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上海市普陀区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ID:556082

大小:339.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普陀区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     2008.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一律使用0.5毫米黑色水笔,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部分(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2007年3月27日下午3时,收藏了数十万件中国文物精品的首都博物馆,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设计方案在这里正式揭晓。(1)‎ ‎ 北京奥运会奖牌第一次创造性地使用了中华美玉。其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奖牌背面镶嵌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介绍,北京奥运会奖牌中国特色浓厚,艺术风格尊贵典雅,和谐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以其奖赠奥运成绩优胜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和礼赞。优胜者佩戴着“中国玉”奖牌返回故乡,将北京奥运会珍贵的记忆永久保藏。(2)‎ ‎ 从2005年11月开始,通过对往届奥运奖牌设计经验的分析,北京奥组委确定了奖牌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等,制订了奖牌设计开发方案。‎2006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奖牌设计的邀请。经过近3个月的征集,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有效应征作品179件。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评出优秀作品,北京奥组委邀请了国内外在艺术、雕塑、造币等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他们依据奖牌设计的要求,对179件有效应征作品进行了初评和复评。‎2006年6月7日,北京奥组委召开了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征集活动复评评审会,对奖牌设计初评评出的10件入选作品的实物模型进行了复评。评委对10件入选作品的奖牌实物模型、挂带、包装盒、证书进行了认真审查。按照复评程序的规定,评委们投票评选出了3件候选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6月30日,经过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由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组集体创作的“金镶玉”方案正式浮出水面。(3)‎ ‎ 按照夏季奥运会的惯例,奖牌材质除金银铜外,一般不作突破。“金镶玉”的设计方案,创意十分新颖,它突破了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奖牌设计单一材质的传统,又融入了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在保证奖牌金、银、铜识别性的同时,彰显“玉”的特点,使“金”、“玉”材料达到视觉上的完美结合。北京奥运会奖牌由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复合”而成,工艺要求极高,奥运奖牌玉环加工技术负责人袁建中介绍说:“要在3毫米的玉环立面上刻出1毫米的弧形凹槽,误差必须比一根头发丝还小。”(4)‎ ‎ ‎ 8‎ ‎ 往届奥运会上,出现过个别运动员获得奖牌后,过于兴奋,将奖牌抛向空中而导致损坏的现象。北京奥运会奖牌镶嵌了“玉”,更需增大安全系数。为了提高奖牌的抗冲击性能,进一步完善结构强度,修改完善小组对奖牌金属和玉结合的工艺技术以及安全性等进行了多次技术测试。通过实验明确了不同结构设计的效果,并据此调整奖牌厚度和内部结构。最终他们在保证奖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完成了技术攻关,找到了确保奖牌安全性的方法,使奖牌可以从两米的高空中自由降落而玉石毫发无损。(5)‎ ‎ 北京奥运会奖牌使用中华美玉,使2008年奥运奖牌既遵循了国际惯例,又增加了中国特色。玉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玉表示着美好、尊敬、相爱、相助的内涵,象征着中华文明,也诠释着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含玉奖牌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尊重,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必将受到运动员的喜爱。(6)‎ ‎2007年2月8日‎,北京奥运会奖牌实物样品被送到了国际奥委会,在罗格主席主持的执委会上,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批准了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方案。在他们发来的确认函中称赞道:“北京奥运会奖牌将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表示祝贺!”以“金镶玉”为创意的北京奥运会奖牌,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交相辉映,就此成为中国灿烂文化与奥林匹克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7)‎ ‎1.从下文的内容看,08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的“创造性”表现在 (2分)‎ ‎2.就本文内容而言,08北京奥运会奖牌在工艺技术上的难关是 (2分)‎ ‎3.根据文章第3段的内容,08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的确定经过了“制定设计开发方案”、‎ ‎ 、 、 和“确定正式设计方案”等五个环节。(3分)‎ ‎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融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于一体,对奥运成绩的优胜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和礼赞。‎ B.经过三个月的广泛征集,仅收到179件有效应征作品,这说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方案要求高,难度大。‎ C.在奖牌上镶嵌美玉不仅要保证金、银、铜奖牌的识别性,还要使金属和玉这两种材料达到视觉上的完美结合。‎ D.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不仅是优胜者荣誉的象征,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 ‎5.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 ‎[1]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的评选过程。‎ ‎[2]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中的工艺难题。‎ ‎[3]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中解决安全性及抗冲击性能的方法。‎ ‎[4]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的外观及其意义。‎ ‎[5]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的文化含义及各方对此的肯定。‎ 你认为要点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有( )(2分)‎ A.[1][2][3][4][5] B.[4][1][3][2][5]‎ C.[4][1][2][5] D.[1][2][3][5]‎ ‎6.综观全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奖牌的“中国文化元素”主要表现在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3题。(22分)‎ 一幢三层的建筑,并不高大,也不华丽。门口排着长队。人们像是参加一次宗教仪式,虔诚地、有序地排列着,等待进入那座期待已久的殿堂。 (1)‎ 8‎ ‎  这座殿堂不是宫殿,不是教堂。是梵高美术馆。 (2)‎ ‎  梵高在世时没有卖出一幅画作,除了做画商的弟弟收藏了一小部分外,他的大部分作品轶散在世界各地。那时候谁会去关注一个穷得发了疯的人的“不入流”的作品呢!终于有一天,当历史老人把赞赏的目光投向了这个“疯子”的画作时,他沧桑的脸上绽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一些精明的画商首先读懂了历史老人喜悦的表情,梵高这个曾经被遗忘的名字,突然变成了财富的象征,他的画从一文不值到几十万美元,再到几千万美元。而在政治家眼里,梵高也从一个疯子变成了一个价值无法估量的文化品牌:梵高生前居住过的小镇要认他作乡亲;法国甚至要以国家的名义认梵高作法兰西的儿子。正是在这个时候,梵高真正的祖国荷兰才终于醒悟,原来19世纪他们有个最值得骄傲的儿子叫梵高。 (3)‎ ‎  荷兰政府于1973年在阿姆斯特丹建了这座以梵高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从早到晚,馆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翘首期盼里面的人出来;而在馆内,在梵高的每一幅画前,人群分成里中外三层,有序而悄无声息地向前移动。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重复着。 (4)‎ ‎  在世界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位画家像梵高一样得到世人如此的崇敬和热爱。 (5)‎ ‎  但这一切,对梵高来说来得太晚。在世时他从未感受过人们的崇敬和热爱。他所晓得的,是饥饿的滋味,被人鄙视的滋味。他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痛苦便是人生。” (6)‎ ‎  梵高的痛苦感受首先来自爱情。爱情对梵高是残酷的。他在伦敦时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却遭到拒绝。回到荷兰,他爱上了表姐凯·沃斯。而当他向表姐求爱时,得到答复却是:“不,办不到,永远办不到!”1881年,梵高带着伤痛前往海牙学画。在海牙的街头,他遇到西恩,并把自己全部的爱情奉献给了这个不幸的女人。但这一次却激怒了做牧师的父亲,他认为梵高的行为让家族蒙羞,果断地宣布断绝与文森特·梵高的关系。梵高从此失去了经济来源,学业与爱情从此走到了尽头。一连串的打击毁灭了梵高最后仅存的一点自信,他终于明白,男女之爱、人类之爱、上帝之爱都是不会眷顾他的。 (7)‎ ‎  从此,他那屈辱的灵魂便到绘画中去避难了。1883年他开始了在纽南的绘画生涯,这时,上帝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下了7年。 (8)‎ ‎  在梵高美术馆的三楼,陈列的主题被命名为“梵高早期作品”,那些灰暗的画面是一种苦难的呈现。梵高在这里掩藏了自己的伤痛,却用他悲悯的心描绘着纽南底层民众为生存而挣扎的痛苦。梵高在纽南时期的作品,色彩灰暗,造型滞重,无不凝聚着梵高对贫困阶层悲苦命运的深切忧虑。 (9)‎ ‎  美术馆二楼所展出的是被归为“梵高成熟时期”的作品,在展板的下方出现的最多的年份是“1888”和“1889”。那是梵高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的时间。在阿尔短短的两年中,他创作了近300幅作品。《向日葵》便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10)‎ ‎  站在三幅《向阳葵》面前,从那粗短的笔触中,从那堆积在画布上厚厚金黄中,我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他痛苦的呼吸。而这一次的痛苦发生在短暂的欢愉之后。 (11)‎ ‎  1888年夏天,孤独的梵高试图在阿尔组织一个名叫“南方画室”画家沙龙,向一些画家发了邀请,结果只有高更答应前往。高更是梵高的朋友,他们彼此欣赏。收到高更准备前往阿尔的消息,梵高欣喜若狂。这年8月,他画了第一幅《向日葵》。高更对梵高的这种金黄色的组合十分喜爱,对《向日葵》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不久,两位艺术家因艺术理念上的差异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情绪过激的梵高,挥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高更在惊恐中离开了阿尔,离开了梵高。梵高在对高更的极度思念中,画了第六幅向日葵,这一次,他调整了自己的风格,消除了一切可能带来现实主义联想的细节,以迎合高更的艺术趣向。因为他要把这一幅送给高更。一向固执的梵高为了挽回高更的友情,他愿意在画风上做出妥协。然而,一切都是徒劳,高更走后再也没与梵高见过面。6幅《向日葵》成为他与高更的友谊开始与结束的见证。 (12)‎ 8‎ ‎  因为对友情的期望过于强烈,对既得的友情过分看重,所以当对方让他失望之后,由此而来的痛苦就几乎是致命的。失去高更的梵高从此一蹶不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中,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他的笑容。 (13)‎ ‎  二楼的展室里有一幅自画像,是他割掉右耳之后在医院完成的。这是他最有名的一幅自画像。此前,梵高不止一次地画过自己,每当对自己极度失望的时候,他就面对镜子审视着自己,他想看清自己的面目,想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遭到世人的白眼、鄙视、遗弃,但单纯的他从没有想明白过。于是,他用躁动不安的笔触一次又一次地画自己这张一点也不好看的脸。面对日渐消瘦的脸,他问自己:这就是那个一直妄想成为画家但又要靠弟弟省吃简用来为他买画布和颜料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交不起廉价房租、买不起廉价面包要靠弟弟供养的人吗?梵高极不愿承认镜子里的这个人就是自己,但又不能不接受这个人就是自己。从一次次的打击,到一次次的怀疑、失望,最后终于对自己彻底绝望了,他完全没有信心再面对如影随行的痛苦,没有一点自信再承受上天赐予他的苦难,更不想再拖累负担日重的弟弟。于是,他放下画笔,拿起了手枪……那一年是1890年,他37岁。 (14)‎ ‎  梵高死的时候没有人当他是一个画家。在当时的奥弗小镇上,人们相互传递着:那个疯子死了,语气里颇有几分快慰。然而梵高并不是一个疯子,他‎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天资聪慧。而牧师在欧洲属于上流社会,如果按父辈的安排,他原本可以生活的很好。只是梵高生性率真,过分尊重来自灵魂深处的指令,使得他在世俗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在常人看来,梵高头脑里只有色彩组合程序,双手也只能拿画笔。事实上,梵高在27岁前做过很多事情。27岁之后,他立志要做一个职业画家,把画画当作自己唯一的职业理想。欧文·斯通在《梵高传》中对青年时代的梵高有过这样的描述:“留着长发,喝着酒,不会弹吉他,却总喜欢抱着吉他,憧憬着‘总有一天……’”。但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理想,他的画一直没人买,他也就一直需要弟弟来养活他。接受这样的施舍,其内心的负担该是何其沉重。梵高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纯粹的画家,他执拗地捍卫着一个画家的纯粹,不愿在理想上做出一丁点儿的妥协,于是选择了中途谢幕。(15)‎ 梵高在生时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总有一天”,但在100年之后却让我看到了。在走出梵高博物馆的时候,我看到门口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16)‎ 历史终归是公正的。 (17)‎ ‎7.文章第1、4两段表现了 (2分)‎ ‎8.文章第3段的划线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3分)‎ ‎9.文章第8段中“避难”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10.文章引述《梵高传》中对青年时代的梵高的描述,作用是 (2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今天,在热爱艺术的人们眼中,梵高美术馆是神圣的艺术殿堂。‎ B.梵高之所以被今天的人们顶礼膜拜,是因为它的画作具有不可估量的升值潜力。‎ C.文章用高更衬托梵高,是为了凸现梵高对绘画艺术热烈而执著的追求。‎ D.自画像是梵高对心灵的叩问,而反复叩问带来的绝望最终让梵高选择了自杀。‎ E.本文撷取了一些重要片段来勾勒梵高短暂的一生,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F.文章塑造了梵高这个痛苦孤独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语言清新明快,感情深邃含蓄。‎ ‎12.从全文看,梵高一生“痛苦”来自 (4分)‎ ‎13.如果你是梵高美术馆的参观者,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80字左右的参观感言。(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句)。(5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5句,按前5句顺序评分]‎ ‎14.(1)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鹊踏枝》)‎ 8‎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戍卒叫, ,楚人一炬, 。(杜牧《阿房宫赋》)‎ ‎ (5)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6)桃李不言,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 (7)       ,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四.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5—17题。(8分)‎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南宋]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胡世将是南宋的爱国将领,这首词是他代领川陕宣抚使、统帅陕西诸军时的作品。当时宋高宗赵构派秦桧与金人议和,而胡世将主战反和,并在陕西屡挫金兵。这首词多处用典:“一范一韩”指的是抗击西夏的北宋名将范仲淹、韩琦;“阃外何人,……”一句指南宋将领张浚在建炎四年的富平惨败;而拜将台、怀贤阁则与韩信、诸葛亮有关。‎ ‎15.词题中的“东坡赤壁”指的是苏轼的词作 。(1分)‎ ‎16.对这首词的赏析,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起笔写中原沦丧,英雄无觅,悲怆之情跃然笔端。‎ B.“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金人陈兵边关,战事一触即发;“头如雪”表现作者忧愤心情。‎ C.“君门万里,六师不发”写出了南宋统治者一心求和的怯懦,而作者对此也深感无奈。‎ D.整首词将历史和现实对照,怀古伤今,着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的失望与茫然。‎ ‎17.“欹”意为“倾斜、倾塌”,“杳”意为“渺远无踪”。请结合整首词,对“欹”、“杳”两个字的妙处作简要赏析。(5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7分)‎ 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菙焉。群狙皆畏苦之,而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②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①狙:猕猴。②道揆:以义理度量事物。‎ ‎18.郁离子即明朝人 (姓名),他的《卖柑者言》是我们熟悉的作品。(1分)‎ ‎19.写出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 (1)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 ) (2)求草木之实( )‎ ‎ (3)山之果公所树与( ) (4)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 )‎ 8‎ ‎20.下列句子“之”字用作动词的一项的是( )(2分)‎ A.楚人谓之狙公 B.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C.山之果公所树与 D.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 ‎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群狙皆畏苦之,而弗敢违也。‎ ‎(2)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2.文章最后一段中“惟其昏而未觉也”的“其”指的是 ,“其术穷矣”的“其”指的是 (引用原文回答)(2分)‎ ‎23.作者通过这则寓言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4—27题。(12分)‎ 余为董文恪公作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崇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中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于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 ——[清]梅曾亮《书棚民事》‎ ‎24.就文章第1段内容看,“棚民”指的是 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5.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赞扬董文恪公关心民生的品格和敢于破除封建迷信的勇气。‎ B.宣城乡人不赞成董文恪公的做法,是因为棚民毁坏山林,影响了风水龙脉。‎ C.作者没有因为认同了宣城乡人的说法而否定董文恪公“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的做法。‎ D.董文恪公关心棚民的生计,他就是作者最后说的“习民事者”。‎ ‎26.文章的第2段中宣城乡人在陈述中采用了 的手法,目的是 (3分)‎ ‎27.用今天的眼光看,本文实际上揭示了 和 之间的矛盾,对此你有什么办法?请简要论述。(5分)‎ 写作部分(70分)‎ ‎28.作文 有人说:“有时候,拒绝或接受都需要勇气和智慧。”‎ 请在“接受 ”或“拒绝 ”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8‎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读部分(80分)‎ 一.1、突破了任何一届奥运会奖牌设计单一材质的传统,融入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2分)2、“金”“玉”材质的复合工艺;提高奖牌的抗冲击性能(安全性)的方法。(2分) 3、公开征集奖牌设计方案;初评选出入围作品;复评确定候选作品。(3分) 4、B(2分) 5、C(2分) 6、就外观而言,主要表现为在奖牌上镶嵌中华美玉、挂钩采用中国传统的玉双龙蒲纹璜样式;背面图案是“中国印”的会徽。从设计理念来看,玉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示美好、尊敬、相爱互助的内涵。(外观3分,理念2分;共5分。)‎ 二.7、现在的人们对梵高的崇敬与热爱。(2分) 8、比拟(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梵高作品的价值终于逐渐被历史肯定。(写出修辞手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9、摆脱生活的痛苦,寻找精神的慰藉。(2分) 10、再现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反衬现实对梵高的打击。(2分) 11、A、D(4分) 12、梵高的痛苦源于爱情的失败;中断了与高更的友谊;生活困苦,需要他人的接济;艺术道路坎坷;遭到世人鄙弃。(写出四点即可)(4分) 13、例:梵高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是厚重的。在别人眼里他的生命肉体是卑贱的,但他在人们鄙视的目光中坚守着自己高贵的灵魂。世俗可以鄙弃一个天才的画家及其高贵的灵魂,但历史不会将他忘记。(评分标准:能结合文章的内容抒发自己的感想2分,有自己独到见解,语言流畅得满分。文不对题0分。)‎ 三.14、(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青冥浩荡不见底。(4)函谷举;可怜焦土。(5)仰观宇宙之大。(6)下自成蹊。(7)君子和而不同。(任选5句,句中有错别字或缺漏,则该句不得分。共5分。)‎ 四.15、《念奴娇·赤壁怀古》(1分) 16、D(2分) 17、赏析要点:“欹”、“杳”二字写出了古迹的毁塌湮没。暗指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豪情功业都一去不返。残迹遗址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与作者悲怆无奈的心情相呼应。表达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思以及对现实的失望。(5分,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给满分。)‎ 五.18、刘基(1分) 19、(1)部署、分派。(2)采集。(3)种植。(4)相伴、结伴。(每个解释1分,共4分。) 20、B(2分) 21、(1)那群猴子都非常害怕并对此感到痛苦,却不敢违背狙公。(3分,译出大意给1分,评分要点:“苦”、“违”。)(2)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而被他驱使(奴役)呢?(3分,译出大意给1分,评分要点:“然则”、“假”、被动句式。) 22、民;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2分) 23、告诫统治者要以道治民,推行仁政。(2分)‎ 8‎ 六.24、在山中开垦荒地种粮谋生的人。(2分) 25、C(2分) 26、对比;突出开山之害,指出允许棚民开荒种地是因小失大。 26、开垦荒地(开荒生产)和环境保护;略。( 写出矛盾2分。能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语言通顺3分;共5分)‎ 写作部分(70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顷,语病较多。‎ 五类卷(21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l)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 字。‎ 说明:‎ ‎(l)不写题目或未补充完整扣2分。(2)错别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全文抄袭得0分。‎ 8‎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