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教育联盟2021年2月高三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大教育联盟2021年2月高三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ID:583769

大小:95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 大教育山东联盟学校 2021 届高三收心考试 语 文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华读书报:20 世纪 70 年代您就开始诗歌创作,诗歌使您的作品具有怎样的底色? 梁衡:诗歌是时代的号角。我写诗也是受到时代的影响,1975 年我在《北京文学》上 发表了一首写大寨的诗歌。我小时候受古典诗文的熏陶,被父亲逼着背《千家诗》。大学赶 上激情澎湃的时代,《回延安》《雷锋之歌》《向困难进军》《祝酒歌》等等,我都背过。诗歌 对我的创作的影响,一是陶冶情感,二是锤炼语言。旧诗给人意境,新诗直接点燃人的激情。 中华读书报:进入新时期举办第一次“全国好新闻奖”,您的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 专家的故事》(《光明日报》1980 年 11 月 14 日)就得了奖。新闻和文学,您是如何转化自 如的? 梁衡:首先是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正好抓住了。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主角,记者是 时代的主笔,我写《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就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关口。但那篇通讯只有 几千字。正好《青年文学》创刊号要出版,我以此为题材写了篇报告文学,发表后获得几个 文学奖项,这是时代给予的。 中华读书报:20 世纪 90 年代,即使您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创作也没有停止。《觅 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等政治散文被誉为“红色经典”。创作这类作品,您是 否愿意谈谈是如何把握的?有何特点? 梁衡:写政治散文和我的经历有关。自古作家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政治家、思想家兼作 家,比如范伸淹和唐宋八大家,他们的文章是站在政治舞台上的思考;一种是专业作家,比 如李白、司马相如。那时兼职作家多于专业作家。当然现在专业作家多了,倒过来了,多于 政治作家。作为官员作家,我认为有责任从我理解的高度为下一代讲清楚历史。我写的都是 大家熟悉的人物,但我走的一条特殊的路子,把伟人的思想人格提炼出来,用辩证的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把历史的面貌剥清楚,挖掘想轨迹和情感。文学是人学,当然也 应该是伟人之学。 我的政治散文把握这样几点,一是直接抒写同时代的重大政治人物和事件,剖祈理事, 不避尊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共产党六位总书记我写过三位,包括瞿秋白、张闻天、毛泽 东等,其他重要领袖人物如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方志敏等也都写过。二是书写前代人 物、事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进行审视,找到独特的切入点,关照现实。 中华读书报:对于散文创作,您的主张是什么? 梁衡:我的文学主张是“二为三境五诀”:“二为”指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散文 唯美是对的,但文章只有美的技巧,作家就成了一个杂技演员。我主张文以载道,要有思想。 “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境界,一是客观的描述之美,“形境”;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 种精神氛围教人留恋体味,“情境”;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你不得不信的道理,谓之“理 境”,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五诀”是:形、事、情、理、典。指要达到三境的方法, 文中必有具体形象,有可叙之事,有真挚的情感,有深刻的道理,但还有可借用的典故。 中华读书报:我发现您谈的最多的是“时代”。您的文学创作与国家命运总是连在一起 的。无论为人还是为文,为什么您有这种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 梁衡:一是来自家庭熏陶。我父亲是个老教育工作者,解放后担任霍州县长。他读了很 多书,我受他的思想影响。二是来自时代和大学教育的影响。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 和大家一起照相,他坐在前边的椅子上,后面的同学很清楚地看到他肩膀上的补丁。人大就 是那样艰苦奋斗的氛围。当年我们学雷锋学焦裕禄,每到周末同学们找地方帮别人义务干活。 时代造就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三是受马列主义、西方科学史和共产党的世界观的影响。 (摘编自舒晋洽《梁後:从学术中拎出一条文学的彩线》) 材料二: 自宋代起,司马相如就被尊为“赋圣”,与“骚条”屈原、“史圣”司马迁、“书圣”王 羲之等一起,共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元朔二年,汉武帝实施“推惑令”,真正结束了绵延一千余年的分封制度,具有十分重 要的历史意义。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又合称《天子游猎赋》)完成于推恩 令的酝酿期。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司马相如敏锐地感觉到了诸侯王横行的时代即将过去, 大一统的时代即将到来,于是他以当时刚刚兴起的赋体文学,纵笔讴歌了这一历史转变。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 风谏何异?”尽管从经学的角度肯定了司马相如赋的成就和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对 相如赋主题的误读。笔者认为,《天子游猎赋》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歌颂汉朝的统一、 强大、文明和昌盛,肯定朝廷对诸侯王的规范与管理。第二个主题是劝导汉武帝戒奢从俭, 实行德政。第二个主题,只是司马相如顺便对汉武帝做的一个提醒与劝诫,并且是以“天子 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即自我悔悟、改弦易辙的方式体现的,用语 十分含蓄。 “赋圣”崛起,离不开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从分封制走向郡县制,从国家分裂、诸侯 割据、战争连绵、民生涂炭,走向天下一统、经济繁荣、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时代。 (摘编自踪凡《“赋圣”何以诞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对梁衡创作产生两方面影响:陶冶情感和锤炼语言。诗歌使他学会了意境营造,时 代直接点燃了他的激情。 B.英雄人物是时代的主角,记者是时代的主笔。梁衡抓住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关口,做到 了新闻和文学转化自如。 C.与一般人不同,梁衡所有作品都是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炼伟人思想人格,挖 掘伟人思想轨迹和情感。 D.《天子游猎赋》主题是歌颂汉的统一、强大、文明和昌盛,劝导汉武帝戒奢从俭,实行 德政,“然其要归引之节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梁衡认为散文唯美、文以载道,主张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但是他反对作家像杂 技演员只追求美的技巧。 B.梁衡有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是受家庭、马列主义、西方科学史和共产党世界观的 影响,也是时代造就的。 C.李白、司马相如等都曾是帝王近臣,理应站在政治舞台上思考,有责任在政治思想的高 度为后代讲清楚历史。 D.“赋圣”崛起离不开那个伟大时代,只能在特定时代才能得到君王青睐。因而《天子游 猎赋》的成功不可复制。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梁衡散文主张的一项是(3 分) A.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C.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D.姚蒲的《登泰山记》 4.材料一的访谈涉及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筒要概括。(4 分) 5.有评论家认为,文学家只有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时代相契合,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 典之作。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9 题。 山水间 金仁须 初听“仙岩”“既海”这两个名字,很像一副对联,对偶工整。既海是小海,或考说, 一小块海,配着仙岩,爱帖得很。“仙岩”之名,自然是有些来历的。此仙是轩瞌黄帝,大 神。传说大神在此地修成正果,“仙岩”之名,由此而来。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岩有一潭水,梅雨潭,没有龙,却有点 睛之笔——朱自清的《绿》,写的就是梅雨潭:“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 绿了。”以前读的时候没觉得怎么样,真到了潭边,把这篇文章重新读过,惊诧于朱先生的 《绿》写得如此之好。 我们也是在秋季薄阴的天气来到梅雨潭边,也是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 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我们也是写作的人,却没有任何描述的冲动,“眼前有景 道不得”,我们能描述的,朱先生已经描述过了。既然有景道不得,就说点儿闲话吧。 瓯海,或者说温州,古时名为永嘉。永嘉太守中,出了个谢灵运,“自言长官如灵运, 能使江山似永嘉。”提起谢灵运,得先说说他曾祖辈的谢安。 谢安是个大才,故事很多。谢安年少时,风采神态清秀明达,青年时期风流倜傥,名闻 天下,他醉心于与当时的名士、名僧交游,寄情山水,吟诗弄文,酷爱清谈。曲水流觞这种 雅宴,于他们是日常,于历史就是传奇。谢安 40 岁前没认真当过官,40 岁时谢氏一门日渐 式微,他才萌生了出仕的意愿。 谢安才华横溢,名满江湖,当官也当得风生水起。著名的泥水之战,全靠他运筹帷幄, 以 7 万兵力打败荷坚的 15 万大军。捷报传来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看一眼捷报,不动 声色,继续下棋,客人追问,才淡淡一句:“没什么,孩子们已经打败敌人了。”一水一战, 谢安名垂千古。他多年隐居东山,甫一出世,便是惊世骇俗。 谢安的侄子谢玄,当年是肥水之战的重要指挥者,谢安是后台,谢玄等人是前锋。谢玄 的孙子是谢灵运。谢灵运小时候跟谢安一样,聪慧过人,家底丰足,人脉深厚。他也和谢安 一样,喜好纵情山水,但他游山玩水时阵仗极大,随从过百,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为了爬 山方便,还设计了最早的登山鞋,被后世称为“灵运展”。 正如钱钟书所言:“人于山水,如‘好美色’;山水于人,如‘惊知己’。”谢灵运“好美 色”,寄情山水,作诗百首,留存几十首,永嘉山水因此名闻天下;永嘉山水亦不负灵运, “惊知己”,成全了中国山水诗第一人。山水与灵运,堪称是人与自然的一曲“高山流水”。 谢安与谢灵运,都与山水有缘。谢安隐于山水间,顺势而为,修炼心性,韬光养晦;谢 灵运于山水,却是扬,大张旗鼓,热烈而激昂。山水是谢安的一盘棋,下这盘棋如安天下, 雄才大略;谢灵运孤高自恋,迷在山水阵里,生了指点江山的心。私心里,谢灵运可能总想 超越谢安,至少复制谢安的神话。为此,他走了和谢安截然不同的路,谢安年少时即深谋远 虑,远离朝堂,朝堂却放不下谢安,对谢安心心念念;谢灵运一直少年心性,争强好胜,恃 才傲物,对朝堂也是撒娇的,总觉得朝堂应该像对谢安那样对自己,甚至应该更加重视自己, 他便学谢安,在永嘉山水间徜徉,“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后来他造反,打出的旗号是:“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自视 若此,他始终没明白,朝堂对他的珍惜和放纵,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才华和诗名,宋文帝对他 “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 山水如禅,领悟决定了结局,东晋谢氏两个最著名的人物,都于山水中流连盘桓,领悟 的却截然不同。用白居易《读谢灵运诗》中的句子总结:谢安是“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谢灵运却是“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谢安 40 多岁出仕, 一出便是东山再起;谢灵运秀才起兵,把自己推向了末路穷途,死时才 49 岁。“大必笼天海”, 谢灵运做不到,掌控不及,但“细不遗草树”,落实于永嘉山水,落实于诗句,倒是所言不 虚。谢灵运仕途坎坷,但文学史上,成为山水诗鼻祖,为后世李白、杜甫这样的诗坛大家推 崇备至,光耀永存,永嘉山水和谢灵运,是两不辜负,互相成全。 这次在圣寿禅寺,意外看到弘一法师纪念塔。才知道原来弘一法师跟温州也颇有渊源, 他在杭州出家三年,来到温州,第二年拜庆福寺住持寂山和尚为依止师:“吾以永嘉为第二 故乡。”除了庆福寺,他还住过江心寺、仙岩伏虎庵等寺院,足迹遍布永嘉寺院。他的佛学 体系和弘体书法都在永嘉形成。此后常住福建,也时时往来永嘉。 永嘉还真是好山水,佛心禅性,弘一法师是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界的传奇,戏剧、 音乐、美术、金石、书法,都有超高建树,在俗世引领风潮,光华万丈;一旦进了佛门,洗 尽铅华,笃志苦行,皈依自心,超然尘外。弘一法师僧俗都做到极致,为世人景仰赞叹,连 鲁迅先生都感慨:“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仙岩也留下了弘一法师流连 的印迹,倘若山水能言,估计也要叹一声:“幸甚!” 弘一法师有言:“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既海仙 岩一行,山水有禅意,此言为偈语。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点出仙岩、瓯海两个地名,照应标题并给写作内容限定具体的地理空间,神话传说 丰富了文化色彩。 B.文中对历史人物身世的叙述,把谢安作为重点,并与谢灵运形成对比,突出其风流倜傥 和雄才大略。 C.谢灵运与山水诗的亲密关系证明了钱钟书先生有关山水诗的论断,引出下文两位谢氏名 人对山水的领悟。 D.文中包含大量的文史知识,但以“山水”贯之,繁而不乱,又采用叙议结合的手法,深 入分析其人文内涵。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绿》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对梅雨潭的风景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因此,本文作者对仙 岩、瓯海的美景不再关注。 B.《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是谢安等名士纵情山水的真实记录,当时他们共赏永嘉春色, 饮酒赋诗,抒写人生感慨。 C.与山水互为知己是李白推崇谢灵运的主要原因,他曾梦想沿着谢灵运的足迹云游天姥 山,以此抒发恃才傲物的情怀。 D.山水诗使自然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丰富了中国诗歌和绘画题材,开启了乐府诗及 唐代孟浩然、王维等人的创作。 8.文章最后三段写弘一法师是否显得赘余?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分析。(4 分) 9. 本文标题为“山水间”,但为什么撇开山水景色不写,偏要“说点儿闲话”?(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谭延美,大名朝城人。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 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 自后往来潼、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灌渊, 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散都头。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又从克三关。时太祖 领禁兵,留督牙队。建隆元年,补控鹤指挥使,稍迁都虞侯、马步副都军头。征湖南,与解 晖分领行营战棹都指挥使。时汪端寇攻朗州甚急,招讨慕容延钊遣延美率兵赴之,大败贼众, 擒端以还。l 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太平兴国初,为蕲州刺史, 连徙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剧贼之为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虏军。雍熙三年,举 兵北伐,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出飞狐北。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 宜出其不意先攻之。”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大军继至,遂败之,斩首五百,获其将大 鹏翼以献,以功握本州防御使。逾年,改亳州,出为镇州铃辖。端拱元年,徒知宁远军。一 旦,契丹兵抵城下,延美开门以示之,不敢入。围城数日,开门如故,民出取乌粮者无异平 日,契丹卒疑之,遂引去。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后卒于家,年八十三,赠建 武军节度。 论曰:宋初诸将,率奋自草野,出身戎行,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增者何以 异哉?及见于用,皆能卓卓自树,由御之得其道也。若延美之开门示敌,斯皆忠义仁勇,有 足称者。而彼矜劳肆念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 (选自《宋史·谭延美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躯干壮伟/少不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 不相识/获免/ B.躯干壮伟/少不/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动/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 不相识/获免/ C.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 素不相识/获免/ D.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 素不相识/获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祖,初为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本文指宋太祖赵匡胤。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官职升迁,有时也表示降职,如“左迁”。 C.致仕,也称“休致”,指官员到了年龄正常退休,与“乞骸骨”意思相同。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封爵位或官职,“说”只是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谭延美出身低微,凭借军功升职。他曾经与盗贼为伍,一度成为乡里祸患,周世宗登基 后将他召至身边,让他跟随征讨,他立下功劳,受到重用。 B.谭延美英勇善战,屡次受到封赏。汪端率军前来侵犯,攻势凶猛,他奉命前往作战,大 获全胜,并活捉敌军首领,后受到提拔,官职多次升迁。 C.谭延美颇有魄力,做事厉风行。他在担任军巡检使期间,把危当地的大盗全部捕;随军 北伐时,面对大队敌军,果断决策,最终打败敌人。 D.谭延美胆略过人,御种白有妙计。面对兵临城下的紧张局势,他不是惊惶失措,而是毫 无畏惧,甚至大开城门来迷惑敌军,使得敌军无功而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俄遇敌,延美曰:“彼 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 (2)而彼矜劳肆之人,视于劳谦之君子,能无愧乎。 14. 谭延美从一介平民成为功勋卓著之人,主要原因有哪些?(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同长安君钟山望 王安石① 解装相值得留连,一望江南万里天。 残雪离拔山镒玉,新阳杏霭草含烟。 余生不足偿多病,乐事应须委少年。 惟有爱诗心未已,东归与续椒华篇②。 【注】①熙宁七年(1074 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失败,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 罢相,退居江宁。本诗写于此时。长安君,即作者胞妹王淑文。钟山,位于南京东郊。② 棣华:出自《诗经·棠棣》,后以“棣华”喻兄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解装”本义指卸下行装,此处指自己罢相赋闲,流露出归隐田园的轻松。 B.首联对句隐含渴望归乡之意,“望”表明所处位置高,“万里”视野开阔。 C.“残雪”和“新阳”构成清新明丽的画面,使人在凄冷之中感到一分暖意。 D.作者意识到时日无多并担心被疾病击倒,只想给年轻一代展示积极的心态。 16.作者在尾联中为什么强调自己“惟有爱诗心未已”?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氓》中“ , ”两句,写了女主人公在婚后三年里早起晚睡 的劳作情形。 (2) 《 离 骚 》 中 , 诗 人 抒 发 因 为 佩 戴 蕙 、 等 香 草 而 获 罪 的 愤 速 , 又 以 “ , ”两句表示矢志不渝之意。 (3) 《 赤 壁 赋 》 中 客 人 用 两 个 比 喻 来 形 容 人 生 的 短 暂 和 渺 小 , 它 们 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 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如:某电商客户端贴心地设置“猜你喜欢”栏目,而某新闻资讯平 台端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与此同时,人们 也逐渐发现,兴趣之外的内容都被过滤掉,同质化内容如同蚕茧,将人们包围,这种现象被 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近年来,网络文化内容越发丰富多样,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 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它会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和关键词一条接一条地推送相似内容。由 此,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起初,在信息资源相对稀缺的时期,文化内容 的摄取是“赶集”式的,寻获所需内容,要付出较高人力和物力成本。互联网诞生后,样态 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内容选择自主性更强。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 A.某电商客户端贴心地设置“猜你喜欢”栏目 B.而某新闻资讯平台端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C.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 D.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首先,对于藏区来说,西南茶马古道带来了内地的物资, ,其中影响最大的无 疑是茶文化。据《汉藏史集》记载,“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 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在吐蔷王朝囊亡之后,茶文化仍然流行于藏区民间。 其次,西南茶马古道对于内泡来说, 。早在唐代,社会上盛行的马球文化就深受 藏区的影响,唐太宗曾”闻吐蓄人好为打球,比今亦习”。因为唐与吐蒜遗使互访主要经由 青藏茶马古道,马球文化东渐可视为西南茶马古道在唐代文化交流的贡献之一。 最后,茶马商人群体在商业往来的过程中, 。由于西南茶马古道多为高原山地, 地势险峻,自然环境恶劣,从事茶马贸易的商人便以地域为基础结成团体共克险阻。其中云 南喜洲的马帮,甘肃姚州的牛哲等,都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也在多民族环境的影 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语言风格。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2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儿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 25 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00 年,梁启超先生高喊“少年强则国强”,他热切地希望出現“少年中国”,挽救濒 临危亡的破败山河。 1921 年 7 月,毛泽东、李达、刘仁静等 13 位青年代表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会议,着手 规划未来,从此开始带领更多的热血青年走上民族解放与独立的道路。 1953 年,19 岁的王蒙看到百废俱兴的新中国和一代新人的热情,着手创作小说《青春 万岁》,在作品中他自豪地宣言:“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 的 1 珞,编织你们。” 2020 年底,嫦娥五号探月归来,而指挥控制大厅里,随处可见洋溢着自信的年轻面孔。 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 后”和“90 后”,平均年龄仅 33 岁。 百年中国历经沧桑,逐步走向富强;今天,依然需要我们重温历史,再创辉煌。请结合 材料内容,以“青春与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演讲词。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