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古诗词赏析

ID:574237

大小:4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下古诗词赏析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 ‎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40.(2012·江苏省扬州市)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6分)‎ ‎【甲】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乙】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轻薄为文哂②未休。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8.甲诗中“ ”也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2分)‎ ‎9.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4分)‎ ‎【答案】‎ ‎8.李杜 轻薄 ‎9、甲诗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 乙诗 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44.(2012·广东省梅州市)‎ 约 客(4分)‎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2.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1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答案】12.C 13.B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洲。‎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 ‎22.(4分)⑴(2分)“久飞的鸟”由于飞行日久,往往会觉得困倦,甚至会失去继续飞行的动力(1分);而“学飞的鸟”由于处于学飞的过程中,对飞会充满热情,为了获得这项技能而敢于尝试,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无所畏惧的精神(1分)。⑵(2分)①对比(1分);②凸显主旨(1分)。‎ ‎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8.(2010四川省乐山市,10,5分)诗歌鉴赏。‎ 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2分)‎ 答:‎ ‎                                                        ‎ ‎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3分)‎ 答:                                                        ‎ ‎【答案】①(2分)‎ 答: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 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 (上述3点,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及3点都给3分。)‎ ‎10.(2010四川省自贡市,19,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 ‎ 。‎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 ‎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 ‎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沉痛。( )‎ ‎【答案】①C 3分 ‎②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2分 ‎③A.√B. √C. √D×。4分一项1分.‎ ‎29、2009黄石市古诗文阅读:‎ 滁州西涧 ‎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⑴、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                              ‎ ‎⑵、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12、⑴、“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⑵、反映了诗人厌恶喧嚣,寻求宁静的政治情怀和审美心态。‎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