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运算教学目标:1.熟悉对数的符号,利用指对关系解决简单的对数求值问题。2.在自己的解题过程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证明规律,使用规律(运算法则)。3.在自我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提升自我价值。教学重点:发现总结和使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有针对性的证明。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发现的规律中哪些是作为运算法则保留下来的,以及为什么。课时安排:学习过程:一、引例:求值 从特殊值入手猜想对数的运算法则;教师引导猜想方向;归纳—猜想—证明:回到原始(定义)(对数问题可转化为指数问题解决)预案1:有的学生速度会很快,借此提问为什么,找到什么规律,引出以下内容。预案2:如果总结不出规律,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特征,归类寻找。二、探究对数的运算法则猜想:结论:推论1推论2问题:推广:讨论结果:对数运算法则:(同底的运算)(根据情况可有部分换底公式的特殊情况及对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预案1:学生总结的规律很多,有可能出现错误的,有可能出现重复的,所以先针对正误作出筛选,再细致研究,最终确定需要的法则,再加以证明。预案2:学生判断不出总结式中的正误时,可引导举反例找出。预案3:学生比较困难的是如何确定法则,为什么是这三个作为法则固定下来,其他的总结式又有什么用处,此时需要讲解。三、例题1、用表示下列各式
2、求值:; ; ; ; 新问题:不同底的对数运算怎么办?四、小结:1、对数运算法则;2、研究对数的方法:利用特殊值发现,再回到原始定义,利用指数;3、研究问题的方法:归纳猜想证明;数学思想:转化的思想;4、研究问题后要使之严谨化;给出限制条件及适用范围;5、根据某些限制提出新问题;6、提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及研究途径;7、数学史上的对数与指数。 教学方式:以学生计算数值、寻找计算规律、筛选和证明为主线,教师在其中起穿引作用,并在法则的确定中给以讲解,其他都是学生分小组自行完成。 学生:1、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分小组的形式,有竞争的作用在其中。2、当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总结时,让同学筛选甄别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严谨意识,之后的证明也是如此。3、确定法则的时候让学生体会“规则”在各个学科都是很重要的。 总结:这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下的对数学习,更注重学生的“学”,所以我才取的是“发现式”的教学,虽然与数学的发展过程不尽一致,但对于学生会从发现中体会乐趣。课后我觉得这一点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另外,这节课中学生会总结出很多所谓运算“规律”,甚至连换底公式都有模糊意识,所以如何让学生分层次的认识自己所总结的这些“规律”,确实是教学中的难点,课下,学生仍然很认真的继续找规律,所以真正要落实的法则和其他公式以及推论就要逐层落实渗透,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