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克己复礼 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课时达标·克己复礼 二

ID:1181668

大小:70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7-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达标·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周监于二代B.盖十世希不失矣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D.弟子服其劳【解析】选D。A.“监”通“鉴”,借鉴;B.“希”通“稀”,少;C.“错”通“措”,放置。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归仁焉         归:归顺B.是可忍也是:这C.君子务本务:致力,从事D.其为仁之本与本:根本【解析】选A。归:赞许。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郁郁乎文哉B.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D.女安,则为之言不顺,则事不成【解析】选D。D.都是连词,那,那么。A.表反问,吗/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动词,就是,称为/动词,实践;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方法技巧】推断常见文言虚词“三看”(1)“一译二代”看语境。一译,即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二代,即将其代入另一文句中,看是否成立,若不成立,不能讲通,则说明虚词意义不同。(2)前后搭配看语法。若两句中的虚词词义相同,那么接下来就要看它们之间词性的区别了。分析词性和用法,主要是从前后搭配的词语的属性来进行分析。这实际上与上面的辨析词义是相关联的思维过程,即词义相同辨词性,语法功能看搭配。(3)删换替代看变化。若两句中的虚词词义相同,且都是连词,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对这个连词连接前后所表示的关系进行辨析,以区别不同。需要按照“删、换、替”的顺序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删”,定连词;二“换”,定并列选择;三“替”,定其他关系。4.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判断句)B.是以为孝 (省略句)C.甚矣吾衰也 (主谓倒装句)-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D.子将奚先 (宾语前置句)【解析】选B。B项是宾语前置句。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属于形容词作动词的一项是 (  )A.非礼勿视B.食夫稻,衣夫锦C.食旨不甘D.觚不觚【解析】选C。A、B、D三项是名词作动词。6.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而不仁,如礼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2)人如果不仁,怎样对待礼呢?二、拓展阅读(一)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乙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以成功的,于是他坚持做下去,最后果然取得了成功,这种人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说来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孔子却是另一种人,《论语·宪问》中守城门的人对孔子有一句入木三分的概括——“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明知自己的主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实现,但是,他仍然不放弃主张,这就是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7.如果卫国国君要孔子去治理国家,孔子打算从哪件事做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原文分析,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得出答案不难。答案(示例):正名分。8.结合子路和孔子对话的背景,简要分析孔子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要对孔子关于“名”的思想有所了解。孔子认为,“正名”非常重要。有名无实,常是尸位素餐;有实无名,则不能充分授权,尽展才能。此处论述的就是关于“名”的伦理思想。答案(示例):①孔子这段话集中论述了关于正名的政治伦理思想。②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从正名开始。③正名的目的是维护等级伦理制度,恢复礼治。9.上面乙文对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你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段文字是对孔子积极入世精神的现代阐释,其实质就是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种高度肯定,认为这种精神值得景仰。答案(示例):正确。①孔子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并且执着追求。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他敢于去改变;他明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难以实现自己的主张,但是他能够努力去践行自己的主张。②人要有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思想都是经过艰苦奋斗而实现的,这种可贵的精神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二)(2015·金华高二检测)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10.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乎礼仪。-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11.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正确。孔子所提倡的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是后世人把这种关系片面化、绝对化了,这种极端的主张,违背了孔子所倡导的“周礼”。【强化提升】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完成问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这句话中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共六个方面,题干要求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所以可以一个方面用一个词来概括。答案: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100字左右)-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六个方面中的五个都属于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所以可以看出孔子重视从道德修养、思想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道德修养是学文的前提。可结合孔子所处的封建社会的情况来分析,也可针对其现实意义来分析。答案:孔子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学习书本知识则放在第二位。示例一:孔子的这种主张,带有明显的阶级倾向性,为的就是要培养出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人才,因而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这种教育观与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示例二:这种主张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仍有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求真、崇善、爱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正直、谦逊、纯洁、与人为善的人,才能不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才能保持自身的操守。我们呼唤社会多一些这样的真善美。附【译文】孔子说:“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敬兄长,做事一丝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大众,亲近仁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8-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