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九曲黄河写事要有波澜》教学设计及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表达交流《九曲黄河写事要有波澜》教学设计及反思

ID:580145

大小: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曲黄河写事要有波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总结出四种写出波澜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训练想象、求异等思维。‎ 能力目标  ‎ 引导学生感受叙事波澜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写出事件波澜”的意识;通过续写波澜情节和构思整篇波澜的训练,以提高写出事件波澜的能力。  ‎ 情感目标  ‎ 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是叙事波澜的源泉,培养辩证看待复杂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 领会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品味波澜的艺术效果;掌握一些写出波澜的常见方法:设置悬念法、情节突转法、铺陈误会法、抑扬结合法;培养学生写出事件波澜的能力。  ‎ 教学难点  ‎ 感受生活,注意利用事件本身的复杂性、曲折性,写出事件的波澜;运用写出波澜的方法,调动想象、求异思维,写出事件的波澜。 ‎ 教学过程 一、明白波澜之意 ‎ 1、高中生学语文,往往有三怕—— 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其实,只要我们学习和掌握了阅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也能妙解周树人、通读文言文、写出好作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几种写好写事的记叙文的方法。‎ ‎2、很多同学会认为——记事?不是很简单吗?只要写出事件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恰恰步入了一个误区——平铺直叙、波澜不惊。清代的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北纪南袁"之称,他曾说过一句让人怦然心动的话:“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告诉我们,记叙事件,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第 6 页 共 6 页 二、品味波澜之美 欣赏《猎狮》这篇小说,看看哪些情节叙事很有波澜,又是用什么手法兴起波澜的。‎ 小组展示:‎ ‎1、巴布别妻携弟非洲打猎。 (顺笔)‎ 巴布不幸身亡。         (逆笔)‎ ‎——第一个波澜 ‎2、伊莉娜要求邮回丈夫尸体。(顺笔)‎ 却得到一个“狮尸”。    (逆笔)‎ ‎——第二个波澜 ‎3、伊莉娜再索夫尸。          (顺笔)‎ 弟回电;“巴布在狮腹内。”(逆笔)‎ ‎——第三个波澜 小组活动,思考探究:A 什么是事件的波澜?  B 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波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三折、跌宕多姿、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出人意外、欲擒故纵……‎ 效果——简约精致、尺幅波澜,平中见奇、引人入胜。‎ 三、探讨波澜之法 ‎1、结合学习实际讨论:怎样兴波澜、生变化?‎ ‎2、小组交流展示:写出事件波澜的方法?‎ ‎       ——设置悬念、情节巧合、出现误会、欲扬先抑......‎ ‎2、师生合作探究:兴波澜、生变化之法。‎ 设置悬念法 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然后再解决矛盾,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第 6 页 共 6 页 示例1:谁烧了“阿房宫”?‎ 学生们“不是我烧的”(悬念1:是谁?)→校长“不是本校学生烧的”(悬念2:到底是谁)→教育局长“烧掉算了,拨款重建”(悬念3:不管是谁!)→真相——项羽烧的!           ‎ 示例:2:威胁[俄]契诃夫 马被盗,“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 (悬念1:什么措施?)→威胁生效,马被送还(悬念2:父亲到底是怎么做的?)→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悬念3:哎,竟然如此!)‎ 情节突转法 指叙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向发展下去,直到情节达到高潮时笔锋突转,使人物命运的变化或情节的发展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示例1:成绩 期中试后,公布成绩(转1:好想知道!)→ “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转2:好好的成绩!)→不及格人数呢?(转3:该不会有我吧?) →“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转4:真相——都考得不好!)‎ 示例2:好朋友 遇麻烦事,怎么办?(转1:什么事?)→漂亮的、有钱的,该选谁?(转2:怎么取舍?)→选漂亮的!(转3:真是好朋友!)→“把那位有钱的姑娘的住址告诉我”(转4:真相——不是好朋友!以利相交,不是以义相交)‎ 铺陈误会法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情节跌宕起伏地发展。‎ 示例1: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呢?(误1:科学原理是什么?)→学生甲:不是我 (误2:是谁?)→学生乙:刚进来 (误3:是谁?)→老师:买回来就这样(误4:到底是谁?)→校长:地摊上买的(误5:不知道是谁?)→真相——原本如此、并非人为,不学无术 示例2:枪 第 6 页 共 6 页 我怕司机,冷汗直冒(误1:“我”会遇害吗?)→司机怕我,迅速消失,神色惊惶(误2:司机怕啥?)→真相:玩具枪管枪口露在袋外(误3:司机真吓坏了,难怪不要车钱!)‎ 抑扬结合法 A、 欲扬先抑,就是为了肯定某人或物,先用曲解的方法和嘲讽的态度尽力贬低和否定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抑的目的在于扬,抑下是为了扬得更高。    ‎ 示例1: 这个婆娘不是人 举座皆惊 ——抑                                ‎ ‎          九天仙女下凡尘    喝彩——扬 ‎          儿孙个个都是贼    惊怒——抑 ‎          偷得蟠桃献母亲    拍手叫好——扬 ‎               ——欲扬先抑、伏伏起起、吊足胃口 B、欲抑先扬,又叫抬高跌重法。运用这种手法,就是要抬得高,跌得重。“抬”与“跌”,“抬”是手段,“跌”是目的。‎ 示例2: 县长的笔记本 ‎        县长六亲不认(好县长)——扬 ‎        县长任人唯亲(坏县长)——抑 ‎           ——欲抑先扬、起起伏伏、曲径通幽 ‎ 四、写作波澜之文 ‎1、 动动手,练一练——‎ 请至少使用所学四种方法中的一种,将下面的文字续写完整,字数可增减,情节可自行设计。‎ 要求:叙事力避平铺直叙,尽量写出事件的波澜。‎ 材料: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第 6 页 共 6 页 ‎2、当堂训练。‎ ‎3、小组展示。‎ ‎4、师生评价。‎ ‎5、课堂小结:‎ 当然,一篇文章往往不只用到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这样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同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腾挪跌宕,波澜起伏,可以激发阅读兴味,但一定要适度、自然,不可脱离生活,故弄玄虚,或者节外生枝,故作惊人之笔。‎ 五、构思波澜事件 写作训练: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见出一定的波澜。‎ ‎ 1、使我__(难忘、气愤、惊异)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3、疙瘩是怎样解开的 ‎4、重逢 ‎《九曲黄河写事要有波澜》教学反思 经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发现学生作文有许多缺憾,如情节转变单一、突然,情节发展脱离现实,抓了情节丢了主题等等。‎ 情节转变单一,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曲折复杂的事情毕竟较少,学生的生活空间毕竟比较狭窄,所以短时间想写出跌宕起伏的文章难上加难;二是学生不善于充分运用丰富的写作技巧,过多的依赖突转法,不会将各种技巧组合使用,这样情节就远没有令人震撼的力量。‎ 第 6 页 共 6 页 出现只顾情节不顾主题的现象,我想主要是教学仍不完善。从教学内容看,课堂上只注重了兴波澜的技巧和方法,这是不全面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兴波澜是一种手段,是丰富情节,突出主题的一种策略。是否成功运用兴波澜,不是看文章波澜出现了几次,而是看波澜的使用在写人叙事表达思想情感时效果如何。‎ 对于情节发展脱离现实或突然,我想主要是学生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有些同学找不到一个复杂的写作材料,就东拼西凑,这种为波澜而强造波澜的做法难免会留下漏洞;另外一些同学在使用技巧时没有思考全面。其实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情节发展脱离现实就不免让人产生突兀和不解,他们运用波澜起伏的技巧是感性的、浅层的、不成熟的。‎ 第 6 页 共 6 页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