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4课中庸之道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选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14课中庸之道活页规范训练 语文版选修《史记选读》

ID:1182846

大小:5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14课中庸之道活页规范训练语文版选修《史记选读》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4分)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至:到达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适:亲近C.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遵循,遵从D.乡原,德之贼也原:通“愿”,谨慎老实解析 A项至:达到极点。指最为适用、最为宝贵。答案 A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4分)ABCD解析 B项均为代词,“……的人”;A项语气词,表感叹/语气词,表疑问;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D项助词,表停顿/语气词,表判断。答案 B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4分)A.无适也,无莫也    B.乡原,德之贼也C.然则师愈与D.不得中行而与之解析 A项中“莫”通“漠”;B项中“原”通“愿”;C项中“与”通“欤”。答案 D4.下列加点的字都属词类活用,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4分)A.博我以文B.孰能为之大C.曾皙后D.风乎舞雩解析 B项与题干中的“狂狷”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狂狷:狂放的人,狷介的人。大:大司仪。A项博:形容词用作动词,丰富。C项后:名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D项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 答案 B.名句填空。(4分)(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____。”(2)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____________。”答案 (1)小人同而不和 (2)其不善者恶之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不得中行而与之     与:跟从B.小大由之由:遵从C.乡原,德之贼也贼:盗贼D.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讪:讥笑解析 A项与:交往。C项贼:损害。D项讪:毁谤。答案 B7.关于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4分)(1)不得中行而与之 礼之用,和为贵(2)狂者进取 恶称人之恶者A.两个“之”相同,两个“者”也相同B.两个“之”不同,两个“者”相同C.两个“之”相同,两个“者”不同 D.两个“之”不同,两个“者”也不同解析 之:代词,代指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人/结构助词,的。者:辅助性代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的人。答案 B8.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孔子认为,“狂者”流于冒进,敢作敢为;“狷者”流于退缩,不敢作为。这两种人的作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因此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B.“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和”,既指处事的调和、协调,也指人际关系的和谐。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其中“礼”是目的,“和”是手段。C.孔子认为,被乡民视为忠厚老实的人,只会妨碍中庸之道的实行,因此应对他们给予否定。D.子贡和孔子所厌恶的人尽管不尽相同,可是这些人都是不合“礼”“义”的要求,违背了中庸之道的人。解析 A项“因此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错。B项“其中‘礼’是目的,‘和’是手段”错,将二者的关系颠倒了。C项孔子否定的是那些表面上忠厚老实,实际上与坏人同流合污、阿世媚俗的人。答案 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这样做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2)憎恶把剽窃别人的见解当作聪明的人,憎恶把不知谦退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把揭发别人当作直率的人。(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殉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 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桓玄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帝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曰:“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歔欷,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日:“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弘既人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仿之,谓为王太保家法。虽历藩辅,而不营财利,薨亡之后,家无余业。自领选及当朝总录,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若美相盼接语欣欢者,必无所谐。人问其故,答曰:“王爵既加于人,又相抚劳,便成与主分功,此所谓奸以事君者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问者悦伏。(选自《南史·王弘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一不收责      责:责罚B.悉委诸弟委:交付C.唯弘征召一无所就就:就职D.收道子付廷尉收:逮捕解析 同“债”,债务,欠的钱财。答案 A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弘擅长政务的一组是(  )(4分)①省赋简役,百姓安之②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③斟酌时宜,每存优允④造次必存礼法⑤薨亡之后,家无余业⑥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④⑤⑥解析 ②是王弘对答的话;④是说王弘一举一动都是讲究礼仪的,⑤是说王弘 清正廉洁的。答案 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王弘的父亲王殉喜欢积聚财产,把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父亲去世后,王弘把所有的债券全部烧毁,他也不营求财利,死后家中没有其他产业。B.面对宋武帝说的“我是布衣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人撰写诗文想要极力赞颂武帝的功德,而王弘的回答被认为简要而周全。C.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去世,连宋文帝都痛惜不已,见到王弘后流涕歔欷,王弘却没有悲伤的样子,彭城王便在文帝面前告他的状,但文帝原谅了他。D.王弘负责铨选,他对待给予封爵的人和不能得到官职的人态度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对皇上要封爵的人如果自己再加以抚慰,那就是与君王争功劳。解析 说“彭城王便在文帝面前告他的状,但文帝原谅了他”,理解错误。彭城王对王弘的表现是不理解,而宋文帝认为,贤者的心境不可测度,很体谅王弘的做法。答案 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王弘当时还处在守丧期间,却独自一人在路旁跪拜送行,攀着囚车哭泣,议论这件事的人都称赞他这种做法。(2)王昙首既是王家之宝,又是国家栋梁,王弘的表情和应有的心境并不相符,这是什么缘故呢?【参考译文】王弘,字休元,是琅邪临沂人。他的曾祖父王导,官至晋朝的丞相。祖父王洽,官至中领军(官职名)。父亲王殉,官至司徒。王弘小的时候就很好学,以聪慧出名,他20岁时,当上了会稽王骠骑参军司马道子的参军主簿。他的父亲王殉喜欢积聚财产,他的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等到王殉逝世,王弘就把所有的债券全部烧毁,一概不收取债款。剩下的一些产业全部托付给他的弟弟们打理。当时,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守丧的人都不能等到服丧期满就被征召,只有王弘多次被征召都不就职。桓玄攻克了建业,逮捕了司马道子交付廷尉审讯,很多大臣与官吏由于害怕受到牵连,都不敢前来看 望送行。王弘当时还在守丧期间,却独自一个人在路旁跪拜送行,攀着囚车哭泣,评论这件事的人都称赞他这种做法。宋国建立,王弘任尚书仆射,掌管吏部,兼任彭城太守。后来迁任江州刺史。他减轻赋税和劳役,百姓感到安定。永初元年,王弘因为辅佐宋武帝登上帝位有功,被封为华容县公。永初三年入朝,晋升官号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在会同群臣饮宴时说:“我是布衣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一群人都撰写诗文,想要极力称颂武帝的功德。王弘直率地回答说:“这就是所说的天命,想要寻求它得不到,想要推开它也推不去。”当时的人都称赞王弘的回答简要而周全。王弘熟悉了解政务,注意各种事务,能根据情况斟酌处理,每每存有宽仁公允之心。等到他的弟弟王昙首去世,文帝痛惜伤心不已,见到王弘流涕欷歔,王弘只是露出端庄的神色而已。不久彭城王刘义康对文帝说:“王昙首既是王家之宝,又是国家栋梁,王弘的表情和应有的心境并不相符,这是什么缘故呢?”文帝回答说:“贤者的心境不可测度。”王弘竟能这样得到皇上的体谅。王弘既是众人景仰的楷模,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礼法。他的举止动作和文书、写法,后人都一一效仿,称作王太保家法。王弘虽然曾经当过国家重臣,但从不营求财利,去世之后,家中没有其他产业。自从他担任吏部尚书及担任总录尚书事,负责铨选推举官员以后,将要把功名爵位封赠给人时,每每先斥责辱骂,然后再施行加官进爵之事,假如用笑脸相迎,欢声笑语,那个人一定什么都得不到。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皇上的封爵既然要赐给人,我又加以抚慰,那就成了与君王分享功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奸诈事奉君主。假如来求官的人本来就没有做官的机会,既然我没有办法给他们施加恩惠,又不稍微借助和颜悦色来安抚他们,那就会结成怨恨,这本是我鄙薄所不愿意做的事。”问的人听了心悦诚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