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题

ID:592253

大小: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08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专项训练题 1、(2007 全国卷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 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 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 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 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 起来。 2、(2007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 分)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2)表现 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3、(2007 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德思想感情?(3 分)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答:(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 裙、坚贞自励的情怀。(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4、(2007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答:(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 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2)“独行穿落叶,闲坐 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 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5、(2007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 分)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 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 抒怀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 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 乡的情感。 6、(2007 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 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1)驿站秋夜难眠图。(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 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 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7、(2006 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 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 面回答。(3 分)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 分) 【答】(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 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8、(2006 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 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 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 分)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 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 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 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 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 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 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2006 四川卷)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案】:(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 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 “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 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 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2)这 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 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 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 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 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10、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 14-16 题。(8 分)(2006 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 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1 分) 2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3.“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 分) 【答案】:1(1 分)曲牌 2.(3 分)B3(4 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 凉之苦(2 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 分)。 11、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2006 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 里? 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 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 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2006 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 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 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 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 思答对即可)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