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ppt课件(29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唐雎不辱使命》ppt课件(29页)

ID:556899

大小:1.6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 1. 能够准确、流畅的朗读全文。 2. 能够较准确的翻译文章第一段。 学 习 目 标 本文选自 《 战国策 · 魏策 》 。 《 战国策 》 是 西汉 末年 刘向 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刘向(约前 77 ~前 6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皇族。 文 常 积 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唐 雎 怫 然 韩 傀 徒 跣 缟 素 休 祲 色 挠 以头 抢 地 j ū fú guī xiăn g ă o j ì n náo qi ā ng 读 准 字 音 要求: 1 、读准字音。 2 、正确断句。 3 、尽量读出人物的语气。 朗 读 课 文 1 、秦王 派人对 安陵君说:“我 想要 用 五百里的土地 交换 安陵,希望安陵君能 答应 我!”安陵君说:“大王 给予恩惠 ,用大块土地来换取小块土地,那很好; 虽然这样 ,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 不 敢拿它交换。”秦王不 高兴 ,安陵君 因而 派唐雎 出使 秦国。 2 、 秦王 对 唐雎说:“我 用 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 听从 我,为什么呢? 况且 ,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 凭着 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 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 如今 我用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 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可安陵君却 违抗 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 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土地并且守住它, 即使 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难道 只 换来五百里呢?” 3 、秦王 勃然大怒 ,对唐雎说:“先生 曾经听说过 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从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 平民 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 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的样子,有胆识的人发怒可不是这样。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向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 (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的时候),上天就降示了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胆识的人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因此穿上 丧服 ,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着)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4 、秦王 色 挠 , 长跪 而 谢 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 谕 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 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 以 有先生也。” 4 、秦王(顿时) 变了脸色 , 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 懂了 ,韩魏灭亡而安陵却 凭借着 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 仅仅 是 因为 有您唐雎先生啊。” 史料拾遗 : 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 之一。春秋末期吴国的 公子光 ,欲杀 吴王僚 而自立, 伍子胥 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 515 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 专诸 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此即中国历史上著名 “鱼肠剑” 的来历),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但也被其侍卫所杀,史称为 “专诸刺王僚” 1.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4.你如何评价唐雎? 2 、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故事中人物有 秦始皇、安陵君、唐雎。 主要人物是 唐雎 。 归纳各段的段意。 第 1 段: 第 2 段: 第 3 段: 第 4 段: 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背景)。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唐雎以 “ 士之怒 ” 反击秦王的 “ 天子之怒 ” 。 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起因 愿终守之 使唐雎使于秦 高潮 故不错意也 轻寡人与 结局 长跪而谢之 以地易安陵 秦王不说 发展 非若是也 虽千里不敢易 天子之怒 布衣之怒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 有辜负出使之命。 4.你如何评价唐雎? 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内心活动。 4.秦王长跪而谢之,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 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 人 物 形 象 分 析 探究:如何刻画人物? 1 、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其中 最突出的是语言。 2 、通过 对比 来刻画人物形象。 文章结构图示 秦王 以五百里易安陵 (利诱之) 秦王 逆寡人轻寡人 (盛气凌人)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长跪而谢 (折服) 安陵君 愿终守之,弗敢易 (明辨之) 唐雎 虽千里不易,岂直五百里 (从容答辩)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 (不辱使命)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封建统治者。 一个忠君爱国,机智勇敢,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暴的谋臣。 影响说话内容和语气、语调的因素有: 人物身份 人物地位 说话场合 说话对象 …… 唐雎的 说话技巧 言之有 “ 节 ” 言之有 “ 据 ” 言之有 “ 力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乎 …… 此庸夫之怒 也 ……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 道义 威力 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不辱使命。 说话技巧 唐雎的 言之有“节” 言之有“据” 言之有“力” “否,非若是也”“而守之” “士之怒”“而将四矣”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在唐雎与秦王的较量中,请你总结出唐雎的说话技巧。 2.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的另一些不辱使命的人? 蔺相如、荆轲、晏子、周恩来等 问: 答: 每天有多少人过桥? 每天有五个人过桥。 南京长江大桥 ?! 工、农、兵、学、商。 问 答 尼克松 周总理 秦王 唐雎 人物性格 奸诈狡猾 蛮横无理 色厉内荏 爱国忠君 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 对比 安陵君 有见识 软弱 无才干 善用人 衬托 通 过 对 比 来 刻 画 人 物 形 象。 休 古义: 今义: 谢 古义: 今义: 易 古义: 今义: 使命 古义: 今义: 虽然 古义: 今义: 古 今 异 义 吉祥  休息 交换  容易 道歉 感谢 出使,任务  重大的责任 虽然这样  转折连词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