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ID:1198330

大小: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教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1.操作激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2.全班交流。1×12=122×6=123×4=1212×1=126×2=124×3=1212÷1=1212÷2=612÷3=412÷12=112÷6=212÷4=3  师: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汇报。  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课本p12。  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word.zl- ..-的因数。  提醒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因数和倍数。  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3.举例化:  你能写出一个算式,让你的同桌找一找因数和倍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因为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  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  师强调: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二、自主探究,找因数和倍数1.拓展提升,主动建构:⑴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⑵交流方法:教师即时捕捉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根底性教学资源,并及时创生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在发现中建构。预计学生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如2,3,6,而且仅此写出了几个;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出了1,36,2,18,3,12,4,9,6,但没有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三是用除法36÷〔〕=〔〕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出:1,2,3,4,6,9,12,18,36。⑶..word.zl- ..-启迪思考: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方法可以有:  用乘法〔〕×〔〕=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  或者是用除法36÷〔〕=〔〕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板书〕⑷试一试找20的所有因数。⑸介绍36的因数的另一种写法----集合  用集合形式写18的因数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请学生写出6的倍数。预计学生在写6的倍数时,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6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口诀写6,三是用加法的方法,每次递加6;四是用除法想,〔〕÷6=1、〔〕÷6=2、〔〕÷6=3的方法写。同时可能还会有学生在教师宣布时间到的时候会因为6的倍数写不完而抱怨时间太少。  请写得又多又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小窍门。在此根底上交流评价小结方法。〔评价时突出有序思维的策略〕3.迁移化,自主探究:⑴尝试迁移:请学生尝试迁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2的倍数和5,4,7的倍数。2的倍数有:2,4,6,8,10,12……5的倍数有:5,10,15,20,25……⑵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还记得因数吗,出示课件  观察: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3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  指导学生做书本..word.zl- ..-“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约数和倍数〞,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游戏规那么:〔1〕一位同学提出所要找的朋友的要求,例:“我的因数在哪里?〞或“我的倍数在哪里?〞〔2〕相应学号的同学站起来,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作业安排: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猜教师年龄,给出围:教师的年龄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对辨析、理去除尽和整除的关系、整除的两种读法等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课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一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感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word.zl-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