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七上语文第16课诫子书表格式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版七上语文第16课诫子书表格式教学设计

ID:1188367

大小: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7-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6版七上语文第16课诫子书表格式教学设计教学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教师题16诫子书时间年月日堂教学目标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积累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言语感。2反复朗读,理解内容,把握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3通过品读,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思想教育内容通过品读,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教学重点背诵,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2016版七上语文第16课诫子书表格式教学设计教学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教师题16诫子书时间年月日堂教学目标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积累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言语感。2反复朗读,理解内容,把握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3通过品读,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思想教育内容通过品读,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教学重点背诵,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2016版七上语文第16课诫子书表格式教学设计教学时计划(教案)学校班级级学科语教师题16诫子书时间年月日堂教学目标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积累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言语感。2反复朗读,理解内容,把握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3通过品读,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思想教育内容通过品读,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教学重点背诵,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型教读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达标措施、反馈矫正)(一)导入新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二)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一共有七步: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字障碍。(2)注意词句停顿。3、学生自由朗读。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大家共同解决。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引起大家的关注。4、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屏幕出示一些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字的读音和节奏、学生齐读全。(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是言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范读、自由阅读、速读、指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指导熟读,理解内容,理清结构。根据学生初步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有效地利用,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6、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重点难点句的翻译。教师要提醒学生翻译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BD的双重否定)和原的风格特点(如A的简洁精警)7、整体感知内容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本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两方面进行论述的?同学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这个问题,要从原中找依据。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治学正(静)---修身反(躁)}两方面 论证。(说明:弄清楚了中心论点和论证内容也就基本疏通了,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讨论、探究的结果。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贴本,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四)精读品味1、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说明:这一问题是全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好这个问题,才能充分了解诸葛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对后辈的劝勉之意。通过疑难共解、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从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明确;A、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关系?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说明:这一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这一问题的设计在于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有所感悟,加深学生对感悟对象的深刻认识。也从诸葛亮的教诲中汲取力量,砥砺意志。这不仅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更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内化。学生应该反复在品读这四句名言中去感悟、去发现。)(五)内容回顾,堂小结。这个环节我采取让学生谈收获的形式进行。学生可以从写作特点上也可以从思想内容上谈。(六)拓展延伸(七)布置作业。附:板书设计诫子书治学中心论点----静躁(危害性)静以修身(正)(反)俭以养德修身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