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6

ID:573287

大小:6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北定兴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学案 班级 姓名 ‎ ‎《沁园春 长沙》学案 制作人:李玉莲 审定人:代芮希 4‎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怕路远。‎ 河北定兴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学案 班级 姓名 ‎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要了解的内容】‎ ‎ 1、相关背景 ‎ ‎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 ‎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 ‎【要记忆的内容】‎ ‎ 关于词的文学常识 ‎ ‎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2、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3、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 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4、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 语文基础知识 ‎ ‎(1)请根据注音写出字形 ‎ qìn( )园春  百gě( )   ‎ ‎ 怅 liáo kuò( )( ) 浪è( )飞舟  ‎ 书生yì qì( )( ) 挥斥方qiú( )‎ ‎ zhēng róng( )( )岁月 ‎(2)解释词语 ‎ 峥嵘岁月: ‎ 风华正茂:‎ 激浊扬清:‎ ‎ (3)给多音字注音 ‎ 重阳( ) 分外( ) ‎ ‎ 重量( ) 分别( ) ‎ ‎ 秋风劲( )‎ 干劲 ( )‎ ‎【要掌握的方法】‎ ‎1、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来解读诗意。 ‎ ‎2、品味语言,学习炼字的妙用。‎ 课堂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 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如上阕的 下阕的 都是起领起作用的字。 ‎ ‎2、思考: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        讨论、明确: ‎ ‎ ‎ ‎ ‎ 二、再读课文,深入鉴赏 ‎1、分析上阕:‎ 4‎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怕路远。‎ 河北定兴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学案 班级 姓名 ‎ ‎(1)提问:上阕写了什么内容?用概括性的语句回答。‎ 明确: ‎ ‎ ‎ ‎ (2)赏析开头三句:‎ ‎  寒秋:深秋。深秋天凉,所以叫“寒秋”。‎ ‎  湘江:源出广西灵川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于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  橘子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古时洲上多产美橘,因此得名。洲形狭长,故亦称“长岛”、“水陆洲”。‎ 提问:诗歌语言往往具有跳跃性,这三句按照正常语序,应该是:‎ ‎ ‎ 诗人为什么要把“独立”放在最前面?这样能表现什么?‎ ‎ ‎ ‎(3)思考:词中哪几句是描绘秋景的?是由哪个字领起的?这秋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 ‎ ‎ (4)提问: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炼字:①“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精炼的字: ‎ 作用: ‎ ‎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精炼的字: ‎ 作用: ‎ ‎ 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精炼的字: ‎ 作用: ‎ ‎(5)思考: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  提示:不同的心境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觉、心态决定了看待事物的眼光。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同时,当时的革命运动正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当时毛泽东也面临着险境(指当时军阀赵恒惕要捉拿毛泽东),但他却能泰然处之;尽管他面对的也是秋天,但他关注的不是衰败肃杀之景,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只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命运,所以他的词充满了豪情壮志,笔下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6)思考: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 明确: ‎ ‎ ‎ 课后反思与总结 ‎【需掌握的方法】 ‎ ‎ 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精练传神、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炼字范畴: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 ‎ 答题步骤: ‎ 第一、解释这个字或词的本义和语境义。‎ 第二、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或者化动为静等表达技巧。‎ 第三、这个词的使用,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第四、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哲理。后两者往往是合为一体的。‎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要记忆的内容】‎ 课前默写 ‎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 ‎ 4‎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怕路远。‎ 河北定兴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学案 班级 姓名 ‎ ‎ ‎ ‎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 ‎ ‎ ‎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要掌握的方法】 ‎ ‎1、常用写景技巧 ‎ ‎2、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课堂探究 一、朗读课文,分析下阕:‎ ‎  1、学生朗读下阕,理解重点字词。‎ 携来:携手而来。 ‎ 百侣:许多伙伴、战友。‎ ‎ 峥嵘岁月: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暮。”宋•陆游《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岁月惊峥嵘。”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泽东同志转用以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峥嵘,本形容山势高峻,引申则有特殊义。‎ ‎  2、提问:诗人都回忆了什么?从哪里到哪里?‎ 明确: ‎ ‎ ‎ ‎【说明:1915年,毛泽东组织长沙第一师范进步同学开展驱逐反动校长张干的斗争,张干被迫离校;同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了反动军阀张敬尧,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此间又组织了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宗旨;创办了《湘江评论》,宣传马列主义,大造革命舆论。在它的宣言中曾说:“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  3、思考: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 ‎  明确: ‎ ‎  4、朗读煞尾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出其深层含义。‎ ‎ 明确: ‎ ‎ ‎ ‎5、小结: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   笔记:上阕:绘秋景,问苍茫大地;‎ 下阕:忆往事,抒壮志豪情。‎ 二、讨论、总结写景技巧 ‎1、讨论: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并采用其他方式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 明确: ‎ ‎ ‎ ‎2、总结常用写景技巧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以动衬静的方式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前两句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打在一块青青的苔藓上。这里为声衬静,用了衬托,也用了对比。‎ ‎②色彩的渲染 4‎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怕路远。‎ 河北定兴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学案 班级 姓名 ‎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又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 ‎③观察角度的变化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又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④多种感官的调动: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多种感官的调动可以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此外,还有一些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 三、拓展阅读(自读“阅读训练”中毛泽东其他诗词,充分感受其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 ‎ ‎ 课后反思与总结 ‎【需掌握的方法】‎ ‎1、学会分析“意象”,体会景与情。‎ ‎    意:指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 象:指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 意境:指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意象和意境是支撑一首诗的砖、瓦”。‎ ‎  例:《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2、掌握常用写景技巧 ‎①动静结合 ‎ ‎②色彩的渲染 ‎ ‎③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高低、俯仰)‎ ‎④多种感官的调动(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4‎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要怕路远。‎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