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ppt课件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再别康桥》ppt课件22

ID:563635

大小:1.1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校园是我们心灵的一片净土 校园是我们青春的舞台 …… 每一个走进过这座知识殿堂的人 对它都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思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 徐志摩 学习目标 一、体会 《 再别康桥 》 所深寓的感情。 二、理解 《 再别康桥 》 运用意象、修辞表达感情的特点。 三、了解 《 再别康桥 》 的“三美”。 四、有感情的朗诵和背诵 《 再别康桥 》 。 第一次先学后教 1 、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体会题目的含义。 2 、给生字词注音 3 、根据导学案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学生活动 学生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诗文 1 、生齐读 2 、男女生分节读(女先) 3 、生轮读 青 荇 ( xìng ) 长 篙 ( gāo ) 浮 藻 ( zǎo ) 漫 溯 ( sù ) 斑 斓 ( lán ) 笙 箫 ( shēng ) 读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 如何鉴赏新诗 反复诵读,体会形式美。 抓住意象,欣赏意境美。 深入分析,领悟主题美。 第二次先学后教: 整体感知、欣赏诗歌 一、分析意象欣赏意境 理解诗作的感情变化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客观物象 主观情意 + = 意 象 景 情 交 融 金柳 ___ 新娘 青荇 ___ 招摇 一潭 ___ 彩虹 星辉 ___ 放歌 (2_5)( 寻梦 ) 再别康桥 (1) ( 现实 ) 悄然离去 ( 笙箫 夏虫 ) (6_7) ( 现实 ) 依依不舍 欣喜 眷恋 无奈 惆怅 客观物象 主观情意 1 难舍难分 2 欢喜和眷恋 3 更加欢喜和眷恋 4 对康桥的永久眷恋情 5 感情达到高潮 6 情绪低落 7 难舍难分 感情起伏: 感情基调 首尾呼应 两个暗喻 河畔的金柳 夕阳中的新娘 清澈的潭水 天上虹 彩虹似的梦 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意醉情迷,物我两忘 ,主客观合一 , 更突出对康桥的依恋。 二、修辞 两个拟人 “招摇”:常含贬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三、整体感知: 本诗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 建筑美(形式美) :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 共七节 , 每节两句 , 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 , 无论从排列上 , 还是从字数上 , 都整齐划一 , 给人以美感 . 音乐美 : 1 、押韵 . 2 、音节和谐 , 节奏感强 . 3 、 回环复沓 . 绘画美: 1 、色彩绚丽的词句创作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 2 、通过动作感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四、欣赏这首诗,你是否觉得它写得很飘逸,很美?那么, 这个美感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呢? 《 再别康桥 》 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 再别康桥 》 是 20 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   B (这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有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有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没有借代) 1 .对 《 再别康桥 》 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 .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 .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 .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当堂训练 2 .对 《 再别康桥 》 前两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招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失落之感。   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的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   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萦梦牵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D 七、作 业 1 、背诵全诗。 2 、自选一首徐志摩的诗进行赏析 。 沙 扬 娜 拉 ——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沙场娜拉! 拓展阅读:赏析 《 沙扬娜拉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