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梳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梳理

ID:584067

大小:102.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 2 课《说和做》知识点梳理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词 语 1. 梳 头 shū tóu 2. 抱 歉 bào qiàn 3. 秩 序 zhì xù 4. 深 宵 shē n xiā o 5. 伴 侣 bàn lǚ 6. 小 楷 xiǎo kǎi 7. 硕 果 shuò guǒ 8. 卓 越 zhuó yuè 9. 迭 起 dié qǐ 10. 澎 湃 péng pài 11. 大 无 畏 dà wú wèi 12. 锲 而 不 舍 qiè ér bù shě 13. 目 不 窥 园 mù bù kuī yuán 14. 沥 尽 心 血 lì jìn xī n xuè 15. 心 不 在 焉 xī n bù zài yā n 16. 慷 慨 淋 漓 kā ng kǎi lín lí 17. 气 冲 斗 牛 qì chō ng dǒu niú 词语释义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硕果: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心不在焉:心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臧克家,他被誉为“农民诗人”。 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臧克家的散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与作 为革命家方面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 国热情。 课文鉴赏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 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 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作者 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 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 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 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2.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 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等皆可。老师也可联系王国维先生《人 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3.文章第 11 段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 话定要讲个痛快”,请想象闻先生讲了什么话。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段话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之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 人们斗志的话。 4.“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 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在这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独裁,大声疾呼的发展过程,语 言精练,生动形象。 5.联系时代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 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一多 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遍意义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必须以生命 为代价,要不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 课文结构图 课后习题解答 一、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 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作为“学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由此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着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 这种写法的好处。 示例: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 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处细节描写表 观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苦读的目的在于探索救国道路。 自 20 世纪 20 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 族的途径。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 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 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 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心境,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任何别 的事情能使他分心。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