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5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ID:592082

大小:5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京市、盐城市 2015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以分) 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个时代 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最的语方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 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瞥见 引人注目 排山倒海 B.滴察 备受瞩目 铺天盖地 C.瞥见 引人注目 铺天盖地 D.洞察 备受瞩目 排山倒海 2.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 3.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修改的一纽词语是(3 分) 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①说:“登山活动难免②危险,本次活动纯 属志愿③,过程中若出现意外④,由本人⑤承担后果。请大家珍惜驴友⑥之间的感情,团结 互助,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 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拯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 直到今天。 ①雅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 ②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 ③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④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 ⑤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 A.⑤②③①④ B.④①③⑤② C.⑤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⑤ 5.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 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超. 筠州学记 曾巩 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佘,士学于百家之后。当是时,能明先王之 道者,杨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 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 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 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 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 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 间,故不能不笃于自修。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 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 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 以为病.,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 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选自《唐宋文醇》,有删改) 注:本文为作者给筠州学馆所写的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故乐易敦朴之俗微. 微:没有 B. 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笃:专注 C. 至于循习.之深 习:学习 D. 南州之士以为病. 病:弊病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0 分) A.士乃.有特起于千载之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以.寤后之学者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C.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请记于.予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4 分) 译句: (2)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3 分) 译句: (3)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3 分) 译句: 9.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宋朝读书人存在着怎样的问题?请简要概括。〔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踏莎行 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1)上片中的“不似”二字,具体含义是什么?〔2 分) (2)词中写到了哪些“恼人风味”?〔4 分) (3)上下片都写到“梅”,写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作用?(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君子不以言举人, 。(《论语》) (2)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⑶ 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4)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 愈《师说》) (6)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7) ,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 陶虎臣 汪曾祺 每到天气晴朗,上午十来点钟,在这条街上,就听到从阴城方向传来爆裂的巨响:“砰 一一磅!”大家就知道,这是陶虎臣在试炝仗了。 阴城是一片古战场,相传韩信在这里打过仗,现在还能挖到一种有耳的尖底的瓶,当地 人说这种陶瓶冬天插了梅花,能结出梅子来。现在这里是乱葬冈,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叫做“阴 城”。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草里有蛤蟆,野兔子。早晨和黄昏,有许多白颈老 鸦。人走过,就哑哑地叫着飞起来。 这里只有一个破财神庙,里面住着一个侉子. 陶虎臣家的货色齐全。除了鞭炮,还出一种别家不做的鞭,叫做“遍地桃花”,不但外 皮,连里面的筒子都一色是梅红纸卷的。放了之后,地下一片红,真像是一地的桃花瓣子。 如果是过年,下过雪,花瓣落在雪地上,红是红,白是白,好看极了。 他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做焰火,除了配料,关键是串捻子。串得不对,会轰隆一 声,烧成一团火。弄不好,还会出事。陶虎臣的一只左眼坏了,就是因为有一次放焰火,出 了故障,一个火星迸进了瞳孔。陶虎臣坏了一只眼睛,还看不出太大的破相。他依然随时是 和颜悦色的,带着宽厚而慈祥的笑容。这种笑容,只有与世无争,生活上容易满足的人才会 有。 但是,鞭炮生意,是随着年成走的。什么时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什么时候炮仗店就 生意兴隆。这样的年头,能够老是有么? 这一年,伏汛安然度过,保住了无数人畜。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 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东两南北四城,都放!一台七套,四七二十八套,陶家独家承做 了十四套。东城定在八月十六放。地点:阴城。 这天万里无云,一天皓片。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 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 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忽然,上万双眼晴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 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陶虎城点着焰 火了! 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然后,一 声炮响,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外 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边瘌子”,一阵火花之后, 出现一个泥头的纸人,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飞来许多马蜂——火花,纷纷扑向他, 他四面躲闪,扇不停地挥舞。看到这里,满场大笑。这些辛苦得近于麻木的人,是难得这样 开怀一笑的呀。最后一套是火花之后,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 年头还是不好。头一年,四乡闹土匪,县政府出了布告:“冬防期间,严禁燃放鞭炮。” 明年,蒋介石搞“新生活”,取缔了鞭炮。陶虎臣别无产业,只好做一点“黄烟子”和蚊烟 混日子。第三年,陶家炮仗店的铺门上了锁,再也打不开了。陶家的锅,也揭不开了。 岁暮天寒,彤云酿雪,陶虎臣无路可走,他到阴城去上吊。刚把腰带拴在一棵树上,把 头伸进去,一个人拦腰把他抱住。这人是住在财神庙的那个侉子。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12. 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13.赏析画线的文字在语言表达方而的特色。(4 分) 14.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景?(6 分) 15.请结合陶虎臣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重建历史意识 庄秋水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现在的事态”,都是其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合体, 今天的时间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的过去。但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却任意挥霍社会资 源,不仅展蔽遥远的过去,还在拆除昨天与前天。 近几十年里,城市被当作可以随时撕毁的白纸。誓如出于商业利益拆毁过去幸存下来的 建筑,代之以能够提供更多方便和更符合时代情趣的建筑。北京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以 及蒋介石重庆行营“保护性拆除”,让人觉得这种针对“历史意识”的暴力冲动,其戾气已 积聚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自 19 世纪以来,保护旧建筑和纪念建筑就是政府和个人的一项重要活动,那些与神圣 事物,世俗权力、艺术和历史等有联系的建筑,是构筑社会与个人的历史意识的重要元素。 历史意识是一种对过去事物的感受力。无论是对历史敬重、依恋,还是憎恨、厌恶,此种感 受力传递给了每个人,成就了人在精神活动里不可缺少的时间维度。作为单个人的历史意识, 不会只满足于构造自己的生物世系来填补历史空白,它对自我的界定,一定关涉广泛的往昔 事物。于是,在代代相传中,某种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社会制度,既延续共同之渊源、主 题,也会发生变异,然后形成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 梁林故居所承载的正是建筑史和文学史某个阶段的重要价值,蒋介石行营作为抗战遗址 则是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艰危时日的象征。它们的存在,虽未必保存在大众记忆之中, 但经由历史学家等人的记载描绘之后,便会唤起大众对历史人物和文物、历史事件和信仰的 回忆,从而加强人们的历史意识。历史建筑使过去延续至今,在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 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姓,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自我的文化密码,并给生存 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我们并非要重建过去的生活方式,也无法想象一个布满旧建筑的城市是什么样子。事实 上,很少有人因热爱过去而愿意放弃当今世界所提供的一切便利。社会的迅速转型,会推毁 那些不再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旧传统。但正如霍布斯鲍姆在《传统的发明》中说的那样,“被 发明的新传统”,必定是植根于旧传统,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没有历史的城市无法满 足人的情感需求。拆除所有旧建筑之后再假装古老只会像小丑一般可笑。当记忆不起作用时, 想象力也会飞走;当遨游时间的翅膀被折断,人会变得急躁、幼稚、任性和愚蠢,人和城市 一样、只是一件现展品。 这是人类与过去的关系。像布罗代尔说的那样,“过去和现在将永远互相给对方以启示”。 (选自《看历史》2012 年笫 3 期,有删改) 16.标题中的“历史意识”应怎样理解?请简要概括。(6 分) 17.文章在二、四两段中两次提到梁林故居和蒋介石重庆行营,各有什么作用?〔6 分) 18.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含义。(6 分〉 七、作文〔70 分) 19.报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取除 外。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 人们生法中删除细节。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 20~22。(10 分) 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和之生于心,其可见者如此。后之为 乐者,文备而实不足。乐师之志,主于中竹奏,谐声律而已。古之乐师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 哀乐成于心然后宣于声则必有形容以表之故乐有志声有容。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独出于器而 已。 (选自沈括《乐律》)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 处〉〈6 分) 古 之 乐 师 皆 能 通 天 下 之 志 故 其 哀 乐 成 于 心 然 后 宣 于 声 则 必 有 形 容 以 表 之 故 乐 有 志 声 有 容 。 21.沈括是 (朝代)著名的大学者,他撰写的笔记体名著是《 》。〈2 分) 22.作者认为古乐感人的两点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鲁迅写小说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如《阿 Q 正传》中,用阿 Q 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B.《边城》开篇集中笔力对湘西的山水和民俗风情进行了描绘,有幽静的山、流动的溪 水、竹制的渡船等自然之景,有端午赛龙舟等民情风俗,为小说构建了诗意的境界。 C.《飞鸟集》共收录三百多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树木和花朵,都 在泰戈尔笔下呈现优美的意境,短小的诗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D.《老人与海》叙述故事的角度是多样的,有平铺直叙,也有插叙。插叙大多是写老人 对往事的回忆,如老人出海不久便梦见孩提时候见过的非洲海峡和大山等。 E.《子夜》中的吴荪甫曾留学欧美,懂管理经营,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他在上海开 有丝厂,又组建益中信托公司,收购小厂,希盟生产灯泡、肥皂等占领国际市场。 24.简答题 (1)《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词句咏的何物?作者是谁?她有什 么 性格特点?6 分) (2)《哈姆雷特》一剧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请举出剧中运用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一处情节,并作简要分析。(5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材料,完成 25~27 题: 如果以故事长度与曲折程度来衡量小说文体成熟与否,那么,笔记体小说与传奇小 说自然就分出了高下。传奇体小说成了文言小说中最为成熟的文体。此说大概亦与鲁迅相关。 鲁迅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 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速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鲁 迅的总结是精确的,“粗陈梗概”与“叙述宛转”很好地概括了两者故事形态的 特征。而对两者之优劣比较,鲁迅则比较审慎,议以“演进之速甚明”加以表达。 今人则又一次放大了鲁迅的判断,将“故事”及其长度、曲折视为判断文体高下 的准则,认定传奇乃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最早的成熟形态,而将以往的小说文体统 统归入尚在孕育中的小说文体胚胎。20 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用西方的“短篇”、 “中篇”和“长篇”来为古代小说分类,据此,那些“丛残小语”、“粗陈梗概” 式的笔记体小说则难以归入,如何对待“故事”,不同小说文体有不同规范。古 代小说大致形成了两种故事观,一种以笔记体为代表,其“故事”其实是某种“事 件”,或是历史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语行为,或是得之传闻的神怪之事;事件叙 述方式是“记录”——随笔载录,不作点染。因而笔记体小说的“故事”不求完 整曲折,往往是一个片段,一段言行,一则传闻。另一种则以传奇、话本和章回 体小说为代表,其“故事”就是有首尾、有波澜的完整情节,两者之差异可谓大 矣,难作相互比照,更不能强分轩轾,以彼律此,谁能说《世说新语》在文体上 还不成熟而仍处于孕育状态呢? 25.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笔记体小说的特点。(5 分) 26.画线句中的“相关”一词具体指什么内容?(4 分) 27.这段文字中,作者指出了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中的什么问题?(6 分) 南京盐城 2015 高三一模语文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C 6.A(微:衰败) 7.B 8.(1)(他们)没有苟且简略的想法,他们对于索取与给予、求进与告退、离开与参与,在礼 义上一定要符合标准。 【评分建议】共 4 分。每个分句 1 分,语句通顺 1 分。“在礼义上一定要符合标准”可 译成“一定要符合礼义的标准”。 (2)(自己的思想)不被百家(的学说)所扰乱,不被对经义的解释所蒙蔽。 【评分建议】3 分。毎个分句 1 分,被动句式 1 分。 (3)那么读书人对于求学与做人,怎么会或偏重于此或偏重于彼呢? 【评分建议】3 分。每个分句 1 分,反问句式(语气)1 分。 9.虽明先王之道但尊而守之者不多 (或知与行不一致) 【评分建议】3 分。 ‘ 10.(1)雪花不似梅花飘香,梅花不似雪花飞舞。(2 分) (2)离别经年不得相见的怅恨,心中苦闷无人倾吐的孤寂。(4 分) (3)上片实写雪中月下之梅,以清冷之景衬托忧伤之情;下片虚写去年探梅往事,今 昔对照,引出下文的感伤。(4 分) 11.(1)不以人废言 (2)三餐而反 (3)夕揽洲之宿莽 (4)则素湍绿潭 (5)君子不齿 (6)冰泉冷涩弦凝绝 (7)架梁之椽 (8)右擎苍 【评分建议】共 8 分。每句 1 分。 12.叙写“阴城”历史和现状,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2 分〉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暗 示人物处境的艰难。(2 分) 13.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长短句结合,文笔简练;(2 分)选取“红”“白”等表色彩 的词语,并巧拟比喻,写出了“遍地桃花"鞭的不同凡晌。(2 分) 14. “放焰火”把故事推向高潮,详写凸现最生动环节,给读者以震憾:(2 分)侧面描写 (人们的神态、心情和举动)和正面描写(焰火燃放景象)相结合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突 出陶虎臣做焰火的才能;(2 分)“焰火”的华丽和后文陶虎臣悲惨遭遇结局形成映衬,凸 现主题。(2 分) 15.通过陶虎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手艺精妙、与世无争却仍难逃悲惨惨命运的小人物形象; (2 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乡镇经济的萧条,百姓生存的艰难;(2 分)流露出作者对 主人公为人和才能的赞赏及不幸遭遇的同情。(2 分) 16.“历史意识”是人们对过去事情的感受力,能使人的精神活动具有时间维度,能促使整 个社会传承文化遗产。(每层 2 分) 17.第一处举例说明拆毁历史建筑的严重程度,从反面论证重建历史意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处阐述历史建筑承载的重要价值,它能加强人们的历史意识,使历史阶段保持连续并构 成某个时代社会的文化密码。(共 6 分,第一处 2 分,第二处 4 分) 18.人类失去历史记忆,就失去创造的想象力;就失去心灵游走的空间,心气浮躁而行为愚 蠢;就失去生命的丰富内蕴和活力。(每层 2 分) 附加题答案 20.古 之 乐 师 /皆 能 通 天 下 之 志 /故 其 哀 乐 成 于 心 /然 后 宣 于 声 /则 必 有 形 容 以 表 之 /故 乐 有 志 /声 有 容 。 ( 每 处 1 分 ) 21.北宋(宋) 梦溪笔谈(每空 1 分) 22.出于古乐器,古乐师心有哀乐 (共 2 分,意对即可) 23.A E (A.鲁四老爷家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E.占领国际市场有误) 24.(1)柳絮(1 分) 薛宝钗(1 分) 温柔贤淑,通情达理,处事周到;世故,善于迎合 别人;恪守封建道德,热衷仕途经济。(3 分,每点 1 分) (2)第一幕中,出现了鬼魂,是国王的灵魂再现。鬼魂告诉哈姆雷特是谁杀了国王,让哈 姆雷特复仇。鬼魂是超自然力量,其出现让哈姆雷特获知真相决意复仇,推动了情节发展。 〔评分建议〕共 5 分。第一问 3 分,第二问 2 分。 25.记叙历史人物、神怪传说;记录梗概,不作点染;篇幅短小,不求情节的曲折完整。 〔评分建议〕共 5 分。答对一点 2 分,两点 4 分,三点 5 分。 26.传奇体是最成熟文体的观点是有鲁迅的论述引起的;鲁迅的论述是审慎的,后来的研究 者放大了鲁迅的判断。 〔评分建议〕共 4 分。每点 2 分。 27.片面地以故事长度与曲折程度衡量小说文体是否成熟;套用西方理论来为古代小说分类; 对笔记体小说的“故事”特点缺少深入研究。 〔评分建议〕共 6 分。每点 2 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