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ID:591344

大小:8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框中,本题包括 15 小 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选择题答题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骈.进(pián) 陨.落(shǔn) 阴晦.(huì) 孜孜..不倦(zī) B.狡黠.(jié) 诓.骗(kuānɡ) 扶掖.(yè) 面面相觑.(qù) C.嗤.笑(chī) 栈.桥(zhàn) 恣睢.(suī) 强聒.不舍(ɡuā) D.汲取(jí) 诘.难(jié) 亵渎.(dú) 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诚意 勾当 恼羞成怒 媚上期下 B.藻饰 惑乱 持之以桓 寻章摘句 C.伦理 桑梓 对答入流 精血诚聚 D.滞碍 商酌 涕泗横流 气吞斗牛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A.我们要学会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B.看完影片《十二公民》后,他受到了极大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我们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不用想太多,确定目标后,就全力以赴....地去实现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铜仁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 中。 B.前不久,铜仁市举办了以“环游梵净,纵横云海”的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 200余名自 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C.铜仁市各区县新兴的“生态观光园”不但有养生休闲居住功能,反而能保持生态原貌。 D.能不能切实提高铜仁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铜仁的关键。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________。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 去,但__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________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不管时 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流芳百世 即使 也 标注 B.流芳百世 无论 都 标榜 C.永世长存 即使 也 标榜 D.永世长存 无论 都 标注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B.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 自己含笑一回。 D.“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C.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D.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8.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的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 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 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 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 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早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世家”是《史记》 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10.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 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 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 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文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 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 责制作旌旗袍袄。 (二)诗文填空(每空 1分,共 10分) 11.(1)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们的词中也多有体现其忠君报国建功立业之 志的句子,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射天狼”;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古诗赏析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 12题。(共 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2.(1)这首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13~16题。(共 12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得分 评卷人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将军岂 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节选自《隆中对》)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苟.富贵,无相忘 ____________ (2)时人莫之许.也 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岂愿见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尝与/人佣耕 B.亮/躬耕陇亩 C.先主/器之 D.将军/宜枉驾顾之 16.两文段中的陈涉和诸葛亮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两文作者在 突出这一特点的写法上略有不同,甲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来表现,乙文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表现的。(4分) (三)议论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7~20题。(共 11分)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苏 北 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 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 ②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 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 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③如何培育社会的创造力?还得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毋庸置疑,应试教育的路已 越走越窄,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化的说教,有意无意地在压抑着孩子们的天 性。教育的使命,既是传承知识,更在培养新人。天空多么辽阔,大地多么丰饶,儿童的天 真烂漫、憧憬梦想,是多么阳光!独立的人格力量,创新的人生志业,正是要在这一片广阔 和丰饶中发育、生长、成熟。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在同一个模式中的温驯听话,在同一种 取向中的蹑手蹑脚。有专家直陈其弊:教育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 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所幸的是,在社会舆论的呼唤中,在用脚投票的倒逼中,中国教育开始 了痛切的反思。新一轮教育改革,既要从教育公平正义切入,更要向自由全面发展着力。 ④社会是校园的镜像。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 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 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已形成科技新潮,新生代 创客已登上创业舞台,自由创造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能量必将进一步彰显。 ⑤创新的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 ⑥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 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 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 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⑦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 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 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选自《半月谈》,有删减) 17.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应的论据并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在文中说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请找出相关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创新是中华民族流淌不息的血脉,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学生,你认 为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创新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21~25题。(共 12分) 两棵树 墨 村 1 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结伴到山里去,在一风景绝佳处,游兴正浓的胖子和瘦 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这树肯定 能长成栋梁之材!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一试!瘦子说,那就弄吧。 2 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 瓦盆里。他们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 了,瘦子脑袋光了。 3 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胖子笑眯 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 4 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 虬扎道骨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 5 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 神工所深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卷胶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 的牛皮大信径送瘦子家,竟是那位记者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的大 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地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 6 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 7 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车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要出大价钱买胖子这棵树。 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瘦子夸张地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 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 8 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 胖子红光满面,进出家门,嘴里都韵味十足地老哼着“包龙图我打坐在开封府……” 9 又一日,市里来辆轿车,从里面钻出一个弥勒佛样的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嚷嚷着要 找瘦子。胖子自告奋勇领那人来到了瘦子家。那人一进院门就被瘦子的那棵树惊得老半天都 没合上张大了的嘴,他激动地一边搓手一边连声地嚷:“名不虚传!名不虚传!” 10 那人毕恭毕敬地朝瘦子直擩过滤嘴烟:“早闻其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 生有幸啊!不知道您老舍不舍得忍痛割爱,这个数送给小辈,咋样?”那人迫不及待地伸出 了一只手掌。瘦子耷拉下眼皮,抽出了自己的旱烟袋。那人忙又加上了另一只手掌的三个指 头。 11 一旁的胖子急得不行,朝着瘦子直嚷,你你你,你神经病啊,八十了你还不卖?瘦 子睁开眼,不紧不慢地往烟锅里装着旱烟丝,冲那人懒懒一笑,你是内行,呵,给两个巴掌 不多吧?你说。那人一愣,随之点头如捣蒜,啊,您老说得对,是不多,是不多! 12 乖乖,这东西也值一百?胖子一声惊叫。瘦子鄙夷地哼了一声。 13 多了,还是少了?胖子一脸问号。瘦子白了丈二和尚般的胖子一眼,沉默良久。瘦 子突然一磕烟袋锅,声音朗朗地对那人说,成,就冲你刚才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千八你 赶紧搬走吧,免得一会儿我后悔了…… 14 那人受宠若惊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在滚圆肚子下边的钱袋里掏钱的手都激动得颤抖 不已。临走,从车上拿出一条烟往瘦子怀里塞。 15 胖子愕然。 16 两棵树没有了,胖子和瘦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再见面时,你望望我,我看 看你,再也激不起打赌的欲望了。 21.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两棵树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词语运用或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第⑤段写瘦子和他的树上了《人民画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品味第 13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瘦子”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 60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 10分) 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26.【活动设计】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 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3分)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演讲比赛】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 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只填 序号)(3分)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28.【偶像介绍】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 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4分)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9.(一)话题作文 面对朋友,一个微笑,代表着友谊;面对过错,一个微笑,代表着宽容;面对考验,一 个微笑,代表着自信;面对失败,一个微笑,代表着成熟…… 一个微笑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微笑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妙! 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而态度,决定着一切!人生就应当如此。 请你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全命题作文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 600字,书写 规范工整。(4)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 A、B、C等英文大写字母替代。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赫章县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D(A.shǔn-yǔn;B.jié-xiá;C.ɡuā-ɡuō) 2.D(A.期-欺;B.桓-恒;C.入-如) 3.B(“开卷有益”是指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用在看电影上不合适) 4.A(B.动宾搭配不当,将“的主题”改为“为主题的活动”;C.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反 而”改为“而且”;D.两面对一面,在“成功”前面加上“能否”) 5.D 6.C(“李纨”“宝钗”“探春”“宝玉”是人名之间并列列举,不应该用逗号,应该改 为顿号) 7.A(B.比喻;C.反问;D.引用) 8.C 9.C(“封建社会早期”错误,应该是“封建社会晚期”) 10.C(“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的人物是李逵) 11.(1)浩荡离愁白日斜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 (4)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5)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 前身后名 12.(1)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2)示例:我同意这种看 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 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也可以不同意这种 看法,但必须言之有理,可视其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13.(1)如果 (2)承认、同意 14.(1)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将军你是否愿意见他呢? 15.A(尝/与人佣耕) 16.志向远大 语言 动作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7.创新的根基有文化的进步,同时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或: 创新的根基是文化的进步) 18.示例①:举例论证;文中列举了应试教育中,格式化的讲授,标准化的答案,空洞 化的说教等,意在论证应试教育的弊端。示例②:道理论证;引用专家的话“教育先是把青 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来论证同一模式,同一取向教育 的弊端。示例③:对比论证;应试教育的弊端与现代教育的所幸进行对比,论证了教育的发 展方向是公平正义、全面发展。(任选一种,意思对即可,答出论证方法 1分,答出作用 2分) 19.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 新奇的探索互相砥砺;需要体制变革的激励,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 20.需要锐气和智慧,勇于担当与拼搏,敢于解放思想、开放视野等。(言之成理即可) 21.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瘦子的树 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但却盘龙虬扎道骨仙风,让人陡生一种 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记者。 22.示例①:词语运用:如“红光满面”“韵味十足”从脸色和哼唱方面表现胖子的高 兴(1 分);“都”“老”二字表现了胖子哼唱的次数多,高兴时间长(1 分)。示例②:人 物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1分),突出胖子因树卖了好价钱而高兴的心情(1 分)。 23.这一情节表现了瘦子的树长得“不错”,得到人们认同,为后文做铺垫。 24.示例①:你胖子没有为我的树抬高价格,相反却说得很低,太不应该了!示例②: 你胖子太不识货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盆景,难道只值“一百”? 25.胖子和瘦子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所以为一棵树能否长成栋梁之 材而进行努力栽培,后来两人都取得了成功。可以说,“两棵树”是他们的人生奋斗目标, 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而当“两棵树”离开他们之后,他们的精神寄托也就没有了,因此,“胖 子和瘦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 26.示例: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7.①⑤ 28.示例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示例②:文 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29.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