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开国大典》说课稿六年级李爱天门市育才小学7
《开国大典》说课稿李爱【说教材】《开国大典》是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更是一份在国庆之时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实佳作!它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的盛况,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炽热感情。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通过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渲染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说学情】从能力方面讲,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能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情感方面讲,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在增强,处在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强烈地要求自主、独立与成功。【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记叙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想──观──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说教法】开国大典距今六十六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浏览全文回归整体,主要采用引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形成“情知交融、情语相谐”的语文课堂。【说学法】本课我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想──观──7
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想象场面──观看课件──激情诵读──读写迁移,以写宣泄情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说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那又有谁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使学生了解10月1日是什么日子。2、过渡:教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介绍历史背景资料: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和听老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建国前人们的苦难生活,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为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打下铺垫。3、揭示课题。观看当时大典的盛况。(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片断)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观看视频可以给学生制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让学生体会大典时的盛况和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大典的顺序(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典礼的顺序,加深学生的印象。)2、快速浏览课文第二部分大典之时的5—14自然段,想一想主要讲了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设计意图:我在教学中努力真实地体现生成过程,以此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7
三、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首先,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读,想、体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休: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课件)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5-7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光明”“长城内外”等词语的象征意义,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从分析中知道了54门大炮28响代表着我国当时统计的54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遍了中华大地。这声音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激动和自豪!7
随后: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借助开国大典盛况的课件片段把学生带入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走入情境,深化体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看完开国大典片段之后让学生欣赏(60年国庆阅兵)(课件)通过前后两课件的对比,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军队现代化了,不再是开国大典时“马拉炮车”“万国牌武器”“小米加布枪”而是自行研制的“战略导弹”“导航卫星”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使学生知道“国兴我兴”;教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学生,用知识强大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同时,分析课件所出示的重点语句的过程:让孩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文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达到以情促悟。四、回归全文,追本溯源。1、请同学们先自已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再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2、指导学生理清典礼过程,体会写作方法。3、根据板书的提示小组交流:从开国大典的盛况中,你读出了什么?(课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的,这样借助板书回顾总结了全文,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板书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皆为本文描写的大场面,但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7
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用红笔标出),这样设计既能再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孩子亲近文本,以各种方式的读,体现自读自悟的个性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出示图片)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建国66周年以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出示课件)让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齐唱中感悟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作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六、发挥想象,以情促悟。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某一动人的场面及感受写下来。设计意图:努力让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语言文字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在语言教学的生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场,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教学中时时突现情感的魅力,师生撞击、音像刺激、气氛感染,以情促悟。【说教学评价】通过评价,可以找出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以利于改进和再学习。本节课的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有以下三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说教学反思】7
在现代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主动探索互动学习”这一思想,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发生过的历史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并把音频、视频、图片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力求体现电教媒体不仅是教师的工具,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认知工具,从而实现现代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附:板书设计大典前群众入场开1.宣布成立国2.升国旗大大典中3.宣读公告典4.阅兵式大典后群众游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