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课件(29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课件(29页)

ID:559555

大小:3.9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导入新课 759 年,关内大饥,诗人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学习目标 1 、复习 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2 、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及主题,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 、赏析诗中名句,感悟诗人身遭苦难、心怀劳苦人民的精神; 4 、培养忧国忧民、立志振兴中华的优秀品质。 作者简介 杜甫( 712 - 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又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代表作有 《 杜工部集 》 ,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读准字音 挂罥 ju à n 怒号 h á o 三重 ch ó ng 茅 长林梢 sh ā o 沉塘坳 ào 布衾 q ī n 大庇 bì 突兀 w ù 为 w é i 盗贼 俄 é 顷 qǐng 丧 s ā ng 乱 吾庐 l ú 通假字: 见 此屋。 见 通 现 , 出现 。 学习第一节 重点字词 【 1 】秋高: 秋深。 【 2 】怒号 (háo) : 大声吼叫。号:号叫。 【 3 】三重( chóng )茅: 几层茅草。三,不定词,表示多。 【 4 】挂罥( juàn ): 挂着,挂住,缠绕。罥,挂。 【 5 】长( cháng ) : 高。 【 6 】沉塘坳 (ào) : 沉到池塘水中。 塘坳 ,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 坳 ,水边低地。 翻译并分析第一节 八月的深秋,寒风怒号,大风卷走了我茅屋上的层层茅草。 卷起的茅草被风吹着,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有的挂在高高的林梢上,有的飘落下来沉到了池塘水边。 第一节问题探究 1 、 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 、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 怒号 ”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 、“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 、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 “飞” ——“ 洒” ——“ 挂” ——“ 飘转” ——“ 沉” 等动词。刻画了 茅草飞扬 的动感场面。 学习第二节 重点词句: 【 1 】老无力: 年老体弱。 【 2 】忍能对面为盗贼: 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忍能 ,忍心如此。 对面 ,当面。 为 ,做。 【 3 】入竹去: 进入竹林。 【 4 】呼不得: 喝止不住;大声呼喊,未能制止。 翻译第二节并作分析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公然抱着茅草跑到竹林里面去。 我喊得口干舌燥,也喝止不住,只得在无可奈何回来扶着拐杖独自叹息。 第二节问题探究 1 、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 49 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 1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 2 】因此,这个 “老” 字,诗人用得很 正确 。 2 、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 调皮 。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 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 生社会的气 ,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3 、“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 自己命苦 ,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 周围的人苦 ,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 战乱 给人民 造成的痛苦 。 学习第三节 重点词句 【 1 】俄顷( qǐng ): 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 2 】秋天漠漠向昏黑( hè) (为了押韵 ): 指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 漠漠 ,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 ,渐近。 【 3 】布衾( qīn ): 棉被。 衾: 被子。 【 4 】娇儿恶卧踏里裂: 指儿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坏了。 恶卧 ,睡相不好。 裂: 使动用法,使 ‥‥‥ 裂。 【 5 】 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 床头屋漏 ”,泛指整个屋子。 【 6 】雨脚如麻: 形容雨点不间断,向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雨脚: 雨点。 【 7 】丧( sàng )乱: 战乱,指安史之乱。 【 8 】沾湿: 潮湿不干。 【 9 】何由彻: 意思是,如何才能熬到天亮呢? 彻 ,通,这里指结束,完结的意思。 翻译第三节并作分析 过了一会儿,风停止了呼啸,黑云却越积越浓,天色阴沉迷蒙,渐渐昏暗下来。 用了多年的布被又破又旧,难以御寒,孩子睡相又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 屋破漏雨,没有一点干的地方,雨点不断,像麻线一样密集。 自从经历安史之乱以来,我就很少睡个安稳觉,漫漫长夜,又湿又冷,如何得到天亮呢? 第三节问题探究 1 、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下雨。 2 、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秋宵屋漏 3 、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学习第四节 重点字词 【 1 】安得: 如何能得到。 【 2 】 广厦 (shà) : 宽敞的大屋。 【 3 】大庇( bì ): 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蔽,保护。 【 4 】寒士: “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 【 5 】俱: 都。 【 6 】欢颜: 喜笑颜开。 【 7 】呜呼: 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 【 8 】突兀( wù ): 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 9 】见( xiàn ): 通“现”,出现。 【 10 】庐: 房子。 【 11 】足: 满足,甘心。 翻译第四节并作分析 怎样才能够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屋,让天下所有的贫寒之人都有蔽身之所。而露出笑颜,即使外面风雨再大,也安稳如山呀! 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高大的房屋,那么,就是我一个人的屋子破了,受淋挨冻而死,我也是心甘情愿的呀! 第四节 : 推己及人,关心民生 , 忧国忧民。 第四节问题探究 1 、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吾庐受冻死亦足! 2 、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祈求广厦 或 广厦万间 3 、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忧国忧民。 名句赏析 第四节:表现了诗人阔大的境界,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节奏铿锵有力,气势奔腾向前。今天我们仍用这些诗句来抒发先人后己、舍己为人、为大众谋利益而至死不悔的情怀 。 (升华主题) 小结 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 崇高理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主题思想 诗人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表现了诗人伟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