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ID:614274

大小:7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 (1—3 题,14 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每空 1 分,共 2 分) (1)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 1 分,共 6 分) (1)《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方面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名句是 , 。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 (3)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酒”有关的完整诗句。 , 。 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 请运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句子,写一段完整的话,揭示其内 涵。(不少于 50 字,3 分) 50 (2)现在很多人使用“默默无蚊(闻)”、“钱(前)途无量” 等改动成语 的广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是否赞同这一现象?请说明理由。(3 分) 第二部分 (4—22 题,56 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 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也 。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 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 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本文选自《 》。(1分) 5.将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 答: , ?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写出包含本文论点的完整的句子。(2 分) 9.请你找出选文第二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2 分) 10.《孟子》一书语言凝练,很多已固定下来,成为为成语。请你再写出四个出 自其中的成语。(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 分) 珍惜弱点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 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 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 40℃ 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 30℃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 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 物的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向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 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致 使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 司马懿之所以不敢(1) ﹙悍然 毅然 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 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 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 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魅力。正因为 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大杀之后快。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生出来便是人的 累赘。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 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有谁 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不必 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 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它凭借感觉绘画, 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 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 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婵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 首异地。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 是 (2) ﹙抱憾 缺憾 遗憾﹚之中的聪明。 11.请为文中(1)(2)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1) (2) 1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 13.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两点不同一是 ; 二是 。﹙4 分﹚ 14.第③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 分﹚ 答: 。 15.第⑦段中“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 分﹚ 答: 。 16.根据文意,简要说说应该怎样珍惜弱点。﹙3 分﹚ 答: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20 分) 我们是一家人 秦文君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 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 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 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 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 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 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 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 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 30 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 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 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 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 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 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 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 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 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 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 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 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 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 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 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 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 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 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 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 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 17.第 5 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18. 第 8 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 3 段中“我”感受到的“快 乐”有什么不同? 答: 19.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分伙”,可后来为什么又改变初衷答应了呢? 答: 20.“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 “我”一个面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 21.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 其作用。 答: 22.“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这 句话对表现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 答: 第三部分 (23 题,50 分) 作文(5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 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没走多远,已 是累得汗流浃背,叫苦不迭。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自 己和弟弟的两个行李箱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虽然重量比 原来增加了一倍,但前后重量均衡,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兄弟俩你挑一程、我 挑一程,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走了很远。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1)问渠那得清如许(2)各领风骚数百年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 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 安西》)/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1)例:自古以来,名人大家无不经过 艰苦磨练才使自己成功,而那些贪图享乐的人却只能庸庸碌碌,正如孟子所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可以赞成这种改动,因为这种改动起到了出乎意 料的效果,使人印象深刻。可以不赞成这种改动,因为一些人借此机会任意篡改 文化、文字,不利于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在社会上起到了不良的作用。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部分 一、 4.《孟子·告子上》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也?6.(1)祸患,灾难。(2)用脚踢。(3)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 意思。7.(1)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可恶的事(那就是不义)。(2)(可是有的人)见了 万种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 处呢!8.论点: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0. 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事半功倍;揠苗助长。 二、 11.贸然;缺憾 12.我们应该珍惜弱点。13.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 处,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弱点与生俱 来,还要伴人一生。1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 反方向愈强﹙弱点也是强点﹚ 15.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 点变成强点。16.正视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弱点;避免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利 用。 三、17.(1)因为“我”已感受到与亲人的隔膜所带来的凄楚(无助、委屈、脆 弱等)。18.“分伙”之初的快乐是初次品尝自由(自主、独立)带来的快乐,“分 伙”结束时的快乐是重新感受家庭温暖(亲情、关心)带来的快乐或是与家人消 除隔膜、同心同德之后带来的快乐。19.”母亲决定让女儿经受一次锻炼,在生 活中碰壁,然后自己回心转意。20.既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又表现母亲善解人意 或照顾女儿的自尊。21.细节一:“家人在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表明家人 对我的关心。细节二:“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表明家人仍然在看着我, 不放心我。细节三:“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子上放一副筷子”。“以往坐的”表 明女儿在母亲心中的位置一直没变。22.通过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点明全文的主 旨。 第三部分 23.作文 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