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等腰三角形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2.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推论解决一些简单
数学问题
3.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问题1:你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底边
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问题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推论二
问题引入
(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B C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思考: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如何证明两个
角相等呢?
可以运用全等三
角形的性质“对
应角相等”来证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 ∠B= ∠C.
A
B CD
证明: 找底边BC的中点D,连接AD,
则BD=CD.
AB=AC ( 已知 ),
BD=CD ( 已作 ),
AD=AD (公共边),
∴ △BAD≌ △CAD (SS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在△BAD和△CAD中
方法一:作底边上的中线
还有其他的
证法吗?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 ∠B= ∠C.
A
B CD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则∠BAD=∠CAD.
AB=AC ( 已知 ),
∠BAD=∠CAD ( 已作 ),
AD=AD (公共边),
∴ △BAD ≌ △CAD (SA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方法二:作顶角的平分线
在△BAD和△CAD中
想一想:由△BAD≌ △CAD,除了可以得到∠B= ∠C
之外,你还可以得到那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解:∵△BAD≌ △CAD,由全等三角形的
性质易得BD=CD,∠ADB=∠ADC,
∠BAD=∠CAD.
又∵ ∠ADB+∠ADC=180°,
∴ ∠ADB=∠ADC= 90° ,
即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顶
角∠BAC的角平分线、底边BC上的高线 .
A
B CD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A
CB
如图,在△ABC中,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证明后的结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总结归纳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
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A
CB D
1 2∵AB=AC, ∠1=∠2(已知),
∴BD=CD,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 BD=CD (已知),
∴∠1=∠2,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 AD⊥BC(已知),
∴BD=CD, ∠1=∠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综上可得:如图,在△ABC中,
A
B C
D
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且
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分析:(1)图中相等的角共()对;
∠A=∠ABD, ∠C=∠BDC=∠ABC;
A 3对 B4对 C5对 D6对
D
A
B C
D
x
⌒
2x⌒
2x ⌒
⌒
2x
(2)设∠A=x,请把△ ABC的内角
和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
∵ ∠A+ ∠ABC+ ∠C=180 °,
∴ x+2x+2x=180 °,
A
B C
D
解:∵AB=AC,BD=BC=AD,
∴∠ABC=∠C=∠BDC, ∠A=∠ABD.
设∠A=x,则∠BDC= ∠A+ ∠ABD=2x,
从而∠ABC= ∠C= ∠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 ,
解得x=36 °,在△ABC中,
x
⌒
2x
⌒
2x ⌒
⌒
2x
在含多个等腰三角形的图形中求角时,常常利用
方程思想,通过内角、外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求解.
归纳
∠A=36°,∠ABC=∠C=72°.
总结与启示:处理等腰三角形边长问题时,一方面要对等腰三角形的腰进行分类
讨论,同时还需要考虑是不是能构成三角形
分析:由于题目未给出哪个为腰,哪个为底,因此要进行分类讨论。一般我
们讨论腰长
例3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则其顶角为
总结与启示:处理等腰三角形内角问题时,一般都需要对角是底角还是顶角进行
分类讨论
分析:由于题目未给出30°的角为底角还是为顶角,因此要进行分类讨论。
例4 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求它的底角.
分析:为方便书写过程,我们假设该三角形为△ABC,顶角为∠A
由于腰上的高可以在三角形内,也可以在三角形外,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
基于腰上的高的两种位置,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
即①高在内部,此时∠A<90°;②高在外部,此时∠A>90°;
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A<90°,如图1所示:
∵BD⊥AC,
∴∠A+∠ABD=90°,
∵∠ABD=50°,
∴∠A=90°﹣50°=40°,
∵AB=AC,
∴∠ABC=∠C=(180°﹣40°)=70°
②若∠A>90°,如图2所示:
同①可得:∠DAB=90°﹣50°=40°,
∴∠BAC=180°﹣40°=140°,
∵AB=AC,
∴∠ABC=∠C=(180°﹣140°)=2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为70°或20°
课堂小结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注意是指同一个三角形中
注意是指顶角的平分线,底
边上的高和中线才有这一性
质.而腰上高和中线与底角
的平分线不具有这一性质.
数学思想: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