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2013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扬州市2013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ID:575801

大小:7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扬州市高二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调三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诺言/偌大   绚丽/炫目   粗糙/干燥   鞭挞/纷至沓来 ‎ B.诽谤/菲薄   赡养/嬗变   模式/观摩   犄角/积羽沉舟 C.拂晓/仿佛   压榨/敲诈   桎梏/雇佣   跛脚/居心叵测  ‎ D.胸脯/蒲扇   嫉妒/忌恨   蜷缩/诠释   赝品/义愤填膺 ‎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很多老人虽然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却是明确而实在的,他们渴盼      。‎ ‎(2)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备受压榨,依然生活在贫困中,依然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现在我们要把这种        的情况公之于众。‎ ‎(3)作家们通过心理、肖像、语言、行动等多方面的描写赋予人物生命,使之  ‎ ‎     ;读者走进作家构筑的艺术世界,与许多性格独特的人物相识。‎ A.手足之情         耸人听闻         栩栩如生 B.天伦之乐         骇人听闻         呼之欲出 C.手足之情         骇人听闻         栩栩如生 D.天伦之乐         耸人听闻         呼之欲出 ‎3.下面对有关作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故事以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周朴园为核心,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   B.司马迁在《史记》中刻画人物形象,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其刻画艺术,不仅前无古人,而且成为后世史书、散文、小说、戏剧塑造人物的典范。‎ ‎   C.《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小说通过描写敲钟人伽西莫多受刑时群众的表现,对人民缺少怜悯之心提出了批评。‎ ‎   D.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自豪地宣言: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人的尊严和伟大。‎ ‎4.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遇到 ‎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矜:夸耀 ‎   B.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勖:勉励 ‎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树起 ‎   D.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为……作传 ‎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赞:介绍 ‎5.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从空间、时间上写尽自己漂泊之苦,多病之痛。‎ ‎   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以明珠有泪、美玉生烟形容作者内心的愁苦。‎ ‎   C.“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赋予菊花、兰草以人的情感。‎ ‎   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从正面表现了琵琶声的艺术感染力。‎ ‎6. 根据画线句子,用平实的语言表述李商隐用典的两个特点,不超过15个字。(4分)‎ 李商隐往往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在一首律诗的主要部分里完全通过典故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典故经诗人恰当安排,立刻系统化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我们看到的不是片断拼凑的七宝楼台,而是妙思织成的天机云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卓敬,字惟恭,瑞安人。颖悟过人,读书十行俱下。举洪武二十一年进士。除户科给事中,鲠直无所避。时制度未备,诸王服乘拟天子。敬乘间言:“京师,天下视效。陛下于诸王不早辨等威,而使服饰与太子埒,嫡庶相乱,尊卑无序,何以令天下?”帝曰:“尔言是,朕虑未及此。”益器重之。他日与同官见,适八十一人,命改官为“元士”。寻以六科为政事本源,又改曰“源士”。已,复称给事中。历官户部侍郎。‎ 建文初,敬密疏言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奏入,翌日召问。敬叩首曰:“臣所言天下至计,愿陛下察之。”事竟寝。‎ 燕王即位,被执,责以建议徙燕,离间骨肉。敬厉声曰:“惜先帝不用敬言耳!”帝怒,犹怜其才,命系狱,使人讽以管仲、魏徵事。敬泣曰:“人臣委贽,有死无二。先皇帝曾无过举,一旦横行篡夺,恨不即死见故君地下,乃更欲臣我耶?”帝犹不忍杀。姚广孝故与敬有隙,进曰:“敬言诚见用,上宁有今日?”乃斩之,诛其三族。‎ 敬立朝慷慨,美丰姿,善谈论,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成祖尝叹曰:“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万历初,用御史屠叔方言,表墓建祠。‎ ‎                                              (选自《明史·卓敬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王服乘拟天子           拟:比照 B.事竟寝                   寝:(被)隐瞒 C.燕王即位,被执           执:逮捕 D.姚广孝故与敬有隙         隙:仇怨,嫌隙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陛下于诸王不早辨等威     虎兕出于柙 B.乃斩之,诛其三族         填然鼓之 C.使人讽以管仲、魏徵事     乃辅以张耳 D.乃更欲臣我耶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卓敬聪明过人,领悟能力强,读书一目十行,朱元璋在位时中进士。他为官刚强正直,无所避讳,曾经指出皇帝施政的错误。‎ B.卓敬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发现燕王雄才大略,很像明太祖朱元璋,并且据有战略要地北平,兵强马壮,可能有不臣之心,就提醒建文帝。‎ C.燕王即位后,斥责卓敬挑拨离间,想要将他迁徙关押到燕地去,但是卓敬忠贞不屈,宁死不降。成祖爱才,并不忍心杀他。‎ D.卓敬仪表堂堂,知识渊博,善于谈论天下大事,深得明成祖赏识。明成祖最后是听了姚广孝的分析,才杀了卓敬。‎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尔言是,朕虑未及此。”益器重之。(3分)‎ ‎(2)敬言诚见用,上宁有今日?(4分)‎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分)‎ 三、古诗词鉴赏(6分)‎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①‎ 李商隐 剑外②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③。‎ 注:①这首诗作于李商隐离家赴东蜀从军的途中。这一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刚去世。散关,即大散关。②剑外:剑门关外。③鸳机:织布机的美称。‎ ‎(1)从全篇看,这首诗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 ‎ ‎(2)这首诗寄寓了哪些情感?请加以概括。(3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盖均无贫,和无寡,          。(《论语•季氏》)‎ ‎(2)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3)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4)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5)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6)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 (8)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人体模特儿玛利亚 席慕容 在布鲁塞尔学画的时候,早上都是人体写生的课,画室里经常有两三个模特儿摆姿势给我们画。他们之中大多数的模特儿都有了好几年的经验,也都很敬业。每天准时来,准时走,只要一到上课时间,一走上他的位置,一摆好姿势,他就不再说话也不再动作,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安静沉稳得如一具雕像。    ‎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那个叫做玛利亚的模特儿的原因了。因为她不但常常迟到,常常借故早退,并且,摆姿势的时候,从来不能让我们满意。如果是坐着的姿势的话,还勉强对付。可是,因为她有着一副长而瘦削的身材,所以教授常常要求她摆出站立的姿势。因此,多半的时间,她都是站着的。在开始的五分到十分钟里面,她还算合作,还能努力地保持直立的姿势,努力地睁大她那很黑很深的眼睛,但是,只要时间稍微久一点,她就开始摇晃了,眼睛也时开时闭,有时候还会自说自话起来。‎ ‎    在那个时候,同学们就开始低声埋怨,我也会一阵一阵地觉得烦躁。平常的我可以开玩笑,可以容忍一切的散漫和疏忽;但是,站在画布前的我,尤其是那个二十二三岁时年轻气盛的我,是绝对不能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错的。‎ 当然,在起初的时候,我还是尽量容忍。可是,到那一天,我实在是受不了了。那天,上课的时候,爱玛带了几个橘子来,那是个教授不在的上午,画室里自然就活泼了一点。爱玛剥橘子给我们吃,画室里充满了橘子皮的香气。‎ 这个时候,玛利亚忽然说话了,就在木制的高高的写生台上,她向爱玛说:“请你给我一点橘子皮吃好吗?”‎ 大家都有点吃惊,很少有正在工作中的模特儿会开口说话,并且开口要东西吃的,而且要的是橘子的皮!爱玛有点不好意思,赶快递给她几瓣橘子,但是,玛利亚不要,她只要橘子皮,她说:“我喜欢吃橘子皮,可以提神。”‎ 全班都哄笑了起来。真的啊,这个老爱打瞌睡的玛利亚实在是需要提提神的啊!‎ 而我的忍耐已经达到极限了!整个早上,对画室里的嘈杂,对玛利亚的不合作,对正在画的那张画的毫无进展,对这所有一切的不满都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我把笔摔进画箱里,把画箱用力地大声地关上,然后拿着画布气冲冲地走出画室。无论如何,这样一个本来可以用功的早上是完全浪费了。 ‎ 晚上,在宿舍里,在灯下,我又把那张画再拿出来端详,想看一看还有些什么可以努力或者补救的办法。画布上的玛利亚面对着我。其实,如果不是这样瘦削和无神的话,她的轮廓应该可以算是很美丽的。‎ 隔壁的阿丽丝跑过来找我聊天,她是一间公立医院的护士。那天晚上,她一看那张画就叫了起来:“我的天!你把她画得真像!”我很奇怪地问道:“怎么,你认识玛利亚吗?”‎ ‎“怎么不认识,在中学里,她高我几级,长得漂亮,一毕业就结婚了。可是,生了四 个孩子以后,有一天,她丈夫一句话也不说就走了,隔了很久才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寄了封没有回信地址的信来,说对不起她,劝她把四个孩子送到育幼院。你看,有这样荒唐的事!”‎ 阿丽丝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是啊,她的未婚夫每天下班以后都会来找她,两个人甜甜蜜蜜地说上好多话,她怎么能够忍受玛利亚这样荒唐的婚姻呢!‎ ‎    “去年,我在街上碰到她,她如果不叫我,我还真不敢认她哩!她说,她拼命也要保住这四个孩子,绝不让他们遭到分离的命运。她已经学会了开电车,所以,你别小看她,她白天去你们学校做模特儿,晚上可就是夜班电车的女司机哩!”‎ 我怔住了……‎ 从那天以后,我一直不太敢正视玛利亚,在她的面前,我一直不太敢抬起头来。‎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第13期,有删改)‎ ‎13.请简要概括玛利亚的形象。(4分)‎ ‎ ‎ ‎14.文中玛利亚要橘子皮的情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 ‎ ‎ ‎15.小说结尾段表达了“我”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 ‎ ‎16.这篇小说可以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试加以探究。(6分)‎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曼德拉——一个不朽的灵魂 张敬伟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去世,终年95岁。他只任一届总统,却是南非终身荣誉总统;他被称为南非国父,更被选为南非最伟大的人。他的人格与精神是不朽的。‎ 纵观20世纪的风云史,无论是民族解放的斗士,还是各国的开国元勋,鲜有如曼德拉者。‎ 譬如非洲大陆上的很多领袖人物,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往往一呼百应声望崇高,但是一旦成为独立后的国家元首,则难以摆脱独裁腐败的怪圈,成为人民公敌。只能与民众共患难,无法和国民共福祉,几乎成为难破的铁律。曼德拉实现了黑非洲大陆的政治超越和人格升华,困境时坚守理念,和民众站在一起和种族隔离做不懈的斗争,当选新南非的总统后,则不恋权位,成为新南非政治民主的典范。‎ 对此,曼德拉在自传中强调:“在历史上,不断有革命分子被贪婪打倒,他们最终被转移公共财产为己所用的贪念所压倒。他们背叛了曾经让他们名扬天下的高尚目标。”(引自十年砍柴《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 不仅如此,曼德拉在长期的斗争甚至近28年的牢狱生活中,也努力避免使自己走向神坛,因为一旦如此,他将成为道德的符号和象征,削弱了他砥砺政治现实的反种族隔离的勇士和斗士形象。因此,曼德拉和马丁·路德·金同样伟大,但又比他多了现实主义的色彩;曼德拉崇尚印度圣雄甘地,但在实践甘地的非暴力抗争时,又彰显出他顺应时势的策略智慧,正如曼德拉所言:“我按照甘地的模式看待非暴力。不能把非暴力看作是一种神圣不可违背的原则,而应当把它看作一种根据形势需要而使用的战略战术。”‎ 曼德拉的清醒还在于,他个人充满悲悯忠恕情怀,他斗争的目标或者说革命的指向是南非种族政权,而非南非白人。在这点上,他和激进的黑人复仇主义者不同。这个世界,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前南,抑或是非洲,还无法摆脱民族仇杀的悲剧,国家的分离和政权的更迭已经成为民族间残杀的催化剂。‎ 在南非,白人种族政权的暴政,并未激活这位老人心中的仇恨。曼德拉并没有利用其政治威望,掀起以暴制暴的动员力量,而是以隐忍坚守着自己的理想。正如他所言:“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 曼德拉,以其思想的隽永和身体力行,给人类留下了厚重的遗产。如今,斯人已逝,全球都在默祷其灵魂安息,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2013.12.9联合早报网,有删改)‎ ‎17.简述本文的思路。(6分)‎ ‎ ‎ ‎18.为了突出曼德拉的不朽,本文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全文具体阐述。(6分)‎ ‎ ‎ ‎19.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曼德拉的清醒”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 ‎ 七、作文(70分)‎ ‎20.“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以“人性善恶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 ‎ ‎ ‎ ‎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2014.1‎ ‎1.B(A.nuò/ruò, xuàn, cāo/zào, tà    B.fěi, shàn, mó, jī    C.fú, zhà, gù, bǒ/pǒ D.pú, jí/jì, quán, yàn/yīng)‎ ‎2.B(手足之情:比喻兄弟的感情。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 耸人听闻:(捏造事实)故意说夸大或使人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指的是某种确实存在的事情。/ 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3.C(选自《巴黎圣母院》)‎ ‎4.A(遇:对待)‎ ‎5.D(“正面表现”错,应为“侧面烘托”)‎ ‎6.精心组织(构思);典故之间有内在联系(每点2分)‎ ‎7.B(寝:搁置。或“被搁置”)‎ ‎8.C(C项均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对;第二个“于”介词,从。B 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他;第二个“之”是语气助词;D项第一个“乃”是副词,竟然;第二个“乃”副词,只,仅仅。)‎ ‎9.C(“想要将他迁徙关押到燕地去”错。)‎ ‎10.(1)皇帝说:“你的话正确,我没有考虑到这些。”更加器重卓敬。(“尔”、“未及此”、“益”各1分。)‎ ‎(2)卓敬的话果真被采纳,皇上您哪里有今天呢?(“诚”、“见”、“宁”、句子通顺各1分。)‎ ‎(3)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归顺)梁国了。(“罪”、“岁”、“斯”各1分)‎ 参考译文:‎ 卓敬,字惟恭,瑞安人。聪明过人,读书一目十行。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授官户科给事中,性格刚强正直无所畏惧。当时制度没有完备,诸王穿衣乘车都比照天子。卓敬趁机进言说:“京城,是天下人所效法的地方。陛下对诸王不早点分清等级威仪,却使他们的服饰与太子等同,嫡庶相乱,尊卑无序,(这样)凭什么来号令天下呢?”皇帝说:“你说得对,朕没有考虑到这些。”更加器重他。过些天,卓敬和同级的官员相见,恰好八十一人,命令改官作“元士”。不久,因六科是政事的本源,又改称“源士”。后来又称“给事中”。卓敬曾担任户部侍郎。‎ 建文初年,卓敬秘密上疏,称燕王才智超群,有雄才大略,酷似太祖朱元璋。北平地势险要,人马精锐强壮,金、元都在那里兴起。现在应该改封南昌,万一有变,也容易控制。“将要萌动而未动,是征兆;衡量时机而有所作为,是趋势。趋势不是最明确不能判断,征兆不是最明显不能觉察。”奏疏呈入,第二天皇帝召问他。卓敬叩头说:“臣所说的是天下的大计,请陛下察鉴。”事情最终(被)搁置了下来。‎ 燕王即位,(卓敬)被逮捕,(燕王)责备他曾经建议改封燕王,离间骨肉之情。卓敬厉声说:“可惜先帝没有听从我的话。”皇帝大怒,还是怜惜他的才能,命令关押在狱中,让人用管仲、魏徵的旧事(改侍君主)劝导他。卓敬流泪说:“为人臣的人献身于君主,只有死没有二心。先皇帝没有过错,却在某一天横遭篡夺君位,(我)恨不能立即死去,到地下拜见故君,(你)竟然想让我做你的臣子吗?”皇帝仍不忍心杀他。姚广孝原本与卓敬有嫌隙,进言说:“卓敬的话果真被采纳,皇上您哪里有今天?”皇帝便杀了卓敬,并诛杀了他的三族。‎ 卓敬在朝为官充满正气,仪表堂堂,善于谈论,凡是天文、地理、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广泛探究。成祖曾经感叹说:“国家奉养士人三十年,只得到了一个卓敬。”万历初年,采用御史屠叔方的建议,在卓敬墓前刻石来表彰他的善行,并建造了祠堂。‎ ‎11.(1)主要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答“反衬”亦可:以梦中夫妻团聚反衬现实中生死两隔的悲哀。)前三句是写眼前之事与景,是实写;后一句写梦境,是虚写(2分)。‎ ‎(2)①悼念亡妻之痛;②孤独寂寞之情;③离家远行、路途艰辛之苦。(每点1分)‎ ‎12.(1)安无倾    (2)谨庠序之教    (3)力拔山兮气盖世    (4)可以横绝峨眉颠(巅)‎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别有幽愁暗恨生 (7)雕阑(栏)玉砌应犹在 (8)今宵酒醒何处 ‎13.一个不幸(1分)、坚忍(1分)、尽责(1分)、充满母爱(1分)的普通女子。(意思对即可)‎ ‎14.①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玛利亚看似随便的举动,实则是她有责任心的表现;②照应上文有关玛利亚工作时看似散漫、使我难以容忍的叙写;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玛利亚要橘子皮才惹恼了我,导致我发怒离开。④为下文阿丽丝介绍她的生活现状埋下伏笔。(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 ‎15.对自己先前对玛利亚的误解和态度的粗鲁感到愧疚、自责;对玛利亚巨大的不幸充满同情;对玛利亚的坚忍、尽责、富于母爱充满敬佩。(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 ‎16.①平凡人有着不平凡的一面,小人物也有高尚的品质;②不能自以为是、轻率地给别人下结论;③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要坚强地面对;④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每点2分,答对3点即给满分。其它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17.首先交代曼德拉的去世及其崇高荣誉,并给予高度评价:他的人格与精神是不朽的。然后具体论述曼德拉的不朽之处。最后指出曼德拉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为人类留下了厚重的遗产。‎ ‎18.对比论证 (2分)。①与一些非洲领袖对比,突出其不恋权位;②与甘地、马丁·路德·金对比,突出其对非暴力思想的灵活把握;③与激进的黑人复仇主义者对比,突出其悲悯忠恕情怀。(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9.①不恋权位(3分);②努力避免使自己走向神坛,建立新南非前,主张非暴力,但不反对暴力(3分);③建立新南非后,则反对暴力与仇恨,主张宽恕与和解(3分)。‎ ‎20.参考立意:①人性善,应乐观看待人生,弘扬人性的真善美;②人性恶,要重视后天学习,加强修养,转变心性,向善向美;③人性有善有恶,要弃恶扬善。‎ 评分参考等级 等级 内    容 语  言 结  构 ‎63-70‎ 有深度,有辩证思考。‎ 语言要有论证性。‎ 结构严整。‎ ‎56-62‎ 材料要与观点一致,分析议论有一定的说服力。‎ 语句通顺,偶有病句,明显病句不超过2个。‎ 结构完整。‎ ‎49-55‎ 中心比较明确,有一定的分析。‎ 能把道理讲清。病句不超过5个。‎ 结构比较完整。‎ ‎42-48‎ 能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但缺乏应有的分析。‎ 语言拉杂,不连贯,病句较多。‎ 结构前后缺少照应。‎ ‎28-41‎ 材料与中心论点有关联,不能围绕中心作议论。‎ 文体不明显,语句不连贯,病句较多。‎ 结构不完整 ‎27以下 文不对题。‎ 文体不明显,语句不通。‎ 结构不完整。‎ 注意:①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②每少50字扣1分;    ③不足300字,不得超过28分;    ④默写优秀作文,不得超过20分;    ⑤抄写试卷的阅读材料,不得超过10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