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ID:1204459

大小:13.7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余丁完小姜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虚实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你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2.师谈话:的确,大年夜本是我们全家团聚、充满欢乐的大喜日子,但赤脚的小女孩却挨着饥饿在大风雪中的街头叫卖火柴。风呼呼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小女孩该有多冷啊,多饿呀。在这大年夜,小女孩的结局怎么样呢?快速从课文中找出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后,教师进行了情景比较的谈话式教学,目的是渲染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二、了解结局,导学新课。1.小女孩的结局怎样?2.你能把她死时的样子给大家读一读吗?3.死本来是痛苦的,但小女孩的脸上却带着微笑。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4.你知道她为什么感到幸福吗?【设计意图】由小女孩的结局入手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引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三、研读课文,了解幻想。 1.请用心地朗读5-11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关的语句,感受小女孩的幸福。2.指名反馈: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了火柴?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一下每次看到的是什么。3.师总结:这是一篇童话。童话总是充满了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我们在学习童话的时候,应该学会区分哪是写实,哪是幻想,现在我们先学第一次擦火柴,哪是写实的,哪是幻想的。【设计意图】在学习之前说明童话故事的特点,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虚实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一)学习第一次擦然火柴。(1)指名读第5自然段:(2)理解句子:“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3)这时她心里产生了什么愿望?  (4)指导朗读。“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她终于抽出了一根。”(5)从“她敢吗?”到“她终于抽出一根”这又说明什么?(6)下面火柴燃起来了。这时我们要读得欢快些。因为在这一瞬间,小女孩忘掉了眼前的饥饿和寒冷的痛苦。“简直”要强调。再指名读,看好后面的标点。 (7)出示图画:小女孩坐在墙角擦亮了火柴。借着这明亮的火焰,你们看着图画想,小女孩她觉得怎么样?(8)读到这里,我仿佛听见了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好像听到她们在说什么?   (9)现在你们想想为什么说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10)然而当火柴灭了以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11)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注重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有足够的空间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合作学习,迁移学法。(1)小组合作学习余下的四次幻象。(2)学生合作探究,完成表格。(3)集体反馈,完成表格。 幻象现实原因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 第五次在填表格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抓住文中描述幻象的语句,知道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看到幻想时的激动喜悦和幸福。(4)指名反馈,你们从这四次的幻象中体会到什么?(5)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现实中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人疼爱,所以她渴望温饱,渴望爱,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在小女孩所有的幸福中,最幸福的是什么?【设计意图】第二、三、四、五次擦然火柴的内容放手让学生仿照第一层次擦然火柴的读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探究,深化文本的主题。 1.是啊,为了留住奶奶,她最后一次擦亮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尤其是第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小女孩的表情:想象此时的小女孩心情是怎样的?3.理解重点句子。“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4.理解前后两个幸福。5.课文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情充分地读出来。6.总结全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安徒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通过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象的对比,反衬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安徒生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希望同学们们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设计意图】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朗读密切的结合起来,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层层加深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理解与同情,将朗读与感悟并行推进。一次次的对比,将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推向高潮。五、拓展延伸。1.阅读课后诗歌。有个叫刘倩倩的中国女孩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后,深受感动,写下了这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2.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我把课后的第四题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小女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以此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也写几句话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从而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也使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六、作业设计:读《安徒生童话集》【设计意图】以读《安徒生童话集》为作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七、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残酷的现实美丽的幻象冷渴望温暖火炉饿渴望吃饱烤鹅残酷、无情没快乐渴望快乐圣诞树同情、不幸没人爱渴望爱奶奶痛苦向往幸福和奶奶一起飞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