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8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8页)

ID:564248

大小:734.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崔颢 黄 鹤 楼 《 黄鹤楼 》 图片欣赏 《 黄鹤楼 》 图片欣赏 《 黄鹤楼 》 图片欣赏 《 黄鹤楼 》 图片欣赏 黄鹤楼只是中华建筑璀璨明珠中的一颗,和它齐名的还有位于湖南省北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岳阳的 岳阳楼 、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之滨的 腾王阁 以及位于山东烟台的 蓬莱阁 ,请大家在课后利用各种媒介去了解和这些建筑相关的文化知识,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岳阳楼 腾王阁 蓬莱阁 学习目标 1 、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 、欣赏诗歌平淡质朴的语言。 4 、准确流畅地背诵诗歌。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 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 223 年)。 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 天下绝景 ”之誉,曾与湖南的 岳阳楼 、江西的 滕王阁 并称为我国 江南三大名楼 。 历代文人墨客登楼吟诗作赋,畅抒情怀,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文赋过百篇,且有多如珠玑的神话传说散落民间。现今的“黄鹤楼”景区,时逢盛世,规制超前,是由主楼、白云阁、岳飞广场、千禧吉祥钟、古乐宫、诗碑廊、南楼等大小 50 余处景点组成的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为“ 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 “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 黄鹤楼 》 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 唐人七律第一 。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大约黄鹤楼边的“搁笔亭”就是因此而建的。 李白十几首诗里都涉及到黄鹤楼。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千古绝唱,感情真挚,自然流畅,景色绚丽,神姿昂然,风流天下,传之久远。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律诗) 作者简介 崔颢 , 汴州(开封)人氏 , (公元 704 ? —754 年)唐玄宗开元 11 年(公元 723 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 盛唐诗人 ,《 旧唐书 · 文苑传 》 把他和 王昌龄、高适、孟浩然 并提 , 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以 《 黄鹤楼 》 诗,颇令李白折服。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 诗句意思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 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 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崔颢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 写景 :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 抒情 :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 , 人去楼空 , 悠悠千载 , 於是抚今追昔 , 有世事沧桑 的感慨 , 并因日暮而生思乡之情 . 首联: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 , 感叹物是人非 . 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 , 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 , 世事茫茫 . 颈联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对仗工整的对偶名句。 写黄鹤楼前实景 : 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 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 但作者似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 尾联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点题之笔。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的汉水滚滚,烟波浩渺,使人更生思乡之愁。 借景抒情 , 以日暮途远抒发漂泊怀乡之情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