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10 三峡【教案匹配版】推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上册10 三峡【教案匹配版】推荐❤

ID:579955

大小:13.9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1-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0 三 峡 第 2 课时 第 1 课时 第 1 课时 同学们,你们一定特别喜欢旅游吧?谁来介绍一下你曾经旅游过的一个景点? 情境导入 美丽的三峡风光 青山林立,碧水蓝天 三峡中的游船往来穿梭 巫山神女峰 红叶片片的瞿塘峡之秋 西陵峡风光 巫峡风光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她的风景如诗如画。长江最险河段之一在三峡,今天,我们就跟随郦道元一起来欣赏一下 1500 多年前的长江“三峡”之景吧! 三 峡 郦道元 【 作者名片 】 郦道元(约 470—527 ),字善长, 范阳涿( zhuō )县(今河北涿州)人,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先后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和洛阳担任中央官吏,多次出任地方官。他爱好游历,酷爱自然,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 《 水经注 》 这一地理名著。 初读,读出韵味 【 背景链接 】 本文节选自 《 水经注校证 》 卷三十四(中华书局 2007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 水经注 》 是郦道元为 《 水经 》 所作的注文,看似为 《 水经 》 之注,实则以 《 水经 》 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注 文中,郦道元纠正了 《 水经 》 的许多错误,但由于当时南北分裂的政治形势,郦道元的足迹未能到达南方,因此,涉及此部分的注文也有不少错误。 《 水经注 》 与裴松之的 《 三国志注 》 、刘孝标的 《 世说新语注 》 、李善的 《 文选注 》 齐名,合称“四大名注”。 阙 处 曦 月 襄 陵 沿 溯 素 湍 绝 飞 漱 属 引 听录音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停顿。 quē xī xiānɡ sù tuān yǎn shù zhǔ 自非 / 亭午 / 夜分,不见 / 曦月。 至于 / 夏水 / 襄陵,沿 / 溯 / 阻绝。 或 / 王命急宣,有时 / 朝发 / 白帝,暮到 / 江陵。 其间 / 千二百里,虽 /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 / 荣 / 峻 / 茂,良多 / 趣味。 自由朗读,读清句读。 本文多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 注意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 如第一段稍高昂,语速适中;第二段语速加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语气舒缓,语速略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段语气低沉,语速稍慢,读出凄美之感。 再读,理解文意 阙 :同“缺”,空隙、缺口。 奔 :这里指飞奔的马。 湍 :急流。 肃 :肃杀,凄寒。 属 :连接。 引 :延长。 借用工具书,标示重点字词。 自 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 非亭午夜分 (连词,如果) 以组为单位,归纳整理本文重点词语。 【 自 】 回 清 倒影 (名词,清波) 清 荣峻茂 (形容词,清澈) 【 清 】 沿溯阻 绝 (动词,隔断) 绝 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 哀转久 绝 (动词,停止) 【 绝 】 (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2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3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5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交流的基础上翻译这些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长很久才消失。 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第 2 课时 研读,三峡之美 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各有怎样的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交代峡长。 说明山高,“隐、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正面刻画出山的雄奇险峻。 侧面突出了山峰的险峻、江面的狭窄、峡谷的幽深。 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各有怎样的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正面描写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特点。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你觉得三峡美在何处?试用“三峡的 …… 美,美在 ……” 的句式来表达。 三峡的 山美 ,美在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天蔽日 ; 三峡的 水美 ,美在 水流湍急,迅猛异常,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郦道元所写的山水文章到底妙在何处呢?请同学们品析下面的句子。 品读,写法之妙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隐天蔽日”,写出群山连绵,高峰入云,遮天蔽日的情形,侧面烘托山“连”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作者是从“山”“水”两个方面描写三峡景观的。先写“山”,再写“水”。写“ 山 ”,突出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的特点;写“ 水 ”,描绘出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作者是怎样描写三峡景观的? 三峡的气势首先源自遮天蔽日的连绵群山。有了山的重叠,才有水的迅疾。而夏水正是承接了山的气势,既是承上,又是启下,开启对水的描写。由壮美到秀美,文章曲折有致,再到凄美结束,气脉悠长。 为什么先写山,再写水? 欣赏这张三峡图片,尝试背诵课文。 诵读,山河之爱 小结: 本文作者郦道元以仅 150 余字,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然而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令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壮观的三峡大坝,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 三峡大坝 板书设计 三峡 山:连绵、高峻 夏:水迅猛 春冬:趣味 秋:悲凉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 声 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