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雨巷》ppt说课课件(21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雨巷》ppt说课课件(21页)

ID:571617

大小:1.06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说课训练 《 雨巷 》 说课训练 张瑞 文新学院 08 级 1 班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戴望舒的 《 雨巷 》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对 这篇课文的理解、教学设计及其依据。 一、说教材 1 、 教材分析 按照大纲要求,本诗被安排在普高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 现代诗中,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诗,要求多诵读,反 复品味诗的意境和三美特色,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 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 2. 单元要求 反复诵读 鉴赏诗歌 ,着重分析意象 品味语言。 3. 课文特征 浓郁古典气息 意象的典型象征性。 2 、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通过老师的引 导,加深对现代诗的认识和了解。由于学生认识问 题不能深入本质,所以老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思维 能力和审美能力。 【 依据 】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分析诗中意象和象征意义,领会 本诗的“三美”特色。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增强对现代 诗的赏析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在诗中流露出 来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对美好希望及人生信念的追 求。 【 依据 】 :新课标倡导“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并重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着重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把握诗人的情感。 2 、领略诗的“三美”特色。 难点: 1 、“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2 、象征手法的应用。 【 依据 】 :新课标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丰 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 高文学修养”。 四、说教法和学法 1 、说教法 ( 1 ) 借助多媒体课件手段。 ( 2 ) 激趣 — 感知 — 诵读、赏析 — 探讨 — 拓展延伸。 【 依据 】 :达尔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陶行知:“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 2 、说学法 自主诵读法 联想与想象法 合作和探究法 学法 【 依据 】 :陶行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 教学生学。”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一) 走 进雨巷 激趣导入 (二 )感知雨 巷 熟读顿悟 (三)赏析雨 巷 合 作探究 (五)走 出雨巷 总结拓展 (四)回味雨 巷 领略艺术 1 、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我将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独自一人 在雨中漫步的情景,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 【 依据 】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莎士比亚:“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意。” (一)走进雨巷 激情导入 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 雨巷 》 是其成名 之作。适当的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介绍,有助于学 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 【 依据 】 :孟 子:“ 颂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事也。” 白居易:“文章合时而作,诗歌合事而作。” 1 、 听名家范读,领略全诗的感情基调,感 受诗人在诗中体现出来的感伤、迷茫、彷 徨的心境。 2 、学生自己再诵读,领悟诗歌的“三美”特色。 【 依据 】 : 《 新课标 》 要求语文教学中突出整体感知。 (二) 感知雨 巷 熟读顿悟 【 依据 】 :单元要求: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感受 充溢与作品中的真实情感。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1 、意象探究 (突出重点) (三) 赏析雨 巷 探 究合作 意象 雨巷 丁香 油纸伞 篱墙 2 、解读丁香(突破难点) 诗歌中多次出现了丁香这一意象,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 而不说成梅花姑娘,兰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 。 梅 花: 高 洁 兰花: 清 逸 菊 花: 孤 傲 丁香花:美丽、高洁、愁怨、易逝 3 、领悟三美: 意境 —— 朦胧美 情感 —— 含蓄美 形式 —— 音韵美 注:注意和闻一多提出的三美进行对比 。 4 、情感探究 ( 1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2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 依据 】 :单元要求:品味语言,发挥想象, 感受作者充溢与作品中的真情。 (四)回味雨 巷 领略艺术 诗歌的艺术特色: 1 、象征手法 2 、音节特色 3 、修辞手法 4 、句式结构 【 依据 】 :新课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把握诗 歌的艺术特性,体会其艺术的表现力。 1 、背诵这首诗 2 、搜集整理古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些 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例如:竹、松、月、 流水 …… 写出赏析性文字,在下节课进行交流。 3 、对比本诗和 《 再别康桥 》 ,体会这两首诗 在艺术特色和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 依据 】 毛泽东:“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五)走 出雨巷 总结拓展 六、说板书设计 雨巷 意象 雨巷 丁香花 油纸伞 意境的朦胧美 音节特色:舒缓悠扬,押韵。 修辞手法:排比、反复。 句 式: 复沓句、词的重叠。 语言的音韵美 三美特色 象征手法: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艺术特色 情感的含蓄美 谢 谢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