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课件上课用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课件上课用课件ppt

ID:1188981

大小:1014.5 KB

页数:93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课件上课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10/22/20212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半部《论语》治天下10/22/20213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朗读课文听录音学生自读10/22/20217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熟读课文、突出中的词语①就有道而正焉(正: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修正,使动用法)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③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勤快)回虽不敏(敏:聪敏、聪明)④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秉赋、人生的责任与义务等多层含义)⑤是智也(是:代词,这)⑥盍各言其志(盍:何不)⑦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炫耀;施:表白)⑧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⑨小人长戚戚(长:总是,常常;戚戚:忧愁,哀伤)⑩一日克己复礼(一日:一旦,表示假设关系)10/22/20218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字词:君子、敏、慎、就、正、焉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10/22/20219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参考译文:10/22/202110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同“又”。立:站得住的意思。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10/22/202111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10/22/202112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重点字词:“女”通“汝”“知”通“智”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10/22/202113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参考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10/22/202114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伐:夸耀,炫耀;施:表白,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关怀,爱护。10/22/202115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10/22/202116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参考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10/22/202117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参考译文: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10/22/202118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参考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10/22/202119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评析】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10/22/202120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事:从事,照着去做。10/22/202121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参考译文:颜渊问孔子究竟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礼,这就是仁。有朝一日人人都能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礼,那么天下就回归仁道了。(由此看来)实践仁道要先从自己做起,难道还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道的具体纲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乎礼的声音不听,不合乎礼的话不说,不合乎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请让我照着您说的这些话去做吧!”10/22/202122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10/22/202123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课堂训练1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22/202124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课堂训练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安:①居无求安②风雨不动安如山③不患贫而患不安④沛公安在⑤燕雀安之鸿鹄之志伐:①愿无伐善②伐竹取道,下见小谭③其后秦伐赵10/22/202125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参考答案伐愿无伐善伐竹取道,下见小谭其后秦伐赵夸耀、炫耀砍伐讨伐,攻打居无求安风雨不动安如山不患贫而患不安沛公安在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安舒适,安逸安稳安定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词语。10/22/202126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课后作业1、针对某一则或某则的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话。2、背诵《论语》十则10/22/202127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第二章泻下剂 概念一、含义(泻下药、泻下、里实证)二、立法依据《内经》:“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 分类与适应证寒下——攻下积滞,荡涤实热(里热积滞实证)——代表方:承气类温下——攻下积滞,温中散寒(里寒积滞实证)——代表方:温脾汤3.润下——润燥缓下(津亏肠燥便秘证)——代表方:麻子仁丸4.逐水——攻逐水饮(水饮壅盛于里实证)——代表方:十枣汤5.攻补兼施——扶正攻下(里实正虚之便秘证)——代表方:黄龙汤 使用注意若表证未解,里实积滞已成,治应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不宜单独应用下法。除润下剂之外,其余均属峻烈之剂,故孕妇、产后、月经期间及年老体弱、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宜慎用。必要时可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以虚实兼顾。泻下之法,每易伤及胃气,故应用时须得效即止,慎勿过剂。服泻下剂得下后,当忌食油腻、生冷等,以顾护胃气。 第一节寒下 大承气汤《伤寒论》张仲景 【组成】大承气汤大黄四两(12g)炙厚朴半斤(24g)炙枳实五枚(12g)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先煮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热厥、痉病或发狂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邪热与燥屎内结成实壅滞气机,腑气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拒按大便秘结化热伤寒邪气入里阳明胃腑日哺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阳明腑实证 【病机】实热与积滞壅于肠胃,腑气不通;热盛津伤【功用】峻下热结大承气汤痞——胸脘痞塞不通满——腹满胀大燥——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腹痛拒按等实证表现 【方解】君:大黄—泻下热结,荡涤胃肠邪热积滞(实)臣:芒硝—软坚泻热,助大黄泻下燥结(燥)佐:厚朴—行气消胀消满(满)枳实—破气开痞散结(痞)大承气汤二药一苦寒偏于攻下,一咸寒偏于软坚。相须为用,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二药为行气之猛药,消满开痞,助泻下热结 【运用】辨证要点:临床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加减运用: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宜加玄参、生地等以滋阴润燥。大承气汤 现代运用: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4.使用注意: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等慎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损耗正气。大承气汤 【附方】小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炙厚朴、炙枳实功效: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炙甘草、芒硝功效: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牙龈、咽喉肿痛等。大承气汤 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组成:厚朴、炒莱菔子、枳壳、桃仁、赤芍、大黄、芒硝功效:通里攻下,行气活血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大承气汤 【方歌】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大承气汤 第二节温下 孙思邈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大黄五两(15g)当归三两(9g)干姜三两(9g)附子二两(6g)人参二两(6g)芒硝二两(6g)甘草二两(6g)【组成】温脾汤 【用法】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分服,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水煎服)。【主治】阳虚寒积证。脾阳不足传导失司—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寒邪积滞气机壅滞—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阻结肠中阳气不达—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温脾汤 【病机】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肠胃)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阴寒内盛,积滞不行寒积内结,大便秘结【治法】攻下冷积,温补脾阳温脾汤 【方解】君:附子—温壮脾阳—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大黄—荡涤泻下,攻积通滞臣:干姜—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佐:人参—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使:甘草—调和诸药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冷积温脾汤 【运用】辨证要点: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加减运用: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3.现代运用: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温脾汤 【方歌】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温脾汤 第三节润下 张仲景麻子仁丸《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丸麻子仁二升(500g)芍药半斤(250g)炙枳实半斤(250g)大黄一升(500g)炙厚朴一尺(250g)杏仁一升(25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该汤剂煎服)。麻子仁丸 【主治】胃肠有热,脾约便秘证。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胃强脾弱)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津液输布失调(肠道失以濡润)(但输膀胱)大便干结小便频数麻子仁丸 【病机】胃肠燥热,脾津不足。【治法】润肠泄热,行气通便。麻子仁丸 【方解】君:火麻仁—滋脾润燥,滑肠通便臣:杏仁—苦泄降气,润肠通便白芍—养阴以助润下佐:大黄—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枳实厚朴佐使:蜂蜜—润燥滑肠,调和诸药麻子仁丸*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下气破气,行滞消胀,助黄、麻以降泄通便 【运用】辨证要点:大便秘结,舌苔微黄少津。加减运用: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活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麻子仁丸 3.现代运用: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4.使用注意: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麻子仁丸 【方歌】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泄热又行气,胃肠热燥便秘施。麻子仁丸 【附方】五仁丸《世医得效方》组成: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陈皮功效:润肠通便主治:津枯肠燥证。大便艰难,以及年老和产后血虚便秘。舌燥少津,脉细涩。麻子仁丸 张景岳济川煎《景岳全书》 【组成】济川煎当归三至五钱(9~15g)牛膝二钱(6g)肉苁蓉二至三钱(6~9g)泽泻一钱半(4.5g)升麻五至七分或一钱(1.5~3g)枳壳一钱(3g)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肾阳虚弱肠失濡润—大便秘结,舌淡脉沉细气化无力津液不布—小便清长肾虚精亏腰腹失养—腰膝酸软济川煎 【病机】肾虚津亏,肠道失以滋润便秘【治法】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济川煎 【方解】君:肉苁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臣:当归—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佐:泽泻—渗湿以泄浊枳壳—下气宽肠以助通便升麻—宣以升清阳*三药降泄浊气而升清阳,以助通便济川煎 【运用】辨证要点: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加减运用:“如气虚者,但加人参无碍;如有火加黄芩;若肾虚加熟地”“虚甚者,枳壳不必用”济川煎 3.现代运用: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肾虚津亏肠燥”者。4.使用注意: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济川煎 【方歌】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齐,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济川煎 第四节逐水 张仲景十枣汤《伤寒论》 【组成】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一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上三味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服0.5g~1g,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利后,糜粥自养)。十枣汤 【主治】悬饮证水肿腹胀之实证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上迫于肺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犯胃干呕上扰清阳头痛目眩饮留胸胁阻滞气机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十枣汤 【病机】水饮壅盛于里,停于胸胁,或水饮泛溢肢体【治法】攻逐水饮十枣汤 【方解】君:甘遂—善行经隧络脉之水臣:大戟—善泻脏腑之水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佐:大枣—缓和诸药毒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十枣汤 【运用】辨证要点:渴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现代运用: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的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水饮内停里实”者。十枣汤 3.使用注意:只可暂用,不可久服。泻后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未尽去者,可再投本方;若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若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用。十枣汤 【方歌】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 陶华黄龙汤《伤寒六书》 【组成】黄龙汤大黄(9g)芒硝(12g)枳实(6g)厚朴(3g)当归(9g)人参(6g)生甘草(3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枣子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煮一沸,热服为度(现代用法:上药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芒硝溶服)。【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热结肠胃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腑气不通身热口渴,苔焦黄热结旁流—自利清水热邪耗灼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神衰气脱神倦少气,脉虚黄龙汤 【病机】热结阳明,气血不足【治法】攻下通便,补气养血黄龙汤 【方解】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益气养血,即扶正以祛邪,又使下不伤正桔梗—宣肺(上)以助通下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诸药邪热通便,行气除积黄龙汤调补脾胃 【运用】辨证要点: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脘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或黑,脉虚。加减运用:“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以减缓泻下之力加人参、当归用量以加强补虚扶正之力3.现代运用: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老年性肠梗阻等属“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者。黄龙汤 【附方】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组成:细生地、生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玄参、麦冬、当归、海参、姜汁功效: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黄龙汤 【方歌】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黄龙汤 病案分析王某,男,18岁主诉:腹痛,时时下痢,下恶臭清水1周。患者因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穿街走巷,贩卖爆米花度日。时值新年,尤为辛苦,经常饮食失时,饥餐冷饮,更受风寒遂以致病。又初因劳碌,未能及时就医,十余日后,病情加剧,始来求诊。就诊时症见脘腹痞满,疼痛拒按,时时下痢,色纯青,气甚臭,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滑而实。 【辨证】阳明腑实,热结旁流【治法】峻下热结【处方】大承气汤 病案分析患者,女,56岁。自述前三天因气候炎热,贪凉饮冷,后感腹中不适,继而便秘难解,腹中冷痛不止,脐下绞洁,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辨证】阳虚寒积【治法】攻下寒积,温补脾阳【处方】温脾汤加减 病案分析患者,男,76岁。数日大便秘结难解,自觉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头晕目眩,神疲少气,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辨证】肾阳虚衰,精津不足【治法】温肾益精,润肠通便【处方】济川煎加减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