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则》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则》

ID:1188793

大小:16.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先把他迷住再说──我教《〈论语〉十则》在各语文网站的论坛上,经常看到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的帖子,理由无非是时代久远、学了没用、枯燥乏味之类。也有语文教师向我说倾诉过同样的感受,问我文言文该怎么教。我的回答是:先把他迷住再说。迷,有多个意思,这里首先是指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新华字典),如着迷入迷痴迷迷醉。迷住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什么费力,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了,苦也可能变成了甘。杨万里《读诗》云: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写自己泛舟于湖光山色之中,却不为周围的旖旎风光所动,只是沉醉于王安石的诗句,用它取代早饭,就是这种境界。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了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观书有感)就是这种境界。陈景润撞在树上,还说对不起,也是这种境界。我们搞语文教学,如果让学生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可就是我们的成功了。下面以《〈论语〉十则》为例,说明我怎样迷住学生,顺便介绍大语文在文言文方面的教学理念,以就正大方。先提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有答是《毛泽东选集》。我说,《毛泽东选集》影响是很大,但它的影响只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只有几十年,而我说的这部书却影响中国几千年。有答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我说它们影响也很大,但也只有几百年而已,不能与我说的相比。愤悱状态形成之后,我再揭示答案: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我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然后介绍孔子,突出三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但只用语言介绍,即使生动引人也还不足以迷住,于是我提供下列多媒体资料: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孔子像、孔圣真像(现存香港孔教学院)、孔子司寇像、孔子授课图、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庙中孔子的塑像、孔庙中孔子讲学的杏坛、山东曲阜孔府大门、孔子墓(山东曲阜)、然后是两段简介孔子的视频。为了说明孔子在国外的影响,再提供下列图片:韩国的孔庙、日本的孔庙、新加坡的孔子塑像、日本研究《论语》的著作、法国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等。到这时候,尤其对于不常运用多媒体上课的学生,已经差不多可以将其迷住了。 学生这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应该有一定的新鲜感,但是如果弄不好,不但新鲜感会丧失,还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一定要让这个第一次成为成功的一半。我这样设计: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5000年的历史,知道许多精彩诱人的故事。──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源,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出于文言,文言的许多句子成为现代汉语的成语,学文言能大大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提升人生价值,甚至改变人生命运。──文言文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有很大的美感。──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大量资料可供现代研究之用,但如果不懂文言文,则无法利用。这样的介绍还失之抽象,于是针对后者举几个例子:──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却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震动。他从哪里找来到资料?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的。别国气象资料只有100多年,我国的却有几千年。──古籍中有治疗癌症的方法。──《梦溪笔谈》中有UFO的记载。──还有关于地震、洪水、日食、月蚀、彗星。 到这个时候,学生能不喜欢学文言文吗?光迷住还不行,还要给他们一把钥匙,自己打开知识之门。对这一课来说,最重要的是指导怎样学习文言文。我告诉他们十字诀:读懂──能见言而知意;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形成语感;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句式。然后才进入这一课的学习。迷住学生,常常要使用一些新颖有趣的内容和方法。例如本课有两个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抽象解释为反省,恐怕印象不深,也没吸引力。于是我制作了这样一张幻灯片:说文解字──省:甲骨文、金文的省是一个箭头加一只眼睛表示有物看入眼中;小篆则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眼眉(原有图,兹略)。这说明省的本义是看,如省亲、归省;引申为查看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反省、自省、省察、三省吾身。这样,吸引力就强多了,印象也深刻多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不说了,无非是逐一朗读、正音、翻译、答问、背诵,不像上面那样新奇生动,但仍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把学生迷住,让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文训练和知识点的落实。那么本课要抓哪些知识点的落实呢?我认为应有:1、语文常识: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论语》是一部什么书? 2、读准字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曾子、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是知也、自省、弘毅等。3、古今不同的常用词:日、省、信、传、习、弘毅、已4、三个通假字:说通悦,女同汝,知通智5、出了哪些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必须理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思而不学则殆(我把殆解为危险)?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孔子更反对哪个?为什么?三人行一定有我师吗?如果同行的都是坏人呢?等等。7、熟读、背诵、默写,等等。在正式的内容讲完之后往往要组织一些活动课,它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翼。当年的著名特级教师林炜彤先生曾对我说过:学生最讨厌什么样的课?──公开课;最喜欢什么样的课?──七扯八扯的课。我理解,所谓七扯八扯的课,其实就是活动课,就是教学内容向课外、向生活的延申。由于能扩展视野,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没有必须完成的作业,它倍受学生欢迎。活动课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别忘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在这一课组织的活动是:1、网上拜访孔子。点击进入:⑴中国孔子网站,⑵孔子博物院, ⑶孔子箴言名句。这些网站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2、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节目之《孔子》(我这里有一套千秋史话的光盘)。电视往往是很有吸引力的。3、探究性学习。这一项最有价值。我这样安排: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你有疑,特别是无疑之疑吗?在适当的时候老师提出自己准备的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有什么内在联系?可能不可能没什么联系?先对学生交代,这个问题,是许多人不解的问题,几个语文网站的论坛中都有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可惜结论都不能让人信服。你若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创见。不仅要吸引学生探究,还要告诉他们探究的方法,交给他们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即所谓启发。我的启发是:⑴说与乐有什么区别?哪个程度更深?⑵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⑶人不知的人是谁?知意思是了解吗?这个问题学生一般不可能独立解决,于是提供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释: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已学有成举用之也。这三个问题解决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这是学习的初级阶段。第二境界,是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将学问进一步提高。因为独学而无友,必孤陋而寡闻。第三境界,是做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达到前两个境界之后,也没有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既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然而也不怨恨,仍然安贫乐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颜渊一样,那便是只有极少数君子才能达到的境界了。迷住的方法还有很多,不一篇文章所能说尽,甚至不是一部书所能道完。下面我提供一些原则,供各位同人去创造: ⑴富有知识性,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⑵富有哲理性,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教益。⑶方法特新奇,好看、好听、好玩,满足多种感官需求或有特殊的心理感受。⑷让学生在众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长处,得到了表扬、鼓励,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自尊心。⑸学习中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进入了愤悱状态。⑹解决了困难的问题,探究到问题的答案,特别是产生了创见。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好的成绩,享受到成功的欢乐,那学生对语文学习就更入迷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