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7 抛物线(解答题)(理)-2021年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精选精练(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27 抛物线(解答题) 1.设抛物线 2: 4y x  的焦点为 F ,直线 : 0l x my n   经过 F 且与  交于 A、 B 两点. (1)若 8AB  ,求 m 的值; (2)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 AO 与  的准线交于点 C ,求证:直线 BC 平行于 x 轴. 【试题来源】上海市长宁区 2021 届高三上学期一模 【答案】(1) 1m 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点  1,0F 代入 : 0l x my n   得到 1n  ,直线和抛物线联立根据弦长公式 得到一个等式,解出 m ;(2)根据题意写出各点坐标,然后寻找坐标间的关系,以证明 BC 平行于 x 轴. 【解析】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1)由题意  1,0F , F 代入 : 0l x my n   得 1n  , 直线l 的方程 1x my  代入 2 4y x 得, 2 4 4 0y my   , 所以 1 2 4y y m  , 1 2 4y y   ,    2 2 1 2 1 2A yB x x y       22 1 2 1 21 4m y y y y     24 1 8m   , 解得 1m   ; (2)抛物线 2 4y x 的准线方程为 1x   设  31,C y ,由 OA的方程为 1 1 yy xx  ,得 1 3 1 1 4yy x y     , 由(1)知 1 2 4y y   ,即 2 1 4y y   ,所以 3 2y y , BC 平行于 x 轴. 【名师点睛】弦长公式:    2 22 1 2 1 2 1 2 1 22 1= 1 4 1 4AB k x x x x y y y yk        . 2.已知抛物线 2: 2 ( 0)C y px p  经过点  06,P y ,F 为抛物线的焦点,且| | 10PF  . (1)求 0y 的值; (2)点 Q 为抛物线 C 上一动点,点 M 为线段    FQ 的中点,试求点 M 的轨迹方程. 【试题来源】【南昌新东方】江西省南昌三中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 11 月第一次月考(理) 【答案】(1) 4 6 ;(2) 2 8 16y x  . 【分析】(1)根据题意,由| | 10PF  ,可得 6 102 p  ,解得 8p  ,再由点  06,P y , 代入即可得解;(2) 2: 16C y x ,设 1 1( , )Q x y , ( , )M x y ,根据点 M 为线段 FQ 的中点, 可得 1 1 4 2 2 x x y y     ,由点 Q 为抛物线 C 上,代入即可得解, 【解析】(1)由抛物线 2: 2 ( 0)C y px p  经过点  06,P y 可得 2 0 12y p , 又| | 10PF  ,可得 6 102 p  ,解得 8p  , 0 4 6y   ; (2)由(1)知 2: 16C y x ,则 (4,0)F ,设 1 1( , )Q x y , ( , )M x y , 根据点 M 为线段 FQ 的中点,可得 1 1 4 2 2 x x y y     ,即 1 1 2 4 2 x x y y     , 由点 Q 为抛物线 C 上,所以 2(2 ) 16(2 4)y x  , 整理可得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2 8 16y x  . 3.已知曲线C 上每一点到直线l : 3 2x   的距离比它到点 1 ,02F      的距离大 1. (1)求曲线C 的方程; (2)若曲线 C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 P 和Q 关于直线l : 2 0x y   对称,求线段 PQ 中点 的坐标. 【试题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 2020-2021 学年高三 12 月联考 【答案】(1) 2 2y x ;(2) 1, 1 . 【分析】(1)由题意结合抛物线的定义可得轨迹方程.(2) 设  1 1,P x y ,  2 2,Q x y ,线 段 PQ 的中点 M 的坐标为  0 0,x y ,由对称可求出直线 PQ 的斜率,则可设 y x b   , 与抛物线方程进行联立,结合根与系数关系即可求出 0 1y   ,结合  0 0,M x y 在直线l 上 即可求出横坐标. 【解析】(1)由题意可知,曲线C 上每一点到直线 1 2x   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点 1 ,02F      的 距离,所以曲线C 是顶点在原点, x 轴为对称轴, 1 ,02F      为焦点的抛物线, 所以曲线C 的轨迹方程为 2 2y x . (2)设  1 1,P x y ,  2 2,Q x y ,线段 PQ 的中点 M 的坐标为  0 0,x y . 因为点 P 和Q 关于直线l 对称,所以直线l 垂直平分线段 PQ ,则直线 PQ 的斜率为 1 . 设其方程为 y x b   ,由 2 2 y x b y x      ,消去 x ,整理得 2 2 2 0y y b   . 由题意, 1 2y y ,从而 4 4 1 ( 2 ) 8 4 0b b         ①,所以 1 2 2y y   , 所以 1 2 0 12 y yy    .又  0 0,M x y 在直线 l 上,所以 0 1x  ,则点 M 坐标为  1, 1 , 此时 0b  ,满足①式.故线段 PQ 的中点 M 的坐标 1, 1 . 4.已知动圆过定点 (0,2)A ,且在 x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 4. (1)求动圆圆心 M 的轨迹方程 C; (2)设不与 x 轴垂直的直线 l 与轨迹 C 交手不同两点  1 1,P x y ,  2 2,Q x y .若 1 2 1 1 2  x x , 求证:直线 l 过定点. 【试题来源】重庆市 2021 届高三上学期九月份适应性月考 【答案】(1) 2 4x y (2)证明见解析 【解析】(1)设动圆圆心为 ( , )M x y ,则 2 2 2( 2) 4   x y y ,化简得 2 4x y ; (2)易知直线 l 的斜率存在,设 :l y kx b  ,则由 2 4x y y kx b      ,得 2 4 4 0x kx b   , 由根与系数关系有: 1 2 4x x k  , 1 2 4x x b  .从而 1 2 1 2 1 1 2 2    x x x xx x , 即 4 8 k b ,则 1 2  b k ,则直线 1 1: 2 2        l y kx k k x , 故直线过定点 1 ,02      . 5.已知抛物线 2: 2 ( 0)E x py p  的焦点为 ,F 点 Р 在抛物线 E 上,点 Р 的横坐标为 2,且 2PF  . (1)求抛物线 E 的标准方程; (2)若 ,A B 为抛物线 E 上的两个动点(异于点 P ),且 AP AB ,求点 B 的横坐标的取值 范围. 【试题来源】河南省郑州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 【答案】(1) 2 4x y ;(2)  ( , )6 10    , . 【解析】  1 依题意得 0, ,2 pF      设  0 02, , 2 2 pP y y   , 又点 Р 是 E 上一点,所以 4 2 2 2 pp     ,得 2 4 4 0p p   ,即 2p  , 所以抛物线 E 的标准方程为 2 4x y .  2 由题意知  2,1P , 设 2 2 1 2 1 2, ,, ,4 4 x xA x B x           则   2 1 1 1 1 14 22 4AP x k xx     ,因为 1 2x   ,所以 1 4 2ABk x    , AB 所在直线方程为   2 1 1 1 4 4 2 xy x xx    ,联立 2 4x y . 因为 1x x ,得 1 1( 2 16( 0) )x x x    ,即  2 1 12 2 16 0x x x x     , 因为  22 4 2 16) 0(x x      ,即 2 4 60 0x x   ,故 10x  或 6x   经检验,当 6x   时,不满足题意. 所以点 B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 , )6 10    , . 6.如图所示, A , B 是焦点为 F 的抛物线 2 4y x 上的两动点,线段 AB 的中点 M 在定 直线 3 4x  上. (1)求 FA FB 的值; (2)求 AB 的最大值. 【试题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文元横溪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答案】(1) 7 2 ;(2) 2 3 . 【分析】(1)由抛物线定义有 1 2FA FB x x p    ,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 FA FB ; (2)由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联立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根与系数关系、弦长公 式即可求 AB 的最大值. 【解析】(1)由题意知 2p  ,抛物线对称轴方程 1x  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1 2 3 2 4 x x  ,则 1 2 7 2FA FB x x p     ; (2)点 A和 B 在抛物线 2 4y x 上,有 2 1 14y x , 2 2 24y x , 两式相减得    1 2 1 2 1 24y y y y x x    ,令 3( , )4M m ,所以 1 2 1 2 2y y x x m   ,即 2 ABk m  , 所以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3 4y m xm       ,即 2 3 2 2 4 m mx y   ,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2 22 2 3 0y my m    , 所以 2 2 24 8 12 12 4 0m m m       ,得 20 3m  , 1 2 2y y m  , 2 1 2 2 3y y m  , 所以 2 2 2 1 21 1 12 44 4 m mAB y y m          2 2 2 2 1 494 3 2 4m m m          , 所以当 2 0m  时, max 2 3AB  . 【名师点睛】求抛物线焦半径相关线段长度时注意抛物线定义的应用,即抛物线焦点到抛物 线上点的距离等于该点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求弦长时一般要联立方程 应用根与系数关系以及弦长公式. 7.已知抛物线 E :  2 2 0y px p  的焦点为 F ,过点 F 作圆 C : 2 2 9( 2) 2x y   的 两条切线 1l , 2l 且 1 2l l . (1)求抛物线 E 的方程; (2)过点 F 作直线l 与 E 交于 A , B 两点,若 A , B 到直线3 4 20 0x y   的距离分别 为 1d , 2d .求 1 2d d 的最小值. 【试题来源】陕西省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测评卷一(文) 【答案】(1) 2 4y x ;(2)122 15 ; 【分析】(1)求出圆 C 的圆心和半径,设与圆 C 的切点为 ,M N ,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四边 形CMFN 为正方形,然后求出 p ,进而得到抛物线方程;(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1x my  , 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运用根与系数关系和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并求 出其到直线3 4 20 0x y   的距离,再由二次函数的最值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可求得结果. 【解析】(1)圆 C : 2 2 9( 2) 2x y   的圆心 ( 2,0) ,半径 3 2 2r  抛物线 E :  2 2 0y px p  的焦点 02 pF      , , 设两条切线 1l , 2l 与圆C 的切点为 ,M N ,则 CM CN r  , 又 1 2l l ,则四边形CMFN 为正方形, 3 22 2 32CF r     ,即 2 32 p   ,解得 2p 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4y x ; (2)由(1)知  10F ,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1x my  , 联立 2 4 1 y x x my      ,得 2 4 4 0y my  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1 2 1 2 4 4 y y y y m         2 1 2 1 2 1 22 2 4 2x x my my m y y m          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线段 AB 的中点为 2(2 1,2 )Q m m , Q 到直线3 4 20 0x y   的距离为 d ,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 1 2 2 d d d , 又    2 223 2 1 4 2 20 2 616( ) 613 3 5 1 6 8 23 55 5 m m m m m d            当 2 3m   时, d 取得最小值 61 15 ,所以 1 2d d 的最小值为122 15 . 8.已知点 F 为曲线 2: 2 ( 0)C y px p  的焦点,点 M 在曲线C 运动,当点 M 运动到 x 轴 上方且满足 MF x 轴时,点 M 到直线 4l y x p : 的距离为 7 2 . (1)求曲线C 的方程; (2)设过点 F 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 ,A B 两点,则在 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 ,使得直线 PA 与直线 PB 关于 x 轴对称?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来源】江西省 2021 届高三 8 月月考(理) 【答案】(1) 2 8y x ;(2)  2,0P  【分析】(1)求出 ,2 pM p     ,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 4p  ,即可求解. (2)由(1)可知  2,0F ,设直线 AB 为 2x my  ,联立方程组 2 2 8 x my y x     ,利用根 与系数关系可得 1 2 8y y m  , 1 2 16y y   ,假设存在  ,0P a ,由 0PA PBk k  即可求解. 【解析】(1)由题意可得 ,2 pM p     ,点 M 到直线 4l y x p : 的距离为 7 2 即 42 7 2 2 p p p   ,解得 4p  ,所以曲线C 的方程为 2 8y x . (2)由(1)可得  2,0F ,不妨设直线 AB 为 2x my  , 联立方程组 2 2 8 x my y x     ,消去 x 可得 2 8 16 0y my  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则 1 2 8y y m  , 1 2 16y y   , 假设存在  ,0P a ,使直线 PA 与直线 PB 关于 x 轴对称, 则 0PA PBk k  ,即 1 2 1 2 1 2 1 2 02 2 y y y y x a x a my a my a          , 整理可得   1 2 1 22 2 0my y a y y    , 所以  32 2 8 0m a m     ,解得 2a   ,所以  2,0P  . 9.已知抛物线 2 2x py ( 0p  )上点 P 处的切线方程为 1 0x y  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设 1 1( )A x y, 和 2 2( )B x y, 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其中 1 2y y ,且 1 2 4y y  ,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l 与 y 轴交于点C ,求 ABC 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来源】综合练习模拟卷 03-2021 年高考一轮数学单元复习一遍过(新高考地区专用) 【答案】(1) 2 4x y ;(2)8 . 【解析】(1)设点 2 0 0( )2 xP x p , ,由 2 2x py 得 2 2 xy p  ,求导得 xy p   , 因为抛物线 2 2x py 上点 P 处的切线斜率为1,切线方程为 1 0x y   , 所以 0 1x p  ,且 2 0 0 1 02 xx p    ,解得 2p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4x y ; (2)设线段 AB 中点 0 0( )M x y, ,则 1 2 0 2 x xx  , 1 2 0 22 y yy   , 2 2 2 1 02 1 1 2 2 1 2 1 14 4 ( )4 2AB x x xy yk x xx x x x      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0 0 22 ( )y x xx     , 即 02 ( 4 ) 0x x y    ,所以l 过定点 (0 )4, ,即点C 的坐标为 (0 )4, , 联立 0 0 2 2 ( )2 4 xy x x x y        2 2 0 02 2 8 0x xx x    , 得 2 2 0 04 4(2 8) 0x x      02 2 2 2x   , 2 2 2 2 20 0 1 2 0 0 0| | 1 | | (1 )(32 4 ) (4 )(8 )4 4 x xAB x x x x x         , 设 4(0 )C , 到 AB 的距离 2 0| | 4d CM x   , 所以 2 2 2 0 0 1 1| | (4 ) (8 )2 2ABCS AB d x x     2 2 2 3 0 0 0 1 1 1 1 24( 4)( 4)(16 2 ) ( ) 82 2 2 2 3x x x       , 当且仅当 2 2 0 04 16 2x x   ,即 0 2x   时取等号,所以 ABCS 的最大值为8 . 10.已知抛物线  2: 2 0C y px p  上一点  0 ,2P x 到焦点 F 的距离 02PF x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过点 P 引圆    2 2 2: 3 0 2M x y r r     的两条切线 PA PB、 ,切线 PA PB、 与抛物线C 的另一交点分别为 A B、 ,线段 AB 中点的横坐标记为 t ,求 t 的取值范围. 【试题来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 2020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 【答案】(1) 2 4y x (2)见解析 【解析】(1)由抛物线定义,得 0 2 pPF x  ,由题意得 0 0 0 2 2 2 4 0 px x px p         解得 0 2 1 p x  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4y x . (2)由题意知,过 P 引圆 2 2 23 (0 2)x y r r     的切线斜率存在, 设切线 PA 的方程为  1 1 2y k x   ,则圆心 M 到切线 PA 的距离 1 2 1 2 2 1 kd r k    , 整理得, 2 2 2 1 14 8 4 0r k k r     . 设切线 PB 的方程为  2 1 2y k x   ,同理可得 2 2 2 2 24 8 4 0r k k r     . 所以, 1 2,k k 是方程 2 2 24 8 4 0r k k r     的两根, 1 2 1 22 8 , 14k k k kr   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由  1 2 1 2 4 y k x y x       得, 2 1 14 4 8 0k y y k    , 由根与系数关系知, 1 1 1 8 42 ky k  ,所以 1 1 2 1 1 4 2 4 2 4 2ky kk k      , 同理可得 2 14 2y k  .设点 D 的横坐标为 0x , 则    2 22 2 2 11 2 1 2 0 4 2 4 2 2 8 8 k kx x y yx              22 2 1 2 1 2 1 2 1 22 2 1 2 2 3k k k k k k k k          . 设 1 2t k k  ,则  2 8 4, 24t r     , 所以, 2 0 2 2 3x t t   ,对称轴 1 22t    ,所以 09 37x  11.已知抛物线 2: 2 ( 0)C y px p  的焦点为 F ,过 F 且斜率为 2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P Q 两点, 10PQ 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过点 (3,0)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 ,A B 两点,已知 ( 3,0)M  ,且以线段 AM为直 径的圆与直线 3x   的另一个交点为 N ,试问在 x 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使得直线 BN 恒 过此定点.若存在,请求出定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来源】安徽省怀远一中、蒙城一中、、颍上一中、涡阳一中 2020 届高三 5 月五校联考(理) 【答案】(1) 2 8y x ;(2)存在,定点为 0,0 . 【解析】(1)焦点 ,02 pF      ,则直线 PQ 为 2 2 py x     , 联立 2 2 2 2 py x y px          ,消去消 y 可得 2 24 6 04 px px   ,   恒成立, 设  1 1,P x y ,  2 2,Q x y ,则 1 2 3 2 px x  , 1 2 3 102 pPQ x x p p      ,解得 4p  ,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 8y x . (2)设直线 AB 为 3x my  ,联立方程 2 3 8 x my y x     , 消 x 可得 2 8 24 0y my   , 264 24 4 0m     , 设  3 3,A x y ,  4 4,B x y ,则 3 4 8y y m  ,不妨设点  3,N t , 以线段 AM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3x   的另一个交点为 N , 则 MN AN ,又 MN x 轴,所以 AN 平行 x 轴,设 2 ,8 tA t     ,则 3y t , 所以 2 38 t mt  ,即 2 4 3 2488 8 t y m t tt t         , 所以 2 4 4 2 72 8 yx t   ,即 2 72 24,B t t     , 所以直线 BN 为     2 24 3 372 33 t tty t x x t          , 令 0y  ,解得 0x  ,所以直线 BN 恒过此定点  0,0 . 12.设点 F 为抛物线 2 2 ( 0)y px p  的焦点, , ,A B C 三点在抛物线上,且四边形 ABCF 为平行四边形,当 B 点到 y 轴距离为 1 时, 5BF 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平行四边形 ABCF 的对角线 AC 所在的直线是否经过定点?若经过,求出定点的坐标; 若不经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试题来源】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 2020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教学质量测评(文) 【答案】(1) 2 16y x ;(2)过定点, (2,0) 【解析】(1)如图所示: 依题意 1Bx  ,由抛物线定义1 52 p  ,所以 8p  .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2 16y x . (2)(方法一)设直线 :AC x ty m  , 设  1 1,A x y ,  2 2,C x y ,  0 0,B x y , (4,0)F , 所以  1 14,FA x y  ,  0 04,FB x y  ,  2 24,FC x y  , 依题意 FA FC FB    ,所以 1 2 0 1 2 0 4 4 4, , x x x y y y         即 0 1 2 0 1 2 4, , x x x y y y       联立 2 , 16 , x ty m y x     得 2 16 16 0y ty m   , 所以 2(16 ) 4 16 0t m     ,即 24 0t m  , 1 2 16y y t  , 1 2 16y y m  , 所以 2 1 2 1 2 (16 ) 2 16 2x x ty m ty m t t m t m          . 所以 2 0 0 16 2 4, 16 , x t m y t       而 2 0 016y x , 所以  2 2(16 ) 16 16 2 4t t m   ,所以 2m  .即直线 : 2AC x ty  , 令 0y  ,则 2x  ,所以直线 2x  恒过定点 (2,0) . (方法二)设  1 1,A x y ,  2 2,C x y , 2 0 0,16 yB y     ,则 BF 中点为 2 0 0 416 ,2 2 y yD          , 所以 1 2 0 2 2 y y y  ,即 1 2 0y y y  .又 2 1 116y x , 2 2 216y x ,所以  2 2 1 2 1 216y y x x   . 当 1 2x x 时,  1 2 1 2 1 2 16y y y yx x     ,所以 0 16 ACk y  , 所以直线 2 0 0 0 16 64: 2 32 y yAC y xy       ,即 0 16 ( 2)y xy   , 令 2x  ,则 0y  ,所以直线 AC 过定点 (2,0) . 当 1 2x x 时,根据抛物线对称性,四边形 ABCF 为菱形, 所以直线 : 2AC x  ,所以过定点 (2,0) .综上直线 AC 恒过定点 (2,0) . 13.设抛物线  2: 2 0E x py p  的焦点为 F ,点 A是 E 上一点,且线段 AF 的中点坐标 为 1,1 . (1)求抛物线 E 的标准方程; (2)若 B ,C 为抛物线 E 上的两个动点(异于点 A),且 BA BC ,求点C 的横坐标的 取值范围. 【试题来源】广西 2020 届高三(7 月份)高考数学(文)第十次适应性试题 【答案】(1) 2 4x y ;(2)    , 6 10,  U . 【解析】(1)依题意得 0, 2 pF      ,设  0 0,A x y ,由 AF 的中点坐标为 1,1 ,得 0 0 1 2 21 2 x py      , 即 0 2x  , 0 2 2 py   ,所以 4 2 2 2 pp     ,得 2 4 4 0p p   ,即 2p  , 所以抛物线 E 的标准方程为 2 4x y ; (2)由题意知  2,1A ,设 2 1 1, 4 xB x     , 2 2 2 , 4 xC x     ,则   2 1 1 1 1 14 22 4BA x k xx     , 因为 1 2x   ,所以 1 4 2BCk x    , BC 所在直线方程为   2 1 1 1 4 4 2 xy x xx    , 联立   2 1 1 1 2 4 4 2 4 xy x xx x y        , 因为 1x x ,得  1 1 2 16 0x x x    ,即  2 1 12 2 16 0x x x x     , 因为    22 4 2 16 0x x      ,即 2 4 60 0x x   ,故 10x  或 6x   . 经检验,当 6x   时,不满足题意;所以点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  , 6 10,  U . 14.已知 O 是坐标系的原点,F 是抛物线 2: 4C x y 的焦点,过点 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弦 AB 的中点为 M, OAB 的重心为 G. (1)求动点 G 的轨迹方程; (2)设(1)中的轨迹与 y 轴的交点为 D,当直线 AB 与 x 轴相交时,令交点为 E,求四边 形 DEMG 的面积最小时直线 AB 的方程. 【试题来源】浙江省 2020 届高三下学期 5 月高考质检 【答案】(1) 23 2 4 3y x  ;(2) 30 110y x   . 【分析】(1)求得焦点  0,1F ,显然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设 : 1AB y kx  ,代入抛物线 的方程,运用根与系数关系和三角形的重心坐标,运用代入法消去 k,即可得到所求轨迹方 程;(2)求得 D,E 和 G 的坐标, DG 和 ME 的长,以及 D 点到直线 AB 的距离,运用四 边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最小值,由等号成立的条件,可得直线 AB 的方程. 【解析】(1)焦点  0,1F ,显然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 设 : 1AB y kx  ,联立 2 4x y ,消去 y 得, 2 4 4 0x kx  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 ,G x y ,则 1 2 4x x k  , 1 2 4x x   , 所以 2 1 2 1 21 1 4 2y y kx kx k       ,所以 2 4 3 4 2 3 kx ky     , 消去 k,得重心 G 的轨迹方程为 23 2 4 3y x  ; (2)由已知及(1)知, 20, 3D     , 1 ,0E k     , 0k  , 2Mx k , 4 3G kx  , 因为 2 3 OD OG OF OM   ,所以 / /DG ME ,(注:也可根据斜率相等得到), 2 41 3 kDG k  , 2 21 11 2 1 2ME k k k kk k                , D 点到直线 AB 的距离 2 2 1 13 1 3 1 d k k     , 所以四边形 DEMG 的面积 2 2 1 4 1 1 1 10 11 22 3 6 33 1 kS k k kk kk                   1 10 3026 3 9    ,当且仅当10 1 3 k k  ,即 30 10k   时取等号, 此时四边形 DEMG 的面积最小,所求的直线 AB 的方程为 30 110y x   . 15.已知抛物线 2: 2 ( 0)C y px p  过点 (4,4)D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2)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 E ,F 过点 E 作 x 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D ,OF 交 于 A, B 两点,其中O 为坐标原点.若 A为线段 BE 的中点,求证:直线l 恒过定点. 【试题来源】四川省江油市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 7 月份第二次考试(文) 【答案】(1)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2 4y x ,其焦点坐标为 (1,0) ,准线方程为 1x   (2) 证明见解析; 【分析】(1) 点 (4,4)D 代入求得 p ,即可的抛物线方程求得结果.(2) 由题意知直线l 斜 率存在且不为零,设直线l 方程为 ( 0)x my b b  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设  1 1,E x y ,  2 2,F x y ,根据已知由OD : y x , OF : 2 2 yy xx  ,及过点 E 作 x 轴的垂线求得 ,A B 的坐标,根据 A为线段 BE 的中点,借助根与系数关系化简即可证得结论. 【解析】(1)由抛物线 2: 2 ( 0)C y px p  过点 (4,4)D , 得 2p  ,所以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2 4y x ,其焦点坐标为 (1,0) ,准线方程为 1x   . (2)由题意知直线l 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直线l 方程为 ( 0)x my b b   , 直线l 与抛物线C 的交点为  1 1,E x y ,  2 2,F x y . 由 2 4 , . y x x my b      得 2 4 4 0( 0)y my b     ,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1 2 4y y m  , 1 2 4y y b  . 由已知得直线 OD 的方程为 y x ,所以  1 1,A x x , 由已知得直线 OF 方程为 2 2 yy xx  ,所以 2 1 1 2 , y xB x x       . 因为 A是线段 BE 的中点,所以 2 1 1 1 2 2 0y xy xx    ①, 将 2 1 14y x , 2 2 24y x ,代入①式,并化简得 1 2 1 2 2 y yy y  ② , 把 1 2 4y y m  , 1 2 4y y b  代入②式,化简得 2b m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 2 ( 2)x my m m y    ,故直线l 恒过定点 (0,2) . 16.已知抛物线 2: 4E y x 的焦点为 F,准线为 l ,过焦点 F 的直线交抛物线 E 于 A、B. (1)若 1AA 垂直 l 于点 1A ,且 1 6AFA   ,求 AF 的长; (2)O 为坐标原点,求   OAB 的外心 C 的轨迹方程. 【试题来源】 2020 届高三下学期 5 月月考(理) 【答案】(1) 4 3 ;(2) 2 58 2x y  . 【分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1AF AA ,利用已知条件先求 1A F 的长,再求 AF 的长即 可;(2)设      2 2,2 , , , ,A a a B b b C x y ,直线  : 1AB x ty t R  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 的方程消 x ,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得到 2 2 4 2 2 4 a b t a b       ,易得 ,OA OB 的中垂线方程联立可得 ,x y 关于t 的式子,消t 即可求解. 【解析】(1)由 1AF AA , 1 6AA F   ,得 1 1 6AA F A FO     , 1 1 1 4 3 42,3 3cos cos6 6 A FpA F AF     ,故 1 4 3A F  ; (2)设      2 2,2 , , , ,A a a B b b C x y ,直线  : 1AB x ty t R   , 由 2 1 4 x ty y x     ,得 2 4 4 0y ty  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2 2 4 2 2 4 a b t a b       , 即有 2 2 22 4 21 a b t a b tab         , 易得 ,OA OB 的中垂线方程联立可得 3 3 2 4 2 4 a ay x a b by x b           , 可得 2 2 2 2 3 2 52 2 , 22 2 2 2 4 4 2 a b ab a a b ab a a b tx t y a                  , 外心C 的轨迹方程为 2 58 2x y  . 17.已知抛物线 2: 2 ( 0)T x py p  的焦点为 F,B,C 为抛物线 C 上两个不同的动点,(B, C 异于原点),当 B,C,F 三点共线时,直线 BC 的斜率为 1, 2BC  . (1)求抛物线 T 的标准方程; (2)分别过 B,C 作 x 轴的垂线,交 x 轴于 M,N,若 MNP BCFS S  ,求 BC 中点 P 的轨 迹方程. 【试题来源】重庆市 2020 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教学质量检测(理) 【答案】(1) 2y x= ;(2) 2 12 2y x  . 【 分 析 】( 1 ) 设 直 线 BC 的 方 程 为 2 py x  , 联 立 直 线 与 抛 物 线 的 方 程 , 设    1 1 2 2, , ,B x y C x y ,从而求得 BC 的长,即可解出 p 的值,得出抛物线 T 的标准方程; (2)设    1 1 2 2, , ,B x y C x y ,求出 ,M N 的坐标,表示出 MNFS 以及直线 BC 的方程,令 直线 BC 与 y 轴交于点 H,则  1 20,H x x ,表示出 BCFS ,利用 MNP BCFS S  即可求出轨 迹. 【解析】(1)设直线 BC 的方程为 2 py x  , 则 2 2 2 2 02 2 py x x px p py x          ,设    1 1 2 2, , ,B x y C x y , 则 1 2 1| | 1 1 | | 2 2BC x x p      ,所以抛物线 T 的标准方程为 2y x= . (2)令    1 1 2 2, , ,B x y C x y , 1(0, )4F ,则    1 2,0 , ,0M x N x ,则 1 2 1 1 2 4MNFS x x  , 直线 BC 的方程为    2 1 1 1 1 2 1 2 2 1 y yy y x x y x x x x xx x        ,令直线 BC 与 y 轴交 于点 H,则  1 20,H x x ,所以 1 2 1| | | |4HF x x  , 1 2 1 | || |2BCFS HF x x  所以 1 2 1 2 1 2 1 2 1 1 1 1 1 1| |2 4 2 4 4 2x x HF x x x x x x         或 0(舍), 令 BC 中点为  0 0  ,P x y ,则   1 2 0 2 2 2 2 21 2 1 2 0 0 1 2 1 2 0 2 2 2 2 12 2 x xx y y x xy x x x x x y             , 所以中点轨迹方程 2 12 2y x  . 18.已知抛物线 2: 2 ( 0)T x py p  的焦点为 F,B、C 为抛物线 T 上两个不同的动点,当 B, C 过 F 且与 x 轴平行时,BC 长为 1. (1)求抛物线 T 的标准方程; (2)分别过 B,C 作 x 轴的垂线,交 x 轴于 M,N,若 2MNF BCFS S  ,求 BC 中点的轨迹 方程. 【试题来源】重庆市 2020 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质检(文) 【答案】(1) 2x y ;(2) 2 12 8y x  或 2 32 8y x  . 【分析】(1) 0, 2 pF      ,由于 //BC x 轴,可知 B,C 两点纵坐标为 2 p ,代入 2 2x py ,即 可求得 B,C 两点横坐标,从而求得 BC 的长,即可解出 p 的值,得出抛物线 T 的标准方程; (2)设    2 2 1 1 2 2, , ,B x x C x x ,设 BC 与 y 轴交于点  0,Q m ,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OF 、QF 、 1 2x x 表示出来,可得 2OF QF ,用 m 表示,即可解出 Q 点的坐标,设BC的中点  ,R x y , 利用 B C Q R、 、 、 四点共线,利用 //QR BC   ,即可求出轨迹方程. 【解析】(1)由题意当 BC 过 F 且与 x 轴平行时,有 ( , )2 pB p , ( , )2 pC p , 则 2 1BC p  ,所以抛物线 T 的方程为 2x y ; (2)设    2 2 1 1 2 2, , ,B x x C x x ,设 BC 与 y 轴交于点  0,Q m , 则 1 2 1 | |2MNFS OF x x   , 1 2 1 | |2BCFS QF x x  故由 2MNF BCFS S  得 2OF QF , 所以 1 12 | |4 4m   , 3 8m  或者 1 8m  ,即 1(0, )8Q 或 3(0, )8Q , 设 BC 的中点  ,R x y ,则 1 2 2BCk x x x   , ①当 1(0, )8Q 时,由 //QR BC   得 2 12 8x y  ,所以 2 12 8y x  ②当 3(0, )8Q 时,同理可得 2 32 8y x  , 故 BC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2 12 8y x  或 2 32 8y x  19.已知抛物线  2: 2 0C y px p  的内接等边三角形 AOB 的面积为 3 3 (其中 O 为坐 标原点). (1)试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已知点  1,1 , ,M P Q 两点在抛物线C 上, MPQ 是以点 M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①求证:直线 PQ 恒过定点; ②过点 M 作直线 PQ 的垂线交 PQ 于点 N ,试求点 N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其轨迹是何种 曲线. 【试题来源】2020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 【答案】(1) 2y x ;(2)①证明见解析;② 2 2 3 1 0( 1)x y x x     ,是以 MH 为直径 的圆(除去点 (1, 1) . 【解析】(1)解依题意,设  ,A AA x y ,  ,B BB x y , 则由 OA OB ,得 2 22 2A A B Bx px x px   ,即  2 0A B A Bx x x x p    , 因为 0Ax  , 0Bx  ,所以 2 0A Bx x p   ,故 A Bx x , A By y , 则 A, B 关于 x 轴对称,所以 AB x 轴,且 30AOx   ,所以 3tan30 3 A A y x    . 因为 2 2 A A yx p  ,所以 2 3Ay p ,所以 2 4 3AAB y p  , 故  2 23 4 3 12 3 3 34AOBS p p     , 1 2p  , 故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y x . (2)①由题意可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x my a  ,  1 1,P x y ,  2 2,Q x y , 由 2 x my a y x     ,消去 x ,得 2 0y my a   , 故 2 4 0m a    , 1 2y y m  , 1 2y y a  . 因为 90PMQ   ,所以 0MP MQ   .即      1 2 1 21 1 1 1 0x x y y      . 整理得    1 2 1 2 1 2 1 2 2 0x x x x y y y y       ,    22 2 1 2 1 2 1 2 1 23 2 0y y y y y y y y       ,即 2 2 3 2 0a m a m     , 得 2 23 1 2 2a m            ,所以 3 1 2 2a m   或 3 1 2 2a m       . 当 3 1 2 2a m   ,即 2a m  时,直线 PQ 的方程为  1 1x my a m y     , 过定点 1,1 ,不合题意舍去.故直线 PQ 恒过定点  2, 1H  . ②设  ,N x y ,则 MN NH  ,即 0MN NH   , 得     1 2 1 1 0x x y y      ,即  2 2 3 1 0 1x y x x     , 即轨迹是以 MH 为直径的圆(除去点 1, 1 ). 20.设抛物线 E :  2 2 0y px p  焦点为 F ,准线为 l , A为 E 上一点,已知以 F 为圆 心, FA 为半径的圆 F 交l 于 B 、 D 点. (1)若 60BFD   , BFD△ 的面积为 4 3 3 ,求 p 的值及圆 F 的方程; (2)若点 A在第一象限,且 A、B 、F 三点在同一直线 1l 上,直线 1l 与抛物线 E 的另一个 交点记为C ,且CF FA  ,求实数  的值. 【试题来源】黑龙江省 2020 届高三高考数学(文)四模试题 【答案】(1) 2p  ,圆 F 为 2 2 161 3x y   ;(2) 1 3   . 【分析】(1)依题意可得 BFD△ 为正三角形,且 2 3 pBF  ,根据 BFD△ 的面积,即可 求出 p ,从而得到圆 F 的方程;(2)依题意可得直线 AB 的倾斜角为 3  或 2 3  ,由对称性 可知,设直线l : 23 y px   ,  1 1,A x y ,  2 2,C x y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消元列出根 与系数关系,由CF FA  ,即可得到  214 3    ,解得即可; 【解析】(1)焦点到准线 l 的距离为 p , 因为 BF FD , 60BFD   ,所以 BFD△ 为正三角形. 所以 2 3 pBF  , ,2 3 p pB    ,所以 21 4sin 60 32 3BFDS BF  △ , 2p  , 所以圆 F 为 2 2 161 3x y   . (2)若 A、 F 、 B 共线,则 AF BF DF  , 2BDA   , 所以 1 2AD AF AB  , 6DBA   ,所以直线 AB 的倾斜角为 3  或 2 3  , 由对称性可知,设直线l : 23 y px   ,  1 1,A x y ,  2 2,C x y ,CF FA  , 联立  1 2 12 2 2 22 1 2 1 2 122 0 33 32 py p y y yx py y p y y p yy p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214 3    , 23 10 3 0     , 3  或 1 3   , 又 AF BF p  , 1 2 px  , 0 1   ,所以 1 3   . 21.已知动圆 Q 经过定点  0,F a ,且与定直线 :l y a  相切(其中 a 为常数,且 0a  ).记 动圆圆心 Q 的轨迹为曲线 C. (1)求 C 的方程,并说明 C 是什么曲线? (2)设点 P 的坐标为 0, a ,过点 P 作曲线 C 的切线,切点为 A,若过点 P 的直线 m 与 曲线 C 交于 M,N 两点,证明: AFM AFN   . 【试题来源】广西柳铁一中 2021 届高三 9 月联考(文) 【答案】(1) 2 4x ay ,它是以 F 为焦点,以直线l 为准线的抛物线;(2)证明见解析. 【分析】(1)设  ,Q x y ,由题意得  22x y a y a    ,化简即得解;(2)不妨设   2 , 04 tA t ta      ,先证明 //AF x 轴,再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证明 0FM FNk k  即得解. 【解析】(1)设  ,Q x y ,由题意得  22x y a y a    ,化简得 2 4x ay , 所以动圆圆心 Q 的轨迹方程为 2 4x ay ,它是以 F 为焦点,以直线l 为准线的抛物线. (2)不妨设   2 , 04 tA t ta      .因为 2 4 xy a  ,所以 2 xy a   , 从而直线 PA 的斜率为 2 4 0 2 t a ta t a   ,解得 2t a ,即  2 ,A a a , 又  0,F a ,所以 //AF x 轴.要使 AFM AFN   ,只需 0FM FNk k  . 设直线 m 的方程为 y kx a  ,代入 2 4x ay 并整理,得 2 24 4 0x akx a   . 所以  2 216 1 0a k    ,解得 1k   或 1k  .设  1 1,M x y ,  2 2,N x y , 则 1 2 4x x ak  , 2 1 2 4x x a .    2 1 1 21 2 1 2 1 2 FM FN x y a x y ay a y ak k x x x x             2 1 1 2 1 2 1 2 1 2 2 2 22x kx a x kx a a x xkx x x x       2 2 42 04 a akk a    . 故存在直线 m,使得 AFM AFN   , 此时直线 m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 , 1 1,    .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  2,0F ,  2,3M  ,动点 P 满足 1 2 OF MP PF    . (1)求动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2)过点  1,0D 作直线 AB 交C 于 A, B 两点,若 AFDV 的面积是 BFD△ 的面积的 2 倍,求 AB . 【试题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邢台市衡水市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新高考) 【答案】(1) 2 8y x ;(2) 3 17 2 . 【分析】(1)设  ,P x y ,求得 , ,MP OF PF    的坐标,结合 1 2 OF MP PF    ,化简、整 理,即可求得抛物线的方程;(2)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不妨设 1 20, 0y y  ,由 2AFD BFDS S△ △ ,求得 1 22y y 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1x my  ,联立方程组,结合根 与系数的关系得 1 2 8y y m  , 1 2 8y y   ,进而求得 1 2, ,y y m ,利用弦长公式即可求解. 【解析】(1)设  ,P x y ,因为  2,0F ,  2,3M  , 则  2, 3MP x y   ,  2,0OF  ,  2 ,PF x y   . 由 1 2 OF MP PF    ,可得  2 22 2x x y    ,化简得 2 8y x , 即动点 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 2 8y x . (2)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由题意知 1 1 2AFDS FD y △ , 2 1 2BFDS FD y △ , 易知 1 2 0y y  ,不妨设 1 20, 0y y  , 因为 2AFD BFDS S△ △ ,所以 1 22y y ,所以 1 22y y  . ①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1x my  , 联立 2 8 1 y x x my      消去 x ,得 2 8 8 0y my   ,则 264 32 0m    , 可得 1 2 8y y m  , 1 2 8y y   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1 2 14, 2, 4y y m    , 所以 2 1 2 1 3 171 1 4 ( 2)16 2AB m y y         . 23.已知抛物线 C 的顶点在原点,焦点为  1,0F  . (1)求C 的方程; (2)设 P 为C 的准线上一点,Q 为直线 PF 与C 的一个交点且 F 为 PQ 的中点,求Q 的 坐标及直线 PQ 的方程. 【试题来源】2020 届全国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 答 案 】( 1 ) 2 4y x  ;( 2 ) 点  1,2 3P 或  1, 2 3 ; 3 3 3 0x y   或 3 3 0x y   . 【分析】(1)根据焦点坐标可求出抛物线方程;(2)设点 P 坐标,根据中点坐标和抛物线 方程,由点斜式方程可得答案. 【解析】(1)由题可设抛物线方程为 2 2y px  ,因为焦点(−1,0)可得 12 p   所以 2p  ,所以 2 4y x  ; (2)设点 P 坐标为 11, y ,  2 2,Q x y , 因为 F 为 PQ 中点,所以 21 12 x   ,所以 2 3x   因为Q 在抛物线上,将 2 3x   代入得 2 2 3y   , 所以  3,2 3Q  或 3, 2 3  , 当 2 2 3y  时,由 1 2 02 y y  得 1 2 3y   ; 当 2 2 3y   时,由 1 2 02 y y  得 1 2 3y  ; 所以点  1,2 3P 或 1, 2 3 ;所以 2 1 2 1 3PQ y yk x x    所以直线方程 3 3 3 0x y   或 3 3 0x y   24.光学是当今科技的前沿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抛物线有如下光学性质:由其焦点射出的 光线经抛物线反射后,沿平行于抛物线对称轴的方向射出,今有抛物线 2: 2 ( 0)C x py p  , 一平行于 y 轴的光线从上方射向抛物线上的点 P ,经抛物线 2 次反射后,又沿平行于 y 轴 方向射出,若两平行光线间的最小距离为 8.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若直线 :l y x m  与抛物线C 交于 A,B 两点,以点 A为顶点作 ABN ,使 ABN 的外接圆圆心T 的坐标为 493, 8      ,求弦 AB 的长度. 【试题来源】江苏省两校(、兴化中学)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 联考 【答案】(1) 2 8x y ;(2)10 2 . 【解析】(1)设  1 1,P x y ,  2 2,Q x y , 因为 0, 2 pF      ,设直线 PQ 方程为 2 py kx  , k R , 由 2 2 2 x py py kx     ,得 2 22 0x pkx p   ,所以 1 2 2x x pk  , 2 1 2x x p  , 则两平行光线距离 2 2 2 1 2 4 4 2d x x p k p p     , 所以 2 8p  ,故抛物线方程为 2 8x y . (2)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A, B 中点  0 0,M x y 由 2 8x y y x m      ,得 2 8 8 0x x m   , > 0 > 2m   , 所以 1 2 0 42 x xx   , 0 4y m  , 因为 MT AB , 所以 1MT ABk k   ,即 494 8 1 14 3 m      ,解得 9 8m  , 所以 2 18 9 0 1x x x      , 2 9x  ,所以 2 1 21 1 10 2AB x x    . 25.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准线方程为 1 2y  , F 为抛物线C 的焦点,点 P 为 直线 1 23  y x 上任意一点,以 P 为圆心, PF 为半径的圆与抛物线C 的准线交于 A、 B 两点,过 A、 B 分别作准线的垂线交抛物线 C 于点 D 、 E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证明:直线 DE 过定点,并求出定点的坐标. 【试题来源】河南省许昌市、济源市、平顶山市 2020 届高三数学(理)第三次质检试题 【答案】(1) 2 2x y  ;(2)证明见解析,定点 1, 23M      . 【分析】(1)设抛物线 C 的标准方程为  2 2 0x py p   ,根据抛物线的准线方程可求得 p 的值,由此可求得抛物线 C 的方程;(2)设点 P 的坐标为 ,t s ,求出圆的方程,与直线 1 2y  方程联立,可得出关于 t 、 s 的二次方程,并设点 2 1 1, 2 xD x    、 2 2 2 , 2 xE x    ,可 列出根与系数关系,并求得直线 DE 的方程,进而可求得直线 DE 所过定点的坐标. 【解析】(1)设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  2 2 0x py p   , 依题意, 1 12 2 p p   ,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 2x y  ; (2) 10, 2F       ,设  ,P t s ,则 1 23s t  , 2 2 2 1 5 3 2PF t t      , 于是圆 P 的方程为     2 2 2 2 1 2x t y s t s         , 令 1 2y  ,得 2 2 2 0x tx s   ,① 设 2 1 1, 2 xD x    、 2 2 2 , 2 xE x    ,由①式得 1 2 2x x t  , 1 2 22 43x x s t     ,② 直线 DE 的斜率为 2 2 1 2 1 2 1 2 2 2 2DE x x x xk tx x        ,则直线 DE 的方程为   2 2 1 1 2 1 2 1 1 2 1 2 1 2 12 2 2 2 2 2 x x x x x x x x x x x xy x x x y x              , 代入②式就有 1 12 23 3y tx t y t x            , 因为上式对t R 恒成立,故 1 10,3 3 2 0 2 x x y y              ,即直线 DE 过定点 1, 23M      . 26.已知圆 2 2 1:( 1) 4M x y   ,动圆 N 与圆 M 相外切,且与直线 1 2x   相切. (1)求动圆圆心 N 的轨迹 C 的方程. (2)已知点 1 1( , ), (1,2)2 2P Q  ,过点 P 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 ,A B(与Q 点不重合),直线 ,QA QB 的斜率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试题来源】黑龙江省 2021 届高三(上)期中(理) 【答案】(1) 2 4y x ;(2)是, 8 3 . 【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得 N 到直线 1x   的距离等于 N 到 (1,0)M 的距离,由抛物 线的定义可知, N 的轨迹 C 为抛物线,其方程为 2 4y x ;(2)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1 1( )2 2x m y   ,点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直线 ,QA QB 的斜率分别为 1k 和 2 1 2,k k k   , 联立直线和抛物线方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得 1 2y y 和 1 2y y ,根据斜率公式得 1k 和 2k ,利 用 1 2y y 和 1 2y y 化简 1 2k k   即可得到定值. 【解析】(1)设 N 直线 1 2x   的距离为 d ,因为动圆 N 与圆 M 相外切,所以 1 2MN d  , 所以 N 到直线 1x   的距离等于 N 到 (1,0)M 的距离,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N 的轨迹C 为抛物线,其焦点为 (1,0)M ,准线为 1x   ,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 4y x .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1 1( )2 2x m y   ,即 2 2 1 0x my m    因为 ,A B 与Q 点不重合,所以 3 5m  设直线 ,QA QB 的斜率分别为 1k 和 2 1 2,k k k   ,点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联立 2 2 2 1 0, 4 , x my m y x       消去 x 并整理得 2 4 2 2 0y my m    , 则 1 2 4y y m  , 1 2 2 2y y m  , 由 2(4 ) 4(2 2 ) 0m m     ,解得 1m   或 1 2m  ,且 3 5m  . 可得 1 1 1 1 1 1 1 2 2 2( 2) 11 2 3(2 1) 12 y y yk x my mmy m          ,同理可得 2 2 2 2( 2) 2 3 yk my m    , 所以 1 2 1 2 1 2 2 2 1 2 1 2 1 2 2( 2) 2( 2) 2[4 3( 1)( ) 4( 3)] 2 3 2 3 4 2 ( 3)( ) ( 3) y y my y m y y m my m my m m y y m m y y m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4 (2 2 ) 3( 1)4 4( 3)] 8( 5 2 3) 8 4 (2 2 ) 2 ( 3)4 ( 3) 3( 5 2 3) 3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                 , 故直线 ,QA QB 的斜率之和为定值 8 3 . 【名师点睛】利用斜率公式转化为 ,A B 两个点的纵坐标之和与纵坐标之积,再根据根与系 数关系代入化简是解题关键,本题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27.已知抛物线  2 2 0y px p   的焦点为 F , x 轴上方的点  2,M m 在抛物线上,且 5 2MF  ,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点 A,B 与 M 不重合),设直线 MA ,MB 的 斜率分别为 1k , 2k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已知 1 2 2k k   ,l : y kx b  ,求b 的值. 【试题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 11 月学情检测 【答案】(1) 2 2y x  ;(2) 1 . 【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 22 pMF    ,求得 p 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的 方程;(2)由(1)得出点  2,2M  ,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联立方程组由根与系数的 关系,求得 2 1 2 1 22 2 2 2 ,kb bx x x xk k     ,再结合 1 2 2k k   ,列出方程,求得 b 的值, 即可求解. 【解析】(1)由题意,抛物线  2 2 0y px p   , x 轴上方的点  2,M m 在抛物线上,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  522 2 pMF     ,解得 1p 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2y x  . (2)由(1)可知,点 M 的坐标为 2,2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联立方程组 2 2 y kx b y x      ,得整理  2 2 22 2 0k x kb x b    , 则 1 2 2 2 2kbx x k    , 2 1 2 2 bx x k  , ① 因为 1 2 1 2 1 2 2 2 22 2 y yk k x x        , 即        1 2 2 1 1 22 2 2 2 2 2 2kx b x kx b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2 2 2 4 8 2 4 8kx x k x x b x x x x b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1 2 1 22 2 2 2 4 0k x x k b x x b       , 将①代入得,  2 2 2 1 0b b k b     ,即  1 2 2  0b b k    解得 1b   或 2 2b k  ,当 1b   时,直线 l 为 1y kx  ,此时直线恒过 0, 1 ; 当 2 2b k  时,直线 l 为  2 2 2 2y kx k k x      ,此时直线恒过 2,2 (舍去) 所以 1b   . 【名师点睛】解答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问题的策略: (1)参数法:参数解决定点问题的思路:①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直线中的参数表示变化量, 即确定题目中核心变量(通常为变量 k );②利用条件找到 k 过定点的曲线 0( ),F x y  之间 的关系,得到关于 k 与 ,x y 的等式,再研究变化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系,得出定点的坐标; (2)由特殊到一般发:由特殊到一般法求解定点问题时,常根据动点或动直线的特殊情况 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 28.已知直线 2y x  与抛物线 2 2y px 相交于 A,B 两点,满足OA OB .定点  4,2C ,  4,0D  , M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直线 CM , DM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分别是 E , F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求证:当 M 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只要点 E 、 F 存在且不重合),直线 EF 恒过一个 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的坐标. 【试题来源】湖北省十一校考试联盟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 12 月联考 【答案】(1) 2 2y x ;(2)证明见解析;定点 4,4 . 【分析】(1)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联立 2y x  与 2 2y px 消元后利用根与系数关 系得 1 2x x , 1 2x x ,由OA OB 可得 1 2 1 2 0OA OB x x y y     ,即可求出 p 的值,进而 得出抛物线方程;(2)设 M 、 E 、 F 坐标由C 、 M 、 E 共线可得 M 、 E 的坐标关系, 同理可得 F 、M 的坐标关系,进而求出直线 EF 的方程,将 E 、F 坐标代入即可得到直线 EF 恒过定点的坐标. 【解析】(1)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将 2y x  代入 2 2y px ,得 22 2x px  , 化简得  2 4 2 4 0x p x    ,所以 1 2 4x x  , 1 2 4 2x x p   ; 因此:     1 2 1 2 1 2 1 22 2 2 4 4y y x x x x x x p         , 又OA OB ,所以 1 2 1 2 0x x y y  ;得 1p  ,抛物线的方程 2 2y x . (2)设 M 、 E 、 F 坐标分别是 2 0 0,2 y y     , 2 1 1,2 y y     , 2 2 2,2 y y     , 由C 、 M 、 E 共线,得 EM CMk k ,即 1 0 0 2 22 0 01 2 42 2 2 y y y y yy     , 整理可得  0 1 0 12 8y y y y   ,所以 0 1 0 2 8 2 yy y   , 同理:由 D 、 M 、 F 共线,得 2 0 8y y  , 所以直线 EF 的方程为    2 1 1 1 12 2 2 1 1 2 2 2 2 y yy y x x x xy y y y      , 整理可得  1 2 1 2 2y y y y y x   , 将 0 1 0 2 8 2 yy y   , 2 0 8y y  代入直线 EF 方程得     2 02 2 4 4 8 2 8 0x y y x y      , 所以 0 4 0 2 8 0 x y x y         ,方程组有解 4x y  所以直线 EF 恒过定点  4,4 , 29.已知曲线 C 是顶点为坐标原点 O,且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曲线 C 上一点 A(x0,2)到 准线的距离为 5 2 ,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小于 4.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与点 A 的坐标; (2)若 MN,PQ 是过点(1,0)且互相垂直的 C 的弦,求四边形 MPNQ 的面积的最小值. 【试题来源】云南省西南名校联盟 2021 届高三 12 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理) 【答案】(1)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2 2y x , (2 2)A , ;(2)12. 【分析】(1)设抛物线标准方程,利用点 A 在抛物线上,及其到准线的距离求解参数 p 即 得结果;(2)先设直线 MN 的方程并与抛物线联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弦长 MN ,再利用 垂直关系设 PQ 的方程并与抛物线联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弦长 PQ ,计算面积 1 | | | |2S MN PQ  ,结合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 【解析】(1)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2 2 ( 0)y px p  , 因为点 A 在抛物线上,所以 04 2px ,得 0 2x p  , 所以点 A 到准线的距离为 0 2 5 2 2 2 p px p     ,即 2 5 4 0p p   , 解得 4p  或 1p  ,又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p , 4p  ,故 1p  , 0 2 2x p   , 所以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2 2y x , (2 2)A , . (2)设 MN: 1x my  ,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可得 2 2 2 0y my   , 设 1 1( )M x y, , 2 2( )N x y, ,则 1 2 1 2 2 2 y y m y y      , , 所以 2 2 2 2 1 2 1 21 ( ) 4 2 (1 )( 2)MN m y y y y m m       . 因为 PQ MN ,所以 PQ: 1 1x ym    , 同理,用 1 m  代换上式的 m ,可得 2 2 1 1| | 2 1 2PQ m m          , 所以四边形 MPNQ 的面积 2 2 2 2 1 1 1| | | | 2 (1 )( 2) 1 22S MN PQ m m m m              2 2 2 2 1 12 (1 ) 1 ( 2) 2m mm m                2 2 2 2 1 12 2 5 2m mm m          . 因为 2 2 1 2m m   ,当且仅当 2 1m  时,等号成立. 故 2 2 12 4 2m m    = , 2 2 15 2 9 3m m        ,当且仅当 2 1m  时,等号成立. 所以 2 2 3 12S     ,当且仅当 2 1m  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 1m   时,四边形 MPNQ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为 12. 30.已知抛物线 2: 2C y px 的焦点为  1,0F ,斜率为 k 的直线 1l 过点   0, 0P m m  , 直线 1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 A, B 两点.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直线 2l 过点   0, 0P m m  ,且倾斜角与 1l 互补,直线 2l 与抛物线C 交于 M , N 两 点,且 FAB 与 FMN 的面积相等,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试题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答案】(1) 2 4y x ;(2)   0,1 1, 2 . 【分析】(1)由抛物线C 的焦点为  1,0F ,得到 12 p  ,求得 2p  ,进而得到抛物线的 方程;(2)令 1 : ( )l x t y m  , 2 : ( )l x t y m   ,联立方程组,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 长 公 式 , 求 得 2 2| | 4 1AB t t at   , 得 到 ABCS 和  FMNS , 根 据 面 积 相 等 , 得 到 2 2 1 02t m   ,进而求得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抛物线 2: 2C y px 的焦点为  1,0F , 可得 12 p  ,解得 2p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4y x . (2)根据题意,令 1 : ( )l x t y m  , 2 : ( )l x t y m   , 联立方程组 2 ( ) 4 x t y m y x     ,整理得 2 4 4 0y ty tm   , 可得 4 , 4A B A By y t y y tm    ,所以 2 2 2| | 1 4 1A BAB t y y t t at      , 2 2 2 2 1 |1 |4 1 2 12 1ABC mtS t t mt t mt mt t         △ , 用 t 代t ,可得 2   2 | 1|=FMNS t mt mt   , 所以 2 22 | 1| 2 | 1|t mt mt t mt mt     ,化简得 2 2 1 02t m   , 又由 2 2 0 0 t mt t mt       ,可得 2 2t m ,所以 2 2 2 1 2t mm   ,解得 0 2m  , 又由 FAB 、 FMN 构成直线 1l 、 2l 不过 1,0 点,即 1m  , 所以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  0,1 1, 2 . 【名师点睛】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1)几何转化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和意义,则考虑利用圆、 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形、几何性质来求解; (2)函数取值法:当题目给出的条件和结论的几何特征不明显,则可建立目标函数,再求 这个函数的最值,常用方法:(1)配方法;(2)基本不等式法;(3)单调性法;(4)三角换 元法;(5)导数法等,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1.已知点 P 是抛物线C : 21 2y x 上的一点,其焦点为点 F ,且抛物线C 在点 P 处的切 线l 交圆 O : 2 2 1x y  于不同的两点 A, B . (1)若点  2,2P ,求 AB 的值; (2)设点 M 为弦 AB 的中点,焦点 F 关于圆心 O 的对称点为 'F ,求 'F M 的取值范围. 【试题来源】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 【答案】(1) 2 5 5AB  (2) 2 3 3 2 2 1,2 2       【分析】(1)利用导数求出过点  2,2P 的抛物线的切线,切线与圆相交,根据弦心距、半 径、弦长的关系求解即可;(2)设点  0 0,P x y ,联立切线与圆的方程消元可得一元二次方 程,由根与系数关系求出中点 M 的坐标,由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出 4 2 0 0 2 0 ' 1 1 2 1 x xF M x    , 令 2 0 1t x  换元,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取值范围. 【解析】设点  0 0,P x y ,其中 2 0 0 1 2y x . 因为 'y x ,所以切线l 的斜率为 0x ,于是切线l : 2 0 0 1 2y x x x  . (1)因为  2,2P ,于是切线l : 2 2y x  .故圆心 O 到切线l 的距离为 2 5 d  . 于是 2 2 2 2 52 1 2 1 55 dAB         . (2)联立 2 2 2 0 0 1 1 2 x y y x x x      得  2 2 3 4 0 0 0 11 1 04x x x x x     .设  1 1,A x y ,  2 2,B x y ,  ,M x y .则 3 0 1 2 2 0 1 xx x x    ,    23 2 4 0 0 0 14 1 1 04x x x          . 解得 2 02 2 2 2 2 2x    ,又 2 0 0x  ,于是 2 00 2 2 2x   . 于是   3 01 2 2 02 2 1 xx xx x    ,   2 2 0 0 0 2 0 1 2 2 1 xy x x x x      . 又C 的焦点 10, 2F      ,于是 ' 10, 2F     . 故     2 2 3 2 0 0 2 2 0 ' 0 1 22 1 2 1 F x x x x M                     6 4 2 0 0 0 2 22 00 1 11 2 14 1 x x x xx      . 令 2 0 1t x  ,则1 3 2 2t   .于是 2 ' 1 3 3 1 3 32 2F t t tt tM      . 因为 3t t  在 1, 3 单调递减,在  3,3 2 2 单调递增. 又当 1t  时, ' 1 2F M  ;当 3t  时, ' 2 3 3 2F M   ; 当 3 2 2t   时, ' 2 2 1 1 2 2F M   . 所以 'F M 的取值范围为 2 3 3 2 2 1,2 2       . 32.已知 M 是抛物线 2: 4C y x 上一点,F 是抛物线 C 的焦点, 4MF  . (1)求直线 MF 的斜率; (2)已知动圆 E 的圆心 E 在抛物线 C 上,点  2,0D 在圆 E 上,且圆 E 与 y 轴交于 A,B 两点,令| |DA m ,| |DB n ,求 n m m n  最大值. 【试题来源】云南省红河州 2020 届高三高考数学(理)一模试题 【答案】(1) 3 ;(2) 2 2 . 【分析】(1)利用点 M 到焦点 F 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解出点 M 的横坐标,继而得到纵 坐标,然后计算直线 MF 的斜率;(2)设出动圆的圆心,表示出圆的标准方程,解出圆 E 与 y 的交点坐标,得出 DA 和 DB ,然后求其最大值. 【解析】(1)设  0 0,M x y ,因为| | 4MF  ,所以 0 1 4x   ,所以 0 3x  , (3, 2 3)M  且  1,0F ,所以直线 MF 的斜率为 2 3 33 1    ; (2)设圆心 2 ( , )4 bE b ,圆 E 的方程为 2 2 2 2 2 2( ) ( ) ( 2)4 4 b bx y b b      , 化解得 2 2 2 22 4 02 bx y x by b      ,令 0x  得 2 22 4 0y by b    , 即    2 2 0y b y b          ,所以 2y b  或 2y b  , 不妨设  0, 2A b  ,  0, 2B b  , 2 2| | 4 ( 2) 4 8m DA b b b       , 2 2| | 4 ( 2) 4 8n DB b b b       ,   2 2 2 2 22 2 4 8 4 8 8 (4 ) n m n m b b b b m n mn b b           2 4 2 2 44 4 2 16 64 16 162 2 1 6464 64 b b b b bb b         2 2 16 162 1 2 1 2 264 82b bb b        , 当且仅当 2 2 64b b  ,即 2 2b  时,取“=”,所以 n m m n  的最大值为 2 2 . 33.已知曲线C 上的动点 M 到 y 轴的距离比到点 F (1,0)的距离小 1, (1)求曲线C 的方程; (2)过 F 作弦 PQ RS、 ,设 PQ RS、 的中点分别为 A B、 ,若 0PQ RS   ,求| |AB uuur 最小 时,弦 PQ RS、 所在直线的方程; (3)在(2)条件下,是否存在一定点T ,使得 AF TB FT    ?若存在,求出T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试题来源】广东省实验中学 202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答案】(1) 2 4y x ;(2) 1 0x y   或 1 0x y   ;(3)存在,T (3,0). 【分析】(1)根据曲线C 上的动点 M 到 y 轴的距离比到点 F (1,0)的距离小 1,得到 M 到 (1, 0)F 的 距 离 等 于 到 直 线 1x   的 距 离 , 然 后 利 用 抛 物 线 的 定 义 求 解 .( 2 ) 设 : ( 1)PQl y k x  与 2 4y x 联立,求得 A 的坐标,然后再由 0PQ RS   求得 B 的坐标, 然后利用两点间距离求解.(3)将 AF TB FT    变形为 AT TB  ,即 , ,A T B 三点共 线,然后将问题转化为探求直线 AB 是否过定点求解. 【解析】(1)因为曲线C 上的动点 M 到 y 轴的距离比到点 F (1,0)的距离小 1, 所以 M 到 (1, 0)F 的距离等于到直线 1x   的距离, 所以曲线C 是以 F 为焦点、直线 1x   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4y x . (2)设 : ( 1)PQl y k x  ,代入 2 4y x 得 22 2 22( 2) 0k x k x k    ,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2 1 2 1 22 2( 2) , 1kx x x xk    , 2 1 2 2 2 2 212A x x kx k k       , 2( 1)A Ay k x k    , 2 2 2(1 , )A k k   , 0PQ RS    , PQ RS  ,只要将 A点坐标中的 k 换成 1 k  ,得 2(1 2 , 2 )B k k  , 2 2 2 4 2 2 4 2 2 2 4 4(1 (1 2 )) ( 2 ) 4 4 4AB k k k kk k k k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1k   时取“=”) 所以, | |AB uuur 最小时,弦 PQ RS、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1)y x   ,即 1 0x y   或 1 0x y   . (3) AF TB FT AF FT TB AT TB                 ,即 , ,A T B 三点共线, 是否存在一定点T ,使得 AF TB FT    ,即探求直线 AB 是否过定点 , 由(2)知,直线 AB 的方程为 2 2 2 22 2 ( 2 1)22 1 ( 1) k ky k x k k k          即 2(1 ) ( 3)k y k x   ,直线 AB 过定点(3,0), 故存在一定点T (3,0),使得 .AF TB FT    34.已知抛物线 2: 4C y x 的焦点为 F ,过点  2,0P 的直线交抛物线 C 于  1 1,A x y 和  2 2,B x y 两点. (1)当 1 2 4x x  时,求直线 AB 的方程; (2)若过点 P 且垂直于直线 AB 的直线l 与抛物线 C 交于 ,C D 两点,记 ABF 与 CDF 的 面积分别为 1 2,S S ,求 1 2S S 的最小值. 【试题来源】2020 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联合(理) 【答案】(1) 2x  ;(2)12. 【分析】(1) 设直线方程为 2x my 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 解得 0m  即可.(2)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表达 1 2,S S ,再根据基 本不等式的方法求最小值即可. 【解析】 (1)由直线 AB 过定点  2,0P ,可设直线方程为 2x my  . 联立 2 2 4 x my y x     消去 x ,得 2 4 8 0y my   ,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1 2 1 24 , 8y y m y y    , 所以   2 1 2 1 2 1 22 2 4 4 4 4 4x x my my m y y m m m             . 因为 1 2 4x x  .所以 24 4 4m   ,解得 0m  .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2x  . (2)由(1),知 ABF 的面积为 1 1 2 1 2 1 1 1 12 2 2APF BPFS S S PF y PF y y y                 2 2 1 2 2 2 2 1 1 1 14 4 4 8 16 32 2 22 2 2y y y y m m m           . 因为直线 CD 与直线 AB 垂直, 且当 0m  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2x  ,则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 0y  , 但此时直线l 与抛物线 C 没有两个交点, 所以不符合题意,所以 0m  .因此,直线 CD 的方程为 1 2x ym    . 同理, CDF 的面积 2 2 12 2S m   . 所以  2 2 1 2 2 2 1 24 2 2 4 5 2S S m mm m          2 2 24 5 2 2 4 5 2 2 12m m        , 当且仅当 2 2 22m m  ,即 2 1m  ,亦即 1m   时等号成立. 35.已知抛物线  2: 2 0C y px p  的焦点为 F ,点 F 到直线 1 0x y   的距离为 2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 1l 、 2l 经过点  1,0M  ,斜率为 1k 的直线 1l 与抛物线C 交于 A 、 B 两点,斜率为 2k 的直线 2l 与抛物线 C 交于 D 、 E 两点,记 MA MB MD ME     , 若 1 2 1 2k k   ,求  的最小值. 【试题来源】河南省 2020 届高三(6 月份)高考数学(文)质检试题 【答案】(1) 2 4y x ;(2)  的最小值为144 . 【分析】(1)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 1 0x y   的距离为 2 可求得正实数 p 的值,进 而可得出抛物线C 的方程;(2)设点  1 1,A x y 、  2 2,B x y ,将直线 1l 的方程与抛物线 C 的 方程联立,列出根与系数关系,利用弦长公式求得 MA MB ,同理可求得 MC MD ,由 此可得出  的表达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  的最小值. 【解析】(1)抛物线的焦点 F 的坐标为 ,02 p     , 点 F 到直线 1 0x y   的距离为 12 2 2 p   ,因为 0p  ,所以 2p  .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 4y x ; (2)设点  1 1,A x y 、  2 2,B x y , 联立方程   2 1 4 1 y x y k x     ,消去 y 后整理为  2 2 2 2 1 1 12 4 0k x k x k    , 由题意得   1 22 4 1 1 0 2 4 4 0 k k k      ,所以 11 0k   或 10 1k  , 所以 2 1 1 2 2 1 1 2 4 2 1 kx x k x x      ,又 2 1 11 1MA k x   , 2 1 21 1MB k x   , 所以,         2 2 1 1 2 1 1 2 1 21 1 1 1 1MA MB k x x k x x x x             22 12 1 1 2 2 1 1 4 14 21 2 kkk k k     .同理,  2 2 2 2 4 1k MD ME k    . 所以     2 2 2 2 2 2 1 2 1 2 1 2 2 2 2 2 1 2 1 2 16 1 1 16 1k k k k k k MA MB MC MD k k k k             2 2 1 2 1 2 516 5 94 64 2 64 1441 4 4 4 k k k k  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1 2 2 2 2 2 k k      或 1 2 2 2 2 2 k k      取等号),所以  的最小值为144 . 36.已知抛物线 2: 2 ( 0)C x py p  上一点  M ,9m 到其焦点下的距离为 10.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设过焦点 F 的的直线l 与抛物线 C 交于 ,A B 两点,且抛物线在 ,A B 两点处的切线分别 交 x 轴于 ,P Q 两点,求 AP BQ 的取值范围. 【试题来源】广西 2020 届高三数学(理)考试二试题 【答案】(1) 2 4x y (2) 2, 【解析】(1)已知  ,9M m 到焦点 F 的距离为 10,则点 M 到准线的距离为 10. 因为抛物线的准线为 2 py   ,所以9 102 p  , 解得 2p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4x y . (2)由已知可判断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斜率为 k ,因为  0,1F ,则l : 1y kx  . 设 2 1 1, 4 xA x     , 2 2 2, 4 xB x     ,由 2 1{ 4 y kx x y    消去 y 得, 2 4 4 0x kx   , 所以 1 2 4x x k  , 1 2 4x x   . 由于抛物线C 也是函数 21 4y x 的图象,且 1' 2y x ,则 PA :   2 1 1 1 1 4 2 xy x x x   . 令 0y  ,解得 1 1 2x x ,所以 1 1 ,02P x     ,从而  2 2 1 1 1 44AP x x  . 同理可得,  2 2 2 2 1 44BQ x x  , 所以    2 2 2 1 2 1 2 1 4 (4 )16AP BQ x x x x         2 22 2 1 2 1 2 1 2 1 16 416 x x x x x x      22 1 k  . 因为 2 0k  ,所以 AP BQ 的取值范围为 2, . 37.已知抛物线 2: 2 ( 0)C x py p  的焦点到直线 :l y x  的距离为 2 8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如图,若 1 ,02N     ,直线l 与抛物线 C 相交于 ,A B 两点,与直线l 相交于点 M , 且| | | |AM MB ,求 ABN 面积的取值范围. 【试题来源】吉林省通化市 2020 届高三高考数学(文)七模试题 【答案】(1) 2x y ;(2) 10, 4      . 【分析】(1)写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可得 p 的 值,即得抛物线的方程;(2)设 ( , )( 0)M m m m  ,直线 : ( )( 1)l y m k x m k      ,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将直线 l 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2k m  .求出点 N 到直线 AB 的距离 d ,根据弦长公式求出 AB ,故 ABN 的面积 1 | |2ABNS AB d ,可求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析】(1)抛物线 2: 2 ( 0)C x py p  的焦点坐标为 0, 2 p     ,  焦点到直线 :l y x  的距离为 2 8 , 2 2 12 ,4 8 22 p p p     . 抛物线C 的方程为 2x y . (2)由题意可设 ( , )( 0)M m m m  ,直线 : ( )( 1)l y m k x m k      , 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抛物线的方程 2x y ,消去 y ,得 2 0x kx km m    .  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 ,A B 两点, 2 24( ) 4 4 0k km m k km m         . 设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则 1 2x x k  . | | | |,AM MB M  是线段 AB 的中点, 1 2 2 , 2kx mx m      , 代入 2 4 4 0k km m     ,解得 0 1m  . 又 1k   , 2 1m   , 1 2m  , 10 2m   或 1 12 m  . 直线l 的方程为 22 2y mx m m    . 点 N 到直线 AB 的距离 2 2 2 2 2 2 1 4 1 4 m m m m m d m m        ,又 2 1 2 2x x m m  ,  22 2 2 2 1 2 1 2 1 2| | 1 4 1 4 4 1 4 2AB m x x m x x x x m m m             , 2 21 | | 22ABNS AB d m m m m       . 令 2t m m  ,则 32ABNS t . 10 2m  或 1 12 m  , 10 2t   3 12 0, 4t      ,即 10, 4ABNS     . ABN△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10, 4      . 38.设抛物线 C: 2 2x py ( 0p  )过点 2,1 . (1)求抛物线 C 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 l 交曲线 C 于 M、N 两点,分别以点 M、N 为切点作曲线 C 的切线相交于点 P, 且两条切线垂直,求三角形 MNP 面积的最小值. 【试题来源】2020 届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卉原中学高三模拟自测联考(理) 【答案】(1) 2 4x y ;(2)4. 【分析】(1)将点 2,1 代入抛物线即可求得;(2)设直线方程为 y kx b  ,代入抛物线, 写出根与系数关系,将三角形 MNP 的面积用 k 表示出来,即可求出最值. 【解析】(1)抛物线 C: 2 2x py ( 0p  )过点 2,1 ,则 4 2p ,得 2p  . 曲线 C 的标准方程为 2 4x y ; (2)依题知直线 l 存在斜率,设方程为 y kx b  , 设 l 与曲线 C 相交于点  1 1,M x y ,  2 2,N x y ( 1 2x x ) 联立方程 2 4x y y kx b      可得 2 4 4 0x kx b   , 2 1 2 1 2 16 16 0 4 4 k b x x k x x b           由 2 4x y ,得 21 4y x , 1 2y x  . 1 1 2MPk x  , 2 1 2NPk x  ,  两切线垂直, 1 2 1 14 x x   ,即 1 2 4x x   ,得 1b  l 方程为 1y kx  ,     2 2 21 16 16 4 1MN k k k      . 联立 MPl : 2 1 1 1 1 2 4y x x x  , NPl : 2 2 2 1 1 2 4y x x x  得 1 2 22P x xx k  , 1Py   .点 P 坐标为 2 , 1k  . 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2 2 2 2 1 k d k    .     2 2 2 2 2 2 21 1 4 1 4 1 12 2 1PMN k S MN d k k k k △             , 易知当 2 0k  时, PMNS△ 的面积最小,且为 4,即 min 4PMNS △ . 39.已知抛物线 2: 2 ( 0)C x py p  的焦点为 F ,Q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  2 2,1FQ 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2)过点  0,4P x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 M 、 N 两点,且 P 为线段 MN 的中点.若线 段 MN 的中垂线交 y 轴于 A ,求 AMN 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来源】2020 届高三下学期 6 月模拟(文) 【答案】(1) 2 4x y ;(2) 40 159 . 【解析】(1)设 Q 点的坐标为 ( , )x y ,依题意的 0, 2 pF      , 因为  2 2,1FQ  ,即  , 2 2,12 px y     , 2 2x  , 12 py   , 2 2, 12 pQ    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8 2 12 pp     即 2 2 8 0p p   4p   (舍去)或 2p 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2 4x y ; (2)由题意可得,直线l 的斜率存在. 所以设直线l 的方程为 y kx m  , 1 1( , )M x y , 2 2( , )N x y , 联立 2 4 y kx m x y     ,消去 y 理得 2 4 4 0x kx m  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1 2 1 2 2 4 4 16( ) 0 x x k x x m k m          因为 0( ,4)P x 是线段 MN 的中点,所以有 1 2 04 2x x k x   ,即 0 2x k ① 1 2 1 2( ) 2 8y y k x x m     ,即 24 2 8k m  , 24 2m k   ② MN 中垂线的方程为 0 14 ( )y x xk     令 0x  得 0 0 1 24 ( ) 4 4 6x ky xk k k         ,所以点 (0,6)A . 设点 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则 2 | 6 | 1 md k   . 弦长 2 2 1 2 1 2| | 1 ( ) 4MN k x x x x    2 24 1 k k m   所以, 1 | |2AMNS MN d 2 2 2 1 | 6 |4 12 1 mk k m k     22 | 6 |k m m   由②式可得 2 22 4 2 2AMNS k k    2 24 4 | 1|k k   令 24t k  ,则 2t  ; 又 216( ) 0k m    ,由②式得到 24 0k  即 0t  , 0 2t   , 换元 2 3( ) 4 (5 ) 4(5 ),(0 2)f t t t t t t      , 则 2 15 15( ) 4(5 3 ) 12 3 3f t t t t                , 150, 3t       时, ( ) 0f t  ,则 ( )f t 单调递增; 15 ,23t      时, ( ) 0f t  ,则 ( )f t 单调递减. 故函数 max 15( ) 3f t f       40 159  ,此时, 15 3t  ,所以 2 154 3k  得 21 3k   , 则 2 24 2 3m k    ,直线l 的方程 21 2 3 3y x   . 所以 AMN 面积的最大值为 40 159 . 40.已知抛物线 C 的顶点在原点 O ,准线为 1 2x   . (1)求抛物线 C 的标准方程; (2)点 A, B 在C 上,且OA OB , OD AB ,垂足为 D ,直线OD 另交C 于 E ,当 四边形OAEB 面积最小时,求直线 AB 的方程. 【试题来源】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 2021 届高三入学考试 【答案】(1) 2 2y x ;(2)  33 1 24y x   . 【解析】(1)设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  2 2 0y px p  , 由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1 2x   ,可得 1 2 2 p   ,解得 1p  , 故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 2 2y x . (2)先证直线 AB 过定点 2,0 .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x ty m  ,  1 1,A x y ,  2 2,B x y , 由OA OB ,可得OA OB  ,所以 1 2 1 2 0x x y y  , 可得 2 2 1 2 1 2 02 2 y y y y   ,解得 1 2 4y y   , 联立方程组 2 2 x ty m y x     ,整理得 2 2 2 0y ty m   ,可得 1 2 2y y m  , 所以 2 4m   ,解得 2m  ,故直线 AB 过定点  2,0 . 由已知再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 2y k x  ,则直线 OD 的方程为 1 y xk , 联立方程组 2 1 2 y xk y x      ,可得 2 2 1 2x xk  ,解得 22Dx k ,所以  22 , 2E k k , 所以 4 2 24 4 2 1OE k k k k    联立方程组   2 2 2 y k x y x      ,整理得 2 2 4 0y yk    ,所以 1 2 2y y k   ,又由 1 2 4y y   , 所以   2 2 2 2 1 2 1 22 2 2 1 1 2 2 1 4 11 4 1 16 k kAB y y y yk k k k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22 2 4 2 2 2 1 4 11 12 2 4 9 62OAEB k k S AB OE k kk k           , 设   2 14 9 6f t t t t      2 0t k  ,则     2 2 2 1 8 118 9 t t t f t t t t        , 由   10 1f t t     , 2,3 1 33 16t   , 易知  f t 在 1 330, 16       递减,在 1 33 ,16        上递增, 因此  f t 在 1 33 16t   取最小值,从而面积取得最小值,此时 33 1 4k   , 故直线 AB 的方程为 33 1 4y    2x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