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ppt课件(31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ppt课件(31页)

ID:573222

大小:1.74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课 *沁园春 长沙 一、下列字词都是本课中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你能准确 地填出括号中的内容吗? (一)容易读错的音 沁园春( ) 百舸( ) 寥廓( ) 橘子( ) 百侣( ) 峥嵘( )( ) 遏止( ) 方遒( ) 答案: qìn ɡě liáo/jú lǚ zhēnɡ rónɡ/è qiú . . . . . . . . . . (二)容易写错的字 jìnɡ ( )自由 毕 jìnɡ ( ) 万户 hóu ( ) hòu ( )鸟 答案: 竞 / 竟 洲 / 州 侯 / 候 稠 / 惆 橘子 zhōu ( ) 九 zhōu ( ) 岁月 chóu ( ) chóu ( )怅 (三)容易用错的词 1. 寥廓 【 词语释义 】 高远空旷。 【 运用提醒 】 “ 寥廓”与“辽阔”容易混用。“寥廓”与“辽 阔”都有“广阔”的意思,但二者适用对象不同,“寥廓”多 用于空间范围,如“天空寥廓”;“辽阔”多用于平面方向, 如“地域辽阔”。 【 慧眼识真 】 ( 1 )今岁又重阳,登高望远,看苍天寥廓、赏满地金黄、喝佳 酿美酒,放飞希望,抒发情怀。 ( 2 )江苏的水兼江湖河海之美,长江横穿东西,江面寥廓,一 泻千里。 请你选择,运用正确的是( ) 【 分析 】 例( 1 )正确,例( 2 )错误。“寥廓”多用于空间范 围,不能用来修饰江面,应改为“辽阔”。 . . . . 2. 意气 【 词语释义 】 ① 意志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性格,如意气 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 运用提醒 】 “ 意气”与“义气”容易混用。“意气”和“义 气”都与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性格有关,但二者的意义和使用 范围不同。“意气”往往指精神状态,“义气”一方面指由于 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另一方面也 指具有这种气概或感情。 【 慧眼识真 】 ( 1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描绘新的发展蓝图,党代表们意气 风发,激情满怀。 ( 2 )为意气出手帮朋友酿血案,“宝马男”砍保安案犯落网。 请你选择,运用正确的是( ) 【 分析 】 例( 1 )正确,例( 2 )错误。例( 2 )写的是为朋友私 人关系而甘于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该用“义气”却误用了 “意气”。 . . . . 二、以下是本课重要的背景资料及相关知识,来了解一下吧! 重游故地抒豪情 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全国范围的大革命 风暴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 动,先后建立了 20 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 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 —— 韶山支部。这年深 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 洲。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色,展望大好的革命形势, 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他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 首气势磅礴的词,抒写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对中国人民 的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 配乐歌唱的诗——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 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 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 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一种词牌有一定 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 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作者按照这种规格去填作, 叫做“填词”。 词分小令( 58 字以内)、中调( 59 ~ 90 字)、 长调( 90 字以上)。 1. 上阕中的“看”字总领几句?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 色彩斑斓的秋色图? 【 分析探究 】 总领七句。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等四 个方面分别进行描绘。首先,看到的是山色:“万山红遍,层 林尽染。”其次,看到的是江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再次,抬头,看到天空:“鹰击长空”;俯首,看到水底: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句,则是对以上山、树、 水、船、鹰、鱼等事物精神风貌的概括。这七句描绘出一幅充 满诗情画意的秋色图。这幅图画,有近景,也有远景;有静 景,也有动景。它巧妙地做到远近结合,动静相宜。 2. 下阕的“忆”字总领几句?它们表现了哪些内容? 【 分析探究 】 总领八 句。 例句 分析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画出时代特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点明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描写同学们的行动。表现了对当时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 这八句,主要表现当时的时代特点,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豪情壮志 3.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精妙之处。 ( 1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2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3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分析探究 】 ( 1 )“万”字,写出当地山峰之多。“遍”字, 写出红的范围之广。“层”字,表现树林之多。“染”字,化 静为动,增强词的生动性。 . . . . . . . . . . ( 2 )“漫”字,画出湘江水势之盛,似有满溢之感。“透” 字,画出江水碧绿清澈之状。“百”字,形容船只之多。“争” 字,画出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 3 )“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在空中矫健勇猛、迅速有力 地飞翔的姿态。“翔”字,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 地游动的神态。 【 备选要点 】 4.《 沁园春 长沙 》 与马致远的 《 天净沙 秋思 》 在写景抒情上 有什么异同?(请从意象、思想感情、写作手法几方面比较) 附: 天净沙 秋思 【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分析探究 】 《 沁园春 长沙 》 《 天净沙 秋思 》 意象 物大、量多,色彩绚丽,境界高远 物小、量少,色彩黯淡,萧瑟悲凉 感情 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热爱自然, 赞美生命,充满革命豪情 清冷凄凉,漂泊天涯,孤独无依,对家乡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写法 写景抒情,对比、比喻、对仗 写景抒情,情景并茂,名词排偶 情景交融 —— 写乐景,抒豪情 一、课堂探究 1. 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毛泽东 眼中的秋景特点。 【 我的观点 】 诗人在上阕用如椽大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富有 生机的湘江秋色图。分别写了山、林、江、舸、鹰、鱼,又分别 描绘了它们的特征如红、染、碧、流、击、翔,再突出它们的数 量、程度、范围,如万、层、漫、百、长、浅,再展示它们的空 间位置,如空中、水底、远、近、高、低等。最后由点到面, “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字更是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本 来秋天容易给人以荒凉肃杀之感,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去 看秋景,会有不同的感受,表现在诗词作品中也就不同了。“以 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此论甚当。 由此看来,青年革命者毛泽东眼中的秋,呈现出色彩斑斓、 生机勃发、催人奋进的特点。 2. 词人不单单写景。请思考从这些对秋景的描写中,我们能 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 我的观点 】 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于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 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 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 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 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下阕虽着重抒情, 但也不乏情中含 景之处。“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 的宏伟画面。可以说, 《 沁园春 长沙 》 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 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 进的信心和力量。 二、每课一得 通过上面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意 象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体现了情景交融的崇高美。具体说来,运 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要注意以下方面: 1. 抓准景物特点 世上万物,各有各的特点,要完成一篇优秀的情景交融的文 章,就必须抓准景物的特点,从景物本身出发,抓住景物的外在 特点和内在神韵,并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合点,将内外巧妙联合。 如本词就抓住了秋天生机勃发、色彩斑斓的特点。 2. 写景选准词语,巧用修辞 最优美的写景需要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工夫,或是借助词语 准确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或借助修辞营造绝妙意境。如本词写 了山、林、江、舸、鹰、鱼之景,为突出它们的特征用了“万、 红、层、染、漫、碧、百、流、击、翔”等词语,呈现出一种 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3. 写景要处理好情与景的关系 写景不是单纯地写景,写景是为了满足抒情的需要,是为了 表现作者的情感。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只有将情与景 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做到情景交融。我们在写景的同时要注重将自 己的情感融入景中,努力做到表面是写景,而字里行间却蕴涵自 己的深情。如本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 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 学以致用 】 请你运用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描绘一下家乡秋景, 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不少于 150 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故乡的秋天总是来得很早,像猫一样蹑着轻盈的 步子 …… 菊花,如载歌载舞的迎秋少女,这儿一堆,那儿一簇,迎风 怒放。远处,田埂上的菊花密密麻麻地点缀在绿草中间,犹如绿 布上洒下的碎金,又如大地彩色的襁褓。 那片枫林羞得如同天边的晚霞、炉中的火焰。秋风劲吹,红 叶或依依不舍悬于枝头,或轻轻飘飞躺满大地,把大地写满秋的 诗行。如果这时踩上如血般的落叶,它就会发出沉重的叹息,像 踩着整个秋天。 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人笔下的秋景多萧瑟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 观点交流 】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 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 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中国文化,向来具有咏秋的传统。古人咏秋多是悲凉之声, 最早的悲秋文字大概要推战国时期宋玉的 《 九辩 》 了:“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一幅凛冽的悲秋 图,读之令人心寒。古人悲秋,多源于诗人的忧国伤己情怀,最 著名的当推杜甫的 《 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风、猿、鸟、木、长江、多病、霜鬓、浊酒共牵一情,同关一愁,可谓悲广愁 深。但同是咏秋,由于诗人的处境、心情、视角的不同,色调也 不同。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