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 题
直线部分小结及测评
课 型
新课
课 时
3课时
授课班级
高二年级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技能目标
1.了解直线部分的基本概念;
2.理解识记直线部分的重要公式。
1. 会求直线的方程、会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求距离。
2. 能解决与直线有关的简单综合问题。
素质目标
建立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会求直线的方程、会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求距离。
2. 能解决与直线有关的简单综合问题。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与直线有关的简单综合问题。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互助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PPT课件、直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学 生
设计意图
备注
小结复习巩固教学(2课时90分钟)
第一课时:
一、基本概念及公式
1.求斜率的方法。
2.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3.判断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充要条件。
4.中点坐标公式。
5.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二、巩固重要题型
例1.求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
例2.过一点求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方程;
例3.求一点到一直线的距离。
例4.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三、课堂练习
1.已知直线经过点,,求(1)求AB的中点M的坐标;(2)直线的斜率;(3)求直线的方程。
2.(1)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3)直线与直线
1.由学生默写公式,根据情况让学生识记。
2.再记忆,默写检查。
熟能生巧
独立完成后,教师点评。
理解巩概念、识记公式,夯实基础。
再巩固新知
夯实基础
的位置关系是。
(4)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5)若直线与垂直,则。
(6)若直线与平行,则。
(7)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8)平行直线与之间的距离是。
(9)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10)过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是。
(11)已知直线和相交于点P,(1)求点P的坐标;(2)求经过点P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第二课时:
四、综合应用
1.已知直线与直线垂直,且与点的距离为,求直线与的方程。
2.若直线与直线垂直,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4,求的方程。
五、课堂小结
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课时:测评
小组合作完成
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
让学生清楚学习状况,知已知彼。
小结测评(2课时90分钟)
1节课测试,1节课评讲及查漏补缺。
实事求是地独立完成测评
让师生准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板 书 设 计
直线部分小结复习
一、 基本公式 例2 例3
二、 典型题型
例1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