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一课一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隆中对》一课一练

ID:576819

大小:3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隆中对 一、基础识记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梁父吟》( ) 因屏人( ) 猖蹶( )( ) 屯新野先( )‎ 主遂诣亮( ) 倾颓( ) 陇亩( ) 不可胜数( )‎ 乐毅( ) 欲信大义( ) 存恤( ) 帝室之胄( )‎ 颍川( ) 殆( ) 刘璋( ) 北据汉沔(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⑤谓为信然( ) ⑥此人可就见( )‎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 自董卓已来 B 欲信大义于天下 C 故患有所不辟也 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4、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 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5、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1)《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字 , 朝史学家。所著《 》记载了 三国的历史。‎ ‎(2)曹操比于袁绍,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 。‎ 二、问答:‎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 ‎ ‎2、(1)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 ‎ ‎ ‎3、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 ‎ ‎4、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 (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 ‎ ‎ ‎ 三、基础题:‎ ‎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词。‎ 胄( ) 戎( ) 箪( )‎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国险而民附 ‎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箪食壶浆 ‎ ‎2、 (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 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① ② ‎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 ,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 。‎ ‎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 B. 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 C.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 D.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5、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 ‎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屏:_____________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_____________‎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_____________ (4)愿诸君勿复言 愿: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之: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而: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于: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23、《隆中对》答案 一、基础识记 1、 2、①常常 ②器重、重视 ③大概 ④亲自 ⑤确实这样 ⑥接近、趋向 3、D 4、D 5、A 6、(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 承祚 晋 《三国志》魏、蜀、吴 (2)则名微而众寡 非惟天时抑 亦人谋也 ‎ 二、整体感悟 1、自比管仲、乐毅。 徐庶 3、4、5 详陈对策 6 2、成就霸业,统一中国 3、(1)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诸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然后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统一中国。(2)根据当时“天下大势”。4、“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三、课内阅读 1、zhòu róng dān(析:掌握重点字字音)尽 地势 归附 不仅 而且 兴旺富裕 用箪(盛) 用壶(装) 2、(1)①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② 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析:注重书下注解)(2)亲自 躬(析:掌握词义) 3、B(析:根据文意) 4、 D(析:掌握句意)5、(1) 现在曹操已拥有上百万军队,挟持天子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胜。 (2)百姓哪个敢不用箪盛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来迎接将军呢? 6、①不可与争锋 ②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③取而代之 ④西和犬戎,南抚夷越。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而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 ⑥③①⑤②④⑧⑦(析:熟读课文,理解文意)8、 成霸业,兴汉室(析:联系上下文)‎ 四、迁移提高 1、(1)关于诸葛亮的语句:a、诸葛亮明知关羽会因情放了曹操,而故意派他去还这个人情。b、他是刘备赖以牵制诸葛亮的最主要的制衡力量。 c、惟有诸葛亮智慧绝伦,是人中精华,深为赵云所信赖诚服。 连刘备去东昊招亲,诸葛亮也派赵云相随。他早已将一切计算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贴贴,而只有赵云能按他的旨意去行事 (2)对诸葛亮的看法:只要能从“可敬”的角度答出其足智多谋,从“可悲”的角度答出不被刘、关、张三人信任,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即可。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能自圆其说即可 3、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延伸思考,开展研究活动。‎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