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ppt课件(16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16页)

ID:563043

大小:383.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各有志,那你的志向是? 你会 选择? 官员 演员 医 生 教师 军人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走近作者: 梁启超( 1873 ~ 1929 )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 《 饮冰室合集 》 计 148 卷, 1000 余万字。 背景资料 《 敬业与乐业 》 是梁启超先生于 70 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 演讲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文体知识: 演讲 , 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 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属于议论文) 演讲的主要特点: 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主要手段 —— 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 学习目标 1 、正确读、写、解释生字词 2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3 、理清论证的层次结构 4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方法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 解剖( ) 亵渎( )( ) 强聒( ) 骈( )进 佝偻( )( ) 教诲( ) 禅( )师 容赦( )承蜩( ) 2 、根据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 A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 B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C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 D :道理极容易明白 ( ) E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 F :语言和行为相照应 ( ) 基础演练 wù pōu xiè dú guō pián gōu lóu huì chán shè tiáo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理至易明 强聒不舍 言行相顾 感悟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问题: 1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2 、什么是敬业? 3 、什么是乐业? 什么是“敬业”? 主一无适便是敬。       —— 朱熹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什么是“乐业”? 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研读课文 一、快速浏览课文,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 — 本论 — 结论,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并把第二部分分为三层。概括段意、层意。 一:( 1 段)揭示中心“ 敬业乐业 ”。 论述敬业 二、 和乐业的 重要性。 ( 2-8 ) 三:( 9 )勉励人 敬业乐业 。 1 、( 2-5 )论述“ 有业 ”的必要性。 2 、( 6 、 7 )论述“ 敬业 ”的重要性。 3 、( 8 )论述“ 乐业 ”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 敬业与乐业 研读课文 二、阅读第 6 、 7 段,思考、讨论问题: 1 、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 、两段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阅读第 8 段,思考、讨论问题: 1 、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2 、分析“做工苦”的实例有什么作用? 3 、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 、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目的是什么? 我们要敬业。 6 段: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7 段: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说明“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自然地点到乐业上(引出话题)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你“敬业”了吗? 谈谈你在“敬业与乐业”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 拓展运用 一、阅读 《 最苦与最乐 》 (梁启超) 二、思考、讨论问题: 1 、用原文填空:在作者看来,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 失意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 真正的痛苦源自( ) 2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 、从最后一段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句子 4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 、文章最后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知足 安分 达观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或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人人必须尽责任(人必须对生活负责) 尽得大的责任, …… 就得小快乐 道理论证 卸却责任: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逃避责任) 解除责任:尽了责任,再没有负担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