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其道讲学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学以致其道讲学稿

ID:1182497

大小:5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以致其道讲学稿一、学习目标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2、背诵19.7/14.21/15.32/13.4、1.14、1.7/7.20/19.22/19.6/2.17章3、了解孔子学以致用的思想二、教学课时2课时三、课前预习1、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⑴女为君子儒⑶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⑵求之与?⑷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2、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句子类型活用后意思⑴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⑶贤贤易色⑵贤贤易色3、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⑴君子学以致其道⑶夫子至于是邦也⑵古之学者为己4、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句子类型句子类型⑴君子学以致其道⑷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⑵唯小人哉,樊须也!⑸而亦何常师之有⑶敏于事而慎于言⑹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四、文本探究 1、导入:几千年前,一位伟人面对学生教育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相信大家对这位伟人并不陌生,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被联合国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的孔子,其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桃李遍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与老先生作一个面对面的交流,聆听他的教诲,学习他的道义。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学以致其道》这篇文章。2、解题:文章标题为“学以致其道”,请一位同学谈谈标题的含义。3、朗读全文,思考:1)、在这篇文章里涉及的人物有哪些?能否作一个分类?2)、对于“学习”,孔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谈了关于学习的哪些方面的内容?4、内容讲析(一)、解决第一个问题:人物分类:学生-------------------子夏、樊迟、子贡、子禽、子路国君、重臣----------鲁哀公、卫公子朝孔子(二)、解决第二个问题:请同学选择其中一则,先朗读,再来谈谈在这则中孔子阐述了对学习的哪些见解?教师顺便对其中的字词作些点拨。(三)你觉得孔子的哪些见解值得借鉴(或对今天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四)从这篇文章中除了你读到孔子对学习提出的一些见解外,你还读出了什么?5、总结:通过时空隧道,我们看到了一个智者的光辉形象,读到了他那些充满着睿智的语言,今天在这样的一个大好环境下,我们更加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将来成为有用之才而不懈努力。祝同学们学业有成。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作坊)耕也,馁在其中矣(寒冷)B.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不)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快)C.就有道而正焉(走向,到)贤贤易色(轻视)D.事君能致其身(获得)不迁怒,不贰过(同样的错误犯两次)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攻乎异端(邪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湮没)B.而亦何常师之有(水平平常的老师)抑与之与(还是)C.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大概)切问而近思(迫切)D.诲女知之乎(教导)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全)3.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君子学以致其道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B.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C.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D.好古,敏以求之者也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攻乎异端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夫子之求之也C.女为君子儒古之学者为己D.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②莫不有文武之道焉③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④仲尼焉学?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6.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A.敏于事而慎于言B.就有道而正焉C.我非生而知之者D.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没有哪个地方不存在文武之道。】B.求之与,抑与之与?【是他去求他们呢,还是他给他们呢?】C.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先生求知的方法,大概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D.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先生何处不学?而且又哪有什么固定不变的老师呢?】8.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求学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求学的人学习则是为了向别人炫耀。】B.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皇上喜欢诚信,那么百姓没有谁敢不动用感情。】C.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来匡正自己。】D.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要惩治那些杂学邪说,这是一种祸害啊。】六、名句背诵检测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⑵古之学者为己,。⑶耕也,;学也,。⑷上好礼,;上好义,;上好信,。 ⑸君子食无求饱,,,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⑹贤贤易色,,事君能致其身,。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⑻贤者识其大者,。⑼,,仁在其中矣。⑽,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