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9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

ID:566845

大小:87.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2009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宁夏海南卷)‎ 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特级教师  尤屹峰 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高级教师  靳义堂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文汇报》9.20)‎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C.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D.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先生所说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就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性。‎ B.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C.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 D.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也。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于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于常,众皆谓以失利于张绣故也。钟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①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有删节。)‎ ‎①问:通“闻”,名声,虚名。‎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   异:看重       B.除亢父令  除:废除 C.殆有他虑。殆:恐怕,大概       D.会征孙权    会:正赶上,恰逢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荀彧有“王佐之才”的一组是( 3分)        (     ) ①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亦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②董卓之乱,(求出补吏,——删)除亢父令,遂弃官归。③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 ④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密以咨彧。⑤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⑥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 A.①③④            B.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荀彧年少的时候,南阳何颙就认为他不同于一般,有王佐才,很看重他。 B.太祖迎天子后,四面受敌。袁绍给他写了一封言辞傲慢无礼的书信,太祖看后很生  ‎ 气,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只有荀彧认为有 其他忧虑。‎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C.荀彧死后的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 D.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荀彧也认为 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5分)‎ ‎②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马嵬 袁枚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8.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白居易《长恨歌》相同吗?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 ‎(荀况《劝学》)‎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 ‎(4)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乙  选考题(25分)‎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个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荷塘如诗 ‎    还是这方荷塘,却已不是以往模样。阳光直射的水面,原先平静地浮在水面的叶子已亭亭玉立于荷塘,挤挤挨挨着像一群舞者翩舞着绿裙等待出场。在摇晃的绿裙之间,有的打着花骨朵儿,几朵红莲正含羞开放。轻风拂过,仙子羞涩地低头整理起裙角霓裳。清晨的露珠舍不得离开,却无奈地随风滚落池塘。那是仙子的泪,那样晶莹透亮。薄雾轻袅的荷塘如诗般的朦胧飘荡,是仙境?还是梦乡?只渴望去亲吻仙子羞涩的脸庞,去浅嗅她的清香。‎ 岸边的岩石缝隙处,几朵蓝色的勿忘我正淡雅的开放。细长的藤枝自然垂挂下来,轻触水面。风过时偶尔碰触到仙子的裙角,刹那间又缩了回去,生怕玷污了仙子的衣裳。这是怎样激动的心情啊?是谦谦君子相伴着仙子吧。没有丝毫的亵渎,只有圣洁的欣赏。多少肮脏的灵魂都会在这一刻躲向一旁,多少污秽的思想都会在这一刻变得高尚。爱这荷的高洁,爱这荷的清香,更爱这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她时刻净化着我的思想。‎ 阳光照射不到的梧桐树荫下的水面,稀稀落落漂浮着几片荷叶。清风吹过兀自左右摇晃。水面稍开阔的地方,几只水蛭轻飘地浮在水面不时一纵一纵地前行,细长的前腿迅速地划动,还未触到叶子的边缘便急速地逃开,生怕折断了细嫩的手脚。鱼儿在温暖的水域追逐游戏,红鲤们不知是潜在水底还是在莲叶下玩捉迷藏,或许还是慵懒的赖在床上不肯让我见她们的容光。水底清晰地看见长满青苔的螺蛳,极度缓慢的蠕动着留下浅细的滑痕。‎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一只大红的海虾正附在荷梗上,红红的触须轻轻晃动着,正要露出头来却又被一阵微风吓得缩回了脑袋潜入了水中央。树上片片黄叶随风翩然飘落,在空中翻舞着变着各种花样忽忽悠悠地飘向荷塘。玩舌高唱的鸟儿一阵赛一阵的鸣叫,不知何时已爬上枝桠的知了鼓着两片腹翼重复着单调的声音,不知是赞誉这满塘美丽的仙子还是与那饶舌的鸟儿赛唱。‎ 前来赏荷的人很多,稚嫩嗓音的小姑娘牵着年轻父母的手欢跳着说好漂亮好漂亮。年轻的妈妈乘机问荷花是什么颜色叶子是什么颜色。宝宝回答的也漂亮。虎头虎脑的小子拽着奶奶的手嚷嚷着要下水去捉几个小青蛙回家养,无奈的奶奶求救的眼光,不知道怎样才能安抚娇纵的孙子,只好说水里有大灰狼有水马虎。逗笑了一旁观荷的我。一个年轻的女子坐在了岩石上,一头长发如黑瀑般倾泻至腰间,吸引了我的眼光。转脸竟见那脸颊上涂抹了厚厚的脂粉,哪有什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容光?装扮不与年龄相仿,裸露着玉腿,半舒着胸房,一副按耐不住的冲动喷薄欲出的欲望。抬眼看那举着相机的男人,竟花白了头发,满眼邪光却又故作欣赏.女孩人前越发显得轻狂。故意装出娇憨的模样,小鸟一样偎向那男人的胸膛。‎ 嗟!污了我的眼睛,浊了我的荷塘!父女?爷孙?都不像,厌恶那暧昧的眼光,急急逃离了这方荷塘;满街找不到纯纯的眼光,最质朴的心灵或许还在深山里埋藏。可惜了这方荷塘,忍受各样的眼光,未必人人懂得欣赏。天空细雨菲菲飘落,荷塘越发显得迷朦,是感怜这堕落的灵魂还是见怜这池边的姑娘?丑陋与美丽同在的地方。‎ ‎11.下列对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还是这方荷塘,却已不是以往模样。”表现了作者看到荷塘的失望心情。‎ B.“只渴望去亲吻仙子羞涩的脸庞,去浅嗅她的清香。”是作者回忆夕日对娇艳荷花的 喜爱之情。‎ C.写荷梗上的海虾、空中飞舞的鸟儿、枝桠上鸣叫的知了,创设了更浓郁的“荷塘”‎ 诗意氛围。‎ D.作者笔下赏荷的“稚嫩嗓音的小姑娘”和“虎头虎脑的小子”使散文更加诗意盎然。‎ E.作者认为,坐在岩石上涂抹着脂粉的年轻的女子,是荷塘诗意的一部分。‎ ‎12.作者写岸边石缝间的几朵勿忘我有什么作用?表达什么感情?‎ ‎13.散文写得生动有韵味,运用了多种写景方法,请写出两种写景方法并作简要分析。‎ ‎14.散文起名“荷塘如诗”,结尾两段却说坐在岩石上的披发女子和举着相机的华发男子“污了我的眼睛,浊了我的荷塘”,荷塘是“丑陋与美丽同在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败笔是缀余,与整篇文章感情不协调,应该删去;有人认为这也是诗意,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有人认为作者传统得掉渣,“干涉”了别人的个性生活和自由。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成名之后的陈景润,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哥德巴赫猜想的峰巅,摘取(1+1)的璀璨明珠,闵嗣鹤先生不幸去世,陈景润痛哭不已,他为失去一个真正了解他的数学家而悲伤,私下里他曾告诉好友,闵先生去世了,今后谁来审他攻克(1+1)的论文稿呢?忧伤至极时分,他曾经悲痛地说,我不做(1+1)了。纯朴的陈景润担心知音断绝,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理解他,没有人能看得懂他的科研论文。‎ 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可以诱杀创造的生命,然而,对于那些心气不凡的人,也可能激起更大勇气,去搏取未来和明天。外国学者所称道的“逆境是一所难得的学校”,原因便在于此。颂歌、鲜花、掌声、顺境同样会带来盲目的自满,诱发虚荣,让那些奋斗者陶醉其中,而忘却了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使命。被胜利的欢歌所淹没的英雄已是屡见不鲜了。   我们一次次地在鲜花和赞美中寻觅陈景润的足迹。事业、家庭皆十分完美的陈景润,并没有重蹈许多英雄的悲剧,他仍是一如既往地背着行囊,艰辛跋涉在通往哥德巴赫猜想顶峰的道路上。   陈景润把做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的外围工作,形象地比喻为是“搭梯子”。“搭梯子”‎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何其容易?只有搭好人生的梯子,才有可能搭好科研攻关的梯子。   他是不屈的。1985年,陈景润已开始病重,开始,他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他从小就多病,各种疾病像影子似地尾随着他,或许,是病久了,司空见惯,也就不当一回事了。他哪像住院,随身带去了书、各种资料,病房成了工作室,日日夜夜,仍在不停地计算、推理,时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钟。令许多医生护士惊讶的是,几乎是打了个通宵的陈景润,第二天早晨,精神仍是很好。有时,他担心医生来查房,便“故伎重演”打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他以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希冀能搭起一座通往风光绮丽的峰巅的梯子。   他会想起杜甫咏诸葛亮那悲壮的诗句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陈景润生命的辞典中,他几乎没有提到过让一般人感到恐怖的死亡二字。他经受的苦难太多,亦已经领略过死神的威胁,反而把这一切看淡了。他是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任风雨飘摇,任严霜厉雪,我自岿然如故。他那非凡的韧性和把生命力量弘扬到极致境界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面最灿烂的生命之旗!   在“搭梯子”的漫长岁月里,陈景润做过多少题目,真是算不清了。过去,他的草稿纸是用麻袋装的,后来,一摞摞地置放在书房里,有不少还放在办公室中。他已去世一年多了,至今,你走进数学所,在昔日同事的案头上,或者,在办公室的柜子里,陈景润的草稿纸随时可能找到。字迹如镌如镂,恰似就在昨日留下的,印记着这位数学巨人深深浅浅的脚印,也印记着无法让人释怀的记忆和淡淡的遗憾。   陈景润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在不懈地做着“搭梯子”的工作。他的最后一篇论文,是和王天泽先生合作的《关于哥德巴赫问题》,梦魂牵绕数十年,数学皇冠的夺目异彩,一直烛照着他生命的全部航程。   陈景润病重期间,眼睛睁不开,需要按摩达一个多小时,才能睁开一点点,懂事的欢欢从小就给陈景润按摩,竟然练就了一手让专业医生都感到惊奇的按摩本领。然而,他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他躺在病榻上,和他的研究生一起,仍在不懈地探索着攀登之路。   耗尽了生命的全部光华,遍寻数学的群山峻岭,陈景润虽然没有找到这条通往哥德巴赫猜想(1+1)峰巅的神秘小径,也没有搭起那架耸立云天直达九霄的“梯子”,但他的人生轨迹所焕发的崇高精神,却编织出一道足以让后来者继续攀登的阶梯。人生的梯子,应当像陈景润那样走,才能走进光辉的明天。(有删节)‎ ‎1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认为,是人世间的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诱杀了陈景润创造的生命。‎ B.陈景润的家庭和事业都很美满,他没有重演许多英雄的悲剧,背着行囊一如既往地向数学峰巅艰难攀登。‎ C.陈景润的一生始终做着“搭梯子”的工作,因为他的人生梯子搭得好,所以科学攻 关的梯子搭得很稳固。‎ D.我们现在仍能看到的陈景润办公室里的草稿纸上的字迹,所留下的淡淡的遗憾是陈景润没有在有生之年摘取数学(1+1)的桂冠。‎ E.作者认为,人生的路应该像陈景润那样走,而科学研究的路就不能像他那样走,因为他没有搭建起直达九霄的“梯子”。‎ ‎16.陈景润“搭梯子”的不屈精神表现在哪里?它的意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17.人物传记所展示的人物应该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请结合文本对文中 人物性格作简要分析。(6分)‎ ‎18.陈景润最终没有登上数学(1+1)的巅峰,摘取科学桂冠,有人认为是闵嗣鹤先生过早去世,没有了审他(1+1)论文的人;有人认为是他自己没搭对“梯子”,没找着通往(1+1)顶峰的小径;有人认为是他把目标定得太高,他根本没能力登上那座高峰;有人认为研究(1+2)就耗尽了他的精力和生命,刚踏上(1+1)的研究之路他就去世了。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8分)‎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A.这些人对茶也形成了偏见,以为中国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高,一般隆重场合,总是端出英国红茶,似乎唯此才够贵族。‎ B.当游览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时,人们真有一种乐此不疲,不想离去的感觉。‎ C.在京剧舞台上,出来四个龙套……他们相互将手中的刀枪随意地碰几下,口作吆喝状,就表示已经打过一场战争。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D.说来实在可气,我们研究所限于技术设备,不得不把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地送到外国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2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这位江西姑娘在“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 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军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21.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的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改后的对联:                                      ‎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 ‎22.在下面语段画线处选填一组连贯、恰当的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23.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谐调完整的话。‎ ‎(6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元。‎ 爱迪生一生的心血在这场灾难中付之一炬。‎ 大火最凶的时候,爱迪生24岁的儿子查里斯在浓烟和废墟中发疯似地寻找他父亲。最终找到了: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摇曳的火光中闪亮,白发在寒风中飘动。他平静地看着大火,那平静中,可能有悲伤,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坚毅和冷静。‎ ‎“我真为他难过,”查里斯后来写到,“他都67岁——不再年轻了——可眼下一切都付诸东流了。他看到我就嚷道:‘查里斯,你母亲哪里去了?’‎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去,快去把她找来,她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着这样的场面了。’”‎ 第二天早上,爱迪生面对一片废墟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这不,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给烧得一干二净,感谢上帝,这下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火灾刚过去三个星期,爱迪生就开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声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 ‎1.D(由第二节最后“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可判断出错误)。(3分)‎ ‎2.B(文章主要说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气质)(3分);‎ ‎3.B(原文说“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多一“不”字意思相反)(3分)‎ 二、‎ ‎4.B(除:授予,任命)(3分)‎ ‎5.C(②写在董卓之乱时改任他做亢父县令,他放弃不做之事,④是叙述董昭向他请教让太祖进爵之事,⑥写太祖对他的“打击报复”,与他“有王佐之才”无关。排除此三句,只剩C项。)(3分)‎ ‎6.D(“荀彧也认为应该这样做,太祖因此对他更加重用”与原文相反。)(3分)‎ ‎(一)‎ ‎7.①而您明白豁达,不拘小节,用人唯才,这说明您在度量方面胜过袁绍。(“明达”,“唯…所…”,“宜”各1分,文句通畅2分。)(5分)‎ ‎②然而预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头,因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机鉴:机敏地察出,预先看出;先识:事先识破;充:动词,充分地发挥;其:自己的。各1分,句子通畅1分)(5分)‎ 参考译文:‎ 荀彧字文若,颖川郡颖阴县人。荀彧年少时,南阳人何颙非常看重他,说:“是一个辅佐帝王的人才!”永汉元年,被荐举为孝廉,任命做守宫县令。董卓之乱时,被任命为亢父县令,竟弃官回家。他对父老们说:“颖川是四面受敌的争战之地,天下一有变故,就会经常成为军事要冲,应当赶紧离开此地,不要长久停留。”乡人之中很多都留恋本土,犹豫不决,没有追随的,荀彧只将自己的宗族迁到冀州。‎ 自从太祖迎接天子到许都之后,袁绍内心不服。袁绍兼并北方之后,天下人都畏惧他的强盛。太祖正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张绣在宛县打败太祖军。这一来,袁绍更加骄傲,给太祖写信,言辞无理而傲慢。太祖大怒,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钟繇为这事问荀彧,荀彧说:“曹公是个聪明人,必不追咎往事,恐怕有其他忧虑。”于是见到太祖询问,太祖便将袁绍的信给荀彧看,说:“我现在想要讨伐不义,而力量敌不过他,怎么办?”荀彧说:“‎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古来在胜败场中较量的人,真有才能的,纵使起初弱小,也必将强盛,如果不是那号人,纵使起初强大,也容易弱小。从汉高祖与项羽的存亡,就足以看出这一点,现今同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罢了。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忌刻,使用人之才而又疑人之心,而您明白豁达,不拘小节,用人唯才,这说明您在度量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处事迟缓,优柔寡断。往往错过时机,造成失败,而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守成规,这说明您在谋略方面胜过袁绍,袁绍治军不严,法令不行,士卒虽多,其实难用,而您法令严明,信赏必罚,士卒虽少,都争先效死,这说明您在用兵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凭借世代门第,装模作样地玩弄小聪明,以博取名誉,因此很多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的士人都归附于他,而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名,自己的行动谨慎节俭,而赏赐有功的人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际的人士都愿意为您所用,这说明您在品德方面胜过袁绍。用以上四个方面的优点辅佐天子,扶持正义,讨伐不义之臣,谁敢不从?袁绍虽强,又有什么用呢?”太祖很高兴。‎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将此事秘密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认为太祖发起义兵本来是为了匡正朝廷、安定国家,怀抱忠贞的诚心,保持退让的行动,君子根据高尚的道德而爱人,不应该这样作。太祖从此对荀彧心中不满。正好遇上征伐孙权,太祖上表请派荀彧到樵地劳军,荀彧因病留在寿春,由于心中忧郁而死,当年五十岁。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 评论说:荀彧才能出众,通达儒雅,有辅佐帝王的风范,然而预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头,因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 ‎(二)‎ ‎8.不相同。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同情的态度细致描写并美化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而本诗提出了莫再吟唱的不同主张,认为战乱中平民百姓所遭受的苦难远远超过帝王、妃子之间的感情磨难,平民百姓所经历的生离死别更多,也更值得人们去关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疾苦、关心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5分)‎ ‎9.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抒己见(或运用了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在诗的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莫再吟唱《长恨歌》的主张;二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杜甫《石壕吏》与白居易《长恨歌》所写之事两相对比,形象地说明李、杨的爱情悲剧是他们自己所作所为造成的,而老百姓的悲剧是统治者造成的,老百姓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悲惨处境才最值得关注和同情。(意思对即可。6分)‎ ‎(三)‎ ‎10.(1)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 ‎   (2)金就砺则利;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   (3)又恐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 ‎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 ‎11.AE(A:只是写景物的前后变化,没有失望;E:作者对这一女子持厌恶态度,认为她丑,“污了荷塘”)(5分)‎ ‎12.衬托。用“谦谦君子”般的、圣洁的勿忘我衬托仙子般、散发着清香的荷花。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爱这荷的高洁,爱这荷的清香,更爱这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她时刻净化着我的思想.”)(6分)‎ ‎13.细描:将景物描写得精细具体,如临其境,如见其景;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平淡的事物生动形象;拟人:使所写事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具有人的性格,表意丰富(举例写出两种即可)。(6分)‎ ‎14.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8分)‎ 四、‎ ‎15.AE(A:与原文意思相反,原文用“然而”转折到对陈景润科学研究勇气和搏击精神的歌颂;E:原文没有这样的因果结论,作者对陈景润的科学研究精神给予充分肯定。)(5分)‎ ‎16.①把病房当作工作室,付出燃烧自己生命之火的代价;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任风雨飘摇,任严霜厉雪。③把草稿纸用麻袋装的不停息演算。‎ 他那非凡的韧性和把生命力量弘扬到极致境界的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面最灿烂的生命之旗!(6分)‎ ‎17.①心气不凡,面对冷遇、歧视、逆境所带来的种种压力能激起更大勇气,不被鲜花 掌声所陶醉;②不屈、顽强、坚韧(能结合时代特征简略分析出性格即可)(6分)‎ ‎18.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8分)‎ 五、‎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19.D(“下里巴人”原指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用错对象。“乐此不疲”是沉迷于做某事,不知疲倦,原句是赏景,应为“乐而忘返”。“不可理喻”是说无法跟他讲道理,态度蛮横,原文意思是不能理解,犯望文生义之病。“仰人鼻息”本意是依靠别人而求得生存,也引申为迎合别人的意旨,意义与语境相合)(3分)‎ ‎20.D(A项:缺少成分,“每逢民工进城(之际)……就是……之时”。B项:搭配不当,“进入”与“殊荣”不能搭配。C项“避免”与“弊端”动宾搭配欠妥,“弊端”是已然的,只能说“消除”;况且“避免”后面有 “学生”二字也累赘,去掉“学生”,让“使学生”一贯到底、再去掉“的弊端”,更顺。)(3分)‎ ‎21.改后的对联: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4分)‎ ‎22.B(A、C两项所谈的“粗俗、鄙陋”和“外貌的不足”文段中并未涉及,D项中“优雅的气质”对后文概括不准确。从话题统一的要求来看,A、C也与后文不一致。)(4分)‎ ‎23.山峰,放远了观望才觉得秀美。友情,放远了回忆才觉得珍贵(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第2句所表达的事物应为人文的,不合此要求扣1分。)(6分)‎ 六、(60分)‎ ‎24.依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60分)‎ 9‎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