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 二、抓住“回忆”,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认读生字、生词情况。 3.再读课文,想一想:按时间顺序,“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三、品词析句,感悟“革命者”形象第3页共3页
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2.交流讨论: a被捕前: ⑴“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 ⑵“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⑶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b被捕时: ⑴读议句子,填空: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对他们的没有道理可讲的。” ⑵分角色朗读。第3页共3页
C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一段: ⑴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⑵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填空: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的革命者。 ⑷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情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