b-2; (2)2a 2b; (3)-2a -2b
例题 2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a 或x<a 的形式:
(1)x-2<3; (2)6x>5x-1; (3)-4x>4.
例题 3
在 a 克糖水中含有 b 克糖(a>b>0),现再加入 m 克糖,则糖水变得更甜了,这一实际问题说明了数学上的一
个不等关系式,则这个不等关系式为 .
四、例题精析
三、例题精析
考点 4
1.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爸爸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小明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他们都不用
力时,爸爸那端着地,已知爸爸的体重为70kg,妈妈的体重为50kg,那么小明的体重可能是( ).
A.18kg B.22kg C.28kg D.30kg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x>1; (2)x≥1; (3)x<-2; (4) x≤ -2.
3.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