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暨阳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年浙江省暨阳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ID:567497

大小:11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 年4 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人民公仆(pú),一定要牢记堤溃(kuì) 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 B.这种朋友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诤(zhēng) 友,甚至畏友了。可惜美中不足,你总觉得,他身上有一个窍没打通,因此无法豁(huò) 然恍然,具备充分的现实感。‎ C.霍金被查出罹(lí) 患无法治愈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甚至被迫坐上了轮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委。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用轮椅轧(yà) 过自己讨厌的人的脚趾头。‎ D.当下,以网络外卖订(dìng) 餐为代表的“互联网+食品”新业态方兴未艾(yì),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的消费服务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雷军做事很谨慎。据说马云刚开始找他融资的时候,他觉得:“这人獐头鼠目的,满嘴跑火车,是不是做过传销?”“说的项目这么大,怎么看都觉得是骗子!”所以,当时虽然马云说得天花乱坠,他还是拒绝了。雷军说,他做投资的原则很鲜明,就是他只投熟人。如果有像当年马化腾让他购买QQ (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通信软件)的情况,他也不会投资。因为首先他和马化腾不熟悉,不知道是不是来圈他的钱; 其二,他对当时的QQ的前景堪忧。当然也有雷军舍得投钱的。比如,雷军于2005 年4 月给予YY (一款语音软件) 创始人李学凌100 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他用了三年时间观察李学凌的为人,才肯把这笔钱投给他。‎ A.獐头鼠目 B.天花乱坠 C.堪忧 D.为人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囚徒困境”的特定假设是把参与者结构化假设“利己”、“理性”代表了一种标准彭 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寻求最短刑期为唯一的利已目的。‎ B.制度和那些复杂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需要结合行为当事人的情况具体地分析,很难给出单一、明确的答案。‎ C.在中国的历史上,僪家重视“礼乐”。一方面建立如“礼”这样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来取像“乐”这样的措施来教化人心。‎ D.二00七年十二月,《读书》编辑部与何香凝美术馆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举办了《视觉遗产: 政治学还是艺术史? 》为主题的座谈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 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了由他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平昌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B.会议要求,要深化规划体系和完善规划内容,尽快研究提出支持雄安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措施,适时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新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C.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而且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 D.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深入总结《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行认真研究,针对互联网发展的新特点,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说明性文字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 (3分)‎ 纬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千天,如大连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石家庄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沧州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沧州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6.请根据下面这个故事概要的开端与发展部分,补写高潮与结局部分。要求: 前后内容协调且有波折,不少于80字。(5分)‎ 十年前,他还是个贫穷山区的八九岁的贫困少年。在阅读中,他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与神秘,十分向往亲眼看一看大海。(开端)他听从老师的教诲,勤奋读书,成绩优异,有望走出大山,走近大海。(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要接受并欣赏一种艺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就是需要逐渐地去适应,去熟悉,去习惯,去理解,这样,才能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引发起对它的爱好。接受并欣赏京戏,尤其需要这样一种过程。如果说任何艺术都有它特定的语言,那么以虚拟性程式化为手段、以写意为表现形态的京戏的特定语言,就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艺术语言之一。观众要接受京剧,就先要使京剧的特定语言在自己心中有一个破译过程。这种过程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才能慢慢习惯起来。‎ 三十年代,抗战前戏剧界有过一次关于京剧的讨论。当时一般人多把京剧说成象征艺术。我认为这并不妥当。京剧的唱念做打,以及包括服饰、道具、布景等等在内的虚拟性程式化,不是公式化,也不是象征化,而是一种具有民族艺术特点的写意性表演体系。中国艺术讲究含蓄,讲究意会,所谓“意到笔不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等大量艺术格言,都是需要从写意这一特点出发才能理解,才能解释的。最明显的就是写意画,这是人人熟知的。如齐白石画虾、画鱼,并不画水。但通过虾和鱼的生动游姿,你可以感觉到它们是在水中悠然嬉戏。画师不画水,欣赏者可以清楚无误地感到水的存在。这就是通过写意手法取得的效应。中国戏曲的特点也是写意的。在戏曲舞台上任何写实的东西都变成实中有虚和以虚代实的写意性的表现。上楼不需要楼梯,上马没有真的马,《空城计》中诸葛亮站在一块幕布后,幕布就是高矗的城墙。司马懿带领的四龙套代表一支庞大军队。一桌两椅的简单道具,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作山,可以作门,可以作窑洞,可以作织机。这种写意性的虚拟性手法,打破了西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舞台不受三面墙的拘宥,使时间空间有大幅度的回旋余地,可以自由舒展,舞台调度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如果剧情需要,演员在台上跑圆场,就可以表示长途跋涉,经过了万水千山。两个演员在台上,不用布景隔开,就可以表示一个在室内,一个在室外,各自看不见对方。在京剧同一舞台上,无需凭借舞台装置,就可成为各种不同的处所,或为宫股,或为茅舍,或为通衢,或为荒郊,或为山林,或为河流,观众一看就明白,并且马上进入境界。现在有些京剧的改革引进话剧表演和布景,硬把写实的东西强加进去,结果就破坏了京剧以虚拟性程式化为手段的写意表演体系,变成了话剧加唱式的不伦不类的东西。‎ 戏改是必须的。但现在各剧种都在改革,而改的结果却弄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像大家通婚,由不同家族变为一个家族。这一情况又好像各种不同品种、不同味道的西瓜,互相串来串去,都变成品种相同、味道一样的西瓜似的。用一句北京话来说,这叫“串秧子”。艺术的生命在于多样化。所有的戏剧变成单一的格调,那不是在发展而是在衰落。‎ ‎(选自王元化《京剧札记》,有刪改)‎ ‎7.下列对“写意手法”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齐白石画虾、画鱼,虽然并不画水。但通过虾和鱼的生动游姿,就可以表现出它们在水中悠游嬉戏。‎ B.《空城计》中诸葛亮站在一块幕布后,这幕布就是高矗的城墙; 司马懿带领的四龙套代表 的是一支庞大军队。‎ C.演员在台上跑圆场,既可以表示上楼,也可以表示上马。两个演员在台上,不用布景隔开,就可以表示一个在室内,一个在室外,各自看不见对方。‎ D.在京剧同一舞台上,各种不同的处所一一宫殿、茅舍、通衢、荒郊、山林、河流皆可以不凭借舞台装置就加以表现。‎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京剧是一种象征化的具有民族艺术特点的写意型表演体系,这“写意”二字,抓住了京剧艺术的神髓。‎ B.京剧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语,不论是表演上的唱念做打,还是情节上的悲欢离合,都在同一个舞台空间里完成,却可以让观众觉得有无数个意境在眼前显现。‎ C.西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要求一出戏的地点在同一个场景,舞台受三面墙的拘宥,所以演员的表演不能够做到自由舒展。‎ D.现在京剧的改革引进话剧表演和布景,写实的东西加进去,结果就破坏了京剧的写意表演体系,变成了话剧加唱式的不伦不类的东西。‎ ‎9.作者说:“戏改是必须的。”请根据原文,概括京剧改革的两个原则。(4分)‎ ‎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老牛倌儿 刘章 ‎(1)老牛信儿又叫大下巴。他姓吴,他们那辈人中间那个字是“玉”,老牛倌儿名字的第三字,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不知道,上点年岁的人知道的也不多,我因在村里管过户籍,还记得,那是个“琢”宇,取玉琢成器之意,很讲究。老牛倌儿应该说是璞玉,究竟琢成器也未,我不敢妄加评断。老牛倌儿是他的一生职务,大下巴则是他的面部特征。如果跟时下一样把名宇和职称连起来,应该是吴玉琢老牛倌儿。‎ ‎(2) 打从我记事起老牛倌就放牛。‎ ‎(3)听老人说,他的父亲日子过得很不错,他从牙牙学语开始就念书,念到十五六岁,什么《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以及“五经四书”都念过。人说老牛倌儿是喝墨水儿长大的。说他喝墨水不只是读书的意思,他是真喝。据说他是笨而好学,背书背不下,就把砚台里的墨汁喝下。可惜他头大脚轻,干活没力气,书上的字会背不会写,不要说写文书、状纸,写信也不行,只好放牛。实际上他是放了一辈子牛,是从小牛倌儿晋升到老牛倌儿的。按理说小牛倌儿应先升到大牛倌儿,因为他只能放四五头牛,再多了放不过来,追不上,他隔过了这一级。他也从未当过羊倌儿,因为山羊攀岩越岭,他追不上,不能胜任。‎ ‎ (4 )他放牛很少上山,都是在河边上、地沿上。他放牛的时候,头戴一顶草帽,身披椴麻蓑衣,怀抱一根荆木棍(他从不用鞭,他说放牛也是教,老师都是用教棍。他说得对,秦始皇就是老师用荆棍教成器的①),手捧一本书,两只眼睛笑眯眯地从牛背移到书页上,从书页移到牛背上。牛背也是书,书也是牛背。偶尔吆喝一声:“黄黄犍犍子——回回来 !”“花花腰腰子……”除此,便是摇头晃脑咕咕哝哝地念书。他口吃,念书不口吃,小时候只觉得他念书的样子很好看,声音也很好听,像唱歌,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直到我读高中暑假回家,才听他咏的是《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5 )那情景我至今还记得,流水溅溅,书生悠悠,群牛吻地,老翁鹤立。‎ ‎(6 )孩子们淘气,有时冷不防去扳他的下巴,他从不用粗话骂人,总说:“咳咳,不不懂懂得仁仁义义礼智信信……大下巴颤抖着,像小簸箕在扇动。‎ ‎(7) 人都说老牛倌儿仁义。有些放牛放羊的,摘瓜掠枣儿,掰棒子去烧吃,偷老倭瓜,掏瓤子,再装上爬豆成红小豆用筹火烧熟去吃。老牛倌儿不,他不动一瓜一枣儿,闲时还在地边拔拔草,把瓜秧往风凉地方引。有一回,他的牛吃了老刘家的庄稼,他去找人家道歉,进了门笑眉笑眼,下巴抖动着:“大大兄兄弟,牛——大大兄兄弟,牛——”主人看他着急,忙说:“大哥,唱。”他悠悠唱道:“牛吃庄稼了……”主人一笑了之。‎ ‎(8) 我在承德高中读书,当时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被村里人看成大秀才。寒暑假回家,老牛倌常在河边拦住我,问字,稀奇古怪,一问一个愣。例如,我们那儿形容跌跟头挨摔是 ‎“坡伊呀”,这个字该怎么写? 我说可以用两个字拼在一块儿,他摇头,说古书上没这个写法,都是单个字儿。我无可奈何。‎ ‎(9 )有一回他拦住我,让我到承德千万要给他买一部《掏灰耙造反》,我说没有这样一部书,他很伤心,颤抖着大下巴,老泪纵横。我头次见他脸色那么难看,下巴拉得更长了。他说,人们都瞒着他,不帮这个忙。我大惑不解,问被人称为大先生的叔父是怎么回事,叔父说,这个根本没有的书,老牛倌儿托他买半辈子了。‎ ‎(10 )原来老牛倌儿有个侄子死了,他的一个堂弟要娶侄媳为妻,寡妇哭坟的时候,叔公跪在一旁祷告说:“我的大侄子啊,你可别回家欺床啊,你媳妇跟我了。”惹得侄媳大骂一顿。这事传到老牛倌儿耳里,气得发昏,他骂堂弟太不懂仁义礼智信了! 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这不新鲜,有一部书专门写这种事叫《掏灰耙造反》。”他便信以为真,惦在心里托人买。‎ ‎(11) 唉,这个老牛倌儿,这个吴玉琢啊!‎ ‎(12)老牛倌儿死了,他的名宇没有死。‎ ‎(13)谁家要是不想让孩子读书,就说:“不成器的念书也没有用,老牛倌儿念了四书五经,还不是放了一辈子牛!”‎ ‎(14 )谁家想让孩子念书,就说:“念书总比不念书强,看人家老牛倌儿,连吆喝牛也不用脏话,一辈子没动人一瓜一枣儿。”‎ ‎(15) 关于老牛倌儿,有不同的议论,没有共同的结论。‎ ‎(选自《美文》2017年第9期,有删改)‎ ‎【注】①赢政幼时的老师,教育认真、要求严格。赢政若不完成功课,就用荆条揍他,后赢政终成大器,成了秦始皇。‎ ‎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书生悠悠: (2分)‎ ‎(2) 悠悠唱道: (2分)‎ ‎1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2.文章九、十两段写老牛倌儿买书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 分)‎ ‎13.请结合全文探究“老牛倌儿死了,他的名字没有死“这句话的意蕴。(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 分)‎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日:“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①王曰:“为三者,秦何?" 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同,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胜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 范蠡进谏曰:“夫勇者,逆德也; 兵者,凶器也; 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于人者,人之所卒也。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先行此者,不利。”王曰:“无! 是貳言②也,吾已断之矣!”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 王召范蠡而问焉,曰:“吾不用子之言,以至于此,为之奈何?”范蠡对曰:“君王其忘之乎? 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王曰:“诺。”乃命大夫种行成于吴,曰:“请士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随之以国家之重器。”吴人不许。大夫种来而复往,曰:“请委管籥③”,属国家,以身随之,君王制之。”吴人许诺。王曰:“蠡为我守于国。”对曰:“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王曰:“诺。”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 三年,而吴人遣之归。及至于国,王问于范蠡曰:“节事奈何?”对日:“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毫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 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同男女之功,除民之害,以避天殃。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般。无旷其众,以为乱梯。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 王曰:“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 ‎(选自《国语·越语下》,有删节)‎ ‎【注】 ①持盈: 保持昌盛富强。定倾: 转危为安。节事: 节制行事。②贰言: 惑乱视听的言语,异议。③委管籥: 把越国国库的钥匙都交给吴王。委: 交出。‎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时不作,弗为人客 作: 兴起 B.今君王未盈而溢 溢: 水漫出来 C.人之所卒也 卒: 终,结束 D.请士女女于士 女: 以女嫁人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胜,栖于会稽 室西连于中闺 B.随之以国家之重器 醉则更相枕以卧 C.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不如因善遇之 D.乃可以有天下之成利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从勾践即位三年便欲进攻吴国,虽有范蠡两次进谏,仍一意孤行,导致兵败五湖,不得不退守会稽山写起的。‎ B.文中写范蠡为勾践谋划复兴国家之道,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他主张顺应自然,掌握规律,发展生产,终于使越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 C.范蠡主张的“与天”“与人”“与地”思想并不是消极出世的思想,而是根据自然规律和形势变化采取积极的措施。‎ D.本文以记言为主。在此前提下,却能要言不烦地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越王勾践纳谏的始末,表现其知错能改、折节下士的可贵品质。‎ ‎17.用“/”给文章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4分)‎ ‎(2) 不穀之国家,蠡之国家也,蠡其图之! (4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登鹿门山 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峴。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①,采药遂不返。金涧养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②。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注】 ①庞德公: 汉名士,建安中,携妻子登鹿门山,隐居在此,鹿门山因而谓之“圣山”。②偃意: 此处解作妖娆美好的样子。‎ ‎19.此诗为怀古诗,诗中抒发了对 的缅怀之情。(请用诗中的词语回答) (2分)‎ ‎20.孟浩然的诗清淡自然,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自然”的特点。(6分)‎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 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从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③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日:“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21.从第①②两则材料看,“为政以德”的关键在于执政者 。(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概括) (2分)‎ ‎22.结合第③则材料,分析说明执政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经济与政治思想? (4分)‎ ‎(四) 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或根据语境填写名句。(只选3小题) (6分)‎ ‎(1)子曰 :“ 。一日克己复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2) 而刘夙婴疾病, ; ,未曾废离。(李密《陈情表》)‎ ‎(3)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渔父》)‎ ‎(4) 《琵琶行》一诗中,对琵琶乐声的描写精彩之至,其中“ , ”两句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写出了大弦小弦和鸣的美妙。‎ ‎(5) 《雨霖铃》一词中,有“ , ” 两句,将近景远景连成一片,有实有虚,恰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契合。‎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林语堂在其著作《吾国与吾民》中说:“‘容忍’是中国文化的最大品性,也将成为现代世界文化的最大品性。”‎ 你对林语堂的观点有怎样的思考? 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2018 年4 月稽阳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A (B.诤zhèng友;C.颓萎;D.方兴未艾ài,简捷)‎ ‎2.(3分)C (“堪忧”是令人担忧的意思,与“对……的前景”不能搭配,此处可用“感到忧虑”)‎ ‎3.(3分)C(A“利己”、“理性”间的顿号要去掉。B据“需要结合行为当事……”句可知“制度和那些复杂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是设问句,只作“‎ 需要结合行为当……的主语,故“么”字后的问号应去掉,或改用逗号。D书名号当为引号。)‎ ‎4.(3分)A (B.搭配不当,应改为“要深化规划内容和完善规划体系”;C 递进不当,应改为“不仅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而且愈发显示出反哺个人、黏合家庭、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D.省略介词,应为“……基础上”)‎ ‎5.(3分) 纬度相同,船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 ‎6.(5 分) 答案示例: 不幸的是,他患上了重病,无钱治疗,看海无望,老师与亲友通过微信等媒体向社会募捐。(高潮) 他得到了数助,治愈了重病,考取了一所滨海的大学。十年之后,他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旁边。(结局) (“高潮”“结局”各2分,波折1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10分)‎ ‎7.(3分)C (原文“演员在台上跑圆场,既可以表示上楼,也可以表示上马”,京剧写意手法中跑圆场不表示上楼、上马。)‎ ‎8.(3分)B (A.京剧不是象征化的表演体系。C.强加因果,原文没有这样的结论。D.作者认为“有些京剧的改革”“硬把写实的东西强加进去”,才变得不伦不类)‎ ‎9.(4 分) ①不能破坏京剧以虚拟性程式化为手段(1分) 的写意表演体系(1分); ②必须保持京剧自身的特点(2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10.(4 分)‎ ‎(1)(2分) 形容老牛倌儿放牛念书时的从容自在(或“样子很好看”1分,“声音也很好听”1分)。‎ ‎(2) (2分) 指老牛倌儿一改先前慌忙结巴,缓慢从容地将“牛吃庄稼了”一句唱了出来。(不结巴1分,缓慢从容1分)‎ ‎11.(6分) (1) 多角度描写牛倌儿的形象: ①外貌描写,“头戴”“身披”等词句表现牛佰的质朴; ②动作描写, “怀抱”“手捧”等词句表现牛信热爱放牛、热爱读书、热爱教育; ③神态描写,“笑眯眯”“移”等词句生动地刻画出牛倌儿对书的痴迷。(3分) (2) 排比句式:“头戴”四句,构成排比,短促、整齐、有力。(1分) (3)借助注释、评说,表达叙事者的看法: 括号内引用的牛信的说法及泰始皇成器的故事,“牛背也是书,书也是牛背”的评说,都表达了叙事者对牛信的肯定。(2分)‎ ‎12.(4 分) ①既突显了牛倌对“仁义礼智信”的执着追求,也表现出他的单纯。(2分)②照应前文“仁义礼智信”的情节,为下文写人们对老牛信的议论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2分)‎ ‎13.(6分)①老牛倌儿虽然死了,但他一直为人们议论者,成为争议人物。(1分) ②老牛倌儿的人生,一直影响着后人,或正面或反面。(1分) ②老牛倌儿在世时恪守“‎ 仁义礼智信”的人品,这令后人缅怀。③老牛倌儿先天愚笨,读书不成其功,却深得“仁义礼智信”之要并身体力行,值得后人学习与反思。④对老牛倌的议论不止,意味着当下人们对“仁义礼智信”价值、对教育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这令人深思。(③④⑤任写出2点得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20分)‎ ‎14.(3分)B (溢: 自满)‎ ‎15.(3分)D (副词,才;A.介词,在/介词,与、跟;B.介词,把/连词,表修饰;C.介词,根据/介词,趁着)‎ ‎16.(3分)B (“终于使越国逐渐繁荣昌盛起来”错,变未然为已然,此处还只是范蠡的建议)‎ ‎17.(3分) 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方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断对六处得满分; 错断一处扣0.5 分)‎ ‎18.(8分) (1) 在国境以外,(制订) 对抗他国的策略,(做成) 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文种也比不上我。(“四封”“敌”“立断”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 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范蠡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它! (或“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你可要好好谋划!”) (“不敷”,“其”“图”各1分,判断句1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一20题。(8分)‎ ‎19.(2分) 庞德公或耆旧 ‎20.(6 分) ①寓情于叙事、写景之中: 如描述庞公故迹及探访之事,“回艇夕阳晚”等句,或叙事或写录,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②顺叙手法: 按时间先后行文,写从早到晚的活动,脉络清楚,结构自然。③由实及虚,虚实相生: 由眼前的事、景,自然地引出曾栖居此处的庞德公,流露缅怀之情。④因事写景,转换自然: 由乘流越岘引出江景,由到鹿门山引出山景,叙事写景陆合无间。(每点2分,任答出三点得6分)‎ ‎(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21.(2分) 以身作则(或“率先垂范”)‎ ‎22.(4 分) 有若主张施行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或“彻”) (1分),并认为国君富足与否取决于百姓(1分)。执政者应该“藏富于民”(或“轻徭薄赋”) (1分),“以民为本”(或“仁爱百姓”) (1分)。‎ ‎(四) 古诗文默写。(6分)‎ ‎23.(6分)(1) 克已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2) 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 ‎(3)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4)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5)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每空1分,如出现错、漏、增字,则该空不得分)‎ 四、作文(60分)‎ ‎24.立意既可以认同林语堂的观点,也可以提出与其相异的见解。但不能仅论述谈“容忍”本身,要将“容忍”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特点) 或“世界文化”联系起来展开论述。具体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 ‎【附】 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当国君的第三年就想进攻吴国,范蠡进见劝阻他说:“治理国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国势昌盛时应考虑如何长期保持; 遇到倾覆的威胁时应考虑如何转危为安; 还要采取适当的有节制的政治措施,做到有条不紊。”勾践说:“怎么去做这三件事? " 范蠡回答说:“保持昌盈,就要效法上天; 扶危定倾,就要谦卑自处,效法人道; 措施有节制,就要效法大地。君王假如不问,我是不敢说的。天道盈满但不过分; 大气充塞宇宙,使万物生存,但天并不骄傲; 日月四时,运行不已,极为勤劳,却并不夸耀自己的功勋。帝王根据天时行动,叫做守时。上天没有对敌国降下灾殃,就不要进攻敌国; 敌国百姓没有发生内乱,也不要首先挑起争端。现在越国国力还没有殷实富强,君王就有了过分的野心; 还没有兴盛就骄做起来; 并不勤劳就夸耀自己的功勋; 吴国没有天灾,您就要进攻人家; 吴国百姓还没有发生内乱,您就耍挑衅去讨伐人家,这既违背天意,又不顺乎人情。君王假如去进攻吴国,不仅危害君王的自身安全,而且对国家有妨害。”勾践不采纳范蠡的意见。‎ 范蠡再一次进见勾践并劝阻他说:“勇于攻战,夺取别国土地,是一种反常背德的行为:战争,是人事中最后的一种手段,是下策。首先暗中策划、违反德行、喜欢动用武力挑起战争的人,他最后也一定会被人打垮; 做越轨过分的事,是上天所禁止的。先干这种事的人不会得到好处。”越王说:“不要说啦! 你这是惑乱视听的言论。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勾践断然起兵伐吴,和吴国在五湖交战; 被吴军打败,退守在会稽山上。‎ 越王召见范蠡,问他说:“我没有听从您的劝告,才到了这种地步,这可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君生您忘记了吗? 保持昌盛要效法上天,扶危定倾要谦卑自处、尊重别人,措施有节制要效法大地。”越王问道:“怎样尊重别人呢?”范蠡回答说; “要用谦卑的言辞、恭敬的礼节向吴王道歉,还送去珍宝和歌舞伎,尊称吴王为天王。这样做,吴王还不肯罢休,你就把自己也赔给他,去给他服役吧!”越王说:“就这样做吧!”于是派大夫文种到越国去求和,说:“越国愿意把士人的女儿都送给贵国的士做婢妾,大夫的女儿都送绘贵国的大夫做婢妾,接着就把越国的宝器都献给吴国。”吴国不答应讲和。大夫文种回国复命后又去求和,说:“越王愿意把国库的钥匙交出来,把整个国家托付给贵国,自己亲自到贵国,听凭吴王处置。”吴国答应了。越王对范蠡说:“你替我看守国家吧。”范蠡回答说:“在国境以内,治理百姓的事,我比不上文种。在国境以外,(制订) 对抗他国的筑略,(做成) 需要当机立断的事; 文种也比不上我。”越王说:“好吧。”于是就叫文种留守在越国,自己带着范蠡到吴国给吴王做臣仆。‎ 三年后,吴王打发他们回国。一回到越国,越王就向范蠡请教说: “怎样才能做到措施有节制?”范蠡回答说:“措施有节制就要效法大地。只有大地能包容万物成为一个整体,养育万物不失时机。它生长万物,畜养飞禽走兽,然后享受它应得的名声和利益。万物不论好坏,都使之成长以养活人的生命。时令不到,万物不能勉强生长; 人事没有到最终的转折点,也不能勉强完成。顺乎自然地处于当世,对天下事有适当的推测估计,等待时机到来时就把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扭转过来,根据对自己最适宜的情况把已扭转的局面予以巩固。君王应和男女百姓共同从事耕织,消除百姓的祸害,以防止上天降下灾殃。还要开辟荒地,充实仓库,让百姓富足。不要让民众旷时废业,以致成为祸乱的因由。天时将会有反复,吴国的事情也会有间隙可乘,只有懂得天地的常规,才能取得天下既成的利益。如果吴国的事情一时还没有间隙可乘,天时还没有转化的迹象,君王就应专心安抚和教育民众,等待报复的时机。”‎ 越王说:“我的国家就是你范蠡的国家,范蠡你一定要好好治理它!”‎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