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同步练习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2

ID:562791

大小:247.5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一、《桃花源记》训练提示 一、填空: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他名 ,字 ,是 时期的诗人。《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 ,也是成语 的由来。   ②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二、下列各项中蓝色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未果,寻病终 D.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三、下列句子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正确的语序应为: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初极狭,才通人。     ③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便舍船,从口入。     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⑧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③②④⑥⑧⑦①⑤     B、④③②①⑥⑦⑤⑧      C、③⑥②④⑦⑧①⑤     D、⑤③⑦⑥①④⑧②   四、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渔人甚异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具答之   五、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   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暗示通往桃源的路曲折而遥远。C.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的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 ‎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渔人甚异之  (       )    ②具答之(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    ‎ ‎④欣然规往(        ) ⑤诣太守 (        )            ⑥未果,寻病终(        )‎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 ‎②林尽水源:                                                       ‎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7.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1                    2                     3                  ‎ ‎8.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 ‎9.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                                                              ‎ ‎10.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1、陶渊明  东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①感到诧异  ②详细  ③走尽  ④计划  ⑤到、谒见  ⑥实现  4、①古:妻子儿女  今:妻子;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无出路的境地  ②古:交错连通  今:邮电和运输业的总称  ③古:更不必说  今:表条件的连词  5、①沿着  ②整齐的样子  6、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  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7、①豁然开朗②鸡犬相闻  ③怡然自乐  8、C  9、活动、穿戴、心情  10、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晋太元〔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中,武陵〔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渔人甚异之〔异之:对此感到诧异〕。复前行,欲穷其林。‎ 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林尽水源〔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鸡犬相闻〔鸡犬相闻:(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髫〔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要(yāo):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为:对,向〕外人道也。”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发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处处志之。及郡下〔郡下:郡里,指武陵〕,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向所志:寻找原先做的标记〕,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刘子骥:名之,《晋书》有传,说他“好游山泽”。〕,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规:计划〕往。未果〔未果:没有实现〕,寻〔寻:不久〕病终。后遂无问津〔问津:问路,这里的意思是探访、访求。津,渡口。〕者。‎ 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总写渔人的感受。接着写渔人看到的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 ‎“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乃,竟然。‎ ‎“妻子”,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 ‎“焉”,在这里相当“于之”,即“从这里”。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可联系上下文推想。‎ ‎“语”,旧读yù,告诉。“语云”,告诉(他)说。“语”字后面省略了一个“之”字。“志”,同“”,做标记。“诣”,到……去。“如此”,像这样。‎ 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事情真实可靠。‎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语言够精练的了。‎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所描绘的“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关 于 练 习 一、回答下列问题,然后背诵全文。‎ 本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使学生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见课文第一段。‎ ‎2.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 见课文第二段。‎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4.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要注意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理解和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短语。这类双音节短语是由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组成的,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它们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译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6.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像这样。(今义:这样。)‎ 三、在括号里填入省略的成分。‎ 从语法角度设计本题,但目的不在讲语法,而在指点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因为文言文重意会,凡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某些词语,经常被省略。这里,不过是以主语、宾语的省略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文言文中省略主语、谓语等成分,一般不会导致语意含混,引起误解,反而显出语言的简练、紧凑。但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这两段话中还有一些省略的成分未用括号标出,也可以让学生补出来。‎ ‎1.(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村中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四、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为人民服务》‎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鸿毛(hóng)    李鼎铭(dǐng míng)    送葬(zàng)    追悼会(dào)‎ 二、掌握下面多音多义字 重  (zhòng)重量    削  (xiāo)削皮    难  (nán)困难 ‎(chóng)重复       (xuē)剥削        (nàn)遇难 尽  (jǐn)尽快      兴  (xīng)兴旺 (jìn)尽力          (xìng)高兴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泰山:山名,在山东泰安市。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后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鸿雁的毛。常用来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 精兵简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一项重大政策。内容是缩小党政军等机构,精简人员,特别是尽量减少机关的行政人员和部队非战斗人员,以减轻人民负担,使部队、机关变得更精干,更灵活,更有战斗力。现多指缩小机构,减少工作人员。‎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本课指革命队伍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和各个方面。‎ 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适当的归宿或好的安排。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哀思:悲哀思念。本课指对死者的悲哀的思念之情。‎ 送葬:把死者的遗体送到埋葬的地方或火化(火葬)的地方。‎ 寄托:寄附,托放。本课指把我们的哀思寄附、托放在对死者的追悼活动上。‎ 兴旺:兴盛,旺盛。本课是指扩大、强盛的意思。‎ 八、文章主旨 本文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这个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课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时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九、结构分析 全文是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五层表达出来的。‎ 第一层(第1节),提出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要完全、彻底。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别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益。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课文用“革命”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用“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任务。第三句话指出张思德同志生前参加了革命队伍,而且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层(第2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第二层讲人死的两种不同的意义。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虽死犹生。这里毛泽东通过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第二节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总(起)分(述)关系。这样说可以启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义,从而充分肯定张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绩。‎ 第三层(第3节),讲我们应当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三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在我们的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不管是同志、朋友,还是反对过自己的人,谁的意见都听得进去。只要你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用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的例子,说明要采纳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建议和批评。本段共六句话,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连接的三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加强了语言的力量,突出强调了“我们这个队伍”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层(第4节),进一步提出,为人民服务有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就是要解放全民族。‎ 第四层讲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为人民服务。既然目标一致,就没有理由不搞好团结。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因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要坚定地相信人民,紧紧地依靠人民,就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敌人都能打败。为了人民的利益要不怕牺牲,这种牺牲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视死如归;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为了做到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提出三个“互相”,充分体现了革命队伍内应有的同志情谊。本段可以分四小层。第一小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第二小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第三小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第四小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第五层(第5节),联系当时为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实际,提出开追悼会的意义,不仅是寄托哀思,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 第五层讲开追悼会的目的。开追悼会是为了寄托哀思,对死者表示怀念、哀悼。开追悼会还因为死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人们沉痛地怀念他。这样的人虽然死了,但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本文在讲演结束时仍回到追悼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紧扣讲话中心,又进一步表达了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十、重点语句分析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一个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宗旨。“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3.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同前面的意思联系起来。什么是“好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对人民有好处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错的”。为什么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就能与人民的关系更密切,就能得到更多的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队伍就一定会更加兴旺、发展起来。‎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对完成争取全民族的解放这一革命任务提出了要求。本句有三个“要”。前两个是讲在困难面前应该采取的态度,最后一个是讲这样做的目的。“勇气”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是说,革命队伍中的干部要关心、爱护每一个战士,使每个战士都感到温暖;革命队伍内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这样,队伍内部才能团结起来。三个“互相”,体现了革命队伍内部的同志情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并解释整个词语。‎ ‎     物     知:                          手     观:                           ‎ 不     所     :                    一     风     :                            ‎ ‎2、填空 ‎(1)丁肇中,美籍华裔       ,      奖获得者。‎ ‎(2)宋代思想家       将《       》、《       》、《       》、《       》编在一起,称为“        ”,是     家的主要经典。‎ ‎(3)《大学》中提出的      、      、      、      、      、      、      、      、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B.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一切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D.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尊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4、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A.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    寻求新知识,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实验的过程    消极的观察,    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     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并说明原因。‎ ‎(1).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试、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                                                                ‎ ‎(2).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                                                                ‎ ‎(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领会)的。‎ ‎                                                                 ‎ 二、  整体感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标题即是论点.(    )‎ ‎(2)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作者抨击了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它歪曲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 ‎(3)“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因此,从实践中去探察物体是学术的基础(    )‎ ‎(4)作者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论证的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探察物体的方法(    )‎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这一观点?‎ 三、  课内文段阅读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                                                                             ‎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                                                                             ‎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 ‎                                                                              ‎ ‎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打点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                                                                              ‎ 答案:一、基础识记:略 二、整体感悟:‎ 三、课内文段阅读: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3.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探索。4.例证法,道理论证。5.不能,否则就不能突出途径的单一性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领悟(    )    彷徨(    )(    )    袖手旁观(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 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 ‎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 ‎  (2)最使找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彷徨:‎ ‎  (3)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激变:‎ ‎  (4)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清谈:‎ 二.强化阅读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从文中看出,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7.从选文看,作者要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是什么?‎ ‎8.选文主要用的论证方法是    。‎ ‎9.从选文内容看,作者强调对于格物和致知要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指什么?‎ ‎10.令天:格物盈知”的意义是什么?‎ ‎11.本段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12.“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个相同关系的复句。‎ ‎    自信不但是                        ,而且                        。‎ ‎13.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一.链接课外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咸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做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4.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1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    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 ‎16.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    )  ②(    )‎ ‎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17.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 ‎    ①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    )‎ ‎    ②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    )‎ ‎    ③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    )‎ ‎18.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答案:‎ ‎1.略 2.B3.C  4.D  5. (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激烈变化。  (4)不切实际的谈论。‎ ‎6.对事物的客观探索,探索的过程是有想象力、有计划的。  7.现在的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8.道理论证  9.培养实验的精神,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 ‎10.(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1.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是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2.自信不但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1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 ‎  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14.C  15.D  16.①A  ②E ‎17.①(√)  ②(√)  ③(x)  18.引证法  例证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思考(1)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进?   3、写作特色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 论述角度 ‎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 ‎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要点〔二〕‎ ‎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会给出答案。本文是一篇阐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议论文。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作者首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格物致志"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作者阐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大多数学生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指出中国学生缺少实验精神。最后,作者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阐明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的涵义,指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同学们学习本文一定会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   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1、读准字的音 丁肇中  彷徨  平庸   2、结合内容解释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3、关于题目的含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测试 ‎  1、下列词语,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埋没(méi):使显不出来。     B、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C、清(qīng)谈:不切实际的谈论。   D、激(jī)变:急剧变化。‎ ‎  2、下列不全属于“四书”的一项是( )   A、《论语》 《孟子》    B、《诗经》 《论语》   C、《大学》 《中庸》    D、《孟子》 《大学》‎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选文论述的中心是( )   A、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B、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 ‎  4、“学术权威”上加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  5、填空  本文的作者 ,是 籍 裔物理学家, 奖获得者。‎ 参考答案 ‎  1、A   解析:注意多音字。A中的“没”在这里应该读mò.   2、B   解析:“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也是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之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3、D   解析:选文第一句话点明了论述的重点,但C项范围偏大,D项概括更为准确。   4、D解析:注意在这里对“学术权威”并没有否定的意思,引号起着强调的作用。   5、丁肇中 美 华 诺贝尔 ‎ 中考解析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作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qiǎn)。‎ ‎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的通草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骂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硃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群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他那时还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  ⑥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的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 ‎  ⑦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  ⑧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  (1)文章开头“这是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的“我”有双重身份,既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虚词是__________。‎ ‎  (3)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  (4)文章第⑤段中略写了___________件事,详写了___________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末一空用文中词语回答)‎ ‎  (5)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  (6)认真品味,第⑧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第⑧段主要用了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请概述一例。‎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阅读记叙文的综合能力 ‎  (1)本题考查对代词的理解。文章开头第一段“这是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文章标题:多年父子成兄弟。‎ ‎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结构的理解。文中的“我”有双重身份,既是父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句子是第五段第一句话“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其中起连接作用的一个重要虚词是“也”。‎ ‎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文章从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文章第二、三、四三段各用段首中心句的形式概括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第⑤段略写了两件事,详写了一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怕担干系。‎ ‎  (5)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第⑦段中第一处的“没大没小”意思是无教养,不分辈分,第二处的“没大没小”意思是平等民主。‎ ‎  (6)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第⑧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有逗号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或:更突出了对那种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的谴责。‎ ‎  (7)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判定及其作用的分析。第⑧段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细处落笔,小中见大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文中事件很多,只要能用概括简练的语言举出一例即可。‎ ‎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④段中画线部分突出了“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也体现了本文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 ‎《岳阳楼记》1、描写岳阳楼的名诗有:‎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 本课作者 ,字 , 时期的 、 。他和滕子京是 关系,都是被朝廷 。‎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居庙堂 /之高 /则忧 /其民 B、居庙堂 /之高 /则 /忧其民 C、居 /庙堂 /之高 /则忧 /其民D、居 /庙堂 /之高 /则 /忧其民 学习第1段:‎ ‎1、生词:谪( ): 越明年: ‎ 具:同 : 制: 属:同 : ‎ 予( ): ‎ ‎2、滕子京虽然被降职,但是他并没有消极对待,而是造福地方百姓,从哪一句可以看出?‎ 答:从 可看出,翻译这句话: ‎ ‎3、这段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是: (用原文回答)‎ 用自己话可概括为: ‎ 学习第2段:‎ ‎1、生词:夫( ) 胜状: 涯: 晖: ‎ 大观: 然则: 极: 迁客: 骚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2、作者写洞庭湖景色的视角是: ,由此看到的“岳阳楼之大观”有哪些景色: 翻译: ‎ 欣赏:作者写景能抓住景物特点,虽然只是用了22个字,却写出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 和 两字连用,不仅写出了湖与山、江的关系,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洞庭湖 ,一个“横”字显得 , 写出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 ‎3、作者所说“前人之述备矣”与第1段中哪句呼应?‎ 答:与 呼应。‎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可见洞庭湖地理位置上的特点是: ‎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的作用是: ,这句话的关键字是: 和 ,即面对同样的景色,“迁客骚人”观赏时所生发的情感却是不同的,由此引出下文登上岳阳楼时两种不同的情感。‎ 学习第3段:‎ ‎1、生词掌握:若夫: 霪雨: ‎ 霏霏: 开: 隐耀: ‎ 潜形: qiáng 倾jí cuī : ‎ 薄: 薄暮冥冥: 去: 国: ‎ 忧谗畏讥: 萧然: 感极: ‎ ‎2、本段作者抓住第1段所述洞庭湖 的特点,描绘了一幅 的景色,用 一句总起,先写了白天湖上的景色: ‎ ‎ ﹑ ﹑ ﹑ ﹑ 。再写夜间听到 ,渲染了 的气氛。作者用词之准又再体现,雨是 ‎ 雨,有 的意思;风是 的,并且不是温柔地吹,而是 ; 浪排空,可想象出海面 的情景,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 ”、“ ”、“ ”、“ ”、“ ”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老虎是 , 是 的叫,猿猴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民歌)“猿啼”烘托了 的气氛。‎ 解释下面各组中画线词的意义。‎ ‎1、南极潇湘( ) 此乐何极( )2、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之大观( )‎ ‎3、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4、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 ‎5、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简要回答问题。‎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2、我们应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画线词的意义。 ‎ ‎《岳阳楼记》1、南极潇湘( ) 此乐何极( )2、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之大观( )3、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4、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 ‎5、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 (     )     浩浩汤汤 (     )    薄雾冥冥 (     )    岸芷 (     ) 汀兰 皓 (     ) 月千里   宠辱偕 (     ) 忘    樯 (     )倾楫摧    虎啸猿啼 (     ) 2.填空 岳阳楼与武汉的___________、南昌2 的__________合称为江南三大名3 楼 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原文回答) ③“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_________, __________. 3.辨析词义 或    或异二者之为 (   )               归    吾谁与归 (  ) 而或长烟一空 (   )                     朝而往暮而归  (  )‎ 极   南极潇湘    (  )   备   前人之述备矣(  ) 感极而悲者矣   (  )                众妙毕备  (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4――7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扁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在文中的空缺处填写语句 5.前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 (     ) A  承接关系     B  并列关系      C  递进关系      D  因果关系 6. “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    文中借斯人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微斯人,吾谁与归?  8.文中的二个问句属于什么问句? 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27 岳阳楼记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zhé  shāng    míng    zhǐ    hào   xié   qiáng   tí  2.①黄鹤楼、滕王阁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也   ③对偶、借代    ④或许  有时     归依  回来      直到 极至  详尽 具备 4.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5.B    6.在朝做官   辞官回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②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道呢  8.末段中前两个问号是设问,后一个是反问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全文一共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以及作记的缘由,其中有意识地突出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第二部分一共三段,围绕“记”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其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作者先点出作记的主体“我”,从“我”的视角,描写亲身所见的“岳阳楼之大观”,渲染出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接着用“然则”轻轻一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下边作者分两段,既写景又抒情,从阴晴两种不同的天气引出人们的感受,表现出迁客骚人因物而悲或喜的心情。‎ 第三部分,从迁客骚人引出进一步的议论,正面阐述作者的观点,写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抒发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中心,前边的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抒发这一政治理想服务的。‎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用相当多的篇幅记岳阳楼的景色,但写景本身并不是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作者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先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图。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到一年工夫,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里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最后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决非闲笔。接着承上文“重修岳阳楼”写“岳阳楼之大观”,虽字字皆景语,却又显出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跟结尾“不以物喜……”一段议论互为表里。至“然则北通巫峡”,陡然一转,呈低回之势,用设问带出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二者虽形态有别,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由此再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是完全顺理成章的。‎ 那么,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所蕴含的政治理想呢?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源于民本思想,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有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以律己,惟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 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为,证明他确实有这样的抱负,决非虚语。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琅琅上口,含意深远又易于诵读。比如写巴陵胜状一段,高山和江水本来就是非常雄伟、阔大的景象,作者又在前边用上“衔”“吞”这样的动词,把洞庭湖浩大的气势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而骈句的大量运用则使得语言整齐而富有气势。如写景,作者几乎全用骈句写成,使景的特点更加明确而突出。但作者在骈句当中也适当穿插使用散句,又使得整句当中有变化,读起来长短交错,抑扬变化,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1.岳阳楼的景色是怎样的?第2段中哪句话引出下文的抒情?‎ 这一题可用原文回答,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背诵下来。全文共有三处写到景色:“衔远山……气象万千”;“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渔歌互答”。‎ 第2段用“然则”引出“迁客骚人”,然后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下文的抒情。‎ ‎2.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一种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因物而悲的感情;一种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因物而喜的感情。‎ 主要观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朗读骈句,要注意节奏的划分:一般四个字的要两字一顿,其余的都是按意义停顿。试找出几个例子,练习朗读,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划分骈句的节奏,能够正确朗读,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本题目的是结合课文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够积累起来,为自己阅读文言文打下基础。‎ ‎1.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就,于是 制:规模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嘱咐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景象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因为 ‎5.是进亦忧,退亦忧 进:指在朝廷里做官 退:指回到家里,不在朝廷里做官 一、本文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篇,骈散结合,琅琅上口,因此要抓住朗诵这个最重要的环节,力求通过朗诵找到学好这篇课文的突破口。教师不但要以自己出色的诵读感染学生,而且要具体指导学生诵读某些句子,特别是要读好“登斯楼也,则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其必曰……”这样的长句。指导学生读得顺畅而且声情并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标志。‎ 五、《岳阳楼记》景物描写的特点(宋长华)‎ ‎1.字数不多,境界宏阔。文章2、3、4自然段集中写景,仅162个字,却描绘了三幅景象:一是写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形势;二是写了霪雨霏霏、凄凉阴森的秋景;三是写了风光明媚、恬静愉快的春景。有总有分,有详有略,细而不腻,粗而不疏,可见作者的概括能力非凡。‎ ‎2.抓住特点,着力描写。作者总的抓住洞庭湖辽阔多变的特点和岳阳楼居高临下的地势来写。用“霪雨霏霏”来揭示凄凉的秋景,以“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来写风浪的畏人;以“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薄暮冥冥”来反映天色的晦暗;以“樯倾楫摧”来显示航行的危险;以“虎啸猿啼”来衬托气氛的凄凉。写春光明媚的春景,作者先总括一句:“春和景明”。接着写白天的湖面,天空,湖中景物,岸边花草;写夜晚的皓月,波光,渔歌。作者紧紧地把握住特征性的事物,写了光泽(“上下天光”),颜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动态(“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态(“岸芷汀兰”“静影沉璧”),声音(“渔歌互答”),从洞庭湖湖面的平静,花草的芬芳,月光的皎洁,渔夫的歌声等等,来渲染恬静愉快的气氛。‎ ‎3.对比互衬,相得益彰。作者写秋景和春景,完全不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同是写天空和湖面,秋为“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春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同是写夜晚,秋为“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春乃“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这样一对比,秋景更萧然,春景更明媚。‎ ‎4.运用骈偶句,整齐优美。在两段写景的文字中,四字句居多,短小精悍,整齐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这些对偶句,意思相近,结构相同。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风和浪意思相近,上下两句结构相同;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意思完全相对,一“浮”一“静”,一“跃”一“沉”,结构却又完全相同。‎ ‎5.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在这篇文章中,写景是为了抒情。为了要写“悲”,就写“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森凄凉的秋景;而秋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情。为了写“喜”,就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明丽的春色;而春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喜洋洋的心情。‎ ‎(二)检查预习情况。‎ 谪(zhé)  属(同“嘱”zhǔ)  霪(yín)  霏(fēi)  樯(qiáng)‎ 楫(jí)  冥(míng)  谗(chán)  偕(xié)‎ ‎(三)研习新课。‎ 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如“发闾左(同“谪”)戍渔阳九百人”。属──同“嘱”,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情不好,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着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而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fú(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注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然则”‎ 在这句中有承上连下的作用:(既然)洞庭湖是这样(气象万千),它北通巫峡,南到潇湘,降职外调的官吏和失志的诗人大多会合在这里,那么他们看到这景色后产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变化而不同吗?‎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诘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2.思考与讨论。‎ ‎(1)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线。“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讲读第3、4段。‎ ‎1.指名同学读第3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解释:‎ ‎“若夫……猿啼”句。霪雨:即淫雨。淫,过多,过甚的意思。霪雨解作连绵的雨。阴风:阴冷的风。怒号(háo):大声的号叫。形容风势大,发出很响的声音。岳:高大的山。山岳,泛指洞庭湖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啸:野兽拖长声音的叫,它与“啼”是同义词。老虎叫用“啸”;猴子叫用“啼”,也可以用“鸣”;鸡叫可以用“啼”,也可以用“鸣”;狗叫可以用“叫”,也可以用“吠”。注意这组同义词,可以逐步培养用词准确的能力。‎ ‎“登斯楼也……悲者矣”句。斯:此,这。去:离开。国:国都,这里指朝廷。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感极:感慨到极点。有……者:有……的心情。者:代“览物之情”的情。“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是“有”的宾语。‎ ‎3.指名同学读第4段课文并口译,教师作必要的解释:“至若……郁郁青青”句。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锦鳞:锦,本指有色彩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色彩鲜明、华丽,好看的意思。锦鳞,这里指代好看的鱼。这种以部分代替全体的修辞手法,叫做“借代”,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写法。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诗)中的以“帆”代船。汀:水中的小陆地,也叫洲。“岸芷汀兰”是互文,意思是岸上和小洲上的兰花。青青:草很茂盛的样子。‎ ‎“而或……喜洋洋者矣”句。而或:或者,有时。皓(hào)月:洁白的月光。心旷神怡:心胸开朗,精神愉快。洋洋:快乐的样子。‎ 以上两段合在一起是文章的第三部分。问: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这一部分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加以发挥,分段来写:‎ 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作者选用了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描绘:连绵阴雨的天气、令人胆寒的风声、恐怖的浊浪、天色昏暗、交通阻绝,这是写的白天。夜间却是经常听到虎啸猿啼,等等,凄凉的气氛更加浓重了。(《三峡》就曾经引用民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猿鸣”烘托悲凉凄清的气氛。)这样的景物,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其次,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这一段采用与上一段对照的写法。“至若”以下写昼景,“而或”以下写夜景。写白天,写天写水,写天水相连的晴明;写沙鸥,写游鱼,更增添自由闲适的气氛;又写岸芷汀兰,生机勃勃,有色有香。写夜间,再次写天写水,有动有静,此时不再有恐怖凄凉的虎啸猿啼,却有悠扬动听的渔歌飘荡在湖面夜空。这样的景物怎能不令人陶醉其中?写了这样的景物,就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教读第5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先天下……乎”──这是一个略带测度语气的肯定句。注意:“其”在这里是代词,不是表示推测的副词。这一句是作者代古仁人回答。“然则何时而乐耶?”用“……乎”这样测度的语气,显得委婉而得体。‎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可层层启发,设问:‎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想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提示: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发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提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