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节选)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巴金《家》(节选)教学设计

ID:562214

大小: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家》(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导读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进而自觉地阅读名著。‎ ‎2、让学生通过《家》的学习了解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了解当时青年人的处境,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时代。‎ ‎3、让学生懂得青春的美好,热爱青春,做自己的主人。‎ 教学重点:‎ ‎1、欣赏小说的方法。‎ ‎2、《家》中人物及情节的把握:通过人物描写及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家》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家》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人物的性格,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了解小说在矛盾冲突中塑造形象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通过导读让学生了解《家》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一位同学朗诵小诗《家》。‎ 家 家有苦蔓苦藤的牵连 家有冬去春来的甘甜 家是风雨同舟的信念 家是倦鸟必归的巢眷 家收藏着童年般的顽皮 家镌刻着秋天般的丰盈 家是你受伤时最温馨的呼唤 家是你寂寞时最氤氲的弥漫 家是你遇到暴风雨时避风的港湾 家是你心头萦绕的那份永恒的挂念 通过对比该诗的温情与巴金《家》的冷酷导入新课。‎ 二、作品分析 ‎1.时代背景(论世)‎ ‎《家》写于1931年,但它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1920年冬至1921年秋的生活。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长期在封建羁绊下生活的青年们开始觉醒并不断反抗,主要体现在民主科学思想与封建专制、封建迷信的矛盾斗争中。‎ ‎2.家庭背景(知人)‎ ‎ “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书中人物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觉新不仅是书中人,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就是我的大哥。二十六年前我在上海写《家》,刚写到第六章,报告他自杀的电报就来了。你可以想象到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完这本小说的。”——巴金 ‎3.内容概括 巴金作品《家》描写的是“五四”之后,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后来梅和瑞珏双双惨死。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和冯公馆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觉民爱上琴,冯乐山却要他娶自己的侄孙女,在觉民觉慧的反抗下,他们终于取得胜利。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至此,觉新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故事主要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遭际为线索)‎ 欣赏小说方法介绍——人物 情节 环境 主题 语言 ‎4.人物与情节:‎ 觉新:善良、待人诚恳、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实行“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 高老太爷:专横、虚伪、腐朽、冷酷 觉新矛盾性格的根源:‎ ‎⑴“长房长孙”的地位使他承担着维护封建家族长治久安的责任。‎ ‎⑵“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使他对封建家庭产生不满,并有了改良旧家庭的愿望。‎ 欣赏小说方法介绍——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两个方面(写作技巧):‎ ‎5.主题概括。思考: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概括出《家》的主题吗?‎ 控诉封建家长制和旧礼教吃人的罪恶(压迫者受害者);‎ 批判了“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觉新);‎ 赞颂了年轻一代的觉悟和反抗(两兄弟)。‎ ‎6.语言特点:朴实而饱含真情。‎ 三、《家》的启示。(《家》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作业。‎ ‎1.根据你对《家》进一步的理解,用一句话补充下列短句。‎ 我说家是 ;高老太爷说家是 ;觉新说家是 ;巴金说《家》是 。‎ ‎2.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家》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少于800字。‎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