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

ID:1197571

大小:18.9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7-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探究法。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教具准备:课件、直尺、练习纸。学具准备:每个学生2个图形、彩笔、直尺。教学过程:(一)旧知迁移师:八月十五吃什么?生:月饼。师:吃月饼也是有学问的。妈妈买来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块?请用掌声表示。学生都拍了2下手。师: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预备开始!(师与生一起拍1下)师: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是……7 学生有用手指点一下手掌的,也有拍到一半停下来的……师:谁愿意到讲台上来表示你心中的一半?写字画画都可以。(教师板书“一半”)(二)学习平均分学生自愿上黑板展示他们心中的一半,有画半圆的,也有画正方形的一半的,有写“半”字的。师:好极了!教师拿来一个月饼模型,叫一个学生把它平均分成两份(配上“嚓”的声音),比较分得的两块是一样大后,贴在黑板上。师:刚才这位同学把一块月饼分成一样大的两块,这种分法叫……生齐声说:平均分。师:对!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一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表示一半?谁能用数表示?学生又陆续上台画图、写字,有用0.5表示的,也有用3表示8的一半的……(教师叫学生自己解释后一个一个的表扬)。(三)学习1/2教师直接介绍1/2,并说明: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可用1/2表示。师:1/2读作二分之一,写1/2要先写一横,再写2,然后写1。师:这个1/2原来见到过吗?生1:在音乐书上见到过。生2:在高年级的奥数书上见到过。师:1/2也是一个数,是我们新添的朋友,从今天开始,分数(教师板书“分数”)这个新朋友就加入到数的大家庭中了。师面向全班学生:1/2表示什么?7 全班学生自由地用动作相互描述: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抽问:什么叫1/2?生1:把一个大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是二分之一。师:谁的1/2?生1:这个月饼的1/2。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一点?生2:把一块大月饼切开,就是这块月饼的1/2.教师不评价,叫这个学生问其他同学有没有意见?生2:同学们有没有意见?其他同学纠正,并突出是“平均分”。师:刚才大家用数字、图画、文字表示了心中的一半,吴老师也写了一个数1/2,表示一半,愿意接受这个新朋友的就把自己原来的一半擦掉,不愿意的继续留下,没关系的。教师把想保留的都圈起来,说:这些都是你们的学习成果,老师把它保留起来。(四)模仿练习(1)说一说:谁是谁的1/2。(请配图)长方形的一半、正方形的一半、三角形的一半。(叫学生抢答,不必举手)。(2)折一折:用手中的纸片表示你心中的1/2?叫学生把折好的纸片贴到黑板上,要求不能重复。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折法?学生1上台展示了对折再对折的情况,老师叫他贴到黑板最上方(图: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并用粉笔把折痕描出来。(五)学习几分之几师生共同分析:这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用什么来表示?7 生齐声:四分之一。师:谁能写?生2上台写1/4,教师叫这个学生自己读一读,并强调写法,说明横线表示“分”。师回问:这个1/4表示什么?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师引导:一个阴影部分是它的1/4,那么再画一个阴影部分是几分之几?生2:也是1/4。师:一共有几个1/4?生2:两个。师:两个1/4是2/4。教师板书:1/41/41/41/42/43/44/4师:4/4也就是多少?生思考后齐声回答:1。师:也就是整个的意思。师:老师叫你们折1/2,结果这两位同学却折出了1/4,请你们对这两个同学评价一下。有的学生说“乱弹琴”,有的说“很聪明”,有的说“他们不听老师的话”,教师叫这两个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生1,生2:老师教了我们1/2,我们却出来了一个1/4(显得十分自信)。教师不急于表态,叫学生继续评价。生4:他们很聪明,是怎么想出来的?7 生5:他们自己创造了1/4。教师表扬学生的评价后说:这两个同学不仅完成了老师的任务,折出了1/2,又利用多余时间折出了1/4,这样的学习是很聪明的学习,是有创造性的学习。接着很自然地叫其他同学也“创造”一些分数。学生兴致勃勃地折出其他的分数:1/8,1/16,3/16。师(发自内心地):哇,3/16也出来了。当看到2/9折得不规范时,提示学生检查分得的每一份是不是一样大。师:好极了!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老师教了一个1/2,你们却创造了这么多的分数,应该感谢谁?生齐声:吴老师。师:不!应该感谢你们自己班的两位同学。(六)变式训练判断题:(1)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有两种意见,教师叫同意的同学自愿上台,站到黑板的一边,不同意的人站到另一边,指导学生寻找各自的支持者。教师为每组提供一张圆纸片,叫他们商量,怎样说服对方,然后宣布: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正方(把圆平均分成了两份):这是不是两份?反方:是(教师叫反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是”)。正方(举起其中的一份):这一份是不是1/2?反方:是(教师仍然叫反方的同学一个一个说“是”)。正方(教师提示:既然……):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就是我们胜利了。反方(把圆分成不相等的两份):这是几份?正方:是两份。7 反方(举起小的那张纸片):这是1/2吗?正方:不是(不是,不是……)。反方:既然不是1/2,那你们为什么说得到的一定是1/2?(学生特别对“一定”加重了语气)正方:因为你们不是平均分。反方抓住机遇:题目中又没说一定要平均分!正方:每份就是平均分。师小结:如果没有说平均分,可能得到1/2,也可能不是1/2。(对反方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的精彩提问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正方说):也要感谢你们,给我们全班同学带来了这么精彩的讨论。生1:你们还告诉了我们不要把不一定的东西说成一定。师:对,一定要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分数。(2)判断:六边形的阴影部分是1/6,三角形的1/4(配图)。(3)四边形(不平均分)的阴影部分是1/4吗?怎样改动就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生1:把两条线移到中间。生2:再添上一些线。生3:把两条线都拿掉,就变成1/1了。(七)学习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师: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名字,分数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如这条横线是平均分的意思,叫什么线?学生取名:这条横线叫“平均分线”,“分线”等。……师:看看课本中是如何取名的。生:分数线。7 师: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了多少份,叫做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与分母密切相关,可叫做……生:“分父”,“分数子”,“分子”。在肯定学生取名合理的基础上叫学生继续看书,看看书上是怎么取名的,并叫学生判断2/4、1/8的分母、分子各是几?(八)拓展训练(1)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生1:1个苹果的;生2:……(2)直接说出一个分数,要求大胆一点,更大胆一点……生一个个站起来说:1/21;9/17;9/81;……教师叫坚持要用自己的方法(如画图)表示分数的同学上台画图表示9/81,其他同学继续做练习。(3)第一条线段长还是第二条线段长?(图:两条线段露出部分一样长,并标上1/2与1/3,其他遮住。)(4)你们家几个人?你占全家的几分之几?(5)全班多少人,你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占你们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6)全班几组?你所在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直至下课铃响,学生也不肯下课,而坚持要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分数的那些同学,早已被课堂中的热烈场面所吸引,放弃自己的“固执己见”,融入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7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